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西方哲学史论文_第1页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西方哲学史论文_第2页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西方哲学史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西方哲学史论文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通篇都在论证怎样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正义的城邦。正义是理想国家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从国家正义到个人正义柏拉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社会画卷,然而,对正义的讨论没有掩盖住柏拉图内心真正的追求和谐。无论是对城邦正义的追求,还是对实现个人正义的论证,柏拉图内心潜在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城邦正义的目的是和谐社会,个人正义的目的是和谐的个人以及由此促成的和谐社会。一切的主旨都是和谐,和谐的指向是柏拉图所有理论的起源地。作为一个整体主义者,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是要建立一个整体幸福、正义完善的城邦,于是他从国家正义入手,之后按照由大到小的原则,考察了个人正义。他以为,城邦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城邦的缩小,二者是同构的。固然柏拉图也重视个人正义,但是城邦正义却是他唯一的目的,个人正义是为城邦正义服务的。我们暂且把个人和整体的关系放在一边,来讨论柏拉图在追求两种正义经过中浸透出的和谐思想。出于整体主义的原则,柏拉图采用了从整体到个人的论证顺序,然而,假如没有个人和谐,何来社会和谐。本文首先分析柏拉图怎样打造个人的和谐,然后分析他怎样构建和谐的社会,以及这两种互相关联的和谐理念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一、完善内在修养的个人和谐和谐(harmony)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音乐,原意是一组听起来同步,或是此起彼伏的音符(见EncyclopediaBritannica2005DeluxeEdition,harmony条)。古希腊音乐理论家亚里士多赛诺斯(Aristoxenus,约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把和谐的音乐描绘为和谐、有秩序、自在的体系。毕达哥拉斯在其数的和谐理论中指出:不能互相转化的对立面得到协调就是和谐。[1]34当和谐一词在古希腊广泛传播的时候,这一思想也深切进入到了柏拉图的心中,把正义作为其终极价值追求的(理想国〕在字里行间就流露出了和谐的韵味。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柏拉图是怎样论证个人的和谐灵魂和谐与道德和谐。(一)灵魂和谐个人之内在和谐柏拉图将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可知世界)和事物世界(可感世界),与之相应的,他将人也划分为两部分,肉体和灵魂。肉体是可感且易腐朽的,灵魂是可知且不朽的。人不是肉体和灵魂的简单结合,而是通过肉体到达一定的目的之灵魂,灵魂作为理念对肉体起到统摄作用,人的本质就是由灵魂决定的。柏拉图又把人的灵魂划分为三个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头脑是理性灵魂的居处,它位于全身顶端,高瞻远瞩,指挥全身,用于考虑和推理;胸部是激情灵魂所在地,置于理性之下并受其指挥,是理智的天然辅助者腹部则是欲望灵魂的居所,使人感觉到爱、饥饿等骚动情绪,受理性和激情制约。三者之中无疑理性在价值上处于最高层次,激情居中,而欲望处于最低层次。一个人的灵魂假如让理性处于主导地位,起领导作用,统帅激情、控制欲望,使激情与欲望服从理性的统治不反叛,就实现了个人正义,即到达了个人灵魂的和谐。反之,假如灵魂的三种品质之间争斗不和、互相代替,则个人就是非正义的,他的灵魂也不能到达和谐的状态,一切邪恶都起源于三者之间的混淆和迷失。要实现个人灵魂的和谐,就要从内容上规定个人在灵魂深处主宰自个、节制自个,去做分内的事情。当灵魂中的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各司其职、不互相干预和僭越时,一个人的灵魂就到达了和谐状态,这个人才能是有德性的人,才是个正义的人。灵魂的和谐是人的内在和谐,也是人的外在和谐的内在根据。(二)道德和谐个人之外在和谐灵魂和谐实现了一个人内心的安静,是个体自我内在的和谐。除了处理内在的灵魂和谐,个人还需要处理与他者的关系,这种外部和谐对个人提出了道德要求,我们称之为道德和谐。柏拉图以为,正义就是只做自个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2]154,所以一个秩序良好的城邦,就要求每个人各司其职,遵守个体的道德和谐。与人的灵魂和谐中的理性、激情和欲望相对应的是人的智慧、英勇和节制的美德,不同的人应具有不同的美德,城邦中的详细分工将在下文叙述。个人的正义就是具体表现出属于自个的美德,只做自个应该做的事,只要求合理的有分寸的欲望,不做社会秩序不允许的事。对于统治者来讲,最大的正义就是要运用自个的智慧和知识造福全城邦而非仅仅为了自个谋私利;而对于城邦中的个人来讲,要只做属于自个本职的事,不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各个阶层的人们各做各的事,不要相互干扰、越位,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个本分的工作,认真履行自个名副其实的职业角色,实践个人的正义,也就实现了个人的外在道德和谐。柏拉图以为,每个人都应该建立一个与自个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相称的内心秩序,使自个外在的行为符合内在的和谐状态,这样就实现了灵魂和谐与道德和谐的统一,人才是正义的。在这里基础上,个体才能尽其所能,做好自个的本职工作,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个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和内在要求。柏拉图实际上是把个人和谐上升到一种个人伦理道德,从伦理上内在地规范着人们的外在行为,进而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二、实现理想国家的社会和谐在柏拉图的思想中,个体内外一致的和谐是为城邦正义服务的,所以最根本的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理想国〕中讨论了理想的国家应有的几种社会正义,下面我们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品读社会和谐。(一)政治和谐所谓政治和谐,是强调城邦中的政治应根据合理有序的秩序运行,避免城邦公民内部的权利争斗,也就是柏拉图阐述政治正义的旨趣所在。到达政治和谐的手段是给城邦中的公民划分角色,固定层级,每一个层级的人都固定在自个的层级职责内,进而避免政治纠纷,保障城邦的政治和谐。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护卫者和劳动者。他以为个人是放大了的城邦,城邦是缩小了的个人,每个阶层的成员应该具有相应的品质。首先是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最具有智慧的美德,使政治权利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将自个所学知识运用于整个国家的有机运转,进而实现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的幸福。其次是同属于统治阶级的城邦护卫者应该具备英勇的品质,并且具有娴熟的防卫技能和知识,只要这样,在危难时刻才能毫不畏惧站在最前面,担当好保护城邦的职责。最后是城邦中的工商劳动者应该具有节制的品质,他们因不具备成为统治者的品质和能力,所以只能服从于统治阶层的治理,安于各自的职业,以劳动为城邦服务,不享受政治权利。在柏拉图看来,是公民所具有的道德、知识和技能等品质的差异造成了这种政治权利的分配,这种划分完全是为了实现城邦正义。我们必须劝导护卫者及其辅助者,竭力尽责,做好自个的工作。也劝导其他的人,大家和他们一样。这样一来,整个国家将得到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得到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2]134,进而到达一种政治和谐。(二)经济和谐柏拉图生活在希腊城邦制度出现危机并且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公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所以他的经济和谐思想主要侧重于抑制贫富分化。同时,柏拉图也指出,城邦应当在物质上知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实现自给自足。为了保证统治阶级的廉洁,不因贪污而毁坏社会整体的和谐,柏拉图主张在统治阶级(指护卫者)中实行财产的公有和妻子、子女的公育。在生活方面,统治阶级应当成为职业入伍,过集体生活,实行严格的生活纪律;在财产方面,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以外,他们任何人不得有任何私产[2]130,就连粮食也得由其他公民供给。柏拉图试图通过在统治阶级内部消灭私有财产来阻止统治者内部的利益分化,杜绝以权谋私。柏拉图以为,城邦中物资自给自足最好,太多的财富和贫穷都会带来城邦的不和谐。城邦是为了知足人们的需求才应运而生的,所以和谐城邦内部应加强分工,使公民的各种需要通过交换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知足。城邦中不仅应有农民、各种手工业者和商人,而且还应有从事各类生活奢侈品的生产者,使公民过上较为安闲的生活。除此之外,他还以为财富应当是有限的,不需要过多(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颇似),由于富庶的城邦不等于和谐的城邦,太多的财富容易使公民变得奢侈和懒惰,也容易招致其他城邦的觊觎,二者都会给城邦带来风险;而假如财富过少,公民容易变得粗野、低劣,并且倾向于变革,致使城邦不稳定。财富太多和过少都会导致公民技艺的退化,只要自给自足的状态最适宜。(三)文化和谐提到文化,柏拉图更多是借用音乐或史诗的概念。古希腊的音乐并非当代意义上的音乐,包括吟唱、弹奏、戏剧等内容;史诗是希腊历史及祖先的一切知识的汇总,集文学、音乐于一身,基本涵盖了柏拉图时代的文化意味。柏拉图非常重视音乐在陶冶心灵和塑造公民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他主张用质朴的音乐对公民进行教育,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2]113,能够陶冶公民的情操。柏拉图还对音乐教育提出两方面的标准:以正义为主线,无论是个人德行还是城邦建设,正义是其核心价值。公平、正义在现代仍不过时,正如之前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指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芒,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三者不可偏废。柏拉图试图通过音乐教育陶冶公民的情操,并教化公民安于自个所在阶层,尽职尽责为城邦服务,这是城邦稳定的基础。他这种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思想虽然不可取,然而其教育思想却值得借鉴,对于今天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来讲,加强民族的凝聚力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公民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以公平和正义作为普世价值能够起到这种作用。我们要培养公民的爱国情操,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广大人民紧紧团结在的领导下,共同建设社会和谐社会,建设我们的美妙家园。除了核心价值观建设,公民的个人修养也非常重要。有人讲,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这个城市的公共建设,而是看这个城市的公民素质。我们当下加强公民道德素质建设非常重要,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国民大讨论,在18个冷漠路人防范的眼神背后,还有更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正如柏拉图的思想一样,社会和谐是由每个人的和谐所构建的,公民道德的滑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国民素质的下降,在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的同时,假如我们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这无疑是和谐发展中的一块硬伤。假如把正义的理念植入人心,或许能让国人的道德水平有所提高。(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缩小贫富差距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证,现代社会的和谐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只要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才能提高综合国力,为国家的稳定保驾护航。除此之外,柏拉图要求因社会分工构成的不同职业的人们寓居在一起,相互合作,以解决个人需求的多层次性和个人知足本身需求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知足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的需求,实现社会的和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知足群众的多方面需要,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当下中国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贫富分化。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不均。自古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今天的我们和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一样,也需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有。只要这样才能渐渐消除部分人畸形的仇富心理,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三)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经济基础与社会构造的变化构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诉求。当下我们国家在公共资源分配、政策倾向等一些方面不平均,导致一部分群众没有享遭到应该享受的改革发展成果,这种现象必须努力克制。因而,我们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应该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详细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合法权益,坚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