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争,美国胜利。根据和约,西班牙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割让给美国,将菲律宾的主权以2000万美元转让给美国。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拉开了帝国主义时代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美西战争中的海战(绘画作品)讲授新课问题情境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有哪些?这场战争的性质如何?英法德美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毕竟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1)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导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各国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激化。1913—1914年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2)帝国主义: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图(1914)英德矛盾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法德矛盾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德俄矛盾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奥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寻求同盟者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形势日益紧张(3)两大集团形成: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国际局势日益紧张。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4.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意德奥三国同盟188218821879法英俄三国协约190719041907争夺北非突尼斯普法战争世界市场和殖民地争夺巴尔干半岛争夺巴尔干半岛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示意图德奥意俄国法国英国

遇刺前的斐迪南大公夫妇

萨拉热窝事件(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为了震慑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奥匈帝国决定于1914年6月28日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夫妇则是这次演习的总检察官。演习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这在斯拉夫人眼中是赤裸裸的羞辱,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极大愤怒,他们组织了暗杀小组。6月28日,当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接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开枪射杀了费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法英俄德奥匈意塞2.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混乱的一周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开始全国总动员。7月31日:德国向俄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12小时内取消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法国总动员。8月3日:德国对法国宣战,按照“施里芬计划”,德军侵入比利时。8月4日:在要求德军从比利时撤军的最后通牒到期之后,英国对德国宣战。思考点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史料阅读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苏]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二卷问题情境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与主要过程?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西线德国VS英法(1914年和1916年重点)东线德奥联军VS俄军(1915年重点)南线奥军VS俄军和塞尔维亚军1.三条战线噩梦进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阶段阶段时间主要战役或事件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阶段时间主要战役或事件第一阶段1914年德国进攻法国,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国失败,“速决战”计划破产;日本对德国宣战,占领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租借地,并于次年提出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二阶段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在东线与南线,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两次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在海上,英德爆发日德兰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阅读教材P84-P85,整理归纳一战的三阶段过程。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2.战争进程阶段战线重大战役或事件影响第一阶段(1914年)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第三阶段(1917年—1918年)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国“速决战”破产,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西线1915年1916年西线东线德奥取得胜利未能摆脱两线作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1917年,美国、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战争;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战争结束第一次大规模战役一战的转折点、使用毒气弹名称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时间1914年9月1916年(2—12月)1916年1916年双方英、法—德法—德英、法—德英—德结果英法联军打败德军双方参战兵力众多、伤亡惨重。有“绞肉机”之称德军成功拦截了协约国的战略目标英国获得战略性胜利,德国获得战术性胜利特点德国发起的“速决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惟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四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

噩梦终醒:一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即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所具有的的非正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十四条和平宣言》,德、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历史纵横

一战中的华工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常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约有3000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跌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一战中的华工在英国军官带领下去前线挖战壕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情境一战后的国际秩序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如何?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1.主要内容(1)凡尔赛体系: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2)华盛顿体系: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各国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殊权利而损害友邦人民的权利,不得鼓励有害友邦安全的举动。——《九国公约》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有人认为:“凡尔赛体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和平体系。”

列宁曾说:“靠凡尔赛体系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在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签订后,英法联军统帅福煦将军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1)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作用:积极: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局限:具有不稳定性,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宰割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奴役弱小民族——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敌视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战争过后:一战之后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标志: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简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巩固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巴黎和会三巨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和中东领土变化示意图①将世界战争的责任推给德国及其盟国;②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③无视弱小民族利益;④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思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怎样体现了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特征?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凡尔赛体系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①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仍以欧洲,尤其以英法为优势。②该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基础上,稳定只是相对的、暂时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使这一体系必然不能持久。一战后的国际秩序③该体系具有反动性。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转让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给日本等,维持了殖民主义的统治秩序。④该体系具有不全面性。出于社会制度的区别,把苏俄排斥在外;出于分赃的目的,排斥了德国。2.国际联盟(1)性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2)宗旨: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3)评价:(1)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2)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3)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战争过后:一战之后的国际秩序国际联盟简介:国际联盟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解散于1946年4月。评价:国联的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在其存在的26年中,国联曾协助调解某些国际争端和处理某些国际问题。不过国联缺乏军队力量,所以要依赖大国援助,尤其是在制裁某些国家的时候。但是,由于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更使国联丧失了坚定稳和的支持力量,因此最终国联不能阻止国际纠纷、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及二战的爆发。战前: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战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1918英国海外投资下降50%,1913-1920欧洲制造业下降23%。(1)列强实力变化: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在战争的打击下,西欧元气大伤,相对衰落。尤其是英国,它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战后,法国一度是欧洲大陆上最强的国家。但它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坏。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战争中,美国给协约国各种物资达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大战后,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美国掌握世界黄金储备的40%。这使得美国成为一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着苏联的建立了实力的增长,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2)国际格局:美国和日本崛起,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甘地领导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3)民族解放运动: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晚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4)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问题探究:

一战后,围绕着德国赔款问题,美国与英、法、德等国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请仔细阅读和观看下幅漫画,从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一战后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背景:一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成为英法的债权国,战后凭借经济实力推行金元外交。德国战败,英法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德国无力偿付,抵制赔款,酿成鲁尔危机。过程:鲁尔危机后,德国利用美国贷款向英法赔款,英法利用德国赔款偿还美国战债。影响:美国的贷款对欧洲经济的恢复起了支配作用。美国向德国贷款,有利于德国与英、法等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同时,将欠美战债与德国赔款问题联系在一起,表明协约国将削弱德国的政策变为复兴德国的政策,这是对凡尔赛体系作出的重要调整。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世界各国都要遵循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原则,一起来维护和弘扬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1.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