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上)23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上)23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上)23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上)23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上)23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副标题本章内容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产生及类型第二节

《搜神记》与志怪小说第三节

《世说新语》与志人小说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

的产生及类型一、志怪与志人一是以记载鬼神怪异之事为主的志怪小说。可略分三类:殊方异物、神仙鬼怪、宗教灵异。志人小说较志怪类不仅数量少,且大都散佚,按其内容亦可分为三类:笑话、杂史、轶事。魏晋南北朝小说大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还不是成熟的小说形态,多数“作者”还不是像唐传奇那样有意地创作小说,而是搜集异闻趣事。二、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写作观念《汉书·艺文志》:“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曹植曾言:“街谈巷说,必有可采。”(《与杨德祖书》)刘勰也说:“(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文心雕龙·谐讔》)第二节

《搜神记》

与志怪小说一、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百姓时时濒临死亡的边缘,自然渴求太平安宁的生活,于是太平道、五斗米道等大行其道,佛教也因之广泛流传。干宝《搜神记序》:“幸将来好事之士录其根体,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二、《搜神记》的宗旨与题材特征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新蔡(今属河南),祖上于汉末战乱时避居江南。他幼而勤学,博览群籍,西晋永嘉年间,以才器召为佐著作郎,因平杜弢之功赐爵关内侯。东晋初领国史,以家贫求为山阴令,后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干宝勤于著述,有《晋纪》二十卷,当时称为“良史”,又有《春秋左氏义外传》,并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干宝好阴阳术数之学,因有感于其父婢死而复生,以及其兄气绝复苏并自言见鬼神事,于是广搜“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著为《搜神记》。宗旨一是“足以明神道之不诬”,二是“游心寓目”。反映“神道不诬”的篇目固然有之,《阮瞻》《黑衣客》《蒋济亡儿》等三篇,皆有印证鬼为实有的意图,但干宝对鬼神怪异之事,似乎更倾向于给予“合理”的解释,而非盲目地迷信。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题材《搜神记》中记载了许多灭除鬼怪妖狐的故事,大多流露出赞赏的倾向。如《张茂先》《宋大贤》《郅伯夷》《谢鲲》《安阳亭书生》《汤应》等。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张助》)题材暗含着作者的价值取向,把教化功能真正“寓教于乐”地融入其中。庾衮,字叔褒,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盛,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间复抚柩哀临不辍。如此十余旬,疫势既退,家人乃返。毗病得差,衮亦无恙。题材《搜神记》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正是那些符合人情人性的感人故事。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题材还有些故事描写主人公的侠义英勇,强烈的反抗和斗争精神感人至深。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三王墓》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三、虚构叙事的表现手法值得注意的是,《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开始注意运用虚构的手法。对比《搜神记》及其前后的志怪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在情节构思、人物描写和细节刻画等方面,虚构叙事在魏晋南北朝获得了较大进展。第三节

《世说新语》

与志人小说一、志人小说的时代背景清议兴起于汉末,具有以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的特点。魏晋时期,清谈之风滋起,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贵族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而进行的一种学术社交活动”。清谈注重华丽的辞藻、优美的音调、潇洒的风度,也品评人物,但品评的内容不再以品行为主,而更多关注人物的仪态和风度。志人小说便是在人物品评、清议玄谈的风气下兴起的,它们多为丛残小语,或记言,或记事、记行,通过这些记录,展现一个人的风神气度和一时的风气。二、刘义庆与《世说新语》刘义庆(403—444),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宋书》本传称他“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世说新语》一书,是在刘义庆的主持之下,由他招聚的文学之士共同编纂完成的。今存最早的刊本为南宋绍兴八年董弅刻本,分三卷,上卷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孔门四科”,此四科及中卷的方正、雅量等九门主要是正面褒扬,下卷容止、自新等二十三门则褒贬不一。此三十六门故事不少取于此前的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等,然而《世说新语》行世之后,《语林》《郭子》等皆散佚,可见《世说新语》乃此类小说之集大成者。三、《世说新语》的内容与写作特点《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风流的总集,其记载基本上是真实的。对于通脱豁达、自然玄远的时代风貌,作者流露出无限的赞许和神往。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任诞》)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言语》)《世说新语》在德行、政事上推崇那些有仁爱之心、家国之忧的高尚人格。对过度的狂放和粗陋的鄙俗是嗤之以鼻的,因为那不符合自然风流的名士标准。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言语》)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乌,但闻唤哑哑声。”(《轻诋》)《世说新语》之所以在同类小说中独传久远,与其艺术上的成就是直接相关的“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的语言别具特色,括而言之,简而远也。简而不芜,一语传神,涵义高远隽永,是语言表达的极高境界。《世说新语》长于表现人物的风神情貌。从刘真长的例子中已可见《世说新语》刻画人物的笔力之劲。全书涉及的人物达一千五百多人,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庶僧徒,纷然并包,而《世说新语》能以极简洁的事迹言行,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风神情貌《世说新语》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如比喻的精当、口语的运用等等。故胡应麟曾评价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九流绪论》)《世说新语》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不仅历代续作、仿作者不绝,而且其中的许多人物事迹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