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二十三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31张)_第1页
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二十三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31张)_第2页
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二十三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31张)_第3页
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二十三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31张)_第4页
河南中考历史复习:第二十三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3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二十三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CONTENTS目录1年代尺2知识导图3考点梳理4综合拓展5备战演练考点89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考点90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与一体化的推进考点9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年代尺知识导图发展原因及阶段特征走向联合(欧盟成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美国日本欧洲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89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的繁荣

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特征: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战时的资本积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考纲要求: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考点梳理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危机和经济的调整

时间: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特征:70年代中期受到经济危机打击,经济地位下降;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经济缓慢回升;80年代中期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受限。

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经济危机;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新经济时代

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

特征: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信息化、全球化)。[2014年18题]

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了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90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与一体化的推进西欧经济繁荣

时间: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美国的大量援助(马歇尔计划);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欧共体成立

时间:20世纪60年代[2014年19题]

原因:遭受战争创伤,经济实力和地位下降,在冷战中寻求自身安全;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联系日益密切。

成员:法国和联邦德国等12个国家。

作用: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考纲要求:知道欧洲联盟。周年链接:2016年是欧洲煤钢联营成立65周年和《欧洲联盟条约》签署25

周年!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欧盟成立

时间:1993年

表现:货币一体化,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2015年18题]

作用:欧盟是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同时,欧盟也已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中的重要一极,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2年19题][2011年25题]欧盟总部欧盟旗帜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材料链接】

材料

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解读斯塔夫里阿诺斯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材料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西欧国家的联合使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在美苏“冷战”的大环境下,为了维护自身安全,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西欧各国开始加强合作,建立欧共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了美国的控制。中国等也开始逐渐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易错易混】欧盟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经济体。【深度探究】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统一的思潮存在已久,二战后进入高潮。

1.1950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

2.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欧洲煤钢联营成立,1952年7月23日生效。

3.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

4.1965年4月8日,法、西德、意、荷、比、卢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5.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6.1992年2月7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7.1999年1月1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9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经济繁荣

表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钢铁、汽车、船舶、电器等许多重要生产领域,都名列世界前列。

原因: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朝鲜战争中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考纲要求: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危机与调整

危机: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大受打击,发展速度一度减缓。

调整: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材料链接】材料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发展速度。1956~1973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13.6%,国民生产总值占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从第6位跃升到第2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因此,被西方学者认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轨迹》

解读材料概述了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行社会改革和非军事化政策,重视科教,外加美国的扶持和援助,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并在7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格局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深度探究】日本近现代经济的两度崛起。(1)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之一。(2)二战后: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政策,利用美国的扶持,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1.二战后日本、西欧、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的异同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相同原因:都重视科技的发展,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不同原因:美国战后确立霸权地位的政治要求;日本有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西欧是走向联合发展,成立欧洲共同体。

启示: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综合拓展深度探究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2.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1)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①二战结束后,为了对抗苏联、巩固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建立北约,同英、法等西欧主要发达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②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③随着欧共体的成立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2)美国与日本关系的演变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②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状态。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④现在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是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89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1.(2014河南)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美国一家小型公司,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000亿美元左右。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A.低通胀、低失业率 B.政府加大了投资

C.财政赤字减少D.进入新经济时代D【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全球化。材料中微软公司的发展正是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特征的突出表现,故本题选D。A、B、C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备战演练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2.(名师原创)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时,搜集到了如下表格。下列说法不能从表格中得到的信息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A.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一片繁荣B.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C.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D.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B年份19501955196519751982198519941999增长率8.7%5.6%6.3%-0.8%-1.9%3.3%3.9%4%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解析】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所以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呈现负增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B说法不正确,故本题选B。二战后,美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并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所以到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呈现一片繁荣景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在美苏争霸过程中,美国大规模扩充军备,债务负担加重;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A、C、D说法正确,故排除。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90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与一体化的推进1.(2015河南)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段话中“真正欧洲人的感觉”直接来自于()A.欧共体的成立B.欧盟成员国的增加C.欧元的发行D.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C【解析】根据材料中“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口袋里的欧洲”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货币的统一使欧洲各国人民真正有了一体化的感觉。这与材料中的“口袋里的欧洲”等信息相符,故本题选C。A、B、D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2.(2014河南)20世纪六十年代,西欧国家为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密切合作,表现在()A.北约的建立B.欧洲共同体的建立C.华约的建立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B【解析】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本题选B。1949年,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A、C、D与题干中的“西欧国家”不符,故排除。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3.(2012河南)下面哪一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式已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方向()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C.北约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解析】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欧洲联盟成立。欧盟成员国的合作更加紧密,加速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受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亚太经合组织于1989年成立,旨在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的交往和发展。故本题选D。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北约成立于1949年,当时欧共体还未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它与联合国都是国际性组织。故排除A、B、C。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4.(2015郑州外国语中学模拟)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看到一个站起来的欧洲。”材料显示欧洲联合的意图在于

()A.在美国的帮助下发展经济B.摆脱美国控制,提高国际地位C.在美国的庇护下保卫欧洲的安全D.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B【解析】二战后,美国通过实施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同时也加强对欧洲的控制。材料中“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表明了西欧国家希望能摆脱美国的控制;“希望看到一个站起来的欧洲”表明西欧国家希望走向联合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故本题选B。A、C说法与材料内容不符,D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5.(2015三门峡模拟)下图是两幅国际政治讽刺漫画(图二中肯尼迪手中大棒:“孤立法国”。戴高乐手中大棒:“欧洲人的欧洲!”)。漫画可以反映出()

A.欧美间经济合作、政治对立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美国对欧洲从援助走向遏制D.欧洲由对美国依赖走向独立D图一创作于1951年图二创作于1963年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解析】图一反映的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同时打开了西欧的门户,控制了欧洲。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两幅图片反映的是欧洲对美国由依赖走向独立。故本题选D。美苏“冷战”期间,西欧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所以它们在经济、政治方面都是联合的;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完全定型。A、B说法错误,故排除。图片未体现对欧洲的遏制,故排除C。目录上一页下一页末页考点9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1.(2015宜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