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与治理措施,行政管理论文_第1页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与治理措施,行政管理论文_第2页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与治理措施,行政管理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原因与治理措施,行政管理论文国外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源于第三部门这个概念的提出,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私人慈善和公共福利委员会发表的GivinginAmerica中初次提出了第三部门这个概念,并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组织发展的主流[1].之后,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但问题也逐步暴露,萨拉蒙在(非盈利部门的兴起〕中提出了第三方管理理论,以为非营利组织本身也存在缺陷,其主要表如今慈善供应缺乏、慈善的特殊主义、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和慈善的业余主义四个方面[2].除此之外,由于西方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契约失灵理论的出现,更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003年,我们国家非营利组织信息咨询中心出台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标准〕,进而实现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大跨越。邓国胜提出了四模块框架,包括任务与责任评估、项目评估、策划能力评估、公信力评估,使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评估体系愈加规范和完善[3].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和宗旨,并找出公信力缺失的原因,逐步落实公平、效率、民主、责任的价值理念,才能重拾民众自信心,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和谐发展。公信力、媒体公信力、企业公信力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对牵涉国计民生的医疗、卫生、教育等非营利组织公信力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在、企业和媒体的多重约束下,更趋向于对工作效率、财务状况进行研究,没有构成全面、规范的体系。国内学者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的研究缺乏实证分析,主要以描绘叙述性为主,且没有构成一个可量化、详细化的评估体系,缺乏权威的理论去诠释非营利组织公信力。因而,本文根据非营利组织的规模、性质以及特征,进行实地调研和研究,分析非营利组织的缺乏;根据调查结果,结合、非营利组织、弱势群体和社会群众的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一、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现在状况公信力的核心是信任和信赖,是指获得社会〔或利益相关者〕信任和信赖的能力,也指群众对非营利组织的接受和信任程度,包括财务、经过、能力和机构公信力。非营利组织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于西欧国家,随着-市场-社会多元构造的构成,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非营利组织的萌芽,其影响力逐步扩大,但问题也日渐显现,尤其是公信力缺失,例如中国红十字会随着一系列丑闻的出现,其形象大不如从前,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生命线,更是重要的社会资本,因而对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现在状况进行分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信息不对称非营利组织作为捐赠方与受益方的资源传送者,在资源调配的整个环节,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很多非营利组织将社会群众捐赠过来的钱、财、物进行虚报、谎报甚至不报,造成捐赠方、受益方和之间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在筹集善款的经过中,由于体制不健全和监管缺位,非营利组织隐藏本身的财务状况和捐赠用处明细信息,在捐赠者不知善款详细用处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暗箱操作和蔼慈善款挪用等现象,捐赠方的公益行为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进行救助的经过中,由于受益方一般都是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经济条件差和教育水平低等劣势条件使他们拥有资源特别有限,其获得的救助数量和质量,完全由非营利组织本身决定,受益方缺少必要的救助信息认知。因而,信息不对称不仅使捐赠方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受损,更使受益方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也降低了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公信力。〔二〕缺乏独立性在我们国家,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具有正式组织形式和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的非系统社会组织。由于历史和中国的现实国情,非营利组织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依附性特征尤为明显,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规模和影响还不够大,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需要依靠的气力,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对非营利组织的太多干涉,造成非营利组织本身独立性和自治性的缺乏。非营利组织是公益和互益活动的践行者,但其注册、日常管理和经营状况,时刻遭到的干涉和管理,非营利组织本身灵敏性差。在社会矛盾突出的背景下,非营利组织在各种灾祸、事故、救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本身独立性的缺乏,政社不分,效率低下,运转缓慢,降低了群众对非营利组织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三〕社会公众介入程度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健康运行,既离不开的支持和帮助,更离不开社会群众的介入和认同,而且,公众介入是非营利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社会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缺乏必要的了解,很少有公众介入华而不实,介入公益性活动人群较少,同时,弱势群体本身的局限性导致接受服务的被动性,针对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缺乏发言权,进而影响了大多数志愿者介入非营利组织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当前,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过中,我们国家志愿者人数约80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数的6%,且志愿者多为在校学生和知识青年,介入公益性活动次数少,且效果不够明显。社会公众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群体,其介入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进程,、非营利组织以及社会公众不仅要重视非营利组织的影响,更应该广泛地吸收社会成员,壮大非营利组织的规模,提升其影响力。二、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我们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建设起步晚、进程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有宏大提升,但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信誉体系和制度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公民道德建设、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和企业核心价值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缺乏,自愿失灵现象严重,公信力遭到质疑。非营利组织发展困难,不仅仅是内部管理机制问题,更受组织外的众多因素影响。〔一〕公共责任理念不强非营利组织在募集慈善资金时,也承当着使用慈善资金的公共责任,只要将慈善资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才能履行对社会的责任,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在我们国家,公共责任理念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薄弱环节,一些机构和个人通过利用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性和公益性,来博得财政支持和社会捐助,但并没有从事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在非营利组织中,各种诈捐和对善款的瞒报、谎报和不报,甚至将善款挪为私用,不仅降低了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形象,更败坏了非营利组织行业内的社会风气。中国红十字会作为慈善界的龙头,一度满城风雨的郭美美事件不仅暴露了红十字会的内部腐败问题,更引起了宏大的信任危机。公共责任理念不强,严重影响广大捐助者的慈善热情,危及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二〕监督缺失庞娜在(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信力窘境探析〕中,从非营利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体制窘境两方面具体分析了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低下的原因[4],指出了当下非营利组织监督缺失的现在状况。非营利组织作为独立于和社会的第三部门,在受赠和捐赠的流程中,需要接受、社会媒体和捐赠者监督。有权对非营利组织的成立、登记和运营进行监督,但对登记、运行后的非营利组织,容易产生麻木大意,缺乏有效和实时监管,进而造成外紧内松的监督弊端。社会媒体是舆论监督的喉舌,但由于遭到主、客观方面多种因素的制约,其舆论监督难以覆盖到非营利组织运作的方方面面。捐赠者作为慈善事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支持者,大多数捐赠者只注重自个的善举,没有注意维护本身的权利,很少关注自个资金和捐赠物的详细流向,对非营利组织的资金流向缺乏应有的监督。〔三〕法律法规不健全随着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壮大,大量的公益性事业纳入非营利组织的服务范围,同时,也要求相配套的法律予以规范。当前,在非营利组织的立法方面,还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薄弱环节,对非营利组织的法规主要包括(宪法〕第35条,(民法通则〕第50条以及一些行政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不仅滞后而且层次不高,在实践当中的执行力不强。菲利普科特勒以为,非营利组织存在信任危机,会产生自愿失灵,主要表如今效率低下、涉足派政治、公器私用等等,同时提出建立问责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工作绩效、运行程序和考核体系进行严格管理[5].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和运营牵涉方方面面的法律。当前我们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注册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对非营利组织的操作规范和管理流程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约束,容易构成前紧后松的现象。三、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治理措施我们国家非营利组织承当着中国治理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双重责任,作为介于和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公信力缺失不仅关乎非营利组织的存亡,更关乎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的顺利与否。当前,我们国家从单纯的西方研究视角的模拟转变为以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为主,并从公信力评估指标体系、公信力缺乏成因和公信力构建机制进行着重研究。拯救非营利组织公信力缺失的现在状况,重拾民众自信心,不仅需要非营利组织本身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管,更需要、社会媒体、捐赠者共同介入和监督。〔一〕提高非营利组织自律水平非营利组织的自律水平反映了其服务水平,在提升内部人员素质和健全管理机制的同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各领域的责任和服务意识。为了避免资源的滥用和公信力的缺失,在遵守非营利组织规范的前提下,应该确保资金的正当使用,将资源的投入和预期的效果进行比拟,在组织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对效率低下、服务水平差的组织进行兼并重组,进而节约社会资源和成本。库珀在(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和途径〕中提出,非营利组织中权利、角色和利益冲突不可避免,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和外部整合,明确非营利组织的义务和职责,进而使非营利组织愈加规范和完善[6].针对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应该及时反应和纠正,并对相关机构和责任人进行处理惩罚,定期将所捐赠的资源数额和资金用处流向进行颁布,时刻保持非营利组织财务和业务的透明性和公开性。〔二〕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非营利组织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践行者,其发展的民间性和自治性,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的支持,与此同时,法律不仅为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限制和监管非营利组织的违法行为。李芳指出了我们国家非营利组织缺乏公信力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用网络化他律和制度化自律相结合提高非营利组织公信力[7].要制定同宪法相衔接的单行法,提高非营利组织立法的层次,为相关治理和监管提供有法可依的法律根据。同时,加强诚信机制建设,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优惠的政策扶持,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和政策鼓励方面制定明确的法律细则。加快非营利组织配套法规的制定,将法律的条款和内容愈加详细化和具体化。从法律的角度理顺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明确各自在公共事业中的责任,在权利管理机制、权限等方面,保持各自的灵敏性和独立性。〔三〕完善内外监督体系加强社会对非营利组织认同感的关键在于向社会公开,建立内部问责体系,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设立专门的纪检和监督小组,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定期向社会颁布组织内部的财务信息、资金流向和操作流程,完善本身监督机制。平开玉提出应该从法律制度、非营利组织内部的管理制度、产权制度以及内外部相关监督机制等各个途径来综合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8].作为最有效的监督主体,应该改变传统的年检和前紧后松监督形式,将定期检查和日常抽查相结合,并将监督的重点贯穿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各个环节,避免各种监督漏洞。与和企业本身监督相比,社会监督的方式不仅多种多样,而且监督范围愈加广泛,社会群众要提高自个的权利意识,自觉维护本身的权益,将公众纳入到整个监督体系中,完善监督渠道和方式,实现社会监督的联动效应。结语公信力作为非营利组织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获取、社会和捐赠者信任和支持的源泉。当前,随着一系列公信力丑闻的出现,非营利组织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和挑战,从2007年中华儿童村的胡曼莉事件到2018年中国红十字会的郭美美事件,再到2020年汶川地震后艺术家拍卖的善款不知所终,群众对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已经降低到冰点.在构建小、大社会形式的时代背景下,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非营利组织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公信力缺失不仅仅是非营利组织本身的问题,更是严峻的社会问题。作为慈善事业的中坚气力,必须通过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将、社会、媒体有效结合起来,扭转公信力缺失的局面,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以下为参考文献:[1]戴维刘易斯。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邓国胜。民间组织评估体系:理论、方式方法与指标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