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_第1页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_第2页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_第3页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_第4页
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的表示

任务

1.小组长检查作业

2.对预习部分的答案,质疑释疑

3.完成学习任务,要求会做会讲。

课前预习化学反应的表示

学习目标一.1.能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并会用原子、分子观点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变化和现象。

4.并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二.1.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

2.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尤其掌握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3.会正确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重点:1.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

2.根据新情景分析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反应的表示知能自测5.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应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图像的是:()D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反应的表示能力提升

1.(2008年.南通)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用、、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顺序______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①②③④⑤

⑤④①②③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动画演示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反应的表示能力提升

1.(2008年.南通)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用、、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顺序______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①②③④⑤

⑤④①②③

化学反应的表示能力提升

(3)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在潮湿的空气里,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同时由于空气中O2的溶解,水膜呈中性。若空气中CO2溶解,水膜呈酸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CO2+H2O=H2CO32CO+2NON2+2CO2

化学反应的表示能力提升2.(2008年南充)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研究:⑴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⑵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

;小李的实验:

。BaCl2+Na2SO4=BaSO4↓+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

化学反应的表示能力提升②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③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果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⑤使用上述试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

(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小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AgNO3NaCl反应后的气体逸散到空气去了

化学反应的表示能力提升

3.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02xCO2+2Y+6H20,已知Y由两种元素组成,x=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4.天旱时,可用单级小火箭发射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小火箭使用的主要燃料名叫“偏二甲肼”。现取3.0g偏二甲肼在O2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CO23.6gH2O和1.4gN2三种物质,由此可知:(1)偏二甲肼由____种元素组成.(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4SO2340%

化学反应的表示5.(08湖北恩施)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

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能力提升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B

化学反应的表示课堂小结

原子个数守恒元素质量守恒物质总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重点:

1.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

2.根据新情景分析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的表示

任务:

1.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相互帮扶,解疑问难。合作交流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反应的表示

(1)巩固性作业:当堂检测改错(2)拓展性作业:见导学提纲第四页(3)实践性作业:用橡皮泥制做水分子的模型,模拟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过程。课后作业谢谢大家

化学反应的表示知能自测点燃====1.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其化学反应的是()A.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B.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C.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H2+CuO=Cu+H2O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

化学反应的表示知能自测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C.20g冰熔化后得到20g水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C

化学反应的表示知能自测3.若用、、、表示不同的原子,这些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分子,当用图示

++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时,下列选项与该示意图相符合的反应是()A.2CO+O22CO2

B.2C2H2+5O24CO2+2H2OC.2CH3OH+3O22CO2+4H2OD.CH4+2O2CO2+2H2O

D

化学反应的表示

4.小明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水和氧气;②.反应能在常温下进行;③.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不变④.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⑤.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⑥.每68份质量的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能生成36份质量的水和32份质量的氧气。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⑥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能力提升A

化学反应的表示知能自测5.“催化转换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乙和丙中所含的种类不同B.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C.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D.乙和丁都是化合物:D

化学反应的表示7.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试回答:(1)ClO2叫做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提升+4二氧化氯Cl2+2NaCl=2NaCl+2ClO2

化学反应的表示2.(08广东)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能力提升B

化学反应的表示能力提升

3.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02xCO2+2Y+6H20,已知Y由两种元素组成,x=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4.天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