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舌诊图谱指南_第1页
温病舌诊图谱指南_第2页
温病舌诊图谱指南_第3页
温病舌诊图谱指南_第4页
温病舌诊图谱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洽供给重要的依擦。一、白苔白苔有厚薄之分。薄者主表,候卫分之邪,一般见于温病初起,病变尚轻浅;厚者主里,候气分之邪,多因61、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为外感温邪初袭人体,客于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病初起。风寒表证亦可见到苔薄白,但质地润泽,舌色正常,以此为别。〔编者按:现诸多舌诊书或中医书中,常有以薄黄苔对应风热表证之舌苔,在温病学教材以及温病学经典著作中大都以薄白苔作为温邪在卫表之舌征,黄苔为入气分之征兆,学者宜察之。〕辛凉解表。如症以发热为主,微恶风寒,口微渴,偶咳嗽,脉浮数,宜辛凉解表,方如银翘散;如证见干咳为主,微恶风寒,口微渴,用桑菊饮。假设苔薄白而枯燥较为明显,系表邪未解,肺津已伤。多见于素体津液亏损而外感风热者,或感受风热病邪花露、芦根汁等”2、苔白厚而粘腻苔白满布,质地较厚,板贴不松,垢腻润泽意义:湿热郁阻气分,湿浊偏盛。治疗:开泄化湿。常症见身热不扬,午后较甚,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编者按:卫表证明显常用三仁汤、吐泻为著可雷氏芳香化浊法,夹食滞可用一加减正气散,水湿重者可藿朴夏苓汤〕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即指此种舌苔而言而言。3、苔白厚而枯燥是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亦主胃燥气伤,即胃津缺乏无以上承,肺气受伤,气不化液,故舌苔白厚而干。治疗:先当养津,而后降湿浊。“苔白而厚,本是浊邪,枯燥伤津,则浊结不能化,故领先养津而后降浊也。”临床对此类病证,养阴化湿浊常同步进展。并依据阴伤和浊结程度,养阴、化浊治疗有所偏重。4、苔白腻而舌质红绛湿遏热伏之象。一是气分邪热为湿浊阻遏不达;二是热毒内伏营分,兼有气分湿邪郁阻不化。治疗:领先泄湿透热。如吴坤安说:“热因湿邪遏伏,宜泄湿以透热”,如用水牛角、滑石、茯苓皮、猪苓、米仁、茵陈、黄柏之类。叶天士说:“假设白苔绛底者,湿遏热伏也,领先泄湿透热,防其就干也。勿忧之,再从里透于外,则变润矣。”5、白苔滑腻厚如积粉之象,病多凶险。治疗:开达膜原。如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者,可用达原饮,或雷氏宣透膜原法,以冀病邪出表而解,如邪不出表,舌苔变黄,为邪气驱入胃腑,当用下法。附类似苔:白苔如碱状〔编者按:应是较积粉苔更为干者〕;为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可与厚朴、槟榔、草果、藿香、佩兰、石菖蒲、杏仁等加减。6、白砂苔〔水晶苔〕苔白干硬如砂皮,系,苔未及转黄而津液被灼的征象。治疗:通腑泄热。黄,宜急下之。”常用方用大、小调胃承气汤。二、黄苔黄苔多由白苔转变而来,标志邪热已入气分。临床上须区分其厚薄、润燥、兼白等状况。黄苔主里,属实、属热。薄者病浅,厚者病深。润泽者津液未伤,枯燥者津液已伤。黄厚焦燥者为阳明腑实,黄腻厚浊者为湿热蕴阻。假设黄白相兼,则为邪虽人里而表邪未尽,卫气同病的征象。1、薄黄苔:苔薄黄不燥,为邪热初入气分,津液未伤;苔薄黄枯燥,为气分热甚,津液已伤。治疗:轻清宣气。如症见身热,心烦、坐卧担忧者,可用栀子豉汤。翘、薄之类,轻清泄热透表,邪亦可外达肌分而解也。”2、黄白相兼苔:为邪热已入气分,表邪尚未尽解。量其表里湿热邪气偏盛不同,又可细分为白多黄少,黄白相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