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线检测培训
第七章辐射防护
17.1辐射量的定义、单位与标准
为了对电离辐射进行计量,需要规定各种辐射量的定义和单位,用以表征辐射场的性质、度量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的能量转移及受照物体内部的变化程度和规律。27.1.1描述电离辐射的
常用辐射量和单位1、照射量和照射量率:1)、照射量是表征X射线和γ射线对空气电离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⑴、定义:照射量是指X射线或γ射线光子在单位质量的空气中释放出来的所有次级电子(负电子和正电子),当它们被空气完全阻止时,在空气中形成的任何一种符号的离子(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的总电荷的绝对值,其定义为:3
式中:dQ—光子在空气中形成的任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dm—空气的质量
⑵、照射量单位:
SI单位:库仑·千克-1,用符号C·kg-1表示。
专用单位:伦琴,用符号R表示。1伦琴定义为在标准状况(即在0C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立方厘米(0.001293克)干燥空气中产生1个静电单位电量的照射量。
4
实际应用中还经常使用毫伦(mR)和微伦(μR)等单位,与R的关系为:
52)、照射量率:
照射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照射量,即:
照射量率的单位为C·kg-1·s-1,
专用单位为R·s-1、mR·s-1、μR
·s-1等。注意:照射量只适用于X射线和γ射线对空气的效应,且只适用于光子能量大约在几千伏到3MeV之间的X射线和γ射线。6
2、吸收剂量和吸收剂量率1).吸收剂量:吸收剂量是表征受照物体吸收电离辐射能量程度的物理量。
⑴.定义:任何电离辐射,授予质量为dm的物质的平均能量
除以dm所得的商,即:
式中:—平均授予能。7吸收剂量适用于任何类型、任何能量的射线和任何物质。其大小取决于射线能量和物质本身的性质。
⑵、单位:
SI单位:“戈瑞”简称“戈”,用符号“Gy”表示。1戈瑞定义为电离辐射授予1千克物质1焦耳的能量,即:
还有更小的单位毫戈瑞和微戈瑞(),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8
专用单位:“拉德”,用符号“rad”表示。1拉德定义为电离辐射授予1克物质100尔格的能量,即:
1拉德=100尔格
同样有较小的单位毫拉德和微拉德,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戈瑞和拉德之间的关系是:1戈瑞=100拉德,1拉德=1/100戈瑞9
2).吸收剂量率:是指物质单位时间内吸收剂量的增量。
定义:某一时间间隔dt内吸收剂量的增量dD除以该时间间隔所得的商,即:
单位为Gy·S-1、Gy·h-1或rad·s-1、rad·h-1等。
10
3、比释动能和比释动能率1)、比释动能:
间接电离粒子在物质中的能量转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间接电离粒子把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二、带电粒子通过电离、激发等形式把能量转移给物质。比释动能用于描述第一阶段的能量转移情况,即描述间接电离粒子有多少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辐射量。⑴、定义:间接电离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在单位质量的物质中产生的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比释动能K定义为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dEtr除以物质质量dm所得的商,即:11式中:dEtr—间接电离粒子在某一物质的体积元内
释放出来的所有带电离子的初始动能的总和;dm—所考虑的体积元内物质的质量。12
比释动能只适用于X射线和γ射线等不带电粒子的辐射,但适用于各种物质。
⑵、单位:
SI单位:“戈瑞”简称“戈”,用符号“Gy”表示。1戈瑞定义为电离辐射授予1千克物质1焦耳的能量,即:
还有更小的单位毫戈瑞和微戈瑞(),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3
2).比释动能率:是指单位时间的比释动能。
定义:若在时间dt内,比释动能的增量为dK,则比释动能定义为:
单位为Gy·S-1、Gy·h-1或mGy·h-1、μGy·h-1等。3)、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在空气中距源1m处对空气衰减和散射修正后的比释动能率,用1m处的μGy·h-1表示。
144、照射量、吸收剂量、比释动能的联系和区别⑴、照射量和比释动能的关系:
在X射线和γ射线照射空气时,在带电粒子平衡的条件下(即带电粒子能量转移为热能和辐射能的部分忽略不计,其能量全部用于使空气分子电离),则空气中某点照射量P的比释动能的关系为:
式中:P—照射量,单位K—比释动能,单位Gy
15⑵、比释动能与吸收剂量的关系①、在带电粒子平衡的条件下,若韧致辐射损失的能量可忽略不计,间接电离粒子在体积元ΔV所包含的物质中传给带电粒子的能量dEtr就等于该物质所吸收的能量,即:
也就是说,在带电粒子平衡条件下,韧致辐射能量可以忽略时,吸收剂量等于比释动能。
16②、高能、直接电离粒子与高原子序数物质相互作用时,有一部分能量在物质中变为韧致辐射而离开体积元,故:式中:g-直接电离粒子的能量转化为韧致辐射的比
例。E—电子能量;Z—物质原子序数。
17⑶、照射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实际工作中,测量或计算出辐射场中某点的照射量,才能换算出某一物质在该点的吸收剂量。常见的换算关系为:①、将空气中某点的照射量换算为该点空气的吸收剂量:18(2).其它物质吸收剂量的换算:
197.1.2描述辐射防护的
常用辐射量和单位1、当量剂量:
当量剂量:当量剂量是表示不同类型的电离辐射以及不同辐射能量对受照射物体引起的生物损伤程度的物理量。
①.定义:当量剂量是指用辐射权重因子修正后的吸收剂量。
某种辐射R在某个组织或器官T中的当量剂量
由下式给出:20
若某一器官或组织同时受到几种不同种类和不同能量的射线的照射,则其当量剂量表示为:21②、单位:
SI单位:希沃特,简称“希”用符号“Sv”表示。
1Sv=1J·kg-1
还有毫希(mSv)、微希(μSv)
1Sv=103mSv=106μSv
2、当量剂量率:单位时间内的当量剂量。若在dt时间内,当量剂量的增量为dHT,则当量剂量为:
单位为Sv·s-1、Sv·h-1等。223、有效剂量
有效剂量是表征辐射对不同器官或组织危害程度的物量量。⑴、组织权重因子:考虑到不同组织或器官对发生随机性效应的不同敏感性,引入一个权重因子对当量剂量进行修正。这个对组织或器官T的当量剂量加权的因子称为组织权重因子WT。⑵、有效剂量及单位
经过组织权重因子WT加权修正后的当量剂量称为有效剂量。
单位与当量剂量单位相同。23
有效剂量E是对所有组织或器官加权修正后的当量剂量的总和,公式如下:
与吸收剂量的关系为:247.2剂量测定方法和仪器7.2.1辐射监测的内容和分类a、辐射监测内容:⑴、辐射测量⑵、测量结果评价b、辐射监测的分类:⑴、工作场所辐射监测⑵、个人剂量监测25
1、工作场所辐射监控
目的:测定辐射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从而确定辐射防护的可靠程度或确定工作人员可进行工作的时间。场所辐射监测使用各种形式的辐射剂量仪或报警器。⑴、透照室内辐射场测定:
测定不同射线源在不同条件下射线直接输出剂量、散射线量及有散射体时剂量场的分布情况。
计算工作人员允许的连续工作时间,估计工作人员在给定的条件下将受到的照射剂量。
对防护措施的性能进行评价。
26⑵、周围环境剂量场分布测定
测定透照室门口、窗口、走廊、楼上、楼下和其它相邻房间及周围环境的照射量率,为改善防护条件提供依据,保证环境剂量水平符合放射卫生防护要求。⑶、确定控制区和监督区(管理区)的边界①、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规定:
控制区边界:K=40μGy/h;工作人员应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边界应设置警告标志。
27
管理区边界:K=4μGy/h;
公众人员不应进入监督区;边界应设置警告标志。②、GB18465-2001《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规定:
控制区边界:K=40μGy/h;工作人员应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边界应设置警告标志;
监督区边界:K=2.5μGy/h;公众人员不应进入监督区;边界应设置警告标志。28
2、个人剂量监测:个人监测的目的是测量受照射者到某一时刻为止所接受的累积吸收剂量,以便控制以后的照射。一般只在辐射剂量超过一定水平或可能发生大剂量照射的情况下才进行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监测使用袖珍式剂量笔或胶片徽章仪。
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了个人剂量监测的三种情况:⑴、任何在控制区工作的人员、或有时进入控制区工作并可能受到显著职业照射的人员、或29其职业照射剂量可能大于5mSv/a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个人监测。⑵、在监督区工作或只偶尔进入控制区工作的人员,如果预计其职业照射剂量在1
--5mSv/a范围内,则应尽可能进行个人监测。⑶、如有可能,对所有受到职业照射的人员均应进行个人监测。但对于受照射剂量始终不可能大于1mSv/a的工作人员,一般不进行个人监测。307.2.2、剂量没定仪器的工作原理(略)
各种剂量仪都是利用了电离辐射的物理和化学效应,包括:
1、射线对气体的电离效应;
2、射线对某些固体的电离和激发;
3、射线对某种物质的核反应或弹性碰撞产生的次级电子;
4、射线能量在物质中的热效应;
5、射线(α、β等)所带的电荷;
6、射线与物质作用产生的化学效应。
317.2.3剂量仪器的选择及其校准(略)1、仪器的选择:要考虑⑴、射线性质⑵、量程范围⑶、能量响应⑷、环境特征⑸、对其它辐射的响应⑹、其它因素:零点漂移、方向性误差、响应速度快、质量轻、体积小等。
32
2、仪器的校准
目的:保证仪器正常工作,满足仪器测量结果总的误差要求,包括能量响应、方向响应、环境效应、分量程线性等。
方法:⑴、标定法:用性质已充分了解的辐射场、标准源标定。⑵、替代法:用标准仪器比基准、次级标准、工作标准的误差传递。
337.2.4
场所辐射监测仪器(略)
1、气体电离探测器⑴、电离室探测器
电流电离室
高气压电离室⑵、G-M计数管
2、闪烁探测器
3、半导体的探测器347.2.5个人剂量监测仪器
监测个人受到的总照射量或组织的吸收剂量。
常用的个人剂量监测仪器有电离室式剂量笔、胶片剂量计、固体剂量仪(玻璃剂量仪、热释光剂量仪)。1、个人剂量笔个人剂量笔是一种直读式袖珍电离室,形似钢笔,又称携带式剂量仪。
由电离室和两个电极构成,一个中心电极(正电极)和一个外电极(负电极),中心电极上有一个石英丝。当电离室充电时,中心电极与石英丝同35电相斥,石英丝离中心电极距离最大;当X射线或γ射线照射使电离室空气电离时,中心电极电荷减少,斥力减小,石英丝距中心电极距离减小。把石英丝距中心电极的距离按射线剂量校准,从刻度值便可直接读出射线剂量。36
2、热释光剂量计
热释光剂量计是一种非直读式剂量计。由具有晶体结构的固体剂量元件制成。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氟化锂(LiF)类热释光材料。这类晶体元件因含有杂质或其中原子、离子缺位、错位等原因造成晶体缺陷,形成带电中心(陷井)。带电中心能吸引甚止束缚异性电荷。
当固体受到射线照射时,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其正常位置(禁带)跳到导带运动,直到被陷井捕获为止。
当固体被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电子从陷井中37逸出,从导带返回禁带,发出蓝绿色可见光。测量发光强度,即可推算出射线照射量。387.3.辐射防护的原则、标准和辐射防护机理7.3.1辐射防护的目的和基本原则1、辐射防护的目的
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二是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机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2、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
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
39⑴、辐射实践正当化
是指在施行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之前要经过充分论证,权衡利弊。只有当该辐射照射所带来的社会总利益大于为其所付出的代价的时候,才认为该项实践是正当的。
⑵、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实际的辐射防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施某项辐射实践的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在对几个方案进行选择时,应当运用最优化程序,也就是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后,应当将一切辐射照射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40⑶、个人剂量限值
是“不可接受的”和“可耐受的”区域分界线。它也是辐射防护最优化的约束上限。做这个约束限制的本意在于群体中利益和代价的分布不均匀性,虽然辐射实践满足了正当化的要求,防护也做到了最优化,但还不一定能对每个个人提供足够的防护,因此,对于给定的某项辐射实践,不论代价与利益分析结果如何,必须用此限值对个人所受照射加以限制。417.3.2辐射防护标准
①、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②、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③、GB18465—2001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421、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该标准是依据ICRP第60号报告(1990年)的建议制订。标准从2003年4月1日起实施,代替GB4792、GB8703。1)、职业照射剂量限值⑴、职业工作人员照射剂量限值:①、连续5年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
②、任何一年有效剂量:50mSv③、眼晶体年当量剂量:150mSv④、四肢或皮肤年当量剂量:500mSv43
⑵、年齡16-18岁接受辐射照就业培训徒工及年齡16-18岁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放射源的学生:①、年有效剂量:6mSv②、眼晶体年当量剂量:50mSv
③、四肢或皮肤年当量剂量:150mSv⑶、特殊情况下的临时变更:①、平均期由5连续年变为10个连续年。在10个连续年内年平均剂量不超过20mSv,且任何一年份不超过50mSv。②、剂量限制临时变更应遵循审管部门规定,但任何一年内不得超过50mSv,临时变更期限不得超过5年。
44
2)、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①、年有效剂量:1mSv②、特殊情况下,若5个连续年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③、眼晶体年当量剂量:15mSv
④、皮肤年当量剂量:50mSv45
2、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主要规定:
⑴、X射线机的漏泄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K要求:
距焦点1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
管电压:
V<150kV
K≤1mGy/h150kV<V≤200kV
K≤2.5mGy/hV>200kV
K≤5mGy/h46
⑵、现场探伤防护要求:
现场探伤应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控制区边界:K=40μGy/h;
工作人员应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
边界应设置警告标志。管理区边界:K=4μGy/h;
公众人员不应进入监督区;
边界应设置警告标志。47
③、GB18465-2001《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主要规定:⑴、γ射线机的漏泄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K要求:
距源容器外表面1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
手提式γ射线机:K≤0.02mGy/h
移动式γ射线机:K≤0.05mGy/h
固定式γ射线机:K≤0.10mGy/h48
⑵、现场探伤辐射防护的主要规定
现场探伤应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
控制区边界:K=40μGy/h;
工作人员应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
边界应设置警告标志;
监督区边界:K=2.5μGy/h;
公众人员不应进入监督区;
边界应设置警告标志。497.3.3辐射损伤的机理
1、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辐射照射所造成的生物效应,通常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两大类。
⑴、确定性效应
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其它实验研究,加上理论探讨,科学家发现有些有害的效应,在剂量愈大时,对人的损害愈严重。当剂量降低到一定水平后,即“剂量阈值”,这类效应就察觉不到。这类效应称为“确定性效应”。50
确定性效应的特点:▲损害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存在剂量阈值例子:白内障,皮肤损伤,生育能力损害等。确定性效应与剂量的关系51
确定性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剂量的大小,但只有在剂量超过一定阈值时才会出现。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认为,辐射工作者的眼晶体所受剂量只要限制在每年150毫希以下(对于X射线,等于150毫戈以下),因辐射诱发的白内障在他/她一生中(假设工作五十年))都不会出现。至于其他主要人体组织非随机效应的剂量阈值如下:5253
⑵、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的严重程度是不受吸收剂量的大小影响。在一定的照射条件下,效应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而发生的机率则与剂量大小有关,并且不存在剂量阈值。
随机性效应特点:▲损害程度与吸收剂量无关▲不存在剂量阈值▲发生的机率与吸收剂量有关例子:辐射引致的癌病,遗传效应。由于随机性效应引发的癌症和遗传病的治愈率相当低,又不存在54剂量阈值,所以随机性效应出现率与剂量的关系成为辐射防护研究的主要课题。2、影响辐射损伤的因素(略)
辐射损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与许多因素有关,如辐射的性质、剂量、剂量率、照射方式以及机体的生理状态等。⑴、辐射的性质:包括辐射的类型的能量。如中子射线的生物效应比X和γ射线大;高能X射线比低能X射线大。
55
⑵、剂量:吸收的剂量越大,损伤就越大,一般1Gy能引起程度不同的急性放射病,5Gy为半致死剂量,10Gy为全致死剂量。⑶、剂量率:因为人体对射线的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所以小剂量分散照射比一次大剂量照射所造成的损伤要小得多,比如一生累积剂量为2Gy不会发生急性损伤,但一次急性照射2Gy则会发生急性放射病。
⑷、照射方式:内照射比外照射损伤大,外照射时,多方向照射比单方向照射损伤大。56
⑸、照射部位:人体不同部位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腹部、盆腔、头部、胸部、四肢。
⑹、照射面积:全身照射比局部照射损伤大。
⑺、受照射者的年令和生理状态。3、辐射损伤机理(略)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驱体效应,即放射对受照者本身的有害影响;二是遗传效应,即对受照射者后代的影响。57
射线与机体的细胞、组织、体液等物质作用,引起物质原子或分子电离,因而可直接破坏某些大分子结构。同时,射线通过电离机体内广泛存在的水分子,形成一些自由基,通过这些自由基间接损伤机体。
射线对机体的损伤过程是一个包含着一系列矛盾的复杂过程,机体从吸收能量到引起损伤有其特有的原发和继发反应过程,它要经历许多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变化,作用时间上可以从10-16秒延伸至数年或更长;而复杂的机体又存在着对机体进行修复的能力,并且其作用过程还与外界的影响因素有关。
587.2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和防护计算7.4.1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控制辐射对人体的照射,使之保持在可以达到的合理的水平,保证个人所受的当量剂量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工业射线检测只需要考虑外照射。时间、距离和屏蔽层是外照射防护辐射防护的三个基本方法(基本要素)。。591、时间防护:
控制射线对人体的曝光时间,使人体接受的剂量控制在标准规定的限值内。60
2、距离防护:
控制射线源到人体之间的距离,使工作地点的剂量率控制在标准规定的剂量率限值内。根据平方反比定律:
61
3、屏蔽防护:在人体和射线源之间设置屏蔽层,使工作点的剂量率降至标准规定的限值之下。⑴、屏蔽方式:
固定式:防护墙、地板、天花板、防护门等。
移动式:防护屏、铅房等。⑵、屏蔽材料:原子序数较高或密度较大的材料。最常用的有铅、混凝土等。
627.4.2照射量的计算:1、
照射量与居里的关系式:式中:
632、照射率与距离的关系
3、γ常数(照射量率常数)
Kγ
是放射性同位素的一种属性,它表示在距1Ci点源1m处的照射率,常用单位为射线检测中常用放射源的Kγ如下表:64657.4.3防护计算1、时间防护计算:
例1:已知工作地点的剂量率为50μSv·s-1,问工作人员每周可在此处工作多少时间?
解:每年按50周计算,每周剂量限值为:
50mSv/50=1mSv=103μSv时间=剂量/剂量率
=1000/50=20小时
66
2、距离防护计算:例题:距离一γ源2米处的剂量率400μSv·h-1,问距多远处的剂量率可降低到25μSv·h-1
?
67
例题:在现场进行X射线照相,已知距焦点1m处的漏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2mGy/h,散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为漏泄比释动能率的9倍,JB/T4730-2005标准规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的比释动能率分别为40μGy/h和4μGy/h,试计算控制区和监督区边界到源的距离。
68
解:设1米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I1,控制区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为I2,监督区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为I3。控制区边界到源的距离为F2,监督区边界到源的距离为F3.则:I1=2×(1+9)=20mGy/h=20000μGy/h69
3、屏蔽防护计算:
例题:为将Co60产生的剂量减弱2000倍,所需铅厚度为多少?(已知Co60在铅中的半价层Th=1.06cm)。
707.44屏蔽防护常用材料1、对屏蔽材料的要求⑴、防护性能:指材料对辐射的吸收能力,即为达到一定的屏蔽效果所需材料的厚度和质量。
在屏蔽效果相当的情况下,成本差不大、厚度最薄、质量最轻的材料最理想。此外还考虑不产生贯穿性次级射线。⑵、结构性能:能成为建筑结构的部分,所以要有一定的结构性能,包括物理形态、力学特性和机械强度等。⑶、稳定性能:具有抗辐射能力,能耐高温、耐腐蚀。71
⑷、经济成本:成本低、来源广、易加工、且安装、维修方便。2、常用屏蔽材料及特点
两类:一类是高原子序数材料,二是低原子序数建筑材料。⑴、铅:Z=82、密度11350kg·m3
具有耐腐蚀、抗辐射、强衰减,是良好的防辐射材料。缺点是价格贵、结构性能差、机械强度低、不耐高温、具有化学毒性、对X射线散射大。
用作射线管内衬、铅屏风、放射源容器、铅橡胶手套、铅背心、铅防护玻璃等。72⑵、铁:Z=26,密度7800kg·m3
价格便宜、来源广、机械性能好、有较好的防护功能。大约6mm厚的铁相当于1mm厚的铅的防护效果。可在许多地方代替铅。⑶、砖:价廉、易得、对低KV的X射线散射较低,一般24mm厚的砖相当于2mm铅的防护效果。⑷、混凝土: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混合制成。密度约为2300kg·m3
成本低廉,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多用作固定屏蔽。73第八章
其它射线检测方法和技术武玉林8.1高能射线照相8.1.1电子回旋加速器和电子直线加速器1.电子回旋加速器
电子感应加速器本质上是一个变压器,它采用变压器的磁感效应使电子加速。
变压器一次绕组与交流电源相连接,次级是一个瓷制环形真空管,内壁涂有导电靶层。射入环形真空管的电子在磁场作用下。作用在粒子上的力与增通量变化速率和磁场大小成正比,加速电子在撞击靶前在绕环形轨道转几十万圈,获得足够的能量。
75
电子回旋加速器特点:
焦点小,照相几何不清晰度小,灵敏度高;但设备复杂,造价高,体积大,射线强度低,影响其应用。762、直线加速器
直线加速器使用射频(RF)电磁场来加速电子,其主体是由一系列空腔构成的加速管。磁控管产生自激振荡发射微波,通过波导管将微波输入加速管空腔,且发生谐振。穿过谐振腔的电子正好在适当时刻到达磁场中某一加速点被加速,从而增加了能量。被加速的电子从前一空腔出来后进入下一个空腔被继续加速,从而获得很高的能量,电子到靶时的速度可达光速的99%,撞击靶产生能量很高的X射线。
77
与回旋加速器相比,
直线加速器焦点稍大,但其体积小,电子束流大,所产生的X射线强度大,更适合于工业射线照相。788.1.2高能射线照相的特点1、射线穿透能力强,透照厚度大。
普通X射线机:上限100mm(钢);Co60:上限200mm(钢);加速器1-24MeV,上限400mm(钢)。2、焦点小,焦距大,照相质量高。
电子回旋加速器:0.3-0.5mm;直线加速器:1-3mm。3、散射线小,照相灵敏度高。4、射线强度大,曝光时间短,可连续运行,工作效率高。79
5、照相厚度宽容度大。808.1.3高能射线照相的几个技术数据1、高能X射线设备焦点小,通常采用较大焦距,几何不清晰度小;但由于能量高,固有不清晰度较大,是构成射线照相不清晰度的主要因素。
2、灵敏度:较高,一般≤1%。3、增感屏:一般只使用前屏,0.25mm左右铅。也可用铜、钽、钨等。81高能X射线增感屏选择828.1.4直线加速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1、结构和原理(Varian)⑴、电流调整系统:380V三相电流稳压,经高压供电系统(FVP系统)并通过调制解调器提供加速器各部分电源。⑵、控制操纵台:曝光时间和剂量预置手轮、自锁控制故障指示系统,如高压、真空、氟利昂真空、调制器门限位、挡板钥匙等联锁系统。⑶、主机:含电子枪、加速管、靶、波导管、磁控管、自动频率调整系统(AFC系统)、剂量测试系统、均整器、准直器及高真空系统、激光对准系统。⑷、冷却系统。
8384
其中:
加速管-由微波谐振腔组成,为减小电子加速阻力,谐振腔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且真空度要求极高,10-8-10-9mmHg,使用钛泵且连续工作。
电子能量很高,用散热性能好的铜作靶材。AFC系统,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会引起谐振腔尺寸变化,谐振频率发生变化,自动频率调整系统用于自动跟踪并调整磁控管工作频率始终等于加速管的工作频率。
均整器用铅、钨等重金属制成,为了得到比较均匀的辐照场。85
准直器也用重金属制成,用于把射线束只照射需要照射的部位。2、操作⑴、按RESET待机键,ON灯亮;⑵、按ON开机键,ON灯亮;⑶、预置曝光时间和剂量;⑷、将X-RAYS钥匙转到ON挡;⑸、按RAED/COMPLETE键,RAED指示灯亮;⑹、按BEAM.ON键,BEAM.ON灯亮,产生X射线;
86⑺、工作完毕,按STADBY键,机器处于“备用状态”,钛泵仍继续工作。8.1.5高能X射线的辐射防护1、加速器主要采用屏蔽防护,使室外的剂量率必须低于国家卫生了防护标准;2、高能X射线电离后产生臭氧和氮氟化物,故室内必须有通风换气;3、还应进行微波辐射防护、预防高压、预防氟利昂危害。878.2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
射线实时成像技术是指在曝光的同时就可观察到所产生的图像的检测技术。其装置包括早期应用的X射线荧光检测系统,以及目前正在应用的图像增强器工业射线实时成像系统。8.2.1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的进展
早期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是X射线荧光检测系统,采用荧光屏将X射线强度分布转换为可见光图像;20世纪50年代引入了电视系统,通过电视摄像,在监视器上观察图像。
其缺点是荧光屏图像亮度低、颗粒粗、对比度低,其细节显示不清,灵敏度远低于胶片图像。88
20世纪70年代以后,射线实时成像得到很大改进,主要包括:1、采用图像增强器低替荧光屏,使图像亮度和对比度增强;2、采用微焦点或小焦点射线源,以投影放大方式进行射线照相;3、引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改进图像质量。
射线实时成像技术检测灵敏度已基本能满足工业检测要求。
采用图像增强器的工业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如图所示:8990
图像增强器是系统的最重要部件,其基本结构包括:
外壳、射线窗口、输入屏、聚焦电极和输出屏。射线窗口-钛板,强度较高,对射线吸收较少;
91
输入屏
聚焦电极(25-30KV)-加速电子并将其发发射到输出屏;
输出屏-将电子能量转换为可见光发射。
图像增强器中实现下述转换过程:
射线-可见光-电子-可见光
经图像增强器增强,可见光图像亮度比单纯荧光屏图像可提高30-10000倍。
输出屏上的可见光图像由数字式摄像机摄像,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图像处理后在显示器上显示。
928.2.2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的图像特性1、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的图像要素⑴、像素: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单元,对一幅图像来说,像素越多,单个像素越小,图像分辩率越高。
图像增强器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图像像素与多个因素有关:CRT显示器图像像素取决于扫描密度,如1024行水平扫描和768行垂直扫描图像包含有1024X768个像素;在摄像系统和液晶显示器中,图像像素取决于CCD/CMOS光电传感器上的光敏元件的数目。⑵、灰度:像素的亮度称为灰度,其变化范围93取决于模/数转换位数,用二进制数bit表示。如果是8位模/数转换,则亮度(灰度)可分为28=256个级别。2、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图像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有三项:图像分辨率、图像不清晰度和对比灵敏度。
⑴、图像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定义为显示器屏幕图像可识别线条分离的最小间距,单位为Lp/mm(线对/毫米),可用线对测式卡或铂-钨双丝像质计测定。
⑵、图像不清晰度:定义为一个边界明锐的器件成像后,其影像边界模糊区的宽度。94
图像不清晰度取决于几何不清晰度和荧光屏的固有不清晰度。几何不清晰度:式中:df-射线源焦点尺寸;
M-放大倍数:M=F/f(F-源到成像平面的距离;f-源到工件的距离。固有不清晰度(Us):取决于荧光屏荧光物质的性质、颗粒、屏厚度、屏结构,射线能量。总不清晰度(U0):固有不清晰度可采用线对测式卡或双丝像质计测定。
95
⑶、对比灵敏度:定义为从显示器图像中可识别的透照厚度比∆T/T。在实时成像系统显示器上所观察到的图像对比度C与主因对比度和荧光屏亮度有关。式中:μ-射线线衰减系数:
n-散射比:
B-荧光屏亮度:
γ-实时系统灰度素数,它定义为输出屏亮度对比度与入射射线强度对比度的比值。γ≈1.0。对比灵敏度可用阶梯式块测定。
968.2.3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的工艺要点1、最佳放大倍数放大照相使缺陷影像放大,有利于小缺陷的识别,但随放大倍数增大,几何不清晰度增大,导致影像模糊,又不利于缺陷识别。最佳放大倍数:最佳放大倍数取是由成像平面(荧光屏)的固有不清晰度和射线源的尺寸决定的。
972、扫描速度和定位精度
⑴、扫描速度即检验时工件相对与射线源的移动速度,直接相关于图像的噪声。可采用的扫描速度与射线源的强度相关,射线源强度较高,可采用较高的扫描速度。
⑵、定位精度:机械驱动装置必须具有一定的定位精度,一般要求定位误差不应超过10mm。在连续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累积的定位误差,并做出修正。3、图像处理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采用的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对比度增强(灰度增强)、图像平滑(多帧平均98降噪)、图像锐化(边界锐化)和伪彩色显示等。4、系统性能校验系统性能必须进行定期检验,校验方法有静态校验和动态校验。静态校验包括图像分辨率和对比灵敏度等,校验周期和间隔应符合有关要求。用带缺陷的试块进行动态校验,所用透照参数和试件移动速度应与实际检测相同,像质计的选择、、数目、放置等应符合标准和工艺规定。998.2.4图像增强器射线实时成像系统的优点和局限性1、可立即获得透视图像,检测速度快工作效率比射线照相高数十倍:2、不使用胶片,不需化学药品,成本低,且不造成污染:3、检测结果可转化为数字化图像用光盘等存储器存放,存储、调用、传送比胶片方便:4、图像质量,尤其空间分辨率和清晰度低于胶片射线照相:5、图像增强器体积较大,检测系统应用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不如普通射线照相:100
6、设备一次投资较大:7、显示器视域有局限,图像边缘易出现扭曲失真。8.3数字化射线成像技术包括:计算机数字化照相技术(CR)、线阵列扫描成像技术(LDA)、数字平板技术(DR),后者包括非晶硅(α-Si)数字平板、非晶硒(α-Se)数字平板和CMOS数字平板。8.3.1计算机射线照相技术(CR)计算机射线照相技术是指将X射线透过工件后的信息记录在成像板(IP)上,经扫描装置读取,再由计算机生出数字化图像的技术。101
计算机射线照系统由成像板、激光扫描读出器、数[字图像处理和存储系统组成。
102
工作过程:射线穿透工件使装在暗盒中的成像板曝光,在成像板的荧光物质中形成潜影:用激光扫描仪对成像板进行逐点扫描,将存储在成像板上的射线影像信号转换为可见光信号,并通过具有光电倍增和模数转换功能的读出器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存入计算机中:计算机将数字信号重建为可视影像在显示器上显示,并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数字处理。对成像板进行消影处理,以备下次使用,其寿命可达数千次。103
CR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1、可直接使用原有的X射线设备:2、宽容度大,曝光条件易选择,对曝光不足的胶片可通过影像处理进行补救:3、可减小照相曝光量(CR技术可对成像板获取的信息进行放大增益,从而可大幅度减小X射线曝光量);4、CR技术产生的数字图像存储、传输、提取、观察方便;5、成像板有不同规格,可分割、弯曲,可重复使用数千数,比胶片成本低;104
6、CR成像空间分辨率可达到5线对/毫米,略低于胶片水平;7、虽比胶片照速度快一些,但不能直接获得图像,必须将CR屏放入读取器中才能得到图像;8、成像板象胶片一样,对使用条件有一定要求,不能在潮湿条件下使用。8.4X射线层析照相(X-CT)
X射线层析照相(X-CT)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与X射线相结合的检测技术,最早应用于医学,工业CT检测技术在近年来逐步进入实际应用。105
工业CT用经过高度准直的窄束X射线对工件分层进行扫描。
X射线管与探测器作为同步转动的整体,分别位于工件两侧的相对位置。检查X射线从各个方向对被检断面进行扫描,位于对侧的探测器接收透过断面的X射线,然后将这些X射线信息转变为电信号,再由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由图像显示器用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来,构成一幅X-CT图像。工业CT检测的特点是准确率高,可给出工件任一平面层的图像,可发现平面内任何方向的缺陷。具有不重叠、层次分明、对比度高和分辨率高等特106点,容易确定缺陷的位置和性质。其数字化图像信号的存储、转录十分方便。其缺点是检测时间长,检测费用高。主要应用:
⑴、缺陷检测:检测小型、复杂、精密的铸件和锻件以及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
⑵、尺寸测量:如精密铸造飞机发动机叶片尺寸测量,其误差不大于0.1mm。
⑶、结构和密度分布检查:航空工业中检验和评价复合材料和复合结构及某些复合件的制造过程,代替破坏性分析;用于检查工程陶瓷和粉未冶金产品制造过程中材料或成分变化。107第九章
射线检测的质量管理1089.1全面质量管理1、全面质量管理可概括为“三全”:
⑴、全面质量: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
⑵、全过程:生产过程、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准备、制造、销售、售后服务。
⑶、全员参加:包括领导和管理干部以及全体工作人员。2、无损检测质量管理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产品质量控制起到保证作用,二是无损检测自身工作质量。109
3、全面质量管理涉及五个方面因素:即:人(人员)、机(设备)、料(材料)、法(方法)、环(环境)。9.2射线检测人员的管理
包括:人力资源配备和储备、人员培训与考核、人员技术业绩档案建立与管理等。9.2.1人力资源配备与储备应根据企业生产、检测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能胜任工作的无损检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检测作业人员;人员资格等级、数量应满足有关资格认可基本条件和检测工作的要求。
110
应根据工作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人员的调整和补充;应根据技术业务发展的需要,制订人员发展的人力资源储备计划。9.2.2人员资格的管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分为三级:Ⅰ级(低级)、Ⅱ级(中级)、Ⅲ级(高级)。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的规定,取得相应项目和级别的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取得证书的人员还应定期换证。9.2.3人员培训考核111
应定期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保证其知识及时更新,以适应工作需要。培训分外部培训考核和和内部培训考核。外部培训考核主要是指无损检测人员的取证和复证培训考核。培训由考核机构认定的专业培训机构组织实施,考核由经质监局核准的考试机构实施。内部培训由企业组织进行,内容包括与特种设备有关的法规标准、材料焊接相关知识、无损检测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仪器设备操作、企业质量手册规章制度、安全教育等。企业应明确负责培训的部门,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考核应有记录并建档。
1129.2.4人员技术业绩档案所有无损检测人员应建立技术业绩档案,其内容包括:1、技术工作简历表;2、学历、资格、技术能等级证书;3、上岗培训考核记录;4、历年工作考核记录;5、历年培训、考核记录;6、技术业绩资料、事故处理、制定标准、发表论文、研究成果;7、检测质量方面的奖惩记录。1139.3射线检测设备及器材的管理9.3.1仪器设备材粒状采购管理1、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通过调查、考查、对比、选择资质合格、信誉良好、质量管理完善、供货及时、价格合理、服务好的单位为供货方。2、采购管理一般程序:购置申请、批准、选择供方、签订采购合同、到货验收、入库。设备材料验收至少包括:开箱点数、技术性能验收、技术资料归档。
1149.3.2仪器设备档案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档案,至少包括:1、仪器设备名称;2、制造商名称、型号、编号;3、接收和启用日期;4、放置地点;5、接收时的状态及验收记录;6、使用说明书或复印件;7、鉴定/校准日期和结果及下次鉴定/校准日期;8、维护记录和维护计划;9、损坏、故障及修理记录。1159.3.3仪器设备使用管理1、标识设备状态:合格、准用、停用三种。仪器标识牌上应标明编号、下次检定或校准日期、检定者或校准者等内容。2、仪器设备的保管、使用和维护
设备应由设备管理员统一保管,不同设备保管环境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γ源的保管应满足下列要求:
⑴、γ源存放场所应经当地公环保、公安和卫生部门进行环评,审批;
116
⑵、γ源应存放在专用的储存箱内,不得与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一起存放;
⑶、γ源储存箱或容器箱存放室不得设置在人员密集的施工道两旁;
⑷、施工现场不得存放放射源,透照完毕应及时把放射源运送回储存室内;
⑸、射线源存放后应由专人保管,严格执行领用制度。放射源存放场所必须有两道安全锁的防盗门。117
设备领用时应办理借用手续并作好记录,归还时借用人员应将设备清理干净,与设备管理员对设备状态共同验证后办理设备归还手续。操作人员应检查设备校准状态和环境要求,并作记录,当设备校准状态和环境条件符合要求时方可开机操作。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仪器设备。检测进程中设备发生异常性况时应按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处理,并作记录。设备管理员应对损坏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检定和校准。
118
设备管理员应制订设备仪器维护措施,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并根据规定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设备仪器经多年使用或严重损坏不能满足检验要求而又无法修复时,可申请报废,报废设备应明确标识、隔离存放。暂不使用的设备仪器按规定办理停用手续并在设备上贴“停用”标识,重新启用时,应按规定办理手续,经检定合格并贴上合格标识使用外部设备仪器时,应对其进行评定,确保仪器性能满足检测工作要求.
1199.3.4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和可追溯性,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
应根据设备仪器的情况编制检定(校准)计划表,按计划表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校准)。
对于有检定规程、标准可溯源到国家基准的仪器设备,应送计量部门进行定期检定。
对于无检定规程、标准的仪器设备,应编制校准规程,进行自校。不可溯源到国家基准的,应制订比对验证计划,进行比对验证并出具比对验证验证试验报告。120
射线检测设备一般至少一年检定(校准)一次。检定(校准)内容一般包括:焦点测试、曝光曲线校验、最大透照厚度测定、整机绝缘电阻测试、电流表、电压表校验等。
黑度计每六个月至少校验一次,标准黑度片应每两年送计量部门检定一次。象质计应为经国家计量部门认可的专业生产厂生产,必须有出厂合格证。9.3.5.消耗材料的管理
消耗材料主要有射线胶片和显、定影用化学用品。121
严格按规定进行采购,材料进货验收、登记、保管、领用等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胶片进货验收特别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入库胶片应在恒温条件下存放。胶片应随用随领。
显、定影用的化学药品应确认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并检查药品实物与证书是否相符。使用时应按规定的比例和顺序配制显、定影液。对使用中的显、定影液应注意检查,其效力下降时应及时补充或更换。1229.4射线检测工艺管理
检测工艺管理包括检测工艺制定、工艺执行和监督、新工艺的鉴定、例外检测工艺的制定等。9.4.1工艺规程的编制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应根据相关法规、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JB/T4730的要求,并针对s本单位的特点和检测能力进行编制。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应涵盖本单位(制造、安装或检测单位)产品的检测范围。
工艺规程应有编制、审核和批准三级签字。编制审核应为本专业Ⅲ级人员,批准为本单位技术负责人。123射线检测工艺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适用范围;2、对检测人员的要求;3、检测准备要求;4、检测设备、器材要求;5、透照方法及相关要求;6、曝光参数及曝光曲线;7、暗室处理;8、底片评定;9、检测记录和报告。10、安全管理规定;11、其它必要的说明。1249.4.2检测工艺卡
工艺卡是以表卡形式出现的,针对具体产品或结构的具体检测工序做出的具体参数和技术措施的规定性工艺文件。
工艺卡应根据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产品标准、有关的技术文件和JB/T4730的本部分的要求编制。
工艺卡一般由Ⅱ级人员编制,超出工艺规程范围的工艺卡应由Ⅲ级人员编制。1259.4.3工艺纪律的监督与管理
对操作人员应进行严格的工艺纪律教育,对现场工作的工艺纪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检查结果应纳入个人工作业续考核,并据此实行奖励和处罚。9.4.4新技术、新工艺的鉴定
无损检测的新工艺、新技术要成为地种规定的工艺方法,必须经过工艺评定或鉴定,以确保新工艺、新技术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对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中一般性的新工艺、新技术及特殊产品的射线检测工艺,须经过工艺评定,
126由Ⅲ级人员主持进行,验证所评定新工艺、新技术的可靠性、正确性。经实际验证后,由有关人员编制工艺评定报告,质控负责人认可,最后再按工艺评定中经验证合格的工艺方法和参数制定工艺规程。
对超出常规方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可能无方法标准和验收标准,其一般程序是:先进行新技术的开发,然后经过批复试验证,在某一个或几个单位位式用一个较长阶段,待新技术成熟后,经过专家鉴定,然后由国内相关权威机构认可,组织编写标准案例,报有关部门组织对新标准案例进行评审批准。1279.4.5例外检测专用工艺的制定
例外检测是指检测工程中受现场具体情况或工件结构的制约,某些检测条件不能满足技术标准或产品设计工艺文件的要求,不能应用规定的检测方法、工艺、工艺参数或工艺措施措施实施检测,而又没有其它更好的替代方法时后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质的检测工作。
射线检测中,如焦距太小不能满足几何不清晰度要求、工件透照厚度差过大导致底证黑度和灵敏度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工件厚度太小不满足γ透照厚度下限要求、工件厚度过大而射线源穿透力不名够导致黑度和灵敏度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等。
128
由于例外检测可能影响检测灵敏度和缺陷检出的可靠性,后以必须加以控制,对例外检测应制定一套内部管理程序,包括例外检测申请、方案制定、专用工艺编制、实施批准等。此外还应及时通知用户,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必要时要向有关部门备案。
制定例外检测方案和工艺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申请例外检测的理由是否成立?2、是否一定要用这种方法进行检测?有无其它更好的替代方法?3、例外检测方案是否周密完整?
129
4、例外检测工艺中,是否对存在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补偿措施?是否能保证检测质量不降低或使这种降低减小到最低程度?
射线检测例外检测中,要特别注意对不能满足的条件采取补偿措施,例如采用更高等级的胶片、提高底片黑度、采用双胶片技术、采用有效的屏蔽散射线的措施等。9.5射线检测报告、底片及原始记录控制的管理
对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修改、存档应在有关管理文件中作出规定。
射线检测报告应由Ⅱ级或Ⅲ级人员出具,并按有关规定经审核的批准签字,并盖单位印章。130
射线检测报告应使用规定的格式,报告格式应经批准后使用,其内容应完整。
检测报告应逐项填写,字迹清楚、表达明确。数据应填写实测数据,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保证真实性,透照条件必须是实际操作数据,不得抄录工艺卡数据。
原始记录和报告应保持一致性。
检测报告、评片记录及其它原始记录和工艺卡等资料应按规定归入档案室,由专人保管,并建立台帐以便查询。
底片评定后应理顺编号存入档案室,并建立台帐,底片应立放保存,室内温度和湿度应适宜。1319.6射线检测环境管理
射线检测环境包括透照场地、办公场地、暗室和评片室。
透照室设计应符合国家放射安全和环保的有关规定,启用前应进行安全全剂量测试合格并应报送卫生环保部门备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透照室应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报警装置、工作信号灯、以及安全联锁装置等,入口处必须设置放射性标志。
现场透照时,应设置控制区和监督管理区。控制区边界应设置“禁止进入放射必工作场所“
明显标志。
132
管理区或监督区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活动,其边界应有“当心,电离辐射”标牌,不允许公众进入该区域。
射线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暗室和评片室要求见第5章和第6章。1339.7放射防护安全管理9.7.1放射防护法规标准
与工业射线照相有关的放射卫生防护法规: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1989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3、《放射事故管理规定》2001年8月26日卫生部、公安部发布。4、《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2001年10月23日卫生部第17号令公布。134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与工业射线照有关的放射防护标准:1、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及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2、GB16357-199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3、GB18465-2001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1359.7.2放射防护管理责任部门
使用放射装置的单位应指定防护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任命专(兼)职防护管理员,萁职责是:1、根据有关防护法规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放射防护实施细则与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2、负责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放射防护安全教育和培训;3、负责放射源的购买、使用、存放、回收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工作;4、定期检查放射安全防护设施,定期向单位负责人报告监测结果,并提出放射安全评价和改进意见。
1365、划分现场工作区和监督区,监测放射水平,控制放射危害,将必要情况通知操作人员;6、对异常情况有责任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由于放射安全方面的原因,有权停止射线装置的运行;7、参与和配合放射事故的调查和处理,提供有关资料,反映情况‘8、接受放射防护监督、监测部门的指导和检查,配合进行防护监测监督。1379.7.3射线装置申请许可制度
使用放射装置的单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应办理申请许可手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特定项目融资保密协议范本
- 2024年顶管施工合作协议模板
- 2024年新汽车抵押借款协议示例
- 反担保借款协议模板:公司风险共担条款
- 2024年货车出租协议样本
- 2024年进口天然石材荒料销售协议
- 2024年创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合作协议
- 2024商业交易促成居间协议样本
- 2024年度跨国商业合作协议模板
- 2024年工业产品销售代理规范协议
- 安全使用家电和煤气课件
-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3讲 全球定位系统组成及信号结构
- 前置胎盘详解课件
- 达尔文的“进化论”课件
- 国开电大《建筑测量》实验报告1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 南京市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 合肥工业大学-孙冠东-答辩通用PPT模板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一章访问一个工商企业或一位管理者参考(含答案)280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 幼儿园绘本故事:《神奇雨伞店》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