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02伺服电动机课件_第1页
chap02伺服电动机课件_第2页
chap02伺服电动机课件_第3页
chap02伺服电动机课件_第4页
chap02伺服电动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

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2.1简介

伺服电动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功能:电压信号电机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分类:直流伺服电动机---功率较大,几百瓦,也可达数千瓦。

交流伺服电动机---两相伺服电动机,功率较小,数十瓦。自动控制系统对伺服电动机的基本要求:宽广的调速范围(改变控制电压)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为线性(机械特性Ua-,n=f(T);调T-,n=f(Ua))无“自转”现象---控制电压为零时能立即自行停转快速响应(机电时间常数小)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2.2直流伺服电动机(DCServoMotor)结构与分类传统型直流伺服电动机其结构与普通直流电动机基本相同,它可以再分为电磁式和永磁式两种;定子铁心冲片电枢冲片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A.盘式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绕组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B.空心杯形转子直流伺服电动机1-内定子,2-外定子,3-空心杯电枢,4-电刷,5-换向器外定子为磁钢,内定子为软磁材料,或反之;非磁性空心杯电枢上可为印刷绕组,也可为绕线式绕组;空心杯直接装在电机轴上,在内、外定子间的气隙中旋转国产型号:SYK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C.无槽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电枢铁心上无槽,电枢绕组直接排列在铁心表面,再用环氧树脂将它与电枢铁心固化为一个整体;定子磁极为电磁或永磁式;国产型号:SWC。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不考虑电机磁路饱和,并忽略负载时电枢反应的影响,则励磁磁通正比于励磁电压,即: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

机械特性

控制电压恒定时,电机转速随转矩的变化关系理想空载转速:堵转转矩:机械特性斜率: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调节特性

负载转矩恒定时,转速随控制电压变化调节特性与横坐标的交点,就表示在某一电磁转矩时电动机的始动电压。从原点到始动电压点的一段范围,称为在某一电磁转矩值时伺服电动机的失灵区,也称死区。思考题:为什么在电枢体积相同、电枢电流和电流密度相同以及磁密相同条件下,能产生较大转矩?1-定子;2-转子;3-电刷;4-电枢绕组;5-槽楔兼换向器片;6-铜环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电枢导体所占截面积:Ke—电枢截面利用系数,即槽面积占电枢截面的比例系数;Kf—槽满率。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当电枢电流相同,电流密度相同时,导线直径相同2.4交流伺服电机(ACServoMotor)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交流伺服电机通常都是两相异步电机,在定子上有两个空间相距90度的绕组,即控制绕组和励磁绕组。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Rotor笼型转子非磁性空心杯转子铁磁性空心杯转子杯壁厚0.2~0.8mm,J小杯壁.5~3mm,J较大,有单边磁拉力,已较少用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工作原理:与普通两相异步电机的相似之处:在二相对称绕组中通入两对称电流,就会在气隙中产生圆形旋转磁场,转子导体切割磁场所感应的电流与气隙磁磁场相互作用就产生电磁转矩。当改变其中一相电流的大小或相位时,气隙磁场就发生变化,电磁转矩随之变化,电机转速必然跟着改变,从而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区别:由于伺服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对其要求是:(1)转子速度的快慢能反应控制信号的强弱,转动方向能反应控制信号的相位,调速范围要宽;(2)无控制信号时,转子不能转动;(3)当电机转动起来以后,如控制信号消失,应立即停止转动;(4)为减小体积和重量,一般采用400、500或1000Hz。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增大转子电阻后的单相转矩增大转子电阻,使sk>1,则合成单相转矩在电动机正向旋转范围内为负值,即T<0。这就是说,控制信号消失后,处于单运行状态的电机由于电磁转矩为制动性质而能迅速停转。因此,增大转子电阻是防止交流伺服电动机出现“自转”现象的有效措施。两相合成转矩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可以增大调速范围由电机学原理知,异步电机的稳定运行区仅在:0<s<sk,而正常电机的sk=0.1~0.2,所以调速范围甚小。增大转子电阻,使sk增大,从而增大调速范围。使机械特性更加线性

如右图中,曲线3的线性度比曲线2要好。sk1=0.2,sk2=1.1,sk3=1.8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幅值控制

控制电压与激磁电压之间保持90度相位差不变,通过改变控制信号(电压)的幅值来改变电机的转速。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最不对称,脉振磁场对称,圆形旋转磁场不对称,椭圆形旋转磁场定义:为信号系数,则:相位控制控制电压的幅值保持不变,通过改变控制电压对激磁电压的相角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当改变控制电压的幅值以改变转速时,由于转子绕组的耦合作用,激磁电流If的大小和相位都会改变,致使激磁绕组上的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也随之改变。所以,这是一种幅值和相位的复合控制方式。Cph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双相控制

激磁电压与控制电压间的相位固定为90度,而激磁电压的幅值随控制信号的改变而同样的改变,也就是说,不论控制信号大小,电机始终在圆形旋转磁场下工作,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电动机的静态特性

和直流伺服电动机一样,可用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来表征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的静态运行性能。1.幅值控制时的静态特性励磁绕组中不接电容,X’ca=0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电磁转矩为了简化表达式和使分析结论更具普遍性,将上式以标么值形式表示。选取圆形旋转磁场时的堵转转矩作为转矩的基值。因获得圆形旋转磁场的条件是,而堵转时

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转矩基值:转矩标么值: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圆形旋转磁场,电机处于对称运行状态脉动磁场,电机不对称程度最大椭圆形旋转磁场,可用两个反向旋转的圆形旋转磁场表示可见,转矩与转速的关系十分复杂。因此,常用电机的实际参数按转矩公式进行计算,作出不同信号系数时的机械特性曲线。由于是用标么值表示,所以具有普启遍意义。由机械特性,采用作图的方法可得到调节特性。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幅值控制时的机械特性幅值控制时的调节特性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1.幅值控制时的静态特性2.相位控制时的静态特性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相位控制时的机械特性相位控制时的调节特性3.电容控制时的静态特性

定义获得圆形旋转磁场时信号系数为a0,为使伺服电机有较大起动转矩,使电机在起动时获得圆形旋转磁场,起动后为椭圆形磁场,故电容控制时电机的理想空载转速都低于同步速。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电容控制时的机械特性电容控制时的调节特性4.双相控制时的静态特性

信号系数定义为实际控制信号与额定信号电压(电机铭牌上有注明)之比。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双相控制时的机械特性双相控制时的调节特性分析:

各种控制方式下的调节(控制)特性均为非线性,但是在相对速度较小、信号系数较小时,都接近直线。所以,为获得线性的调节特性,伺服电机应工作在相对转速较低的状态下。办法:提高工作频率例:0~2400r/m的转速范围,

f=50Hz时,相对转速:0~0.8;

f=500Hz时,相对转速:0~0.08.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实际的两相伺服电动机u值不超过0.2,所以,Ku值就近似于1,这样,它的机械时间常数仍可以近似地用理想引性机械特性时的机械时间常数代替,由此引起的误差不超过22%。性能指标空载始动电压Us0在额定激磁电压和空载的情况下,使转子在任意位置开始连续转动所需的最小控制电压称为空载始动电压Us0,通常用额定控制电压的百分数表示。Us0越小,表示伺服电动机的灵敏度越高,一般不大于3~4%。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机械特性的非线性度Km

在额定激磁电压下,任意控制电压时的实际机械特性与线性机械特性在T=Tst/2时的速度差与空载转速之比百分数。始动电压机械特性非线性度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调节特性的非线性度K

在额定激磁电压和空载情况下,当有效信号系数e为0.7时,实际调节特性与线性调节特性的速度差与空载转速之比的百分数。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机电时间常数me=1时的机械特性近似为一直线,所对应的机电时间常数为: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电动机应用举例—倒数计算装置

线性电位器输入端加电压U1,输出端电压为:q放大器伺服电机电机转动q改变此时2.伺服电动机和伺服系统直流与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的比较交流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