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与反思 3800字_第1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与反思 3800字_第2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与反思 38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与反思3800字摘要:对于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的过度解读表现在:对于特罗(MartinTrow)高等教育开展阶段理论,过度突出其中群众高等教育说的地位,罔顾特罗越来越关注的是群众高等教育阶段与普遍高等教育阶段的关系,而非精英阶段与群众阶段的关系;对于西方高等教育开展理论,过度突出群众高等教育说在其中的地位,漠视对立面的其他理论学说;对西方教育群众化理念,过度突出其中的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局部,略去了高等教育群众化是整个教育群众化的延伸和开展这一理论的背景。过度解读只能导致对理论的误读和曲解,带来教条而不是创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过度解读;反思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被广泛接受,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导话语、战略选择、政策导向和实践追求。然而,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在中国实际上被过度解读了。不管这种过度解读出于何种原因,是现实的需要还是理论的盲从,我们都需要做出理性的剖析和反思,这对于教育研究的持续深化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开展是必要的。

一、对马丁·特罗的理论,过度突出其中群众高等教育说的地位,大有以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取代高等教育开展阶段论的趋势

1962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丁特罗(MartinTrow)教授在?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群众高等教育〞这一概念。70年代,特罗以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开展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等教育开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问题,连续撰写了?从群众高等教育向遍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群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系列长篇。特罗认为高等教育的开展,至少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为成长率,即在校学生数的增长;第二为教育制度及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第三为适龄青年进入大学的比率。根据适龄青年入学率的不同,将高等教育的开展过程划分为“精英〞、“群众〞、“普遍〞三个阶段,并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下列时,称精英教育阶段,此时高等教育首先关注的是塑造统治阶层的能力和人格,使学生为在国家和学术性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高等教育的对象局限于少数学术精英,作为特权,受出身、天赋等条件的制约。当高等教育入学率为15%-50%时,称为群众高等教育阶段,此时教育的重心从塑造人格转向传授更为具体的技能,高等教育时机逐渐成为那些具备某种正式资格者的权利。当高等教育入学率超过50%时,就进入普遍高等教育阶段,此时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义务。特罗认为,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高等院校类型与规模、入学与选拔、课程组织、学术规范与教育质量管理等方面将发生基本性的变革,教育文化观念、功能、教学形式与师生关系、制度变革、教育结构、领导与决策方式、教育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将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尔后,特罗发表了?论群众高等教育与教育机构多样性》和?从群众高等教育向普遍进入过渡:美国优势》等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群众高等教育与普遍进入问题。

对于处于“从精英到群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的中国,关注特罗理论中群众高等教育说有其合理性。但从高等教育开展阶段论演绎为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甚至将特罗称为“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之父〞,却是我们的过度解读。实际上,特罗的高等教育开展阶段论提出时的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群众化。尔后,特罗教授对其“三阶段论〞不断进行修正、补充,但仍局限于局部兴旺国家,并未在其他多数国家,尤其是开展中国家推广与验证。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适龄青年进入大学的比率已经根本停滞,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下降,撑持高等教育普遍进入的是终身学习的兴起和大量成年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于是在?论群众高等教育与教育机构多样性》和?从群众高等教育向普遍进入过渡:美国优势》等文章中,他明显地以网络社会和终身学习为背景讨论高等教育的开展问题。可以看出,特罗的高等教育开展阶段论并没有局限于群众高等教育阶段,在修正自己的理论时,其修正的重点是群众高等教育阶段与普遍高等教育阶段的关系,以使自己的理论与不断变化的教育现实相吻合,并未波及精英阶段与群众阶段的关系。

由于这种过度解读,特罗的学说就从实证性研究被解读为标准性研究。实证性研究是通过一套经验的东西追求一个理论的验证,而且不是通过价值预设的。而标准性研究是用一套思辨的东西去构造概念,已经有了价值选择。特罗的高等教育阶段说,着眼于对高等教育开展态势的客观描述,并以此为依据对高等教育未来开展进程作出猜想和预期。这主要是一项实证性研究而非标准性研究,这一学说主要是根据兴旺国家,特别是美国高等教育开展历程而构建的关于高等教育演化的一个简单的思想框架。他自己后来也成认:“构建这个图式或模式只是初步的尝试,存在甚多的局限和不完善。……在某些方面,特别是我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开展变化也将沿袭美国的群众高等教育开展模式的若性预示,现在被1973年以来欧洲高等教育的开展历程所证明是个明显的错误〞。在将客观描述解读为标准性预期的同时,高等教育群众化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开展模式和政策目标。

二、对西方高等教育理论,过度突出群众高等教育说在其中的地位,漠视这一理论的对立面

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一直处于一枝独秀的话语统摄地位。人们透过特罗的理论,将纷繁复杂的高等教育开展整合为一种关于高等教育历史演化、开展前景和终极目标的总体的、同一的、系统化的、理论化的、纲领化的开展模式,即精英—群众—普遍。这种高等教育开展模式隐含着无所不包的统摄性,实际上它也为高等教育开展确定了历史观和价值观,并由此构筑起“教育领域典型的大叙事〞〔孙玉杰,2022)。但是,西方高等教育理论目前并没有某个理论处于这样的话语主导地位。

20世纪构成高等教育开展认识论根底的主要是两种高等教育论,即知识论和政治论。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带来了高等教育开展的两种不同路径。秉持知识论的人,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钻研知识、追求“不受价值影响〞的真理作为目的,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求真,在于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因此高等教育只能是精英型的,所谓群众化只会把不合格的、不适合做研究的学生带进大学;强调政治论的人那么注重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强盛、社会民主与平等、产业开展与技术进步的影响,主张高等教育应当走出“象牙塔〞,从求真走向求用,向所有人开启大门。它推动了群众型高等教育的开展,促进了各国高等教育向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演进。虽然二战以后以政治论为根底的高等教育哲学占据优势,但“法国、地中海各国和拉美等国高等教育坚持第一种方向〞,延续着以知识论为根底的精英教育传统。即使像美国这样大力推广阔众高等教育的国家,精英教育理念依然是许多名校和学者的选择。

对于二战以后出现的高等教育迅速扩张,西方学者,特别是社会学与高等教育学学者出现了严重的认识分歧。其有关考察与思索、分析与阐释主要形成两种理论阐释:一种是教育过度说和资质过度说,一种是群众高等教育说和普遍高等教育说。教育过度(OverEducation)说及资质过度(OverQualification)说认为,在任何国家,工作职位任职资质要求与就职者实际资质之间,都存在着特定的文化、社会、经济甚至法律规定或曰惯例。就职者实际资质高于职位任职资质要求而形成现实配置,属于教育过度或资质过度,它与教育缺乏或资质缺乏一样,都是配置错位。有高等教育扩张,就有教育过度或资质过度;高等教育扩张速度越快或幅度越大,教育过度或资质过度就越严重。教育过度往往导致多种负面效应,如教育回报降低、资质利用缺乏或就业缺乏、挤占低技术工作岗位、知识浪费等等。所以教育过度说和资质过度说倾向于否认高等教育扩张,将其视为社会问题。群众高等教育说和普遍高等教育说以马丁·特罗为代表,他提出了高等教育“精英〞、“群众〞、“普遍〞三个开展阶段,并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这一学说实质就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理论,其理论根基和研究范畴属于教育民主化的理论体系之中。它是基于某种描述性原那么提出的,偏向于中立考察高等教育的扩张,偏向于中性描述高等教育扩张态势。“但是在西方学术界,一般那么把特罗教授的奉献看成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因为量的划分规范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可以看出,无论是基于知识论的精英教育观,还是基于某种规定性原那么提出的教育过度或资质过度说,一直作为高等教育群众化学说的对立面享有同等的话语权。这些对立观点的争论不断校正着高等教育的开展轨迹,构成了高等教育健康开展所不可短少的环境和条件。但我们今天对高等教育开展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却局限于特罗教授对高等教育群众化理论的解读,这既是一种历史的遗撼,也是一种理论的遗憾。这种过度解读由于略掉了理论的对立面,客观上造就了目前只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