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WS/T 119-1999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是中国卫生行业标准之一,旨在为评估个体或群体的生存质量提供一个标准化工具。该量表涵盖了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环境因素等,通过一系列具体问题来衡量受试者在这些方面的感受与体验。

在身体健康方面,量表会询问关于疼痛程度、活动能力受限情况等问题;心理健康部分则涉及情绪状态、精神压力水平等内容;社会功能考量了个人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及其满意度;而环境因素则考察居住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9-12-09 颁布
  • 2000-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WS/T 119-1999生存质量测定量表_第1页
WS/T 119-1999生存质量测定量表_第2页
WS/T 119-1999生存质量测定量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WS/T 119-1999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备案号:926-2000V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119-1999生存质量测定量表Instrumentsforgualityoflifeassessment1999-12-09发布2000-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WS/T119-1999随着医学的发展,疾病谱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意味着生理上的无疾,还应包括心理的良好状态和对社会的良好适应.于是生存质量的研究应运而生。自本世纪70年代起,在国外产生了许多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测定址表,但各最表侧重点不同,产生的国家及语言文化背景不同,缺乏权威性及可比性.目前,国际上普遍认识到生存质量量表是医药卫生领域一项重要的测城工具和卫生标准.必须在国际范围内实现标准化。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生存质址研究组(TheWHCQ(Group),本着国际可比性的目的,在美、英、俄、日等国家建立了15个研究协作中心,同步研究跨国、路地区、多文化、多语言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称WHOQO1.-100。1995年,在第二届国际生存质址学术大会上,又增加了中国、西班牙、加拿大、香港等9个中心,继续按统一计划进行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负责中国中心的研究实施工作。1995年以来,在WHO研制的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版本和量表的简表WHOQOL-BREF的基础上,进行了中文版的翻译和应用研究。期间对址表的信度、效度和灵敏度等进行了考核,该中文版得到了量表原作齐的认可,最终形成了以WH()QOL-100和WHIQOL.-BREF的中文版本作为围内标准。本标准从2000年5月1日实施。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积乾、郝元涛、刘凤斌、史明丽、周凤琼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中山医科大学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S/T119-1999Instrumentsforgualityoflifeassessment1范园本标准规定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及相应的简表本标准适用于测量使用中文的个体或人群的生存质量。测量的对象包括健康人群和意识清醒、能自行完成或在调查人员的帮助下能完成量表填写的非健康人群。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1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3技术要求本标准覆盖了生理、理、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环境、个人信仰等6个领域domaia24个方面facet在详细测定生存质丘,如果被调查者同意且有能力完成量表,应填写含100条问题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填表前应仔细阅读填表说明。“当需要一份简短而有效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时,如在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或临床研究中,生存质量仅仅是众多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之一,这时可以使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