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就是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它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该理论用各国的比较利益或比较成本说明国际贸易的产生、结构和利益分配。国际贸易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利益论二、相对利益论三、相对利益论扩展四、相对利益论的实证检验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Smith)
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1776年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Inquiryinto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中,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方面,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利益理论(TheTheoryofAbsoluteAdvantage)。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基本论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基本论点“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会遵循以下的准则,从不在家生产那些比购买的还贵的产品。裁缝不会试图自己做鞋,而是从鞋匠那里买鞋。”“在每个私人家庭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不会是荒唐的。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给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我们具有某些优势的行业中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向他们购买。”——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基本论点因此,个人应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分工,然后交换所需的产品,这对双方都有利。个人国家
推论:两国应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结果两国都可获利。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基本论点根据斯密的理论,两国间能够进行贸易的必要条件: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的同种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本国不生产、从对方国家进口该产品。一国在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同种商品处于“绝对优势”,应生产、出口该产品;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基本论点即,按照所谓绝对成本的原则生产绝对成本低廉的产品,结果保证贸易双方都得益。注:贸易双方必须各有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占绝对优势“绝对优势”可能来自:各国所固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或后天的某种生产技术优势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假设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惟一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劳动):在国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生产要素(劳动)从一部门转到另一部门,增加生产的产品机会成本保持不变商品可在两国间自由流动,不存在贸易障碍不考虑运输成本两国间贸易平衡不涉及货币因素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拥有的产品劳动生产率54布(码/小时)16小麦(蒲式耳/小时)500400布(码)100600小麦(蒲式耳)中国
美国
国家
商品
举例:假设两国具有相同的劳动人数100
两国各存在绝对优势美国:小麦中国:布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两国实行专业分工前、后的产出
国家商品
国际分工前(劳动力平均分配)小麦(蒲式耳)6*50=3001*50=50布(码)4*50=2005*50=250国际分工后(专业分工)小麦(蒲式耳)600布(码)500美国中国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假设两国按1:1的国际比价进行贸易两国能够消费的产品状况国家商品美国中国小麦(蒲式耳)400200布(码)200300国家商品美国中国小麦(蒲式耳)380220布(码)22028030050200250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相对价格指一种商品相对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比。若以PX和PY分别表示X、Y两种商品的价格,则
PX/PY:商品X相对于商品Y的价格(国内比价)含义:用商品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商品X与Y进行交换,所得到的Y数量。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国际比价(国际均衡价格)封闭到开放,价格的调整?新的均衡状态下,两国面对相同的价格水平国际比价是多少?首先,任何一方希望购买或进口的那种商品的国际比价都不能高于其国内比价,否则该国宁愿自己生产。其次,不能按照美国的国内比价确定国际比价,即6蒲式耳小麦换4码布。第三,也不能按照中国的国内比价确定国际比价,即1蒲式耳小麦换5码布。
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
中国国内比价国际比价美国国内比价小麦布0国际贸易形成的条件范围的图示国际比价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之间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对绝对成本理论的评价进步性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了国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分工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首次论证了国际贸易不是一种“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双赢”(“正和博弈”)。重商主义者相信,一国仅在他国损失的情况下才可获利,倡导国家严格控制所有经济活动和贸易。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对绝对成本理论的评价局限性只能解释现在国际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思考: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怎么办?这种担心一直存在于那个时代的英国人的头脑中,如果荷兰人在制造任何产品上都比他们更有效率怎么办?国际贸易第一节绝对技术差异论
——对绝对成本理论的评价大多数国际贸易,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无法用绝对优势解释。上述问题留给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事实上,绝对优势可以被看成是一般化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特殊情况。国际贸易第二节比较利益理论——相对技术差异论代表人物:大卫
·李嘉图(DavidRicardo)
(1772-182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中提出的
(1817年)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假定条件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2×2模型;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要素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任何贸易限制;所有劳动力同质;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无运输、保险等费用;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基本思想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劳动生产率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均高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贸易的可能性。相对技术差异是指,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即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举例说明两国的劳动生产率
国家商品美国中国小麦(蒲式耳/小时)61布(码/小时)42两国之间存在相对技术优势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举例说明国际分工与交换国家商品美国中国小麦(蒲式耳)600布(码)200小麦(蒲式耳)500100布(码)100100国际分工后国际交换后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理论1936年哈伯勒用机会成本理论解释了比较优势原理一种商品的成本是再生产1单位此种商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商品生产上就有比较优势(在另一种商品上有比较劣势)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国家商品美国中国小麦(蒲式耳/小时)61布(码/小时)42上表: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布的机会成本?中国布的机会成本?结论:美国应生产并出口?中国应生产并出口?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国家商品美国中国小麦(蒲式耳/小时)61布(码/小时)42美国:小麦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中国:布有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固定成本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国使用其所有资源和最佳技术时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各种组合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美、中两国小麦、布匹的生产可能性组合美国中国小麦布匹小麦布匹18015012090603000204060801001206050403020100020406080100120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小麦小麦布布美国中国00201202012020406030180美、中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A′604090●●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与相对价格小麦的机会成本是指每多生产1单位小麦必须放弃的布匹的生产量。可由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得出,该斜率有时被称作边际转换率上页图表明,美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为120/180=2/3=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并且固定不变。中国的斜率为120/60=2=中国小麦的机会成本,并保持不变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与相对价格基于价格等于成本及每个国家都生产两种商品的假设,小麦的机会成本等于小麦与布匹的相对价格(Pw/Pc)美国Pw/Pc=2/3,Pc/Pw
=3/2中国Pw/Pc=2,Pc/Pw
=1/2美国的Pw/Pc值低于中国,表明它在小麦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中国的Pc/Pw值较低表明它在布匹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国定成本下的贸易所得贸易所得的分析
小麦小麦布布美国中国00201202012020406030180有贸易时,美国会专门生产小麦,中国会专门生产布AA′40706011090705040●●EE′B′BCC′如果用70单位小麦交换70单位布,贸易所得?出口出口进口进口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利益的例外情况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而且两种商品生产的绝对不利程度相同或绝对不利比例相同时,没有互惠贸易发生。
国家商品美国中国小麦(蒲式耳/小时)63布(码/小时)42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利益理论的评价意义在理论上是对绝对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基石。即使在两国存在相对技术差异的基础上仍然可以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
在实践上为英国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废除《谷物法》的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可以部分地解释处于不同技术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第二节相对技术差异论
——比较利益理论的评价理论和历史的局限性尽管李嘉图的贸易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被经验证明了,但它仍有严重的缺陷,就是它是假定而不是解释了比较优势。没有解释劳动生产率和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差别。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获利的影响。国际贸易第三节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扩展一、世界生产转换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使用其所有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生产的转换率当多生产其中一种产品时,要放弃一定量的另外一种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护岸加固施工服务协议
-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答辩
- 软件系统采购协议书
- 医护人员职业素养课件
- 车辆搭乘免责协议书
- 门面房屋合同协议书
- 食品包装安全协议书
- 减肥店合伙合同协议书
- 采购手机伴侣协议书
- 非婚子女领养协议书
- 机场运营效率提升策略与创新模式-洞察阐释
-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 大理石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数学二检试卷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2025版)
- 共情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当前状况分析
- 《拥抱健康拒绝烟草》课件
- 《绿色建筑评价》课件 - 迈向可持续建筑的未来
- 2025年湖南九年级物理(BEST湘西州联考)(含答案)
- 鼻咽癌口腔炎护理查房
-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教融合模式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