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专题复习-热力环流课件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专题复习-热力环流课件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专题复习-热力环流课件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专题复习-热力环流课件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专题复习-热力环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大气环流气旋与反气旋垂直运动水平运动风局部地区运动全球大气运动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教材分析:主要线索:明线:以人地关系为主要线索暗线:温度变化——大气运动——天气与气候的形成知识联系:(大气的热力作用)温度高——上升——气压低——气旋——阴雨温度低——下沉——气压高——反气旋——晴朗

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教室内,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一支点燃的松香。ABC看一看,想一想探究原理试问:图中A、B、C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你猜对了吗?B大气的运动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一、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课前预习:问题设置1.气温与垂直运动的关系2.垂直运动与密度、气压的关系3.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温压关系)4.竖直方向上,气压递变规律5.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场的关系6.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与水平运动的关系(风压关系)7.等压面的形状8.气温、气压、垂直运动与天气的关系

9.知识迁移:应用二、热力环流假如地表性质均一,且温度一致,等高面与等压面一致假设条件:(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压面ABC等高面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在无其它因素的影响下,理论上同纬度海拔相同的地方,气压值也相同。高空近地面理想状态气压随高度上升而降低热力环流的过程环节演示高空近地面加热加热冷却环节Ⅰ:受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下沉)膨胀上升冷却下沉高空近地面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加热加热冷却环节Ⅱ: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场相反高空近地面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加热加热冷却环节Ⅲ: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高空近地面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等高面等压面等压面冷却加热加热等压面的形状高压上凸低压下凹高空近地面高压高压高压低压低压低压等高面等压面等压面冷却加热加热热力环流原理图试一试:绘制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ABC你画对了吗?热冷热试一试:用简要文字和箭头归纳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探究性实验纸片A纸片B电炉冰块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2)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析这一现象。(3)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热力环流左

(二)、课堂巩固右

地面的冷热不均气流垂直方向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方向运动热力环流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1.热力环流是研究高空与近地面的大气运动2.热力环流要注意大气运动是否循环4.热力环流研究对象是近地面的大气运动3.①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③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④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

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1)图中①

---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2)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上升、下沉)(3)A、B两地天气晴朗的是

地,昼夜温差大的是

地(4)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1.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0000高度(米)●●●●①②③④等压面AB等高面●⑤⑤①B上升各地受热不均体验成功AA2.读某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QNM1)图中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的是

,表示高空的是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P、Q、M、N四点中,表示近地面受热的是

,冷却的是

。所形成的热力环流圈流动方向是(从冷却点开始)

。分析P:1250M:1000N:800Q:750P、M

Q、NM

PP-M-N-Q(三)活动探究

探究1.海陆风或山谷风的形成及其昼夜变化海陆风、山谷风、空调和暖气的位置、冰箱的冷凝器等实例都与热力环流有关海陆海陆谷山谷山进进3.下左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下右图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10题。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百帕)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8.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风向为东南风B.b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D.d为上升气流10.若该图表示白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陆地,乙是海洋B.甲乙都是陆地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D.甲乙都是海洋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

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百帕)城市与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郊区郊区上升气流城市热岛城市风探究2因人类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出大量的废热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从而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市区高三地理图2图2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2题。1.推测P地属于

A.草原区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美国

B.法国C.澳大利亚D.巴西CA因人类工业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排放出大量的废热而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从而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例: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14时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补绘35.0℃、35.5℃的两条等温线。(2)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3)P点夏季的盛行风向为

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布,P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为城区高,四周低(或由市区向郊区递减)偏南风(东南风)

偏北风(西北风)

真题对接: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B.12℃C.16℃D.18℃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C.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101214161820022246810121416180242468时间/h市中心北南9℃17℃17℃13℃21℃图2CBB

探究3.按照上述规律,分析沙漠与森林、三峡水库与周围陆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绘图表示。沙地与森林图水库与周围陆地图结论:热力环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而导致近地面冷热状况不同【探究3】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情况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林地,空白部分为均值裸地。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②、④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西风和东风

B、东风和西风

C、西南风和东北风

D、西北风和东南风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等压面分布的是:低压高高1.分析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严重程度日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若你是一名城市环境保护的专家,在该城市的工业区、商业区及住宅区的布局不作调整的情况下,试提出减轻商业、住宅区大气污染的措施(四)学以致用图中商业区和住宅区大气污染日变化特点:白天因受谷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大夜晚因受山风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较小为减轻商业、住宅区大气污染的措施:2、实行错时安排工厂生产(即白天工厂工人休息,晚上工厂工人上班生产)1、发展科技,减少污染物排放量3、多种植能吸收该工厂所排放污染物的植被,建立隔离带4、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5、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耗少的产业2.假如你是市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城郊间的热力环流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1、缓解并消除城市“热岛”的措施:①搬迁或疏散处于市区的工业企业、特别是高耗能企业;②植树种草,大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以及采取引水入街坊方式降温。③科学规划设计城区建筑物④利用新型建筑材料2、减少城郊间的热力环流把污染物带到城区:

①研究城市上升气流到郊区下沉的距离,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及卫星城布局在下沉距离之外②城郊间的合适位置植树造林,净化空气什么叫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怎样形成的?其方向是怎样的?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0101008100610041、水平气压梯度力: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应该怎样想一想:风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等压线,作用为决定风向和风速方向:垂直于运动方向10201005101010151000作用: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大小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高空风压定律: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侧以北半球的高空为例2.高空中风的形成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北半球)100810101006100410021000风向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3、近地面风的形成:与风向相反摩擦力

近地面的风压定律: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作用力作用方向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摩擦力改变风向、风速与风向相反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力的大小与风向垂直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