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经典试题习题课合肥八中方海霞_第1页
各类经典试题习题课合肥八中方海霞_第2页
各类经典试题习题课合肥八中方海霞_第3页
各类经典试题习题课合肥八中方海霞_第4页
各类经典试题习题课合肥八中方海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课合肥八中方海霞2015年9月29日习题课(试卷讲评)是模拟考试的延续,教师通过对试卷进行解剖、分析、点评,达到纠正错误,巩固知识,拓宽思路,提高学生历史解题能力的目的。尤其在考前的总复习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答题技巧,明晰答题思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题方法指导一、选择题1、未雨绸缪——注重审题的有效性。审题恰当是成功的一半!审题就是一种最大的能力!(1)看题型,明主题。学会分析出题者的立意。(2)联系专题知识,寻求归属感。(3)看设问,用心“四审”。“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①审求答项。②审限定项。③审中心项。④审提示项。(另外,审材料观点、审代词含义、审分值分布等)2、步步为营——注重组织材料的有效性。(1)根据题目中时间、空间、主干事件等关键词,初步锁定教材相关章节。(尽可能把试题放回所在教材章、节、目考虑)(2)根据题目的主干事件和求答内容搜索材料、筛选材料。一是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二是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三是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3)根据求答方式及所占有的材料思考提炼出要点,并据此确定评价、启示或认识等问题的答题角度。二、材料解析题

要带着问题看材料,看着材料想教材。要善于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长的分段找,短的分句找,找材料与问题的相关点,找问题与教材的相近点,“结合所学知识”指的就是教材,当材料观点与教材不一致时要以材料为准,材料题的答案尽量从材料中来。回答问题要着重审题,要善于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做主观题要关注每一个问题的赋分,分值大的多写,分值少的少写。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前提下,主观题的答案鼓励多写。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基本史实+意义或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开放式的问题可自由发挥,但大的观点不能错。

(一)读材料、理思路。Solo讲求结论出自材料,讲求思维层次的点—线—面—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1、找出每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要点。2、对所有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类。注意事项:并列层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逆向层面:利/弊、积极/消极、推动/阻碍……

三、SOLO试题应对策略

(二)定位答题结构:第一种:论述题(史实+评论);第二种:论证题(论点+史实+理论分析)第三种:材料评论题(判断+史实+理论分析)

(三)作答:1、亮明观点: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2、论证观点:最好能用两个以上材料证明一个观点。不仅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能说明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及至上升到理论层面追述其原因或影响。注: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1)两个以上视角(2)视角之间的关联: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思路二:内因、外因。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思路四:正面、反面思路五: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3、升华观点: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1.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A.灌溉技术的演进史B.铁制农具的大发展C.古代中国的农业工具D.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

【明考点】以教材插图形式,考察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C【典型例题】2.“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明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C【典型例题】3.观察下面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它属于()A.垄作法B.代田法C.耕耙耱技术

D.刀耕火种【明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A【意图】【典型例题】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4.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

①宗法观念②自然经济③皇权专制④理学思想⑤社会习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明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宋明理学【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C【典型例题】关键信息5.比较下图,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①汉唐间南方的社会经济有了非常大的发展②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③从汉到唐代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④隋朝修建大运河促进传统经济格局的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明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历史地图型选择题【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D【典型例题】定时空关键信息6.下图是保存至今的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商标及其铜模板,上面标明了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正中是该店铺的标志——一只白兔,两边写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写的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进行的研究或得出的结论确有()①我们可以研究宋代手工业某些部门的生产情况②我们知道宋代手工业一些部门已经有了商标、广告意识③我们可以研究宋代雕版印刷的某些技术④我们可以断定宋代的济南是全国的手工业中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明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典型例题】定时空关键信息7.下表是不同时期浙江地方志及部分目录,下列选项与该地方志所列史实处于同一时期的是()①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②“东方的莎士比亚”关汉卿撰写《窦娥冤》③张謇提倡实业立宪、孙中山阐发三民主义④黄宗羲倡用“天下之法”取代“一人之法”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新文化运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典型例题】定时空关键信息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明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雅典民主政治;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C【典型例题】关键信息9.下列对图6相关信息的解读分析,最准确的是()A.物价下降与经济增长成正比B.1500~1600期间的物价上升加速了社会分化C.《权利法案》颁布后,物价迅速上升D.工业革命期间,物价保持稳定【明考点】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图表数据型选择题【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典型例题】关键信息10.右侧是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海外殖民活动的进行【明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典型例题】定时空关键信息11.下图是漫画《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其说明()A.美国国家权力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B.垄断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C.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D.垄断组织的形成提高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水平【明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典型例题】关键信息12.下图材料中的时间轴所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A.工业文明进程中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变化B.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发展深入的历史进程C.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世界的过程D.经济的全球化【明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D【典型例题】抓关键:都与近代经济体系有关。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十六世纪中期,明朝思想家何心隐说:“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200年后,英国学者乔赛亚·蔡尔德指出:“以余观之,商人,工人,与农人……实为一国之精华……”。

问题:

依据材料,概括两位学者对社会成员分类的标准,比较两位学者观点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不同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14分)【明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1)第一小问“分类的标准”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商贾”、“农工”、“士”、“圣贤”、“商人”、“工人”、“农人”等作答;第二小问“观点的不同”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何心隐说:‘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乔赛亚·蔡尔德指出:……商人,工人,与农人……实为一国之精华”作答;第三四小问依据“时代背景”、“阐释不同观点”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提示结合所学作答。

【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典型例题】【答案】(1)标准:职业或行业分类。(2分)不同观点:何心隐:职业身份有贵贱;或官本位、圣贤居首。(2分)高低排序:圣贤、士大夫、商贾、农工。(1分)蔡尔德:职业身份无贵贱;或商工农并重;或商、工、农排序,商业居首。(任答1点得2分)背景及阐释:何心隐:明朝;(观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解释)等级观念深重;(观点)商品经济繁荣,(解释)商人地位上升;(观点)独尊儒术;或八股取士;(解释)圣贤为尊。(上述四点,任答1点得2分,不超过4分)蔡尔德:英国;工业革命刚开始;(观点)重商主义;(解释)商业为尊;(观点)英国君主立宪制,(解释)具有民主平等观念;(上述四点,任答1点得2分,不超过4分)问题:从材料中提取两项关于古,近,中,西“幸福观”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典型例题】14.201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幸福是什么”的特别调查节目,“幸福”一词迅速成为络流行语,引发当代中国人对幸福的深入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幸福观念主题;全国卷41题【解析】本题有两个关键信息:①任意选择两项差异;②“说明其差异”,可以从古代中西对比、近现代中西对比、古今西方对比、古今中国对比四个角度作答,考察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注意结合相关的历史史实和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角度思考作答。【意图】考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答案】信息一: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中国古代注重家庭美满、满足;西方古代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2分)。说明:中国深受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影响,个人是宗族和家庭的从属,重视宗族利益,培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2分);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价值(2分)。信息二:从古代到近现代,西方社会幸福观发生了重大变化:追求精神享受追求物质享受(2分)。说明: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4分)。(能结合材料从其他角度进行对比,得出信息,并说明的,也可得分)1.仔细观察下图,你认为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是()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必做题A【作业布置】2.图5反映了英国1856—1868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图中信息可知()A.19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B.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技术进步导致1868年蒸汽织机台数、在业人数下降D.1861年以后,工业革命对英国纺织业的影响日益减弱C3.16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一批女王地图。如图9所示,女王的整体形状是欧洲,其头部的位置是西班牙,意大利和丹麦为其双臂。女王眼望非洲,脚踏亚洲。该地图象征()A.西班牙成为当时的欧洲霸主

B.意大利和丹麦最早从事殖民扩张C.亚洲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D.非洲尚未被殖民掠夺A选做题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1563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劳工法。15—17世纪中叶,英国的劳工立法试图通过强力使雇佣双方恪守法律规定,没有体现雇佣双方个人自由选择的可能。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重要的旨在纺织业中缩短学徒的工作时间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是现代劳动法的开端。1833年,英国诞生了第一个有效的工厂法。废除以管制为特点的家长式立法,为劳资关系松绑,成为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立法的主要内容。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工人获得了与雇主平等的政治与法律地位;《雇主责任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