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8行星的运动题组一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1.下列说法都是“日心说”的观点,现在看来其中正确的是()A.宇宙的中心是太阳,所有行星都在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B.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行星,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时还跟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C.天体不动,是因为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造成天体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D.与日地距离相比,其他恒星离地球十分遥远,比日地间距离大得多解析: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行星做的也不是匀速圆周运动,A错误。恒星是宇宙中的主要天体,宇宙中可观察到的恒星大约有1012颗,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所有的恒星都在宇宙中高速运动着。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也不是圆,故B、C错误,D正确。答案:D2.(多选)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k,以下理解正确的是()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a地,周期为T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a月,周期为T月。则解析:开普勒行星运动公式=k中的T是指行星的公转周期而不是自转周期,其中k是由中心天体决定的,不同的中心天体k值不同。故选项A、C正确。答案:AC3.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大,则太阳位于() 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又因为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大,所以太阳位于F2点。答案:A4.行星绕恒星运动时,其运行周期T的二次方与运行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值取决于()A.行星质量B.恒星质量C.与行星和恒星的质量均无关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运行速率有关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与行星无关,仅由恒星决定,故应选B。答案:B题组二开普勒三定律的应用5.(多选)天文学家有这样一个大胆推测:地球有一个从未谋面的“兄弟”,其运行轨道就在地球的运行轨道上,也就是说从地球上看,这个“地球兄弟”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与地球捉迷藏,所以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这颗行星的(设地球的公转周期、轨道半径、平均密度、自转周期为已知)()A.公转周期 B.平均密度C.轨道半径 D.自转周期解析:由于其运行轨道与地球运行轨道相同,所以轨道半径与地球的轨道半径相同,C选项正确;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知,其围绕太阳运转的公转周期也可以确定,A选项正确。答案:AC6.宇宙飞船围绕太阳在近似圆形的轨道上运动,若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则宇宙飞船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年 年 年 年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所以年=27年。答案:C7.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6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再次出现。这颗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它下次飞近地球大致是哪一年()年 年年 年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76,又T地=1年,所以T彗=76年,彗星下次飞近地球的大致年份是2062年。答案:C8.如图所示为地球绕太阳运行示意图,图中椭圆表示地球公转轨道,C、Q、X、D分别表示中国农历节气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地球所在位置,试说明一年之内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要少几天的原因。解析:地球绕日运行时,对北半球的观察者而言,在冬天经过近日点,夏天经过远日点,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地球在冬天比在夏天运动得快一些,因此春夏部分比秋冬部分要长一些。从题图看出,春分到秋分的春夏两季日地连线所扫过的面积比从秋分到次年春分的秋冬两季日地连线所扫过的面积大,即春夏两季比秋冬两季长一些。一年之内,春夏两季共186天,而秋冬两季只有179天。答案:见解析(建议用时:30分钟)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C.太阳是围绕地球旋转的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解析:托勒密的地心说可以解释行星的逆行问题,但非常复杂,缺少简洁性,而简洁性正是物理学所追求的,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之所以能被人们所接受,正是因为这一点。要结合当时历史事实来判断。答案:B2.如图所示是行星m绕恒星M运行情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最大点是B点B.速度最小点是C点从A到B是做减速运动从B到A是做减速运动解析:因恒星M与行星m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而BM最长,故B点是轨道的最远点,所以B点速度最小,则A、B错误;从A到B,行星m到恒星M的距离变大,则m从A到B是做减速运动,从B到A是做加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答案:C3.关于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天体的运动与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B.天体的运动是最完美、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C.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所以太阳绕地球运动D.太阳系中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动解析:天体的运动与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的规律;天体的运动,特别是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而非圆周;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答案:D4.如图所示是“九星连珠”的示意图。若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公转周期(年)亿千米 亿千米亿千米 亿千米解析:由题表中知T地=1年,T火=年,由得,r火=≈亿千米,故B正确。答案:B5.某一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绕地球轨道半径的,则此卫星运行的周期大约是()~4天之间 ~8天之间~16天之间 ~20天之间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可得,而T2≈27d,则T1≈d,故B正确。答案:B6.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分别为r1和r2,则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为()A. B.C. D.无法确定解析: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解得,故C正确。答案:C7.(多选)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之比解析:由于火星和地球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k为常量,又v=,则可知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和运行速度大小之比,所以C、D选项正确。答案:CD8.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动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 ()A. B.C. D.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T地=1年,N年转N周,而该行星N年转(N-1)周,故T行=年,又因为行星和地球均绕太阳公转,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k,故,选项B正确。故正确选项为B。答案:B9.天文学家观察到哈雷彗星的公转周期是76年,离太阳最近的距离是×1010m,离太阳最远的距离不能被测出。试根据开普勒定律估算这个最远距离,太阳系的开普勒常数k=×1018m3/s2。解析:哈雷彗星运行的半长轴a=由开普勒第三定律=k联立得l2=2a-l1=2-l1代入数值得l2=[2×-×1010]m=×1012m。答案:×1012m10.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地球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如图所示,地球距离卫星的近地点A的距离为L,距离卫星的远地点B的距离为s,求卫星在A点和B点的速度之比。解析:设卫星在A点时的速度为vA,在B点时的速度为vB。在A点附近截取一小段曲线,则此段曲线可看成是一小段圆弧,半径为L,弧长为l1;同理,在B点附近也截取一小段曲线看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资采买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与提升合同
- 园林·工人合同范本
- 废弃资源资源综合利用的社会共享研究考核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金刚石运输服务合同
- 提高电梯电磁兼容水平提升电梯运行安全性能考核试卷
- 2024年度玻璃纤维布销售合同
- 2024年度品牌管理与营销推广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度艺术品交易与代理合同
- 木材在地震和建筑安全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幕墙拆除施工方案
- 银行装修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 轻钢龙骨双面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
- 2022年夜间取药程序
- OKR全套资料(方法论、周报、日报、绩效、案列)
-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 软件售后服务流程图
- 工程总承包EPC实施方案
- 洗洁精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 专修软件wdr53中文正式版说明
- 刀具寿命管理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