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YS/T 448-2002 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检验方法》是一项针对铜及其合金材料在铸造或加工成形后,其内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技术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评估这些材料的均匀性、致密性以及是否存在裂纹、气孔等缺陷,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此标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样品制备过程。通常情况下,会从待检测的铸件或者加工件上选取代表性区域切割下来作为试样。接着对试样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直至获得光滑平整的观察面。如果必要的话,还可能通过化学试剂蚀刻来突出某些微观结构特征。

接下来是观察环节。可以使用肉眼直接查看大型缺陷如夹杂物、疏松区等;而对于更细微的结构特点,则需借助放大镜甚至是金相显微镜来进行细致检查。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类型缺陷的具体识别标志,并提供了相应的评级体系,以便于量化评价结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2-11-22 颁布
  • 2003-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YS/T 448-2002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检验方法_第1页
YS/T 448-2002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检验方法_第2页
YS/T 448-2002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检验方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YS/T 448-2002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检验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H24Y5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448—2002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检验方法Copperandcopperalloysinspectionmethodofmmacrostructuretorcastanddwroughtproducts2002-11-22发布2003-01-01实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YS/T448-2002前本标准是首次制定。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及断口检验的检验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本标准由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俊攀、张智强、梅恒星、张敬华、王庭芳。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YS/T448-2002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检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及断口检验的试样制备、试样浸蚀、宏观组织检验、宏观照相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用肉眼、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检验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的缺陷及断口等宏观组织2试样制备21传造制品在浇口端横向切取宏观试样,或者根据检验目的切取其他部位试样,厚度不应超过25mm。2.2挤压制品在切尾后,沿尾端横向切取试样,断口检验可在宏观组织检验后的试样上进行.也可以重新取样。2.3除检验铸造制品表面需采用原始表面外.试样被检验面均需铣削加工,粗糙度Ra不大于3.2m.在保证不降低检验目的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其他加工方法。试样锯切加工时应防止过热.为了得到更光洁的表面或观察更细小的缺陷,可以用金相砂纸进行打磨2.4断口检验试样应在欲折断部位进行锯切、刻槽或加工成镇形槽,要求断裂截面为原截面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为宜2.5试样放在压力机上折断、撕裂或采用其他折断方法,应一次完成,不许反复多次2.6加工后的试样和折断、撕裂断口的表面应保持洁净,不允许受到污染或损伤。3浸蚀溶液配制3,1宏观检验一般采用30%~50%的硝酸水溶液作为浸蚀剂.也可以根据合金类别选择附录A推荐的其他浸蚀剂。溶液应干净透明,无悬浮颗粒、渣泽等。3.2警告:配制时必须小心谨慎,很多浸蚀剂是强酸,应将各种化学药品依次序缓慢倒入水中或溶液中并且搅拌,特别是硫酸。4试样浸蚀4.1试样浸蚀可采用浸入法和均勾浇上一层浸蚀溶液两种方法。浸蚀过程中应不断擦去腐蚀中产生的表面膜,浸蚀时间以清晰显示组织及缺陷为准,浸蚀后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浸蚀要均勺适度,浸蚀过轻.组织和缺陷显示不充分,浸蚀过重,表面会出现腐蚀麻坑。4.2试样浸蚀冲洗后要立即擦干,如需保留或照像,应及时涂上一层透明保护油(如机油)以防氧化.4.3警告:很多浸蚀反应是剧烈的,能放出刺激性和腐蚀性的烟雾,浸蚀必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