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考试法律试题精华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法律试题精华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法律试题精华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法律试题精华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公务员考试法律试题精华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考试法律试题精华及答案《邓小平法制理论与依法治国》部分w一、判断题w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对的理论。w2.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法治是我们的目的"。w3.我们的民主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w5.我国社会的重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w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w7.民主法制代替个人专断行政是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界碑。w8.人民政协是国家立法组织。w9.邓小平提出了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的战略。w10.维护宪法、的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w11.立法工作要坚持把调整政治活动的法律作为立法的重点。w12.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决定于经济体制改革。w13.遏制腐败,监督是关键w14.坚持依法治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w15.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是随着农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w16.社会主义法治的最基本价值原则是发展。w17.法律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协调统一的有机体。w18.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发展生产力。w19.宪法规定国家的主线制度和主线任务。w20.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w21.配套法律是指有一个法律颁布以后,还需要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的法律的颁布,才干具体实行。w22.实行细则是指一个法律颁布以后,为了便于实行和具体操作,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权力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此作出具体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w23.我国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是法律。w24.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一方面应当考虑的因素是立法权统一。w25.体现和维护人民民主就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w26.党的政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w27.法治的特性植根于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w28.法治的核心部分是针对国家权力自身,规定权利监督与制约。w29.程序公正是指法院对的地依据法律规定的具体顺序、的方式和手续来解决案件。w30.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认可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w31.市场经济规定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也规定市场国际化。w32.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精髓。w33.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统一。w34.精神文明分为思想道德方面和教育科学文化方面。w35.精神文明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明成果。w36.社会主义法制的唯一规定是:违法必究。w二、选择题w1.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和必然规定是()。wA.民主法制B.无产阶级专政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政治协商制度w2.发展民主政治,健全(C)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与前程。wA.政策B.习惯C.法制D.伦理w3.社会主义法制的主线出发点是确认和保障()wA.中国共产党领导B.公民义务履行C.人民的民主权利D.改革开放w4.社会主义法制规定的核心是()。wA.制定法律B.公正审判C.强化仲裁的作用D.严格依法办事w5.加强法制重点是进行()。wA.制裁B.挽救C.教育D.改造w6.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以()为突破口。wA.精简机构B.高薪养廉C.强化监督D.重视服务w7.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性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来形成和维持的。wA.法制B.法治C.民主D.道德w8.只有在()条件下,才产生了对法治的社会需求。w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w9.在法治国家中,法律要实现其社会功能就要一方面形成独立合理的()。wA.主体设计B.运营机制C.社会保障D.宏观调控w10.军事法规的制定机关是()。wA.全国人大B.国务院C.中央军委D.国防部w11.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一方面树立()的权威。w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w12.法治的功能在于()。wA.强化统治基础B.发展国民经济C.建设精神文明D.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w13.我国国家的权力属于()。wA.公民B.人民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w14.市场的法律原型是()。wA.物权凭证B.契约C.侵权D.亲权w15.市场经济的命脉是()。wA.政治统一B.市场统一C.社会保障完善D.竞争w16.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wA.中国共产党B.政治协商会议C.全国人大D.人民w17.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wA.社会主义法制B.社会主义民主C.人民民主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w18.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重要体现在()wA.守法上B.执法上C.立法上D.法律监督上w19.社会主义制度是()等方面构成的统一体。wA.经济B.政治C.法律D.文化w20.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应当有()wA.高度的民主B.完备的法制C.安定的社会环境D.不断增长的经济w2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w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最终实现共同富裕w22.法律队伍建设规定法律工作者有较高的()。wA.经济素质B.道德素质C.政治素质D.法律业务素质w23.按照国家权力运作形态,国家可以分为()。wA.人治国家B.法治国家C.民主国家D.独裁国家w24.自治法规分为()。wA.法律B.行政规章C.自治条例D.单行条例w25.司法公正涉及()。wA.实体公正B.程序公正C.证据公正D.立法公正w26.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wA.公民委员会B.居民委员会C.乡民委员会D.村民委员会w27.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体现在()。wA.利益保障B.秩序保障C.义务保障D.社会保障w28.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哺育()的公民为目的。wA.有抱负B.有道德C.有文化D.有纪律w29.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分为()。wA.资产阶级道德B.地主阶级道德C.社会主义道德D.共产主义道德w30.我国要发展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wA.现代化B.世界C.未来D.传统w31.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区别在于:()。wA.制定的机关和程序B.实行的方式和手段C.表现形式与基本规定wD.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对人的效力w32.法律是()的党的政策。wA.定型化B.规范化C.条文化D.教条化w33.党的政策可以分为:()。wA.总政策B.基本政策C.分政策D.具体政策w34.党的领导涉及:()。w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D.经济领导w3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解决上坚持()的方针。w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w36.法律权威的特性涉及:()。wA.法律的至高无上性B.普遍实行性C.本源性D.崇高威望性w37.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考虑的因素有:()wA.层次分明B.体系完整C.结构合理D.规范协调w《中国刑事法律制度》部分w一、判断题w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和故意杀人、的强奸、的放火、的爆炸、的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w2.没收财产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分期缴纳。w3.判处死缓的,在二年的缓期执行期间假如没有故意犯罪且有立功表现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w4.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天,参与劳动的,应当酌量发给报酬。w5.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w6.死缓是我国刑罚中主刑的一种。w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假如未犯新罪,考验期满,视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w8.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合用缓刑。w9.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比照共同犯罪论处。w10.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行为人实行的行为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犯罪结果。w11.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w12.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公司、的集体公司和人民团队管理、的使用、的运送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w13.犯罪的追溯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w14.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去处罚。w15.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w16.假释考验期内没有犯罪,就认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w17.民族自治地方不能所有合用刑法的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的自治州、的自治县等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刑法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w18.我国现行刑法是在1997年修订的。w19.减轻处罚是由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w20.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去处罚。w21.刑法是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法律。w22.只有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才合用我国刑法。w23.刑法的属人管辖是指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或中国公民犯罪,中国刑法有权管辖。w24.刑法的保护管辖是指中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合用中国刑法。w25.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旧原则。w26.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兼从轻原则。w2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从新原则。w28.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特性。w29.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性。w30.犯罪的客体是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w31.危害行为、的危害结果、的犯罪方法、的时间、的地点是所有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w32.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是犯罪主体、的犯罪对象、的犯罪客观方面和犯罪主观方面。w3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一切犯罪共同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34.犯罪主体只涉及实行危害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不涉及单位。35.犯罪的对象在犯罪中必然会受到损害。36.犯罪对象决定着犯罪的性质。37.刑事责任能力是行为人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38.单位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39.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共同点为都预见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40.合法防卫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导致重大损害。41.紧急避险在限度上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且导致重大损害。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43.刑事责任能力中控制能力是基础,辨认能力是关键。44.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年满18周岁。45.故意分为疏忽大意的故意和过于自信的故意。46.犯罪的着手前和着手后都也许发生未遂。47.犯罪的预备只能发生在着手以后。48.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49.对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50.共同犯罪既涉及故意也涉及过失。51.刑法的三个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52.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合用死刑。53.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不合用死刑。54.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特定资格地位和状态,刑法中对自然人和单位都有特殊身份规定。55.合法防卫过当的,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56.紧急避险过当的,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57.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直接故意也存在于间接故意犯罪中。58.犯罪的停止形态既存在于故意也存在于过失犯罪之中。59.对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60.对胁从犯应当比照从犯减轻或免去处罚。61.主刑涉及管制、的拘役、的有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死缓和死刑。62.附加刑涉及罚款、的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63.管制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64.拘役判决前先期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65.管制是剥夺犯罪分子短期自由,就近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66.管制的刑期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1年。67.拘役的刑期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能超过3年。68.附加刑只能独立合用。69.在我国刑罚是由政法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判处。70.刑罚的合用机关涉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71.刑罚的合用机关涉及公安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72.刑法的合用机关只涉及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73.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的2年期间,假如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74.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不享有担任国有公司、的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队的职务的权利。75.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终身。76.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完毕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有期徒刑执行期间,享有部分政治权利。77.一般缓刑的对象涉及被判处管制、的拘役和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8.假释的对象涉及被判处管制、的拘役、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79.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80.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023。81.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3年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82.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对象,但不是所有犯罪都有犯罪客体。83.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84.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85.胁从犯是被胁迫和被诱骗参与犯罪的人。86.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期间,应当同工同酬。87.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未发生撤消缓刑的法定事由,缓刑期满,刑罚视为执行完毕。88.刑罚执行期间发现有漏罪的,采用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89.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采用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90.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负责考察。91.在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中,索取或收受贿赂都必须为别人谋利益。92.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93.在我国,经济犯罪中提起公诉的机关涉及人民检察院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94.纪检监察部门有权批准或决定逮捕。95.贪污贿赂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96.律师在侦查阶段可认为犯罪嫌疑人辩护。97.传唤和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98.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99.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100.我国法院的组织体系涉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101.对一审判决不服,被告人和检察机关都可依法提起上诉。102.对一审判决不服,只有被告人提起上诉的,二审法院可以加重原判的刑罚。二、选择题w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去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去处罚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为基础。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3.犯罪未得逞是指()。A.未完毕犯罪构成的所有要件B.未发生任何结果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D.未达成犯罪目的4.管制合用于那些()的犯罪分子。A.罪行不必关押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计算。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B.犯罪终了之日C.犯罪完毕之日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假如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A.免于执行B.仍须执行C.暂缓执行D.可以执行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A.可以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D.必然负刑事责任w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A.2023B.2023C.2023D.2023以上2023以下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去处罚D.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11.拘役的期限为()。A.6个月以上1年以下B.3个月以上2年以下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D.3个月以上1年以下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不构成犯罪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有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A.犯罪工具B.危害行为C.危害结果D.犯罪手段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A.不以犯罪论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去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5.我国现行刑法是()。A.79年刑法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D.97年修订后的刑法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劳改机关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A.故意犯罪的罪犯B.故意犯罪的主犯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的无期徒刑的罪犯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18.教唆不满()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A.重刑吸取轻刑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w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w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w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wA.直接客体B.同类客体C.间接客体D.一般客体w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合用死刑()。w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w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w23.刑法上的减刑指()。wA.减轻处罚B.对原判刑罚改判C.减轻原判刑罚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w24.()人犯罪,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wA.聋人B.哑巴C.盲人D.14-18岁的人w25.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w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w26.犯罪行为最本质特性是()。wA.刑事违法性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w27.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wA.物质关系B.思想关系C.人际关系D.社会关系w28.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w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的地点、的方法、的手段D.犯罪的因果关系w2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w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w3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wA.可以免去或者减轻处罚B.应当免去或减轻处罚wC.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w31.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wA.犯罪对象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w32.犯罪的罪过涉及()。w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B.犯罪动机C.犯罪目的D.犯罪意识w33.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w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w34.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wA.不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8周岁D.已满20周岁w35.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wA.应当负刑事责任B.可以负刑事责任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D.由直接负责人负刑事责任w36.明知自己的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w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w37.犯罪集团必须在()以上。wA.10人B.3人C.15人D.20人w38.犯罪的未遂也许发生在()。wA.犯罪着手以前B.犯罪着手以后C.犯罪预备阶段D.犯罪中止以后w39.下列人员不合用死刑()。w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w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w40.拘役的期限是()。w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wB.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D.6个月以上1年以下w41.管制的期限是()。wA.3个月以上2年以下B.3个月以上1年以下C.6个月以上2年以下D.1个月以上1年以下w42.有期徒刑的期限是()。wA.6个月以上2023以下B.6个月以上2023以下C.1年以上2023以下D.1年以上2023以下w43.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涉及()。wA.罪过B.犯罪动机C.犯罪目的D.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w44.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wA.2023以上2023以下有期徒刑B.2023以上2023以下有期徒刑wC.2023以上2023以下有期徒刑D.2023以上2023以下有期徒刑w45.独立合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wA.1年以上5年以下B.3年以上2023以下C.1年以上2023以下D.6个月以上5年以下w46.死缓、的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wA.3年以上2023以下B.1年以上5年以下C.3年以上2023以下D.1年以上3年以下w47.驱逐出境合用于()。wA.外国人B.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wC.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D.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w48.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涉及()。w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w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D.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w49.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w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wC.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D.应当减轻或免去处罚w50.犯罪的已完毕形态涉及()。wA.犯罪既遂B.犯罪预备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w51.共同犯罪不涉及()共同实行的犯罪。w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wC.两个以上单位D.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w52.对从犯的处罚是()。wA.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去处罚w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D.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w53.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wA.应当减轻或免去处罚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D.可以减轻或免去处罚w54.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wA.3年B.2年C.1年D.5年w55.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wA.1年B.2年C.3年D.5年w56.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wA.2023B.2023C.2023D.2023w57.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起计算。wA.判决拟定之日B.判决执行之日C.判决决定之日D.判决核准之日w58.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wA.3年B.5年C.2年D.8年w59.对自首的犯罪分子()。wA.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wC.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w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wA.可以减轻或免去处罚B.应当减轻或免去处罚wC.应当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D.可以从轻、的减轻或免去处罚w61.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w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D.基层组织w62.刑罚的合用机关是()。w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所有政法机关w63.管制的执行机关是()。w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D.基层组织w64.缓刑由()负责考察。wA.基层组织B.公安机关C.所在单位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w65.刑法78条所称的减刑不涉及()。wA.管制B.死缓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w66.根据刑法81条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犯减刑后假释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年。wA.2023B.2023C.2023D.2023w67.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以上,才可以假释。wA.2023B.2023C.2023D.2023w68.减刑由执行机关向()提出减刑建议书。wA.中级以上人民法院B.中级人民法院C.执行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D.原审人民法院w69.无期徒刑假释后的考验期是()。wA.2023B.2023C.2023D.2023w7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wA.人民检察院B.纪律检查委员会C.监察部门D.纪检、的监察部门w71.不属于审判管辖的有()。wA.职能管辖B.级别管辖C.地区管辖D.专门管辖w72.逮捕的决定权在()。w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国家安全机关w73.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是()。wA.10日B.3日C.15日D.7日w74.逮捕的执行权在()。w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所有政法机关w75.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wA.12个月B.6个月C.18个月D.3个月w76.传唤、的拘传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wA.12个小时B.8个小时C.24个小时D.48个小时w77.无刑事管辖权的是()wA.海事法院B.军事法院C.铁路运送法院D.基层法院w78.犯罪既遂涉及的类型有()wA.结果犯B.举动犯C.行为犯D.危险犯w79.共同犯罪人分为()。w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教唆犯w80.假释合用于()的犯罪分子。wA.有期徒刑B.无期徒刑C.管制D.拘役w8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具有()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释放。wA.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B.有悔改表现C.遵守监规D.不致危害社会w82.对()等暴力犯罪被判处2023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wA.累犯B.爆炸C.抢劫D.抢夺w83.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ABC)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wA.拘役B.有期徒刑C.无期徒刑D.死缓w84.量刑时常见的酌定情节有()。wA.犯罪时的动机和手段B.一贯表现和认罪态度wB.C.犯罪导致的损害后果D.犯罪时的环境和条件w85.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wA.选举居民楼内楼长B.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wC.在广场跳集体舞D.与别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w86.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下列行为需经执行机关批准()。wA.北京一日游B.参与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并演讲wC.接受记者采访声讨美英入侵伊拉克D.对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w87.附加刑涉及()。wA.罚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驱逐出境w88.刑法的基本原则涉及()。wA.罪刑法定原则B.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w89.自由刑涉及()。wA.无期徒刑B.有期徒刑C.管制D.拘役w90.我国不合用死刑的是()。w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wC.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w91.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情节属于酌定情节()。wA.犯罪的时间地点B.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C.犯罪后自首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w92.缓刑的合用条件是()。wA.合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不是累犯wC.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的确不致再危害社会D.主观上只能是过失w93.对于()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2023以上有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wA.累犯B.绑架C.爆炸D.抢劫w94.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wA.现实性B.必然性C.也许性D.偶尔性w95.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涉及()。w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B.又聋又哑的人wC.盲人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w96.合法行为涉及()。wA.合法防卫B.紧急避险C.合法业务行为D.合法职务行为w97.事实结识错误涉及()。wA.对象错误B.行为结识错误C.因果关系错误D.法律结识错误w《中国行政法律制度》部分w一、判断题w1.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w2.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职权的享有者。w3.我国已制定出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w4.作为行政法律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具有很强的稳定性。w5.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w6.部门规章只能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制定。w7.依法行政原则和合理行政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w8.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也可以由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作出规定。w9.行政法律关系是指通过行政法规所调整,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行的行政关系。w10.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责任的承担者。w11.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w12.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w13.并非所有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都是行政机关。w14.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w15.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由国务院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的原则设立,并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w16.公务员在上班期间的行为是公务行为。w17.公安干警在下班期间制止犯罪的行为是公务行为。w18.内部行政行为可以合用行政复议,但不得提起行政诉讼。w19.并非所有的行政行为都有强制执行的效力。w20.行政立法是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方面规范性文献的行为。w21.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w22.法律可以设定各种处罚。w23.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的申辩权。w2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是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之一。w25.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撤消同级人民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w26.行政机关无权撤消自己作出的行政行为。w27.罚款重要合用于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行政违法行为。w28.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限制违反治安管理秩序的行为人短期人身自由的一种处罚。w29.除法律、的行政法规外,其他规范性文献不得设定行政处罚。w30.法律、的法规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w31.行为人违反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献规定的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w32.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导致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w33.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w34.如当事人有申辩行为,行政机关可因其认错态度而加重处罚。w35.行政处罚合用简易程序时可对违法行为当场进行处罚。w36.在行政处罚的调查阶段,调查或检查时的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w37.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w38.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w39.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w40.执行罚在程序上必须预先告诫。w41.行政机关采用行政强制措施,必须有法律、的法规的明确授权,并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行。w42.采用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的制止或控制危害社会的行为产生。w43.即时强制一般都是在紧急情况下采用的。w44.行政复议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的合理性。w45.凡是侵犯公民、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均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w46.行政相对人对规章以下的规定不服,可就该规定单独申请行政复议。w47.对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服,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w48.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w49.对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w50.对政府工作部门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只能向设立该机构的部门申请复议。w51.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政府应当将不属自己管辖的复议申请,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当事人。w52.行政复议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受理与否的审查。w53.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w54.行政复议申请人已就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且已被受理的,复议机关不予受理。w55.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书面审理。w56.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以同时提起行政补偿请求。w57.行政复议中涉及行政补偿的问题可以调解。w5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w59.法律规定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w60.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机关不可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w61.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的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w62.凡是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均可提起行政诉讼。w63.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w64.假如行政机关所设的派出机构行使行政职权所为的行为被诉时,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w65.谁主张、的谁举证是举证责任分派的一般原则,行政诉讼也不例外。w66.行政诉讼被告负举证责任,但不排除对某些事项应当由原告提供证据。w67.被告行政机关委托的律师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w68.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的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w69.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w70.维持判决意味着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确认。w71.对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w72.对于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w73.补偿义务机关补偿损失后可行使追偿权。w74.补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补偿的时效为2023。w75.补偿请求人获得的补偿金不用缴纳任何税费。w76.国家补偿以支付补偿金为重要方式。w77.行政立法行为实质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w78.行政机关以书面决定的方式拒绝发许可证的行为是一种不作为的行为。w79.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w80.地方性法规合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案件。w81.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院判决的可对该行政机关按日处50元至100元的罚款。w82.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收诉讼费用。w83.行政诉讼费用由原、的被告双方分担。w84.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的公正、的公开、的及时、的便民的原则。w85.行政行为的撤消是因行政机关的过错引起,并给行政相对人导致损害的,则行政机关应负补偿责任。w86.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处罚。w87.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w88.违法行为一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w89.行政机关采用先行登记保存措施的,应当在7日内作出解决决定。w90.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w91.违反法定程序是人民法院判决撤消具体行政行为的标准之一。w92.行政行为的约束力只是针对行政相对人的。w二、选择题w1.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规定的行为的惩戒。以下不属于国家职务关系保护的选项有哪些?()w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规定公务员承担部分补偿费用wC.公务员因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wD.公务员因在执行职务中暴力殴打致人伤害而被判处刑罚w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工程设施建设严重影响防洪,逾期不拆除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行政机关的这种做法属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行为?()wA.行政处罚B.行政收费C.代执行D.直接强制w3.税务机关依法强制行政相对方缴纳滞纳金的行为是()wA.行政处罚B.执行罚C.行政处分D.行政裁定w4.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何种行为的解决?()wA.违反民事法律规范B.违反行政法律规范C.违反刑事法律规范D.违反一切法律规范w5.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wA.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拘留B.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wC.不得给予一次行政拘留,一次罚款D.不得给予一次警告,同时吊销许可证w6.我国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权利的保护表现在:()wA.赋予相对人处罚决定过程中的陈述、的申辩权wB.没有规定相对人对处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wC.规定相对人对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可以不予执行wD.没有规定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给予导致的损害可以请求国家补偿w7.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罚款的限额如何拟定:()w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B.由国务院规定wC.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规定D.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w8.对偷、的漏关税尚未构成犯罪的,由何机关给予处罚:()wA.海关B.税务机关C.财政机关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w9.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由于非生理缺陷的因素而违反治安管理的,()wA.可以处罚B.不可处罚C.应当处罚D.不应处罚w10.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表述,对的的是哪项?()wA.听证程序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启动,与当事人无关wB.当事人承担行政机关举行听证的费用wC.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wD.可合用于吊销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w11.法律、的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的,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既申请行政复议,又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解决?()wA.由复议机关先行解决,由于先复议后诉讼是复议与诉讼关系的一般原则wB.由法院解决,由于复议与诉讼之间的关系遵循的是司法最终裁决原则wC.按照管辖的先占原则解决,由最先收到诉状的机关管辖wD.应当由复议机关与法院双方协商解决w12.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诉权或起诉期限的,应如何解决?()wA.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wB.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5年wC.起诉期限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但应延长至5年wD.假如已过3个月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受理,由于诉讼时效已过,将引起诉权丧失的后果w13.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的调解问题的表述中哪个是对的的:()wA.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审理行政案件wB.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人民法院不得以调解的方式结案wC.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对诉讼中任何问题均不得进行调解wD.行政诉讼不合用调解是指对涉及民事争议同样不可调解w14.关于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改变所作具体行政行为问题,下列表述哪些是对的的?()wA.被告行政机关在诉讼期间不得改变其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wB.被告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其改变要取得原告的批准wC.被告在一审期间可以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二审期间不得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wD.被告在诉讼中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已满足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诉讼w15.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方主体是()wA.行政机关B.行政相对方C.行政主体D.授权组织w16.下列各项中的何项不属于行政权相对于其他国家权而所具有的特点()wA.积极性B.优益性C.广泛性D.自由裁量性w17.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法律关系)属于()w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w18.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wA.公定力B.拟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w19.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立法与其他抽象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是()wA.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依据、的内容和目的为标准B.以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力来源为标准wC.以抽象行政行为的规范限度和效力等级为标准D.以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主体为标准w20.行政复议机关在下列哪种情形下应当撤消或变更具体行政行为()wA.具体行政行为程序局限性B.具体行政行为不妥wB.C.具体行政行为不公正、的不合理D.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妥w21.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其基本精神是要把大多数案件交由()wA.最高人民法院管辖B.高级人民法院管辖C.中级人民法院管辖D.基层人民法院管辖w22.行政诉讼中由被告负举证责任,这一规定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机关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wA.先裁决,后取证B.先取证,后裁决C.边裁决,边取证wD.裁决与取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才有程序的价值w23.下列何种行为被认为历来就不具有法律效力()wA.被废止的行政行为B.无效的行政行为C.被撤消的行政行为D.被解除的行政行为w24.经国务院批准、的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的法律规范文献属于()wA.行政法规B.法律C.部门规章D.其他规范性文献w25.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的是()wA.国务院秘书长B.审计长C.各部部长D.各直属机构的正职行政首长w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的是()wA.行政公署B.街道办事处C.区公所D.居民委员会w27.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wA.行政机关B.行政相对方C.行政权D.行政行为w28.行政程序就是()wA.司法机关审查行政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wB.行政相对方在配合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wC.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法律文献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wD.行政机关在实行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w29.下列判断不对的的一项是()wA.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由行政机关自身承担行政责任wB.公务员的违法行政,由其所属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责任wC.被授权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wD.被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由该组织承担行政责任w30.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不涉及下列各项中的()wA.申请人B.被申请人C.复议机关D.第三人w31.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诉讼,而此处所谓"民"的对的理解是()wA.公民B.农民C.老百姓D.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w32.对于具有共同原告资格的人,法院在告知其参与诉讼后,其仍不愿参与诉讼,法院()wA.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B.不能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wC.可以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D.视情况不同而决定是否强行追加为共同原告w33.决定行政职权具有不可抛弃性的因素是()wA.行政主体享有自由裁量权B.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双重性wC.行政权的单方性与强制性D.行政权的优益性w34.下列何项不是行政处分()wA.降职B.降级C.警告D.撤职w35.下列何项属于行政行为效力自终止之日起向后失去法律效力,但不溯及行政行为已发生过的效力作用()wA.行政行为的无效B.行政行为的撤消C.行政行为的废止D.行政行为的解除w36.行政立法的主体是()wA.国家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中央国家机关w37.下列各项中不是行政法律行为的是()wA.行政立法B.行政命令C.行政裁决D.行政指导w38.下列各项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程序的是()wA.行政机关为制定规章而进行的调查、的论证过程B.行政机关处分其公务员的程序wC.行政机关发布关于加强本年度工商公司年检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程序wD.行政机关检查税收物价违法情况的行为程序w39.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wA.一人B.二人C.三人D.无限制w40.公务员承担行政追偿责任的法定情形为()wA.公务员无过错B.公务员有过错C.公务员有故意违法D.公务员有故意违法或重大过失w41.补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补偿的二年时效,自下列何项之日起计算()wA.行使职权行为做出之日B.行使职权行为生效之日wC.行使职权行为侵害别人权益之日D.行使职权行为被依法拟定为违法之日w42.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不也许是()wA.人民政府B.公安派出所C.公务员D.法律法规授权组织w43.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收集证据。此处所谓自行应当理解为()wA.未经被申请人机关负责人批准B.未经申请人批准wC.未经复议机关批准D.未经法律授权w44.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事项有()wA.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的调解wC.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做出的岗位轮换的决定D.行政机关做出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决定w45.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对的的()wA.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规章不明的,也可以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对该规章的审查申请wB.公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乡、的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服或认为违法的,也可以单独对该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wC.所有通过了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人对此复议决定不服的,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wD.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w46.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下列做法对的的是()wA.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他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5天的,应以5天为准wB.除《复议法》规定以外,其他法律规定申请复议期限为90天的,应以90天为准wC.复议申请期限所有以60天为准wD.《复议法》与其他法律对申请复议期限规定不一致的,以其他法律的规定为准w47.下列选项中不对的的是()wA.海关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B.公安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wC.计生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D.税务行政复议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w48.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己复议的情形是()wA.国务院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wB.国务院各部、的委做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wC.行政最终裁决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D.专业性较强的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w49.《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此处所谓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不涉及()wA.被行政机关处罚停产停业整顿B.公司的破产C.公司的兼并D.公司的撤消w50.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主体,该行政主体不是()wA.人民法院B.人民政府C.法律法规授权的事业单位D.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w51.所谓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有()wA.人民政府B.人民政府职能部门C.中国共产党的机构D.卫生防疫站w52.经复议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应当是()wA.复议机关B.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wA.复议机关和做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D.复议机关和原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共同上级机关w53.下列有关我国公务员概念的对的表述是指()wA.行使行政权、的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wB.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权、的执行国家公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wC.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wD.在各个国家机关中行使职权、的执行国家公务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w54.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献被总称为()w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w55.下列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层级最高的是()wA.行政法规B.地方性法规C.部门规章D.地方规章w56.下列各项中有关行政法中的行政的对的结识是()wA.行政法领域的行政是指国家行政B.我国行政法领域的行政仅指"动态"行政即行政活动wC.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认为行政是指除立法、的司法以外的一切国家职能wD.只有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才是行政法领域的行政w57.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wA.行政法律关系B.社会关系C.行政法律规范D.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w5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是()wA.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B.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C.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D.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动w《中国宪法制度》部分w一、判断题w1.公民和人民都是法律概念。w2.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w3.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法行政机关。w4.在我国,成立非营利性社会团队不必履行登记手续。5.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实行的领导体制是双重从属原则。w6.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指导关系。w7.在我国,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是人民法院。8.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者撤消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w9.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消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w10.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w11.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w12.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低的一级国家政权机构。w13.在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中,中央军委不受连选连任的限制。w14.全国人大的常设性委员会是独立行使职权的国家机关。w15.精神病患者不享有选举权。w16.全国性的法律亦合用于特别行政区。w17.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都是自治机关。w1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w19.《共同大纲》是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宪法性文献。w20.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w2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入、的搜查、的查封公民的住宅。w22.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w23.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w24.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w25.自治州、的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w26.居民委员会主任是由政府指派的。w27.在中国,宪法一词只是到了近代才出现。w28.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w29.在我国,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w30.公民在年老、的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w31.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针对年老、的疾病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的。w32.在我国,任何公民都享有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w33.宗教信仰自由属于精神自由的范畴。34.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序言。w35.各国宪法一般对政治性结社都有严格的限制。w36.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37.公民的范畴大于人民。w38.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监督关系。w39.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免。w40.公民认为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w41.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的权力。w42.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w43.中央军委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但不受连选连任的限制。w44.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w4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人大、的人民政府和行使司法权的机关。w46.以美国为例,在联邦制国家中,联邦有联邦宪法,各州又有自己的宪法。w47.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采用的是一院制。w48.联邦制国家中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w49.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w50.现阶段的爱国统一战线是政治联盟。w51.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w52.私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w53.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w54.宅基地、的自留地、的自留山属于公民个人所有。w55.宪法的修改应由到会人大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w56.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w57.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w58.我国是个人元首制,国家主席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w59.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派出机关,区公所就是自治区设立的派出机构。w60.在国务院的任职人员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是总理和副总理。w61.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w62.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选举,假如碰到不能选举的非常情况,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1/2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w63.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解释宪法。w64.我国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是历史和地理的因素。w65.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所以特别行政区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w66.特别行政区法院有终审权。w67.代表候选人的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20日以前公布。w68.在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时,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与投票,选举有效。w69.选举法规定,代表候选人获得参与选举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w70.国家机构与社会团队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组织功能方面的差异。w71.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w72.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权性国家机关。w73.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w74.在我国,人大代表都是专职的。w75.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关系是领导、的监督关系。w76.总理负责制事实上就是总理对其主管的工作有完全决定权。77.现行宪法规定的,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监督的专门机关是监察机关。w78.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的自治州、的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主席、的州长、的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w79.在我国中央国家机关中,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是国务院。w80.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职责是领导、的督促、的检查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w81.根据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的副院长、的庭长、的副庭长、的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具有政治权利,年满25周岁的中国公民。w82.我国实行的审级制度是四级两审终审制。w83.中央军委实行集体负责制。w84.言论自由在公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居于首要地位。w85.宗教、的慈善、的文化艺术等团队属于非政治性的、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队。w86.批评权和建议权的区别是前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缺陷和错误,后者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w87.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3次修改。w88.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w89.对人大代表的逮捕程序和普通公民合用的程序相同。w90.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27条宪法修正案。w91.人格权重要是指姓名、的名誉、的肖像和人身等权利。w92.根据宪法,任何国家机关、的社会团队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w93.华侨是居住在外国的中国公民,国家保护华侨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w94.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基本上都是共和政体。w95.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w96.在民族自治地方,对于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的决定、的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不予执行。w97.地方各级人大由代表组成,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自治州、的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w二、选择题w1.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色是:()wA.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wC.爱国统一战线D.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w2.一国宪法一般规定下列内容:()wA.国家的性质B.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权C.国家的基本国策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w3.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多数通过。wA.1/4;2/3B.1/3;2/3C.1/5;2/3D.1/4;1/2w4.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是:()wA.具有中国国籍B.年满18周岁C.依法享有政治权利wD.没有被判处刑罚处罚、的没有被羁押、的接受侦查、的起诉、的审判等w5.在我国,选区可以按照()标准划分:wA.居住状况B.生产单位C.事业单位D.工作单位w6.在直接选举的地方,():wA.全体选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B.全体选民的2/3投票选举有效wC.全体选民投票选举有效D.全体选民的3/5投票选举有效w7.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其选举工作由()主持:wA.该级人大常委会B.选举委员会C.该级人大主席团D.该级政法委w8.我国法律规定属于政治自由的是:()wA.言论自由B.出版自由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D.结社自由w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wA.《共同大纲》B.1954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w10.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方为当选wA.全体选民过半数的选票B.全体选民的2/3选票wC.参与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的选票D.参与投票的选民的2/3选票w11.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w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B.凡是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反的法律、的法规一律无效w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社会团队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wD.宪法的原则性和无具体合用性w12.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w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w13.在实行直接选举的地方,选民()人以上就可以联名推荐代表候选人wA.10B.20C.30D.40w14.现行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监督职权的是:()w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w1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涉及:()w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民族乡w16.罢免直接选举所产生的人大代表,须通过()通过。wA.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B.本级人大常委会wC.上一级人大常委会D.原选区参与选举的过半数的选民w17.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wA.监察机关B.法律监督机关C.法律检察机关D.纪律检察机关w18.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的是:()wA.解释宪法和法律B.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wC.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内部分地区的戒严D.监督宪法的实行w19.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表现在:()wA.内容上B.制定和修改程序上C.法律效力上D.形式上w20.我国从()年开始采用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wA.1986年B.1988年C.1993年D.1995年w21.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次修改:wA.1B.2C.3D.4w22.政协的重要职能是:()wA.立法B.政治协商C.民主监督D.执法w23.我国的主线政治制度是:()wA.人民民主专政B.社会主义C.人民代表大会制D.多党合作制w24.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wA.宪法序言B.宪法第31条C.中英联合声明D.香港基本法w25.有权批准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家机关是:()w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w26.我国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是:()wA.历史B.地理C.政治D.民族w27.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国家机关是:()w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政府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w28.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涉及:()wA.行政管理权B.立法权C.独立的司法权D.终审权w29.我国的国家性质是:()wA.社会主义B.人民民主专政C.多党合作制D.共和制w30.下列机构中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w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政协D.国务院w31.宪政的基本精神是:()wA.建立有限政府B.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wC.宪法是宪政的前提D.宪法可以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w32.根据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wA.国务院总理、的副总理、的国务委员B.国家主席、的副主席w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D.中央军委主席w33.宪法的主线法地位表现在:()wA.宪法规定国家最主线、的最重要的问题wB.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一切国家机关、的社会团队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与其他法律不同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其他法律不同w34.根据选举法,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的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产生wA.上级任命B.下级委派C.直接选举D.间接选举w35.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行使w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w36.任何公民非经()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wA.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B.人民法院决定C.纪检机关决定D.国家安全机关批准w37.下列权利当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wA.平等权B.劳动权C.休息权D.受教育权w38.公民在何种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wA.年老B.疾病C.丧失劳动能力D.其他w39.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A)选举和罢免w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家主席D.国务院w40.假如行政法规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启动审查程序w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的最高人民检察院wC.中央军事委员会D.各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w41.公民认为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的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w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w42.()有权撤消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的自治条例、的单行条例w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w43.()有权改变或者撤消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w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D.国务院w44.某省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有权撤消w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该地方人大D.该地方人大常委会w45.下列哪些主体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的决定、的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wA.国务院各部、的委B.中国人民银行C.审计署D.国务院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w46.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日内报国务院备案wA.10B.15C.20D.30w4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是:()wA.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行B.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C.重大事项的决定权D.监督权w48.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wA.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人大B.省、的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wC.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D.经济技术开发区w49.乡镇人大每届任期为:()wA.3年B.5年C.4年D.2年w50.我国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wA.中央军事委员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国防部D.国家主席w51.有权决定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范围戒严的国家机关是:()wA.全国人大B.中央军委C.国务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w52.有权批准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的国家机关是:()w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w5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由)组成wA.委员长B.副委员长C.委员D.秘书长w54.下面关于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的表述哪些是对的的:()wA.它们是独立行使职权的国家机关B.它们受全国人大、的人大常委会的领导wC.它们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内部常设性的辅助工作机关D.它们的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w55.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是开会,每年一次,于第一季度举行,由)召集wA.执政党B.国家主席C.人大主席团D.全国人大常委会w56.选举法规定,补选人大代表的程序和方式,由省、的自治区、的直辖市的()规定wA.人民政府B.人大C.人大常委会D.全体代表w57.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的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