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课件-3 -003战略_第1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3 -003战略_第2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3 -003战略_第3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3 -003战略_第4页
发展经济学课件-3 -003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区域发展战略及其政策

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y(一)区域经济原理(略)Theories(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UrbanizationinChina(三)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Changingfileof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iesandpolicies发展经济学III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政策(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UrbanizationinChina问题:什么是城镇化?城市化

Urbanization(1)城市化的含义Definition质的规定:农村不断被城市“同化”的过程,即城市的先进生产力、现代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与扩散,最终达到城乡共享。Qualitativedefinition量的规定:不断量化的过程,即农村的地域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域,表现为城市地域的扩大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到一定程度转变为“同化”过程。Quantitativedefinition(2)城市的功能Functionofcities集聚及扩散功能:集中原料、资金、零散的信息和未经训练的人员;产生成品、系统的信息、熟练的劳动力Agglomerationanddissemination城市化水平(%)Urbanizationlevel城市文明普及率(%)Coverageofurbancivilization30%以下30%以下50%70%70%100%(3)城市化进程的各阶段

Phasesofurbanization起步阶段:城乡对立,限制劳动力流动;二元结构、城市化缓慢Starting快速发展阶段:城乡联系,劳力单向流动;快速增长,地域扩大和城市数量以及城市人口上升。Rapiddevelopment基本实现阶段:城乡融合,劳力双向流动,“同化”过程加快plishmentpartly完全实现阶段: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一体化plishment(4)农村城市化

Urbanizationofruralarea

只是城市化尚未实现阶段的一个主要过程。即农村要素向城市要素转化的过程。包括:processofurbanization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即城镇化;Urbanization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即非农化;Transitionofpopulationfromagriculturetonon-farm农村产业及生产方式向城市产业及生产方式转化的过程,即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Industrializationandmodernization

非农化是这一量化过程的最终体现,所以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总被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而工业化和城镇化是重要途径。三个城市经济圈:一个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一个是所谓的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大北京都市圈,另一个则是以香港、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城市带。这三个城市群好比三个巨大的增长极,集聚效应十分明显,据统计,其总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7.53%,土地占全国的1.24%,但GDP却占全国总额的30%,利用外资额更高达73%。2.城镇化战略的历史回顾

ReviewonurbanizationstrategyinChina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十五”计划内容之一)(1)为什么实施城镇化战略Why城市化水平低,滞后于经济发展(2000年,城市人口36%,工业化水平50%以上)lowlevel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村又滞留大量剩余劳力(1.5-2亿)Surplusinrural小城镇是城乡结合体,是连接城乡的桥梁,对传播文明、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起重要作用

小城镇Town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小城镇,也称为集镇。是乡村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中国建制镇规定Towninline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总人口2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总人口在2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10%以上;少数民族地区、山区、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3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撤乡建镇后,实行镇管存体制。(2)城镇化战略的时效性Effectivenesslimitedbytiming目的是提高城市化水平,消除城乡差别,而不是消灭农村Whatisthepurpose?牺牲耕地、环境、资源的代价要有所限度Costofarablelandreductionandenvironmentproblems城市化进入基本实现阶段(同化)后,扩张已不是主要方面Expansionisnotmainaspectafterenteringintoplishment2025年左右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社科院,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3)回顾小城镇的发展

Reviewonsmalltowns’development城市建制从1978的193个发展到2001年的662个;市镇人口比重从17.3%到2003年的39%。1953-1978,百万以上城市从9个增加到29个;建制镇,1978-1995-2001,从2660、17000到20358个。1978到1999,城镇人口增加2.1亿,扣除自然增长,共吸纳农村人口1.4亿,其中小城镇吸纳了8000万左右。1993年:世界平均城市人口比重为44%,低收入国家为25%,中等收入国家为60%,高收入国家为80%发达国家小城镇状况法国、德国、意大利等都有数千个小城镇,美国2万多个。美国市和镇政府共3万多个,其中镇不是完备意义上的建制。美国称为市的城市有19000多个,但是人口3万以上的有1100多个,其中10万以上的只有208个,所以与中国相当的小城镇有18000个。所以发展小城镇并不是中国独有的。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市化的一种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1980年,中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中国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若以城市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来衡量,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7.9%;2009年底,城市化率达到46.6%;2010年,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至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4)政策支持correspondingpolicies

(很大程度影响农业人口非农化或农民入镇的“拉力”和“推力”)土地政策:适当集中,形成适度规模经营landpolicies户籍制度以及相关的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后平等的入学、就业等政策(减少其“含金量”,使其如同粮票的消失一样达到一定条件)policiesrelatingwithregistrationsystem对支柱产业的税收、金融等政策倾斜industrialpolicies

努力的结果?Whathavewegot?2001年开始的户籍改革的共同目标:objectivesofregistrationsystemreformstartingfrom2001--按照在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二元结构”户籍管理模式;Unitedregistrationsystem--以条件准入取代进城人口指标控制,逐步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最终实现户口自由迁徙。Changefromquotacontroltoadmissionwithconditions(三)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

Changingfileof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iesandpolicies

1、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Objectives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2、区域发展政策Regionaldevelopmentpolicies3、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及其政策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iesandpoliciesinChina1、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Objectives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发展规划和计划、行政干预、立法手段--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完善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和计划系统--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财税决策、投资决策、有力的约束系统、运用法律手段2、区域发展政策Regionaldevelopmentpolicies正面鼓励(支持与鼓励)与反面抑制(管理与控制):资金援助、技术援助、政策优惠3、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及其政策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