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帝国主义处理好对战败国瓜分后,致力于如何将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封锁、扼杀。经过三年的国内战争,苏俄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国内外危机。苏俄如何解决,最后发展成为世界顶尖大国?新课导入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作用。2、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的重大成就。3、掌握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认识苏联模式的特点、分析苏联模式的利与弊。学习目标
材料一: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材料二: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煤和钢铁产量只有1917年的28%和4%。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一、新经济政策(背景)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为了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苏俄社会造成了哪些危害?①经历了数年战争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使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材料三: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认为必须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材料四: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一、新经济政策(背景)②列宁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一、新经济政策列宁时间:人物:目的:内容:1921年春解决社会矛盾,发展经济,以巩固政权。列宁(1)农业上(2)商业上(3)工业上(4)分配方式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一、新经济政策(内容及作用)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新经济政策(1921)内容作用农业政策余粮收集制工业政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贸易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制度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减轻农民负担,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结合起来。(也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材料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一、新经济政策(特点)根据材料思考,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1913——1925年农业的发展1913——1926年工业、谷物生产情况积极作用: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一、新经济政策(内容及作用)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反映了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从中获得什么启示?时间:全称:简称:二、苏联的工业化(背景)1.苏联的成立国徽国旗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沙俄(古—1917年)苏俄(1917年—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俄罗斯(1991年——今)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下一任领导人,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1925年斯大林提出要实现国家工业化,次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斯大林列宁和斯大林二、苏联的工业化(背景)2.伟人陨落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二、苏联的工业化(背景)根据材料分析,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后,为什么优先发展工业?新经济政策下,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工业落后,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二、苏联的工业化(概括)项目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背景开始时间目的特点过程成果
1926年1.优先发展重工业2.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1928-1932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1937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威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苏联军事工业化
西伯利亚铁路通车二、苏联的工业化(成就)火箭炮行业增长/倍年均增长速度%重工业18.421.2轻工业6.24.1农业0.261.51926-1940农业、轻重工业增长比较二、苏联的工业化(影响)材料反映了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后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极:工业化建设使苏联摆脱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提高了国防能力。消极: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导致了经济不协调,经济发展日益僵化。积极: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不足:但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经济日益僵化二、苏联的工业化(评价)试试评价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完成工业化的优缺点。三、农业集体化项目农业集体化原因时间目的手段措施影响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二十世纪30年代初(1)开展消灭富农运动用行政手段(2)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相关史事:
斯大林认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民必须要作出牺牲。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在农业集体化的浪潮中,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化农庄。农民的住宅、家禽、小家畜等一律公有化。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三、农业集体化苏联民间笑话: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民的积极性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材料研读和民间笑话说明了农业集体化给苏联带来了哪些不良的影响?1.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四、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工业化混合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农业国工业国剥削阶级消灭剥削个体农户工人集体庄农户工人四、苏联模式项目内容形成标志特点内容含义评价(1)积极的
(2)消极的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1)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2)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3)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也称“斯大林模式”,也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2.概括: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四、苏联模式(评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苏联模式?跛脚巨人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从苏俄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对经济发展的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五、鉴往知来1、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2、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4、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时间1918-19201921-19261926-1991政策作用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的探索斯大林的探索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政治上:成立苏联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治上:1936年颁布新宪法经济恢复和发展形成苏联模式课堂小结1、在1928—1941年的短短十三年间,苏联的工业投资达1550多亿卢布,占国民经济投资总额的4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达84%,轻工业为16%;工业总产值增长了5.5倍,其中重工业增长了9倍,年平均增长21%,国防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8倍,年增长率高达39%。材料旨在强调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A、为国防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C、存在农轻重发展不协调的发展D、使苏联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课堂练习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仅用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就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强大的工业国的飞跃,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苏联成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十月革命的胜利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课堂练习课堂练习3.(玉林中考)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兴建了6000多个大企业,其主要目的是:()A.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B.建立“斯大林模式”C.摆脱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8.据斯大林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I have a ball Lesson 21教学设计 人教精通版(三起)
- 多层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第4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 汉语拼音 5 ɡ k h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Unit 6 My week Lesson1 Days of the wee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年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试题试卷
- 2025年高校辅导员招聘:校园文化建设案例实施效果评估试题集
- 2025年茶艺师高级技能考核试卷:茶艺师现场演示与顾客服务技巧
- 20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卷及答案(地理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对比)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 2025届辽宁省辽阳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 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4年保密教育培训考试(题目和答案)
- 【中考真题】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 跨学科主题学习 做时间的主人 学案 苏科版三上信息科技
- 马斯克课件完整版本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3-国开(ZJ)-参考资料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外科常见手术备皮
- 抑郁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 T-CITSA 20-2022 道路交叉路口交通信息全息采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