《江神子恨别》鉴赏, 苏轼《江神子恨别》赏析及译文_第1页
《江神子恨别》鉴赏, 苏轼《江神子恨别》赏析及译文_第2页
《江神子恨别》鉴赏, 苏轼《江神子恨别》赏析及译文_第3页
《江神子恨别》鉴赏, 苏轼《江神子恨别》赏析及译文_第4页
《江神子恨别》鉴赏, 苏轼《江神子恨别》赏析及译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江神子恨别》鉴赏,苏轼《江神子恨别》赏析及译文

《江神子恨别》是由苏轼所创作的,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沉重的身世之感。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梦想能扶助到大家!

《江神子恨别》

宋代:苏轼

天边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促。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欲寄一作:寄我)

《江神子恨别》译文

流离天边,思绪无穷无已。相逢不久,便又匆促别离。拉着佳人,只能采一枝暮春的杏花,含泪赠别。你问春天还剩多少,即便春意尚在,又能和谁一同赏识?

三月的隋堤,春水缓缓。此时鸿雁北归,我却要到飞鸿过冬的湖州。回望旧地,清清浅浅的泗水在城下与淮河交汇。想要让泗水寄去相思的千点泪,怎奈它流不到湖州地。

《江神子恨别》解释

江神子:词牌名,即"江城子'。

东风:代指春天。

隋堤:指汴河的河堤,因建于隋朝而得名。

背归鸿:词人南下湖州(今属浙江)而大雁北飞,所以说是"背归鸿'。

彭城:即徐州,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楚江:即泗水。

《江神子恨别》鉴赏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为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沉重的身世之感。

词的上片以感慨起调,言天边流落,愁思茫茫,无穷无尽。"天边流落',深寓词人的身世之感。苏轼外任多年,类同飘萍,自视亦天边流落之人。他在徐州仅两年,又调往湖州,南北辗转,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边流落之感。这一句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猝然调离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却匆促'两句,转写自己与徐州人士的交往,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猛然分别的痛惜,得而复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携手'两句,写他永远不能忘却自己结果离开此地时依依惜别的动人一幕。"携手佳人',借与佳人乍逢又别的感想言离愁。"和泪折残红',写面对落花,睹物伤怀,情思绵绵,辗转不忍离去,同时也是写离徐的时间,启过拍"为问'三句。末三句由残红而想到残春,因问东风俗余几许,慨叹纵使春光仍在,而身离徐州,与谁同春。此三句通过写离徐后的寂寞,写对徐州的依恋,且笔触一波三折,悠扬抑郁。

词的下片即景抒情,持续抒发上片未了之情。过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写词人离徐途中的真景,将浩荡的悲思注入东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土,而自叹不如归鸿。"彭城'即徐州城。"清泗与淮通'暗寓不忍离徐,而现实偏偏无情,不得不背鸿而去,故于途中频频回想,直至去程已远,回想之中,唯见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东南,向着淮水脉脉流去。看到泗水,触景生情,(自然)会想到徐州(泗水流经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织着怅惘的心绪。徐州既相逢难再,因而词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相思难寄,令词人不禁怅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泪,情真意厚,且想象丰富,造语精警;而楚江东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感情沉痛、怅惘,读之令人肠断。

此词写别恨,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由分别之地彭城,想到去湖州途中沿泗入淮,向吴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别时之"和泪',想到别后的"寄泪'。这样,离愁别绪更显沉重、哀婉。结句"流不到,楚江东',别泪千点因春水溶溶而愈见浩荡,犹如一声绵长的浩叹,长久地回响在读者的心头。

《江神子恨别》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不满王安石的新法,苦求出京任职。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随后调往湖州任知州。此词即作于苏轼由徐州调至湖州途中。

《江神子恨别》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新颖豪健,善用夸诞、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