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_第1页
2013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_第2页
2013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_第3页
2013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_第4页
2013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设计常见问题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暖通空调专业施工图设计

常见问题及对策

报告人:于晓明主要内容一、共性问题二、供暖设计三、空调设计四、通风与防排烟设计五、冷热源设计一、共性问题设计说明中缺少“工程概况”介绍,如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高度、各层功能等,不便于审图人员了解整个工程的概况。设计依据中错误引用已作废的规范,漏写或错写规范编号和出版年限。图例不全或图例与图纸不符。主要设备材料表中设备及其性能参数填写不全,对风口、风阀等的类别描述不清、数量缺少统计,对主要设备所处的位置未作交代,不便于施工单位或业主据此订购设备和施工。对供暖及空调负荷未进行详细的计算,仍然采用冷热指标估算,不符合有关规范及标准的强制性条文要求,造成设备选型和管道管径偏大,不节能。一、共性问题设计施工说明中,缺少对供暖和空调负荷、冷热源来源和种类及其介质参数、水系统总阻力及其系统工作压力的交代,设计说明中,缺少对供暖和空调水系统补水泵的性能参数及启、停压力要求的说明。绘图线型、线宽不规范,未重点突出本专业的设备及管道,与土建轮廓线区分不明显,不便于识图。图纸设计深度不够,缺少冷热源水系统流程图和主立管系统图、防排烟系统原理图、剖面图、大样图及设备基础图等。一、共性问题平面图中未标注房间名称及楼层标高,设备及管道无定位尺寸或不全,设备不标注编号,墙上的预留洞尺寸及标高不标注或标注不确切。风、水立管系统图中未标管道标高、管径、坡度及管道所在的楼层层数和楼层标高等。对管道和保温材料的材质、保温厚度不做交待或选择不当。对阀门选型及其工作压力选择不够合理,对水系统试验压力定得偏高或偏低,不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对当地气象资料和热媒参数掌握不准确,造成供暖热负荷计算及散热设备选择不准确。供暖室内计算温度取值偏高,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居住建筑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计算温度应在标准基础上降低2℃。设计说明未交代供暖方式和系统形式。供暖系统的共用立管采用下供下回同程式,不利于克服垂直失调;新建住宅户内采用双管同程式系统,不利于水力平衡,建议采用双管异程式。对有外围护结构的卫生间未设置供暖设施。二、供暖设计每栋楼或几栋楼的供暖系统热力入口处未设置热量总表,且没有标注供暖热力入口做法的标准图号;住宅建筑按单元设置热力入口过多,既不经济、又不利于水力平衡;热量结算表等热力入口装置设在室外地下暖气沟中,不符合有关规定。供暖系统的入口处不设置任何水力平衡装置,或未根据水力计算需要及室内供暖系统形式,就盲目选用和设置水力平衡装置,造成选型错误、阻力增大、投资增加等不良后果。供暖设计说明中缺少对热计量方法的交待。对集中供热住宅分户热计量方法的种类、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不够了解,计量方法应用单一。二、供暖设计散热器热分配计法二、供暖设计WDRB型温度面积法热量分配系统基本构成:由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器、显示器、热量分配器、通讯线路五部分组成。系统最大配置:每栋楼装1个热量分配器、8个显示器(每个单元1个),每个单元可装24个采集器(每户1个),每户可装7个数字温度传感器(起居室、卧室每间1个)温度面积法二、供暖设计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温度面积法:按户设置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室内温度、楼栋供热量、结合住户建筑面积进行热量(费)分摊。方法的出发点:按住户平均温度分摊热费。如果某住户在供暖期的室温维持较高,该住户分摊的热费也应较多。它与住户在楼内的位置无关,不必进行住户位置修正,可以避免热用户的位置差别及户间传热引起的热费纠纷问题,同时对于空置房收费也比较好处理。具体做法:在每户住户内的内门上侧安装一个温度传感器,用来对室内温度进行测量,通过采集器采集的室内温度经通讯线路送到热量采集显示器;热量采集显示器接收来自采集器的信号,并将采集器送来的用户室温送至热量计算分配器;热量计算分配器接收采集显示器、热量表送来的信号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将热量进行分摊。二、供暖设计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注意问题:开窗降温对温度法采暖计量分配系统的影响

温度面积法是用室温作为热费分摊的标尺。用户开窗户导致室内温度的变化,是否导致分摊标尺发生变化而引起热费分摊的不公平,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开窗时间的加长,室内温度逐渐降低;其中距离窗户较近的t1测点温度下降迅速,渐远的t2、t3测点次之,而用于热费分配的t4测点温度变化很小;这表明,作为短期合理开窗换气,对各热费分配测点影响很小,即对按温度法进行热费分摊的结果几乎无影响;24小时连续开窗试验得出的结论相同。用户长期大开度的开窗降温,对热费的计量结果是有影响的,但这是以损失其热舒适度作为代价的,是得不偿失的。尽管短期开窗对分摊结果没有影响,但为了减少开窗引起的建筑能耗变化,一般都配置了开窗识别系统和惩罚措施,以避免恶意开窗户造成的能耗损失及将开窗户的影响转移到其他用户。二、供暖设计图1南、北各开窗100mm时的温降曲线二、供暖设计图2温度感传器安装图图3包裹温包温度变化情况二、供暖设计已出版的有关温度面积法热计量分配系统的标准图二、供暖设计二、供暖设计

温度面积法流量比例预置温度采集处理器流量热能分配器楼宇总表流量温度法二、供暖设计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流量温度法二、供暖设计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流量温度法:流量温度法是基于流量比例基本不变的原理,即:对于垂直单管跨越式供暖系统,各个垂直单管与总立管的流量比例基本不变;对于在入户处有跨越管的共用立管分户循环平单管跨越式供暖系统,每个入户和跨越管流量之和与共用立管流量比例基本不变,然后结合现场预先测出的流量比例系数和各分支三通前后温差,分摊建筑的总供热量。具体做法:在每组散热器入口位置安装跨越管和三通阀,并保证无论分流系数多少,三通系统的总流量稳定不变。这样只要测出三通系统的总温差,就能够计算出供暖热量进行热量分摊。二、供暖设计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适用范围:适用于垂直单管跨越式供暖系统和具有水平单管跨越式的共用立管分户循环供暖系统。该方法只是分摊计算用热量,室内温度调节需另安装调节装置。注意问题:由于该方法基于流量比例基本不变的原理,因此现场预先测出的流量比例系数准确性就非常重要,除应使用小型超声波流量计外,更要注意超声波流量计的现场正确安装与使用;另外,尚应考虑住户位置修正和户间传热问题。二、供暖设计通断时间面积法二、供暖设计通断时间面积法:在每户设置可自动通断控制室温的电动阀门,依据阀门的接通时间与每户的建筑面积,分摊建筑的总供热量。具体做法:对于分户水平连接的室内采暖系统,在各户的分支支路上安装室温通断控制阀,用于对该用户散热器的循环水进行通断控制来实现该户的室温控制。同时在各户典型房间里放置室温控制器,用于测量室温和供用户设定温度,并将这两个温度值无线发送给室温通断控制阀。室温通断控制阀根据实测室温与设定值差,确定在一个控制周期内通断阀的开停比,并按照这一开停比控制通断调节阀的通断,以此调节送入室内热量,同时记录和统计各户通断控制阀的接通时间,按照各户的累计接通时间结合采暖面积分摊整栋建筑的热量。二、供暖设计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共用立管分户独立循环系统的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注意问题:选用该方法时,散热设备选型与设计负荷要良好匹配,不能改变散热末端设备容量,户与户之间不能出现明显水力失调,不能在户内散热末端调节室温,以免改变户内环路阻力而影响热量的公平合理分摊。该方法由于不能实现分室温控,节能效果有所减弱;另外,也应考虑住户位置修正和户间传热问题。二、供暖设计积算仪配对温度传感器流量计超声波式热量表户用热量表法机械式热量表二、供暖设计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户用热量表法:该系统由各户用热量表以及楼栋热量表组成,户用热量表安装在每户供暖环路中,根据测量的每个住户的供暖耗热量,分摊建筑的总供热量。适用范围:适用于分户独立式室内供暖系统及分户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但不适用于采用传统垂直系统的既有建筑的改造。注意问题:在采用上述不同方法时,对于既有供暖系统,局部进行温室调控和热计量改造工作时,要注意系统改造时是否增加了阻力,是否会造成水力失调及系统压头不足,为此需要进行水力平衡及系统压头的校核,考虑增设加压泵或者重新进行平衡调试;另外,也应考虑住户位置修正和户间传热问题。

二、供暖设计5.10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与室温调控

热量表由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计算器组成。根据流量传感器的形式,可将热量表分为:机械式热量表、超声波式热量表、电磁式热量表。机械式热量表初投资相对较低,但热量表的流量计对水质有一定要求,以防止流量计对水质有一定要求,以防止流量计的转动部件被阻塞,影响仪表的正常工作。超声波热量表初投资相对较高,仪表流量计具有精度高、压损小、不易堵塞等特点,但流量计管壁锈蚀程度、水中杂质含量、管道振动等因素将影响流量计的精度。电磁式热量表初投资相对机械式热量表要高,但仪表的流量计比机械式的精度要高、压损小。电磁式热量表的流量计工作需要外部电源,而且必须水平安装,还需较长的直管段,这使得仪表的安装、拆卸和维护较为不便。二、供暖设计存在的问题安装问题水质-堵塞电池没电或丢失电路故障价格偏高旧系统要改造表本身质量问题试点中使用故障率大口径热表2138%户用热表12165~20%某试点工程热计量表故障率统计二、供暖设计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仍然采用手动阀门未设置恒温阀,不符合规范强条要求,也不利于室内温度调控和用户主动节能(对于散热器供暖系统,当室内采用垂直或水平双管供暖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进出水支管上设置高阻力的二通恒温控制阀;当室内采用垂直或水平单管散热器供暖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进出水支管之间设置跨越管,散热器应采用低阻力的二通或三通恒温控制阀)。二、供暖设计二、供暖设计

恒温阀的安装要求:

水阀头平安装

暗装时用外置式传感器

避免阳光直射

带跨越管单管系统三通恒温阀的安装

双管系统两通恒温阀的安装对室内具有足够的无家具覆盖的地面可供布置加热管的居住建筑,宜采用低温地面辐射供暖方式进行供暖。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户(楼)内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差宜等于或小于10℃;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8MPa。对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未采取因何室温调控措施,且连接集水器的各回水支管上未设置任何阀门,无法实现室温调控,并不便于系统维护。设计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时,宜按主要房间划分供暖环路,并应配置室温自动调控装置。在每户分水器的进水管上,应设置水过滤器,并应按户设置热量分摊装置。二、供暖设计(1)单独室温控制单元和回水温度限制器Unibox适用于供暖面积20m2。当供暖面积较大时可采用两个回路,但两个回路必须等长。供暖供水温度小于60℃时,采用UniboxT二、供暖设计(2)地面辐射供暖专用自力式温控阀及回水温度控制阀(带排气阀)二、供暖设计(3)房间温度控制器+电动两通调节阀(需要外接电源):不能精确的控制每一个房间的温度,适用于房间控制温度要求不高的场所,特别适用于大开间的环境,统一温度控制的场所。二、供暖设计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室内温度调控(4)房间温度控制器+电热(热敏)执行机构(有线,需外接电源)二、供暖设计(5)房间温度控制器+分配器+电热执行机构(有线,需外接电源)二、供暖设计(5)无线发射室内恒温器+无线电接收器+电热执行机构(无线)二、供暖设计厨房(居住建筑)未设置散热设备及温度调节装置,存在引起法律纠纷的隐患。在消防控制室中设置水暖散热器,不符合防水要求。在垂直单管供暖系统的散热器回水支管或跨越管上设置调节阀门,会影响所在立管的流量。供暖垂直或水平管道超过一定长度时未设置膨胀器或设置过多,且主要设备材料表中未标注膨胀器的规格、型号及补偿量。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设计,未对伸缩缝的设置提出技术要求并在平面图中表示出来。二、供暖设计供暖平面和系统图上,均未标注管道固定支架及其标准图号;在供暖水平管道穿越建筑物基础、变形缝处,没有采取设置管沟、金属软管等措施。散热器供暖系统的管道采用了PP-R管或PP-R铝塑稳态管,其正常工作温度不能满足70℃以上水温的要求;地面辐射供暖系统采用耐温高的PB管道选材不当。供暖用的热媒不宜与空调热水系统共用一套换热设备。二、供暖设计个别舒适性空调工程的室内设计温度取值夏季低于25℃、冬季高于20℃,标准过高,不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对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冬夏空调负荷未进行认真计算,让产品供应商确定空调设备的规格型号并绘图,在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寒冷地区对公共建筑采用了多联机空调系统后又设置了供暖系统,既不节能、又增加了设备的一次投资。对商场和超市等面积大、人员多的空调场所,采用吊顶式空调器而未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不便于空气温、湿度和洁净度及噪声等的集中处理,也不利于过渡季节的全新风节能运行。三、空调设计医疗建筑的CT控制室、核磁共振、数字成像等医技科室,采用与大系统相连的水系统空调,不能满足常年独立运行、不随季节停运及贵重设备的防水要求;另外,核磁共振房间要求屏蔽,不能将空调器设置在房间内部。对厨房的主、副食加工间采用风机盘管空调器,其换热盘管表面易粘接油污而影响传热,宜采用直流式空调系统。设计违反规范,在消防控制室、配电室等场所设置水系统空调。消防控制室、冷拼间等特殊场所未设置能够满足24小时值班要求的独立空调系统,而是将空调器连接到整个建筑物的大空调系统中。三、空调设计空调水系统中水力平衡阀的选型及安装位置不当。静态水力平衡阀,应设在空调水系统连接集水器的各路回水的干管上、末端设备的各层支路回水管或供水管(与自力式压差控制阀配合使用时)等部位;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应设在末端设备的各层支路回水管(与静态水力平衡阀配合使用时)或供水管等部位,并不应重叠设置,即在使用了自力式压差控制阀的上端回路,不应再设置任何平衡装置;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应设在主设备的进水管上以保证设备运行对流量稳定的要求;动态平衡电动两通阀(或电动两通阀),应设在风机盘管的回水支管上;动态平衡电动两通调节阀(或电动调节阀),应设在空气处理机、空调箱、新风机组的回水支管上。三、空调设计吊顶式空调机组的回风口距离机组太近,且没有采取消音措施,不利于噪声控制。空调系统通过吊顶风口间接回风,不但卫生条件差,而且不节能。全空气处理机组和新风机组的新风进风管道上应设置冬季防冻阀门。对设有多路系统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宜对各系统分别编号和分列设备配置表,以利于设备订货和安装,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对设有集中送、排风系统的公共建筑,在应用热回收技术合理的情况下,没有对排风中的能量采取任何回收措施,不利于节能。有条件时组合式空调组宜采用自带余热回收装置型的,新风机组宜采用带旁通管道和换热器的双向新风换气机组。三、空调设计没有必要设置四管制的空调水系统也设置了四管制空调水系统,造成不要的浪费。多联机空调系统未设计新风系统。多联机室内外机负荷配比不合理。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新风管断面积小,不能满足过渡季节全新风的使用要求。某些空调工程只在空调供水水平干管末端设自动排气阀,回水干管末端也应设置。空调送回风水平分支干管上未设置风量调节阀,不利于调节风量平衡。对自控的要求缺少与电气专业的密切配合,以至于对有关设备未设计自控或虽然设计了但无法实现。三、空调设计空调场所未考虑排风措施,既不能满足风量平衡要求,也不能利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风中的能量。公共厕所未设机械排风系统,无法保证其处于负压区域;有的工程虽然对公共厕所设了机械排风系统,但却将附近办公室、开水间的排风也并于其中,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的排风系统应独立设置。多台风机共用一个土建竖井时,缺少防止气流短路和倒流的措施。即使设置了止回阀,但设置在风机的吸风管上且距离风机较远,位置不当不易打开。止回阀应设在风机的出风管上,且紧靠风机处。电梯机房中的排风机未设置温控启停开关,不利于节能。四、通风防火及防排烟设计对于需要通风换气的无窗房间,未考虑送排风措施。厨房通风如二次设计,防排烟系统必须一次到位。采用普通卷帘而非防火卷帘时,汽车坡道出入口方可作为排烟不风口,否则,应另设排烟补风机。变配电室的通风系统应独立设置,不宜与其他系统合用,尤其尽量避免与车库通风系统合用(车库平时起用较少,而变配电室要求通风常开)。卫生建筑太平间的排风系统没有单独设置,不符合卫生要求。人防工程缺少进排、风口部通风原理图及阀门开关操作顺序表(参考国标《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FK01~02做法)。四、通风防火及防排烟设计缺少建筑平面防火及防烟分区划分示意图,不便于审图。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的选型、动作温度及安装位置不合理,防火阀距离防火墙或楼板太远,起不到防止火灾蔓延的目的。非机房内(如设在走廊或空调场所吊顶内的)的新风机组,其进风管上或出风管上不必设防火阀。通风与空调风管穿越同一防火分区的变形缝或沉降缝的两侧设置了防火阀,没有必要。与地下车库相邻的房间,其排风和送风不宜直接取之车库,送排风口不宜直装设在防火墙上。四、通风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某些工程设在地下室的厨房未设机械排烟和补风系统。厨房油烟罩排风系统采用的防火阀的熔断温度不正确,应为150℃。对没有外窗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设置了正压送风,按高规要求,可只对防烟楼梯间设置正压送风即可。对有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机风量的确定、正压送风口的选择及控制方式不合理;对内走廊及住宅地下室的排烟还存在一些误区。对设在地下室的制冷、换热机房、水泵房、变配电室等非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也设置了机械排烟设施。这些场所中实际只需对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控制室、值班室等场所设置机械排烟。四、通风防火及防排烟设计排风系统兼排烟系统用时,对排烟量、排风量计算不准确,且排风口、排烟口的面积及控制不够合理;排烟管道与通风空调管道的铁皮厚度应有区别。对于需要划分防烟分区的通风兼排烟系统,其排烟口采用普通风口替代不合理。排烟口应设有280℃自动关闭的防火阀,发生火灾时能遥控或自动切换排烟,且只有着火处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开启排烟,其它都要关闭。正压送风机和专用排烟风机的进出风口处不必设置软接头。屋顶正压送风机不应采用变频控制。四、通风防火及防排烟设计以水为空调冷热媒的同一公共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使用单位和空调区域,设置多个制冷换热机房,会加大整个建筑物冷热源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变配电设施装机容量和一次投资,增加电力消耗和运行费用。2.锅炉房及换热机房,未设置供热量控制装置(气候补偿器)。3.对空调冷热源的选型、台数及容量搭配,缺少必要的分析和论证。4.空调冷热源采用土壤源热泵系统,对土壤热物性的测试应先于初步设计,并应对本工程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做全年动态分析计算,以确认地源热泵系统全年的吸热量与全年的释热量是否平衡,且应对地温做5~10年的变化预测。五、冷热源设计采用水源热泵做空调冷热源时,应让甲方提供由水文地质勘探部门进行水源勘测后出具的当地水文资料和对使用后一次水回灌问题的评估报告,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某些工程仅考虑冬季利用土壤源热泵系统供暖,而夏季不利用其作为空调冷源的做法不可取。另外,应对布置地埋管热交换系统所需要的面积及可行性进行确认,且地源热泵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与室外地埋管热交换系统之间季节转换的连接管路及阀门流程应简单合理;如建筑物较高,水系统工作压力超过地埋管道的工作压力时,可考虑采用机内冷媒转换型地源热泵机组。五、冷热源设计冷水机组定流量一级泵系统中,集分水器之间旁通管的管径应按最大冷水机组蒸发器的额定水量确定。冷水机组变流量一级泵系统中,集分水器之间旁通电动阀调节阀的开度应根据流经冷水机组蒸发器的流量来控制,而非通过集分水器之间的压差控制器控制;集分水器之间旁通管的管径应按蒸发器额定流量的30%~50%确定;冷水泵不必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连接,应采用共用集管的连接方式,并应在每台冷水机组的入口或出口水管道上设置与对应的冷水机组连锁“慢开/慢关”型电动隔断阀,冷水泵应根据最不利环路末端或集分水器之间的压差控制其变频调速运转;空调水系统中,冷(却)水循环泵的总进水管之间不必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管,但循环泵出水口处的逆止阀应为微阻缓闭型的。五、冷热源设计五、冷热源设计

1—分水器

2—集水器3—冷水机组4—自力式流量控制阀5—冷冻水循环泵

6—止回阀

7—静态水力平衡阀8—压差控制器

9—电动调节阀10—冷水备用泵11—末端风机盘管12—动态平衡电动两通阀

13—电动阀

图1冷水机组定流量的一级泵系统五、冷热源设计

1—分水器2—集水器3—冷水机组

4—电动隔断阀5—冷水循环泵

6—止回阀7—静态水力平衡阀

8—压差控制器9—电动调节阀

10—末端风机盘管11—电动两通阀

图2冷水机组变流量的一级泵系统五、冷热源设计

1—分水器2—集水器3—冷水机组4—自力式流量控制阀5—冷冻水一级泵6—止回阀7—静态水力平衡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