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1.gif)
![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2.gif)
![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3.gif)
![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4.gif)
![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241939e50127bc1d7739dc644f8fd0e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探究题专题复习这类题通常给出获得问题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及其实施步骤,让同学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求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其解题策略常采用由因到果的综合法,即已知方法及其实施步骤可知问题的结论。结论探究类习题【猜想】小童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小鑫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高,导致了蜡烛的熄灭;小南猜想:小童和小鑫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他认为小童和小鑫都有道理;小龙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猜想。【实验设计】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严整自己的猜想。【实验反思】①在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的底部的固体中喊有哪些成分?(写三种即可)若你对本探究过程还有要研究的问题,请以后走进实验室继续进行你的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实验结论(1)取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放在一个铝箔制的小盒中,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的集气瓶中。点燃蜡烛,塞紧胶塞,观察现象。燃烧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白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着火点②___
。小龙的猜想是正确的(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现象铝盒中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的同时产生了
。1.(上海市中考题)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1)假设:该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感觉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4)试验:(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同学们只要弄清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即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及质量守恒规律,问题就不难解决了。炭粉为可燃物,若与空气混合,加热会有爆炸的危险,因此,此实验步骤为:首先通N2以排除管内的空气;夹紧弹簧夹加热发生的反应是3C+2Fe2O3→3CO2↑+4Fe,假设产生的气体均为CO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最后称量。1.分析:1.(上海市中考题)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4)试验:<1>铁架台;试管<2>赶尽装置中的空气(或氧气)<3>有CO2生成(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假设产物全部为CO2,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8,而实验所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0.48:0.96=1:2,故假设不正确。解:3C+2Fe2O3→3CO2↑+4Fe1.(上海市中考题)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答案:实验所得碳、氧元素质量比与CO2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不相符(其他答案合理也得分)1.(上海市中考题)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2.(2005扬州)小明同学在学习酸的性质时,他用大小,外形均相同的铝片分别和H+浓度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他意外地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度。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反应现象的差异呢?小明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H+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中,只是所含____________不同。①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对反应无影响;②Cl-对反应无影响,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③Cl-能促进铝和酸的反应,SO42-能抑制铝和酸的反应;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组别相同的铝片浓度相同的酸反应片刻后添加某种试剂(少量)添加试剂后的反应现象结论11g铝片5mL硫酸Na2SO4无明显变化______和______离子对反应无影响21g铝片5mL盐酸NaCl明显加快____________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2.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1)请将表格中的空格补充完整;(2)上述猜想___________是成立的;(3)若将第2组实验中添加的试剂NaCl改为HCl气体,能否完成探究任务?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上述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酸根离子;(1)Na+SO42-;Cl-(2)①(3)不能,由于HCl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增加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实验条件发生了变化。2.答案3.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4)[现象和结论](5)如果用Cn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05安徽)小明对妈妈破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鱼鳔(如图)所示产生了兴趣,他以“探究鱼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四分之一,其余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4.探究分两步进行: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鱼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B、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鱼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11所示),你认为测量结果不准确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与理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1)测量鱼鳔内气体体积。(2)探究鱼鳔内气体的成分。现有两瓶鱼鳔内的气体,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现象验证鱼鳔内含O2①验证鱼鳔内含CO2
②4.探究分两步进行:5.(2005大连)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作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请你在下表空格中,填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燃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2)燃烧与氧气有关燃烧需要氧气(3)燃烧与温度有关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蜡烛装置Ⅱ装置Ⅲ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6.(2005南京)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装置Ⅱ装置Ⅲ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蜡烛装置Ⅱ装置Ⅲ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蜡烛装置Ⅱ装置Ⅲ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7.在实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4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①②7.(3)小华想用给定的收集装置(如图)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a”或“b”)端进入。7.(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8.(2003年宜昌市中考题)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睛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猜想】根据铜绿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种物质为____________。(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___
;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8.【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9.(2003年青岛市中考题)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1)【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9.(2003年青岛市中考题)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图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2)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3)【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4)【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周密的研究,并做出了科学结论。【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字)(5)。【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6)。10.暑假里,蔡星与爸爸一起在西藏参观,可当爸爸要用打火机时却怎么也打不着,而在家里打火机还很好用。蔡星检查了一下打火机,用来燃烧的丁烷液体还剩下多半,火石的发光情况也正常。蔡星看着打火机,觉得很奇怪,想探个究竟。(1)请你推测打火机打不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2)请根据当时的情况和条件,设计简单的实验,逐条验证或否定你的推测,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及可能的结论,替蔡星找出问题的原因。10.暑假里,蔡星与爸爸一起在西藏参观,可当爸爸要用打火机时却怎么也打不着,而在家里打火机还很好用。蔡星检查了一下打火机,用来燃烧的丁烷液体还剩下多半,火石的发光情况也正常。蔡星看着打火机,觉得很奇怪,想探个究竟。(1)请你推测打火机打不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10.暑假里,蔡星与爸爸一起在西藏参观,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污水干管改造项目管理方案
- 电商平台的客服体系建设与优化研究
- Module10 Unit2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电商平台安全珠宝交易的保障措施
- 危重病人护理安全
- Unit 7 Section B read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现代环境科学实验室的设施与设备介绍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 废弃煤矿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 保险中介服务项目融资计划书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高端公寓住宅项目营销策划方案(项目定位 发展建议)
- 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
- 第1本书出体旅程journeys out of the body精教版2003版
- [英语考试]同等学力英语新大纲全部词汇
- 2022年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 形式发票格式2 INVOICE
- 年产5万吨丁苯橡胶生产工艺设计
- 平面图形的密铺
- 医师定期考核表(简易程序) 排版规范版本
- 移动公司委托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