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假如我是人类学家课程:社会人类学姓名:蔺芳学号:1200014176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摘要:假如我是人类学家,怀揣着对“人类学”这一宏大而神秘的领域的向往,我会更加关注人类学中的人文关怀,对这门冷冰冰的“科学”多一些人文的思考文章将以对中国的男同性恋群体的研究为例,展现一名人类学家如何通过田野调查、民族志研究探究这一特殊的“亚文化群体”,以此来找寻人类学研究中的人文价值,寻求人类学家对“人类学”的人文关怀与思考。关键词:人类学研究;人文思考;同性恋;亚文化人类学家大抵是这样一类人,头戴遮阳帽、肩背双肩包、批一件冲锋衣、踩一双运动鞋,更有腔调一些的再折来一根枯死的树枝作拐杖,满脸尘土也掩饰不住搜集到新材料的兴奋,仿佛自己距离触碰到人类世界最中心的内核更近了一些迎着第一缕晨曦,赶着最后一抹夕阳的霞光,奔跑在田野中。想想看,那一定是一幅很美的剪影。人类学家,在乡野间奔跑,在历史中穿梭。结构功能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早已说过:“我们(人类学家)是从历史中拾破烂的人,我们在历史的垃圾箱中寻找我们的财产。”人类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类学家又在苦苦寻觅着什么?“人类学”这样一门学问教的不是怎样治理人,而是怎样理解人;教的不是怎样在社会中获得经济与政治的成功,而是怎样理解人的经济和政治追求;教的不是怎样相信一种宗教、一种教条、一套生活的规矩,而是怎样理解它们特定的社会逻辑和宇宙观逻辑。王铭铭教授如是说,“人类学的信条是:一门对人最有帮助的学问,一般不是那种能使一个人支配另一个人、使一个人利用另一个人的技巧,一般不是追求权力和利益的手段,而是一种‘离我远去'的思想,这种思想没有直接可见的用途,却具有启迪人生、改良社会、陶冶情操、深化思想的力量”。而人类学家,也不仅仅是那群浑身散发着泥土清香,醉心于研究“奇风异俗”(包括其传统、变迁以及目前的形势及发展趋势)的调查员,他们还有更长期的打算:置身于世界的所有文明中,让那些我们不易了解也不熟悉的信仰与风俗,冲淡我们民族中心的限制,从而进行所有社会的比较研究。①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或许是人类学浪漫的题旨。一、田野调查——同性恋:进入“他们”的世界(一) 我背起行囊,大步走向他们的世界“在田野中奔跑,在历史中穿梭”显然是富有浪漫情怀的,实际上,人类学家的工作更多的是辛苦与奔波。人们更愿意将人类学的始祖之一——马林诺夫斯基开创的人类学的基本工作称为“田野工作”,其基本内容为“参与观察”。李亦园先生将参与观察分为四种类型:即“局外观察,这是比较客观的,他的分离程度最高,但卷入程度最低;第二种是观察者的参与,这样的参与不太多,但又保持客观立场;第三种是参与者的观察,多少已经参与进去了,但还能够观察,有一点客观;第四种称之为完全参与者,很多的主观参与,形成主观价值判断。①田野,包涵田野,又不仅仅是田野。假如我是人类学家,我会带着一双关切的眼睛,走进“他们”的世界,走进属于他们的那片田野。根据李亦园先生的理论,我会选择作为“观察者"的“参与" Tobeaflyonthewall,butnotonly”。同性恋者,作为人类群体中的一类特殊族群,始终徘徊在社会“主流”群体之外,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饱受歧视。“始终处在阳光下的“灰色地带”的“同性之爱”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现状?”我拿出笔一字一句地记下我的困惑,陷入深深的沉思。马林诺夫斯基的话一遍遍地在耳边回响:“每一个问题都是在不断的深化主题,不断的靠近事实。”我翻开《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是一个不断寻求真相和事实的过程,而这些事实和真相,往往又是潜藏的,需要调查者在不断的思考、追问中,步步的深入才能获得。因此,人类学者在田野中必须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必须对每个问题都刨根问底的进行探究,这样才能最终获得事实的真相。”②我站了起来,背起行囊,大步走向“他们的世界”。(二) 我的调查结果有数据显示,在总人口中大约有3%—4%的成年男性为绝对的同性恋者,并且各国数据基本持平,依此看来同性恋群体在绝对人数上还是相当可观的,可以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部落”进行研究。李亦园著:《田野图像一一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5英)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社会迫力说”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同性恋群体受到排斥的原因。作为整体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亲属制度、经济、政治和宗教,与它们存在和起作用的地方,构成了一个难以相互分割的体系,这个体系由周而复始的年度周期维系,使一个地方具有一个地方的一体性和总体性特征,使不同的人群生活于自己的宇宙观模式之中。这样的地方特色,这样的宇宙观,深深地嵌入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等方面之中,对人的生活与心理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微妙作用,我们将这种作用叫做“社会的迫力。”而由于同性恋者性取向指向同性且同性性行为仅强调愉悦而不像传统的婚内性行为一样明确指向繁衍后代,加之法律曾以流氓罪、鸡奸罪对同性性行为加以定刑,“社会迫力”推动着除同性恋群体本身外的大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异己”产生排斥,特别是当“异己”的队伍不断壮大,这种夹杂着惶恐和迷茫的排斥随之越来越强,这就造成了同性恋现象在社会中的污名化、社会对同性恋者总体呈消极态度。①态度是引导和决定行为的,对某群体存在偏见往往表现出对该群体的歧视行为。偏见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和消极信念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偏见相当于一副“有色眼镜”,一旦人们对这个目标群体的成员有偏见,就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看待和对待他们。而某一群体一旦被看作是团体外成员,常常会成为泄愤和不公平对待的对象。歧视是一种不以平等态度对待某些社会成员的行为,它往往给遭受歧视的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加剧等级划分和社会隔离。由此可见,社会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消极态度,对这一人群的偏见与歧视,容易使他们承受不平等的压力,带来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造成他们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艾滋病真正让人惊心触目的不是病毒的前所未有的杀伤力,而是人类的偏见、自私、愚昧残酷黑暗特质”②二、人文视角下的民族志研究——同性爱:社会传统性别角色的挑战与回归一)学者眼中的民族志潘绥铭译:《人类男性性行为》[M],北京:光州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3页。廖晨歌、曲娜:"关于艾滋病患者人权保障理念的基本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如果说“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基石,那么民族志就是人类学的翅膀。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曾经这样描述民族志在人类学的特殊地位:如果你想要理解一门科学是什么,首先你不应该看它的理论和发现,当然也不是看人类学家说它是什么,你应该看它的从事者在做什么。就社会人类学家而言,这些从事者所做的,就是民族志。①一般说来,在“田野工作”之后,人类学家依据他们所获得的社会知识写成专著或报告,这种基于社会文化整体的观点写成的专著或报告就被称作“民族志”。这个概念中的“民族”包涵的原意,就是基于当地意识的基础构成的文化整体观,将它的精神实质总结为“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指的就是社会生活中可观察和不可观察的方方面面构成的伦理、价值、世界观以及行动的文化体系。②而费孝通先生的关注点则有所内化,他曾大力倡导人类学应该是“人的人类学”,“走向人民的人类学”,人类学家应回到生活中去理解人。王铭铭老师则对“民族志”做出了一个“百科词条”式的阐释:民族志并不一定是对某一民族的社会文化的全面描述,更通常发生的情况是,民族志作者(即社会人类学者)亲身到某一民族的社区中进行长期的生活,参与到该社区的社会、经济、仪式等方面的活动中去,并通过学习当地的语汇和思考方式,理解当地的文化。在结束实地参与回到他们自己的家园之后,人类学者以一定的叙述框架论说这种参与的体验与发现,这种论说就称为“民族志”。③而对马林诺夫斯基来说,民族志方法的要旨就在于“理解本地人的观点、他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他看待他的世界的方式”。④而笔者认为,对于人类学的民族志,在描述之上的解释与分析才是最重要的追求,因为田野零碎的描述性资料不会自我表达,只有经过研究者整理,寻求内在于一定文化系统的意义解析,民族志者的工作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二)我的民族志我摘掉帽子,卸下行囊,点一盏油灯,拿出厚厚的一沓资料,来来回回地摩挲着,那是我长期田野调查积累的第一手资料。我翻到了一段访谈实录,那是与周建新:"天真的人类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天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8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08,第6页。娥满:“时间与空间:科学民族志的叙述学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一个已经做过变性手术的同性恋者的交流。他看着我的眼睛,平静地说:“到哪里我们都被看作是奇怪的,办身份证,选举都很麻烦。……我在比利时办保险,也有很多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要给我女性卡还是男性的,因为护照性别和脸不一样,工作人员就去问上司,上司是女的,她就问我是用男的还是女的,我就和她说哪个方便用哪个,那位上司就过来握着我的手说了一句我一生都记得的话:我知道你们的生活,曾经在电视上看过特写的,你们想要得到你们的东西非常困难,不要紧,在这里我们将帮助你们,给你办女性保险。从那以后,我的社会保险每样都是女性,去医院也可以睡女病房。”①相似的资料还有很多,我——读过,拿出笔,在纸上写下:“同性恋现象的出现和兴起,对社会传统性别角色构成了挑战。”在异性恋社群中,性角色与性别角色之间经由特定的文化规范相联结,千百年来已然成为一种“习惯”,而同性恋者则解构了这种认知模式,由性别角色来肆意地推断和揣测一个人的性角色是异性恋者对同性恋者最大的臆断与迷思。社会文化要素通过规范性别角色进而对性角色产生作用,也就是说,社会文化参与了建构个体行为的进程。而当个体行为超出了社会文化已经建构起来的框架,社会文化转型与更新的滞后型则使社会文化无法及时建构起个体行为。同性恋能够解构社会性别角色的传统结构即在于此。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人类行为的细致观察基础上的,透过这些容易被人们忽略却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要素来分析人类行为的社会意义,发现各种文化要素的现实功能。对于人类学的研究而言,被研究对象的每一个细小的行为、事件或事物,都可能会具有某项重大的意义。而用人文的眼光看待人类学,就是把每一个类似这样细小的“点”放大,把目光的聚焦点从对人类族群的“观察”转向对人的个性的关怀,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从这点来看,同性恋在解构社会传统性别“二元结构”的同时反而又是对社会传统性别角色的另一种“回归”。虽然同性恋的双方在生理性别上属于同性,但在“恋爱”相处模式中依然符合社会传统性别角色中对“男人”和“女人”的设定:比如说,男同性恋中,一个人称为“攻”,另一个人称为“受”,“攻”通常扮演是传统性别角色中的男性角色,而“受”通常扮演的传统两性关系中的女性角色。有趣的是,这种性别角色有时是根据需要可以互换的——即“攻”可以转变为“受”,“受”也可以转变为“攻”——这与传统异性恋中性别角色的扮演机制迥乎不同。因此,这种“回归”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照搬,更可以看作异性恋霸权对社会文化影响的遗留。在同性恋者的话语体系中,恋人之间一般也会以传统的“老公”“老婆”来称谓,这也是与主流异性恋中男性-女性的二元性别框架基本一致的社会生活模式。可以说,同性恋者虽然在性爱对象的选择上实现了不拘一格多元化的超越,但其思想上依然深受主流异性恋二元话语体系的影响和禁锢,没有真正摆脱异性恋霸权主义的权力控制范围。其在恋爱关系的性别角色扮演中也并没有摆脱传统结构的束缚。因此可以看出,即使在同性恋爱关系中,恋爱双方也并没有摆脱传统性别角色对男女两性“二元结构”的设定与期待,但同性恋爱关系与异性恋爱关系在性别角色的构建上还是有所差异,并没有完全复制或完全结构传统恋爱模式,因此,可以说同性恋是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另一种“回归”。“总之,同性恋群体是客观存在的亚文化群体,他们有着自身的文化特征,除性取向之外与一般与异性恋者无异,也并没有对主流文化造成洪水猛兽般的破坏和结构,主流社会应停止对这一群体的漠视甚至盲视,应该主动的走近这个群体,了解他们的文化。”我停下笔,站了起来,走到窗前,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是不是只有经过了漫长而无果的追寻与探求,人类学家才能反过头来思考一个或许从未注意过的问题:在社会人类学中,“真”与“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动漫主题咖啡厅设计制作运营合同3篇
- 活动策划执行安排服务无偿合同
- 2024年科技展览摊位租赁合同3篇
- 科技园区网络设施安装合同
- 幼儿园师资培训协议
- 美容院氧气房安全使用条例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设计师聘用合同书3篇
- 水利工程楼宇对讲施工合同
- 地下图书馆降水井施工合同
- 市政工程招投标授权委托专用
- 五金材料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TB 10752-2018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客运站春运安全行车教育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
- 酒店物品艺术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交通运输系统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乳腺腔镜手术介绍
- 服装的生产方案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机械加工厂计划管理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