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边界层理论下_第1页
第9章边界层理论下_第2页
第9章边界层理论下_第3页
第9章边界层理论下_第4页
第9章边界层理论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4.3平板湍流边界层(integralrelation)

1.边界层的转捩

(Transitionfromlaminartoturbulentflow)层流过渡区湍流(a)U(b)xcrOABUL图9.4.3混合边界层平板边界层临界Re数:Thispictureisatopviewofaturbulentboundarylayerflowinglefttorightontopofaviscoelasticcoating.Static-divergencewavesformingonthecompliantcoatingareclearlydepicted.

Contributor:

Prof.M.Gad-el-Hak,UniversityofNotreDame2.TurbulentBLParameters:(approximateresult)(全板湍流)d(x)u(x,y)xyUoU0.99UeULBeintegratedfromleadingedgeoftheplate,x=0,whered=0toanarbitrarylocationxwheretheBLthicknessisd.(平板边界层湍流速度分布次方近似公式)3.ComparisonbetweenLaminarandTurbulentBLd(x)u(x,y)xyUoU0.99UeUL随x、n

增加而增厚。层流

湍流速度分布:较瘦丰满边界层厚度:摩阻系数:9.4.4平板混合边界层

(H.Schlichting公式:对数规律,更接近实验值)层流过渡区湍流(a)U(b)xcrOABUL图9.4.3混合边界层实际流动:前段层流,中间过渡区,后段湍流—混合边界层。

(H.Blasius1/7指数规律)8thITTC(1957年)推荐公式:图9.4.2光滑平板摩阻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9.5边界层流动的分离及控制——

(BLFlowSeparationanditscontrol)

two-dimensional

axisymmetric

three-dimensional

Flowclassification

StreamlinedbodiesLiftandDragBluntedbodies

9.5.1边界层流动的分离1.流动分离及其产生原因

关心的问题:流动分离原因?发生分离的判据?分离流特性?

123S5边界层外缘E图9.5.1边界层内的流动示意图边界层流动的动力学过程:惯性力、压力梯度、粘性力之相对平衡。

(动能)(层外主流)(阻滞)

1-3:顺压梯度区3-5:逆压梯度区S:分离点S点后:分离区边界层分离的条件:①存在逆压梯度区;②壁面或粘性对流动的阻滞。

2.边界层分离的判别准则——Plandtl分离判据(二维定常边界层流动)。

确定分离点S的位置

在分离点处分离点S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边界层流动状态有关:层流边界层容易分离;湍流边界层不易分离,分离点将后移、尾迹变窄。3.分离流动的特性

边界层离体,形成尾流(尾迹)。123S5边界层外缘E图9.5.1边界层内的流动示意图分离的结果:机翼升力下降、阻力增加;噪声增大;出现纵向、横向涡激振荡。

产生压差阻力(形状阻力);9.5.2物体的阻力(Drag)总阻力:实验、CFD。

物体总阻力=摩擦阻力+形状阻力

A—特征面积:迎流面积(钝物)、湿表面积(流线型)。摩阻(流线型)

:“相当平板”计算。物体摩阻=平板摩阻pτ0aUFrictionDragPressureDragOverallDragS(总阻力系数)CD的影响因素:Diameter=D

Example1:Twobodiesofconsiderablydifferentsizethathavethesameforce

(a)CircularcylinderCD=1.2

(b)StreamlinedstrutCD=0.12

ShapeDependence:Typicaldragcoefficientsforregular2-and3-Dobjects宽圆柱半管半管方柱平板椭柱椭柱球半球半球方块方块矩形板(长/宽=5)二元物型

104~1051.2

4×1041.2

4×1042.3

3.5×1042.0

104×1061.98

1×1050.46

2×1050.20三元物型

104~1050.47

104~1050.42

104~1051.17

104~1051.05

104~1050.80

103~1051.208:12:1层流边界层容易分离,湍流边界层不易分离(分离点后移)。3.分离流动的特性

光滑圆柱粗造圆柱光滑圆球图9.6.2圆柱和圆球绕流阻力曲线极慢流动低Re数中Re数层流BL高Re数湍流BLReynoldsNumberDependence:圆柱绕流:(Ⅰ)Stokes区(0<Re<4)(Ⅱ)对称尾迹区(4<Re<40)。(Ⅲ)卡门涡街区(40<Re<2.5×105)。

(Ⅳ)亚临界、超临界区。在Re<2.5×105,边界层是层流的,分离发生在82处。当2.5×105<Re<3.5×105时扰动使边界层流动从层流转变为湍流,分离点后移至100以后。(Ⅴ)高超临界区(Re>3.5×105)。湍流尾迹中的旋涡明显的再现或重组,伴有St=0.26~0.30的峰值频率。(c)Re~25(a)Re~1(b)Re~15(d)Re~40(f)Re>400图9.6.1真实流体的圆柱绕流(e)

Re~60CompressibilityEffects:ForlowerMachnumber,Ma=U/a<0.5

(subsonicflow)orso,compressibilityeffectsareunimportantandthedragcoefficientisessentiallyindependentofMa.

ForhigherMachnumber,Ma1(sonicorsupersonicflow),CDwillincreasedramaticallyduetotheexistenceofshockwaves.

Ma1shockwavesMa1shockwavesFroudenumberEffects:wavemakingdragCompositeBodyDrag:drillingplatformwithbiglegsapproximatelyobtainedbytreatingthebodyasacompositecollectionofitsvariousparts9.5.3边界层的控制重要性:

流动分离常常给工程上带来很大危害。例如:机翼表面严重分离,将造成失速、螺旋桨桨叶谐鸣、效率降低、空化、振动等;引起叶轮机械机械能损失、剧烈喘振和旋转失速,甚至造成结构破坏。

因此,控制边界层分离对于增升、减阻和减振等都很有实用价值。

pτ0aU圆柱体和流线型柱体边界层控制措施:pτ0aU

增加边界层内流体的动量

——分离点后移

抽吸作用吹喷作用前缘缝翼1920年汽车流线型汽车圆柱体和流线型柱体

改变物面形状——延长层流段9.7机翼及其流体动力特性

翼型:机翼剖面。NACA系列翼型,如NACA0012。前缘、后缘:前缘圆形减小形阻、尖形减小波阻;1.机翼的几何参数及术语

中线

对称机翼厚度

t

厚度比翼弦

b拱度

f拱度比

几何攻角

a

零升力攻角

流体动力攻角

翼面积A

翼展展弦比

尖削比

后掠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