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_第1页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_第2页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_第3页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_第4页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七章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第三节扩大改革开放《东方之珠》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深圳河罗芳村香港深圳(被英人割占后)罗芳村罗芳村(134)(13000)历史史实回放1历史史实回放2有首客家山歌唱道:“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偷渡到香港宝安县宝安一个农民劳动一日的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一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到l00倍。上世纪50到70年代之间,老宝安出现过三次大的偷渡潮,目的地就是香港。深圳解密的档案记载,深圳共出现了4次大规模偷渡。第一次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第二次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第三次1972年,外逃2万人。第四次是l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香港居民返回内地生活,更已成为大趋势。规划署调查发现,到内地居住的港人每两年以50%的速度增长。以2005年计算,有9.1万多人,而01年只有4万多人,增幅已超过一倍。事实上,调查更显示,港人在内地自置的物业数量,达18.16万个,而且多集中在深圳、东莞和广州。现实资料呈现:香港居民返回内地课堂讨论1.改革开放前国人不顾一切要偷渡到香港,说明了什么问题?2.由偷渡香港到港人回内地定居,又说明了什么问题?30年来,中国为什么能发展的如此之快?——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0组数据见证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巨变GDP从占世界1.8%升至6%,综合国力由弱到强。从1132亿到5.1万亿元,财政家底愈发厚实。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倍,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世界第29位到第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贸大国。从1.67亿到1.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由短缺到富足。从国有占绝对优势到非公快速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17.9%上升到44.9%,城乡协调共同发展。主要产品产量世界前列商品和服务从短缺到总体平衡。新增公路269万公里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瓶颈”不断缓解。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加快发展。10组数据见证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巨变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第一节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现实依据)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战略抉择。为什么要实行改革?12为什么要实行改革?1350年代在治淮工程蚌埠固堤工地上60年代红旗渠修建工程中,民工在凌空开凿14人民公社末期,松松垮垮的出工者,制度的落后导致精神的涣散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

15民工食堂,民工吃完后,留下厨师一个吃饭。看看,好大的碗161965-1978年的13年间,中国的国民收入同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0倍扩大到16.2倍,同日本的差距由0.4倍扩大到6.9倍。1965年,中国的国民收入为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的3.36倍,而1978年只有巴西的64%。从人均收入差距来看,差距扩大的更大。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水平落后发达过几十年为什么要实行改革?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社建坎坷,文革浩劫,国弱民穷,穷则思变。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中国生产力发展缓慢。1952年中国的GDP占全球5.2%,1955年降为4.7%,1978年下降到2.5(2002年约为4.6%)。

人民生活长期停滞。20年间,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仅从73元增长到133.6元,年均不到3元;1亿多农民的温饱未解决;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也仅从235元增长到316元,年均增长仅4元。短缺匮乏严重。为什么要实行改革?从1978年起,全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重要的考察团包括:以林乎加为团长的赴日经济代表团;以李一氓为团长,于光远、乔石为副团长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代表团、以段云为组长的港澳经济贸易考察团和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考察团。其中西欧五国团最引人注目。该团于1978年5月2日出发,6月6日回国,行程36天。访问期间,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看到: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瑞士伯尔尼公司一个低水头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2.5万千瓦,职工只有12人。我国江西省江口水电站,当时装机2.6万千瓦,职工却有298人,高出20多倍。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厂年产350万吨钢只需7000工人,而中国武钢年产钢230万吨,却需要67000工人,相差14.5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一小时起落两架,还搞得手忙脚乱。代表团成员之一、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全国20年后提及这次出访,仍激动不已,他说:“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中国属于世界落后的那三分之二!”(《追寻1978——中国改革开放纪元访谈录》,第558页)反思“文化大革命”反思发展落后反思国际形势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的正确认识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理论依据)改革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相联系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开放理论的主要思想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1.背景想当年,这种人民币,是按照10元让10个人吃一顿饭来设计的。

后来,物价上涨了,10元只够两个人吃一顿饭了,所以人民币上只剩了两个人人头

再后来,10元终于发展成只够一个人吃一顿饭了。物价继续上涨,到后来,10元已经不够一个人吃了,于是干脆设计了让四个人一起吃顿饭的人民币。

看看现在的版本,为了避免未来的麻烦,于是,现在的版本就是足够一个人吃一顿饭。

1、三十年前,带金耳环的,基本都是城里人;

三十年后,带金耳环的,基本都是农村人!2、三十年前,好多的姐妹俩像娘俩;

三十年后,好多的娘俩像姐妹俩3、三十年前,很多人家把儿子叫“狗剩”、“狗蛋”;

三十年后,很多人家把小狗叫“儿子”、“孙子”。4、三十年前,山东的人想办法闯关东;

三十年后,闯关东的人想办法回山东。5、三十年前,穿花衣服和红衣服的,往往是小姑娘;

三十年后,穿花衣服和红衣服的,常常是中老年。6、三十年前,人们盼望怎样才能“长膘”;

三十年后,人们考虑怎样尽快“减肥”。7、三十年前,穷人才吃野菜和玉米面;

三十年后,富人爱吃野菜和玉米面。8、三十年前,国家号召“垦荒种田”;

三十年后,国家要求“退耕还林”。9、三十年前,富人穿涤纶衣,穷人穿棉布衣;

三十年后,穷人穿涤纶衣,富人穿纯棉衣。10、三十年前,有钱说没钱;

三十年后,没钱装有钱。11、三十年前,鼓励汽车“多拉快跑”;

三十年后,要求汽车“限速限载”。12、三十年前,能买到便宜东西,人人羡慕;

三十年后,谁买的东西昂贵,才有身价。13、三十年前,无奈穿破洞和补丁衣服的,是因为“穷”;

三十年后,花钱买窟窿和补丁衣服的,是想摆“酷”。14、三十年前,一人工作,能养活全家数口;

三十年后,俩人上班,难养活一个小孩。15、三十年前,往往为饭不够吃发愁;

三十年后,常常因孩子少吃操心。16、三十年前,背心和裤头,全是穿在最里面的;

三十年后,背心和裤头,也有穿在最外面的!17、三十年前,学校是收费的,五元钱就念书了!

三十年后,学校是免费的,五万元还得走后门了!18、三十年前......

三十年后......30年的回忆:高考制度的恢复恢复高考后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当时,为了准备考试我们都早起贪黑,每天起床的时候夜空里还是满天繁星。”每个人都想弥补失去的那段青春岁月。”在那个时代,上大学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遥远的梦。------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伟萍当年北京地区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篇作文让牟子宁感慨颇多,他边写边哭,直到所有考生都离开了考场。监考老师看到他如此投入,不但没有催他交卷,反而看着他的文章陪他一起流下了泪。说起现在的生活,牟子宁认为30年前的那场考试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某顾问公司合伙人牟子宁“在我20岁开始的时候,我的大学生涯就要开始了,这一切并非一般事情的开始,而是自己一生事业的开端,从今天起我就要像水手那样在汪洋大海中搏击风浪,在广阔的社会中探求知识的宝藏,现在看起来,那时侯真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应该说是很有理想和抱负,那一代人共通的地方,也是那代人的光荣。”-----湖北省检察院检察长敬大力30年的菁菁校园上世纪80年代,留长发穿喇叭裤手抱吉他,唱着当年流行的校园歌曲21世纪,现代化的高科技让校园晚会绚丽多姿30年的菁菁校园1981年上外语课用的是录音机如今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生动活泼30年的菁菁校园上世纪70年代大学的阅览室如今的大学阅览室温暖明亮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在宿舍学习现在的大学生宿舍30年的菁菁校园NO。1城市篇NO。2

生活篇NO。4

国际篇NO。3思想篇Shanghai十里洋场,繁华如梦,而现今的上海比梦更像梦。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追寻自己的梦想,朝着目标跨出一步。NO。1城市篇卢浦大桥磁悬浮列车东方明珠

南浦大桥

浦东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金茂大厦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每个人都不断挑战着极限。HongKongNO。1城市篇Shenzhen这三个城市是中国梦的最好体现,中国梦也会继续延续它的辉煌。NO。1城市篇一、衣(“穿”越30年:服装变化折射时代变迁)NO。2

生活篇1984年街上流行红裙子80年代流行的阔腿裤90年代流行的的吊带裙1994年夏日,成都的姑娘们身着长裙走在大街上2008年,一名身着春装的女青年行走在北京西单商业街2008年7月,两位女孩走在上海街头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人的衣着清一色灰黑,样式也以大排扣的“中山装”为主。上世纪70年代末,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的确良”的流行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上世纪80年代初,喇叭裤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上世纪80年代,健美裤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健美裤一般以黑色为主,带着很大的弹性。后来脚蹬裤的材料变得多种多样,不过基本的特点都没有变:贴身,高弹力,且透风上世纪80年代牛仔裤在中国年轻一代中流行开来,至今不衰。图为当年当红影星张瑜穿着牛仔裤给《大众电影》杂志拍的封面照片。上世纪8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一时间,色彩鲜艳的裙子成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时尚的标志《街上流行红裙子》剧照这是1986年,北京街头几位穿着裙装的姑娘在聊天21世纪,混搭风流行。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NO。2

生活篇食50、60年代“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肿大腿肿大脑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吃一样穿一样油票粮票布票80年代

80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

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

90年代餐餐时代鲍鱼、海参、鱼翅

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军中国

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21世纪健康饮食未改革开放前,对于大对数农村来说,居住的环境都是茅草房。茅草房代表着一种农耕的“生存状态”,一种相对贫困的生活状态。房子的故事NO。2

生活篇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洋房。之变迁改革开放初,有工作单位的人,都能享受到国家的福利分房的待遇。

1998年,福利分房政策终止之后,又掀起了买商品房。可见,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城里道路宽了,街道绿了,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小城车水马如龙,热闹繁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随处可见。

行之变迁NO。2

生活篇曾经的世界的第九大奇观---中国的“自行车潮”我国曾是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飞速普及。自行车时代(1978-1987)摄于1988年10月26日海珠桥1998年10月26日摄于海珠桥2008年的10月27日摄于海珠桥1984北京市崇文门红旗轿车亮相香港街头打车时代(1988年—1997年)——交通由“骑车”向“打车”转变。居民出行越来越便捷,上下班主要由四通八达的各种公交车来代步,“打的”也成了平常事。

(1998—2007年)——汽车消费驶入快车道。1998年汽车开始走进部分居民家庭。现在,拥挤的私家车反倒取代自行车成马路上的景观了。汽车时代老伯的心愿:啥时候,俺能赶一趟城?最大的心愿是到天安门看看毛主席七十年代旅游只能等出差八十年代旅游是终极梦想

在20多年前,对于还在护城河里捞蝌蚪、花坛里逮蚂蚱的韩灼来说,北戴河、海南、西双版纳就是墙上旧挂历的概念,那是万水千山的事儿,偶尔幻想一下自己的未来,也和旅行无关,想着一辈子就是在这个城市学习、工作、成为科学家、作家什么的,郊区恐怕就是他旅行的终极梦想了当年的北戴河

90年代当年的奢望成为今日生活的一部分迎客松黄山景区在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山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黄山和五岳为代表的山岳景观,开启了国人最早的观光游。1979年7月,邓小平发表了被后人称之为开启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之路”的著名的“黄山讲话”,黄山旅游就此从“养在深闺人未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黄山云海21世纪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游世界游欧洲古堡洞穴游NO。3思想篇1978年谈恋爱。此前整整十年,公开约会被视为是可耻和堕落

1979年,跳舞从电影中的故事里内蔓延出来1980年:上海芭蕾舞学校在湖南演出CommunicationNO。4

国际篇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由葡萄牙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俄罗斯中国文化节美国华盛顿中国文化节08奥运,无疑再一次将中国这个古老而活力的国度推上巅峰。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二是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让你们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三是抓住机遇、抢占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2.为什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二、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回顾3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改旗易帜。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的济改革方向。如何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全面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嫌,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这既为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基本原则,也为全面深化改革谋划了主要路径。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发展。稳定是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一些国家由于政局动荡、社会动乱,不仅失去发展机遇,也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第三节扩大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原因?(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2)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机遇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潮流)(3)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4)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实的需要),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闭关自守就会落后挨打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关闭自守,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古代中国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同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相互交流的历史。(张骞、鉴真、郑和)(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

隋唐时期,我国对外开放更臻成熟,交往形式更加多样、范围更加扩大。(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宋元明初,我国对外贸易渐趋繁荣,对外航运日益发达。(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明朝中叶开始,我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阻塞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近代中国全面落后。(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清朝曾实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海,片帆不准入口(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

“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

“所请多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045—1433年郑和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

1792年,英国王以贺乾隆80岁为名,向中国派出以马嘎尔尼为首的第一个外交使团,在自诩“天朝大国”的清朝无果而归。(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

主动开放主动封闭郑和七次下西洋30余国清政府拒绝与西方互通有无鸦片战争大炮轰开国门对新中国经济军事封锁被动开放被动封闭主动开放78年以来全面对外开放(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主动开放明中叶1500年前主动封闭1840年前被动开放1840年—1949被动封闭1849-70年代初主动开放70年代以后中国明朝以来对外开放的历史过程翻开历史的画卷:

兴盛总是和开放相伴,

衰落总是与封闭同在(1)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历史的昭示)

15-16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以及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使商品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2)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机遇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潮流)

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市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2)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机遇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潮流)“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2)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机遇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潮流)

20世纪中后期,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2)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机遇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第一,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不断深化和加强。第二,国际贸易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第三,资本在国际间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第四,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影响日益加深。(2)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机遇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潮流)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工业经济传统的国际分工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线型,单向化规模小节奏慢信息经济新型的国际分工发达世界市场体系全方位,立体化规模大节奏快经济全球化经济内容存在基础交往纽带联连方式交往规模对比(2)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机遇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潮流)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和商人社区,为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60多万企业和商人提供网上服务.网上外贸金额达到200亿美元

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贸易全球化有力的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2)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机遇的客观要求。

(时代的潮流)

1999年10月,美国著名投资公司高盛向阿里巴巴注入500万美元风险资金;

2000年01月,日本互联网投资公司软银(Softbank)以2000万美元与阿里巴巴结盟。

2004年02月,阿里巴巴宣布获得来自国外四家投资公司82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2005年08月,雅虎中国向阿里巴巴注入10亿美元的投资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资本全球化目前全球大约有6.5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