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纳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A.国家级B.省级C.市级D.所在地区【答案】D2、某学校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教室受某企业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影响,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教室内结构传播噪声的噪声级应执行()限值。A.A类房间、1类区B.B类房间、2类区C.A类房间、2类区D.B类房间、1类区【答案】B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阶段为编制评价实施方案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主要工作的是()。A.为研究区域开发规划及与规划相关的文件B.进行初步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C.筛选主要评价项目,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D.编制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书【答案】D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A.特大河B.大河C.中河D.小河【答案】C5、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选定。A.污染特征B.污染源性质C.污染半径D.污染物种类【答案】A6、下列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正确的标准限制值是()。A.二氧化硫年平均0.05mg/mB.TSP年均值0.3mg/mC.PMD.二氧化氮年均值0.05mg/m【答案】C7、(2019年)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某制药企业排气筒排放甲硫醇应执行的标准是()。A.《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答案】A8、某大气污染物只有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判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时,该大气污染物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取其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A.1倍B.2倍C.3倍D.4倍【答案】C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A.0~1B.1~2C.1~3D.1~5【答案】A10、风景名胜区和一般的工业区分别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A.一类区和三类区B.一类区和二类区C.二类区和三类区D.二类区和二类区【答案】A11、可以将开发区规划中的各时期的环境状况和规划阶段目标在GIS中可视地表达,还可进行查询检索,其()及其与模型(环境预测模型或决策分析模型)技术的结合可在多方案的环境影响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A.区域分析B.因果网络功能C.空间思维分析D.空间分析功能【答案】D12、下列施工作业不适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2013年)A.桥梁建造工程B.桥梁垮塌事故抢修C.建筑物室外装修工程D.建筑物拆除工程【答案】B1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包括预测其直接的、间接的环境影响,特别是规划的()。A.累积影响B.一次性影响C.可逆影响D.不可逆影响【答案】A1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物种重要性比选B.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C.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预测项目对动植物种的影响D.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答案】B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A.化工B.冶金C.矿山采掘D.核项目【答案】D1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属于哪个工作阶段()。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一阶段【答案】D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户外声传播过程中,与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无关的因素是()。A.大气温度、湿度B.声传播距离C.声波频率D.声源源强【答案】D18、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受稳态噪声源影响的边界噪声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测量昼间最大A声级B.必须测量夜间最大A声级C.必须测量昼间等效声级D.只需测量昼间、夜间1min的等效声级【答案】D19、对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监督,一般为()以相应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对排放标准的实施监督,往往采用抽样测试检查制度,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以相应标准进行判定。A.临时采样点B.固定采样点位、固定频率的例行监测C.固定频率检测D.固定采样点定位【答案】B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进行水质预测时,关于河流简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中河流预测河段的断面形状沿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考虑简化B.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C.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D.人工控制河流应视为水库【答案】D2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依据是()。A.行业特点、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B.环境敏感程度、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以及物质危险性C.环境敏感程度、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物质危险性D.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答案】C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声源近似为点声源的条件是()。A.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平均几何尺寸2倍时B.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3倍时C.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D.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平均几何尺寸3倍时【答案】C23、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弊端是()。A.产生有毒气体B.造成二次污染C.产生废气污染D.使废物增量【答案】C24、当采用()模型时,应展开流场分析。A.零维或一维B.一维或二维C.二维或三维D.一维或三维【答案】C25、某公路项目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路线长度30km,工程永久占地1.8km2,临时占地0.7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B26、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是()。A.地表水B.人群寿命C.地质环境D.地形地貌【答案】B27、(2015年)下列废物中,适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A.医疗废物B.生活垃圾C.火电厂脱硫石膏D.电镀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答案】C2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指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A.0.5hB.1hC.2hD.4h【答案】B29、河流不利枯水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或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A.80%B.85%C.90%D.95%【答案】C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大型湖泊,平均水深为15m,则应在水面下0.5m及()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1个水样。A.逆温层B.0℃等温层C.斜温层D.5℃等温层【答案】C3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工业生产尾气确需燃烧排放的,其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A.1级B.2级C.3级D.4级【答案】A3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保护目标依据()确定。A.建设项目特点B.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C.区域环境功能要求D.评价标准【答案】B33、大气环境评价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A.主要污染物B.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C.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D.受大气污染影响人口情况【答案】B34、环境影响评价中,下列选项中反映评价因子不能够反映环境影响的是()。A.主要特征B.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C.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排污特征D.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数量及排污特征【答案】D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适用于()的环境影响评价。A.以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表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B.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C.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建设项目D.对地表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答案】B36、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样采集后需自然沉降()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A.40B.30C.20D.10【答案】B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A.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B.Ⅰ类建设项目C.Ⅱ类建设项目D.Ⅲ类建设项目【答案】C38、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拟建项目的()选定。A.污染特征B.污染源性质C.污染半径D.污染物种类【答案】A39、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固定设备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设物A、B类房间内噪声值的说法,错误的是()。A.A类房间有等效声级限值B.B类房间无倍频带声压级限值C.A.B房间限值与房间使用功能有关D.A.B类房间限值与所处声环境功能区有关【答案】B40、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属于第一类污染物。A.总汞、总镉、总砷、总铅、总镍、总锌B.总镉、总铬、六价铬、总α放射性、总银C.总汞、总锰、总银、苯并[a]芘、总铍D.甲醛【答案】B41、(2014年)下列排放源中,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炼焦炉B.生活垃圾焚烧炉C.苯乙烯储罐D.火电厂灰场【答案】D42、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中分别判定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包括()。A.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B.涉及污染影响型C.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D.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之外的影响因素【答案】C4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内容不包括()。A.影响噪声传播的建筑和地形分布情况B.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C.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调查结果D.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结果【答案】A44、某改扩建城市地面道路两侧紧临高层居民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该居民楼一层处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时,可忽略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A.几何发散衰减B.反射体引起的修正C.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声屏蔽引起的衰减【答案】C45、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排气筒高度小于15m时,排放速率限值应按()执行。A.外推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B.内插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C.在外推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结果的基础上再严格50%D.在内插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结果的基础上再严格50%【答案】C4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不属于生态影响判定依据的是()。A.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确定的要求B.项目所在地公众的相关咨询意见C.项目建设单位出具的环保工程投资证明材料D.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批复意见【答案】C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再生水地下回灌工程属于()。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C48、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污染物中,不属于燃煤锅炉要求控制污染物项目的是()。A.颗粒物B.二氧化硫C.汞及其化合物D.铅及其化合物【答案】D49、对于非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特别是事故排放时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问题,应提出()。A.管理措施B.整改措施C.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D.环境保护措施【答案】C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评价对象,噪声源类别可分为()。A.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C.建设项目声源对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D.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答案】D5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属于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主要内容的是()。A.公众参与B.环境影响分析依据C.规划编制全程互动情况及其作用D.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体系构建【答案】B5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小时其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以及水质调查的取样次数应按()处理。A.河流B.水库C.湖泊D.河口【答案】B53、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分别为38km和55km。下列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B.调查距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C.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D.调查距项目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答案】A54、(2012年真题)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噪声测量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在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厂界噪声时,应在关窗的条件下测量B.在敏感建筑室内测量固定设备结构传声时,应在关窗条件下测量C.在厂界处测量稳态噪声时,至少10min的等效声级D.在厂界处测量非稳态噪声时,必须分别测量昼间(16h)、夜间(8h)的等效声级【答案】B55、(2014年)某工业企业装卸货物产生突发撞击声,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企业厂界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B.需对各测点的昼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C.需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声压级进行评价D.需对各测点的夜间最大A声级进行评价【答案】D56、监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一般执行()。A.《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B.《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C.《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D.《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答案】B57、此建设项目(上题)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A.简单B.复杂C.中等D.不复杂【答案】C58、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是()。A.实施的时间跨度B.影响的地域范围C.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D.实施的时间跨度和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答案】D59、(2018年真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适用于进一步模拟岸边熏烟的预测模式为()。A.估算模式B.AERMOD模式C.ADMS模式D.CLPUFP模式【答案】D6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是由国务院于2011年修订、发布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经济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综合影响评价D.目前通用版本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2011)【答案】B61、根据《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情况下,下列()不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A.开发区规划简介B.开发区污染源分析C.开发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D.规划方案的初步分析【答案】B62、(2016年)某KTV建成营业后通过建筑结构对楼上酒店客房产生较大的非稳态噪声污染。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测量KTV通过建筑结构传播至客房内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客房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B.测点须布设在客房内噪声最大位置处C.测量正常营业时客房内1min等效声级D.须测量客房内噪声31.5HZ~500HZ各倍频带声压级【答案】D6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査内容的有()。A.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B.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C.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D.补充监测【答案】A6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对于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A.影响人群健康的潜在环境风险因素识别B.影响人群健康的潜在环境风险识别C.分析人群主要暴露途径D.环境风险后果计算【答案】A65、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设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的是()。A.一般户外测点距任何反射面1m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上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C.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D.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户外测点均需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答案】C6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应重点预测建设项目()。A.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B.建设阶段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C.生产运行阶段环境风险评价和人群健康风险评价D.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等情况的环境影响【答案】D67、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A.30年一遇B.50年一遇C.80年一遇D.100年一遇【答案】D68、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要求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A.生产运行初期和中期B.生产运行中期和后期C.生产运行初期和后期D.生产运行初期、中期和后期【答案】D69、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等于【答案】C7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需要输入的模型参数不包括()。A.最高环境温度B.土地利用类型C.风向风速选项D.区域湿度条件【答案】C7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替代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终选定的替代方案应是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B.应对项目的组成和内容的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C.应对项目选线、选址的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D.应对项目施工和运营方案的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答案】A72、(2019年)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A.6mg/LB.4mg/LC.3.2mg/LD.2mg/L【答案】C73、大气环境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A.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国家环境空气排放标准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D.地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答案】C74、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影响区域内的下列调查工作中,属于生态影响调查的是()。A.不良地质地段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调查B.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调查C.野生动物保护措施调查D.文物保护措施调查【答案】A7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臭气浓度的单位是()。A.mg/m3B.mg/LC.无量纲D.kg/h【答案】C76、引起土壤环境污染影响的主导因素是()。A.温度变化B.人为因素C.生物作用D.季节更替【答案】B77、(2017年)某建设项目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下,受噪声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答案】A78、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规定,下列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是()。A.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线B.位于居民中心区冬季最大风频的上风向C.场界距居民区100mD.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防护区域以外【答案】D79、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不包括()。A.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B.石灰岩溶洞发育带C.活动沙丘区D.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答案】D80、(2017年)某企业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对东、南、西、北四侧厂界昼间环境噪声进行测量,噪声值分别为67dB(A)、65dB(A)、63dB(A)和61dB(A)。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超标B.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达标C.昼间只有东侧厂界噪声超标D.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平均值达标【答案】C8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不属于验收调查中工程调查内容的是()。A.工程运行状况B.工程沿线状况C.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D.工程投入试运行的时间【答案】B82、在环境风险评价的资料收集和准备中,主要收集建设项目的资料不包括()。A.工程资料B.环境资料C.风险资料D.事故资料【答案】C83、(2014年)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加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现状评价一级,影响评价二级【答案】B8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采样。A.综合污水处理厂出口B.接纳该污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口C.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D.综合污水处理厂入口【答案】C8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总体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水文要素影响型二级应定量预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B.水污染影响型三级A应定量预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C.水污染影响型三级B评价可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D.水文要素影响型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定量预测【答案】D86、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当Ⅱ类场址天然基础层渗透系数大于()时,需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A.1*10B.1*10C.1*10D.1*10【答案】A87、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对于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的测量结果,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值相差()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A.>5dB.>8dBC.>10dBD.>15dB【答案】C88、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详细调查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B.污染源和环境敏感目标调查C.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效果检查D.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运行及其效果检查【答案】B89、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处无法进行噪声测量或测量的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其对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的情况下,噪声测量应在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建筑物窗外()m处进行。A.1B.1.2C.1.5D.2【答案】A9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答案】B91、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的评价量是()。A.倍频带声压级B.等效连续A声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A计权声功率级【答案】C92、噪声评价中当工程预测的不同代表性时段噪声级可能发生变化的建设项目,应分别预测其()的噪声级。A.近期B.中期C.远期D.不同时期【答案】D9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确定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不考虑()。A.评价等级B.水文要素影响类别C.水质现状D.影响及恢复程度【答案】C9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概化的工作内容不包括()。A.水文地质条件概化B.污染源概化C.水文地质参数初始值确定D.预测时段确定【答案】D95、Pb是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TSP)中的()。A.化学物品B.含铅污染物C.铅D.铅及其化合物【答案】D96、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废物是()。A.禽畜养殖废物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C.医疗废物焚烧残渣D.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答案】B9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km。A.2B.4C.5D.6【答案】C98、对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监督,一般为()以相应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对排放标准的实施监督,往往采用抽样测试检查制度,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以相应标准进行判定。A.临时采样点B.固定采样点位、固定频率的例行监测C.固定频率检测D.固定采样点定位【答案】B9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大气环境风险预测,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和事故发生地的最常见气象条件,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进行分析预测B.二级评价需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进行分析预测C.三级评价应定性分析说明大气环境影响后果D.二级评价应对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项目,应进一步开展关心点概率分析【答案】D100、以下环境功能区类别划分为三类的是()。A.土壤环境B.地下水环境C.地表水环境D.声环境【答案】A多选题(共50题)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污染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等。A.设施B.场所C.设备D.装置【答案】BCD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概况,下列()应明确。A.施工方式B.施工时序C.占地规模D.建设周期【答案】ABCD3、下列行为中适用于《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的是()。A.机关单位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评价B.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评价C.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控制D.事业单位对外环境排放噪声的管理【答案】BC4、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A.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B.事故引起的厂内伤亡C.环境质量的恶化D.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答案】ACD5、流动声源将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分为()分别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A.运行近期B.运行远期C.运行中期D.运行后期【答案】ABC6、(2015年)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限放限值有()。A.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C.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D.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答案】BCD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以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概况,应明确()A.生产工艺B.平面布置C.建设周期D.占地规模【答案】ABC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公路污染源计算清单的内容有()。A.公路高度B.公路宽度C.平均车速D.车流量【答案】ABCD9、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依据。A.应根据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事故后果预测可能对环境产生危害的范围等综合确定B.评价范围外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环境敏感目标,评价范围需延伸至所关心的目标C.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确定D.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答案】ABCD10、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时,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需要预测的内容是()。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B.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C.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日均浓度D.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日照时间【答案】AB11、在对地下水水质样品进行采集时,应采用()方式进行采集。A.自动式采样泵B.人工活塞闭合式C.闭合式定深采样器D.敞口式定深采样器【答案】ABD12、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A.车间排放口B.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C.排放单位出水口D.排放单位排放口【答案】AB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方法属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的有()。A.类比分析法B.收集资料法C.专业判断法D.现场调查法【答案】BD14、(2017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评价方法选取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应采用定量评价方法B.优先采用导则推荐的技术方法C.在导则已推荐技术方法情况下,也可采用其他先进技术方法D.在导则未推荐技术方法情况下,采用其他方法的,应分析其适用性【答案】BD15、(2018年)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有()A.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B.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生活垃圾共处置的污染控制C.适用于危险废物焚烧残余物与生活垃圾共处置的污染控制D.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答案】AD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选择可行技术方案;B.不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废水处理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应优先考虑治理效果,结合成本、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源的削减方案实施情况,确保废水污染物达到较低的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C.对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应考虑保护水域生境及水生态系统的水文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需求,提出优化运行调度方案或下泄流量及过程,并明确相应的泄放保障措施与监控方案;D.对于建设项目引起的水温变化可能对农业、渔业生产或鱼类繁殖与生长等产生不利影响,应提出水温减缓措施。【答案】AB17、某省2000年颁布了严于国家的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A污染物和B污染物排放分别执行80mg/m3和400mg/m3。2003年国家修订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A污染物和B污染物排放分别执行100mg/m3和200mg/m3。目前该省A污染物和B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分别执行()mg/m3。A.A污染物80B.A污染物100C.B污染物200D.B污染物400【答案】AC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包括()A.SO2B.NOxC.TSPD.PM2.5【答案】AD19、《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适用于连续发生的()。A.非稳态振动B.稳态振动C.冲击振动D.无规振动【答案】BCD20、危险废物产生量核算方法有()。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实测法D.产排污系数法【答案】ABCD2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关于环境管理与监测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有()。A.污染源监测包括对污染源及污染设施的监测B.需制定环境质量定点监测或定期跟踪监测方案C.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提出生态监测方案D.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应提出环境跟踪监测计划【答案】BCD22、(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属于工程分析内容的有()。A.施工方式B.总平面及现场布置C.工程涉及的生态敏感区规模D.设计方案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答案】ABD2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主要包括()。A.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B.环境敏感程度C.环境质量现状D.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答案】ABCD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河流水域概化,说法错误的是()A.河流断面宽深比不小于20时,可视为矩形河段;B.河段弯曲系数不小于1.3时,可视为平直河段;C.河流水文特征值急剧变化的河段,应分段概化;D.河网地区可概化为二维预测模型【答案】BD25、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时,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A.地理区域的空间布局B.规划的环境影响可能达到的地域范围C.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D.行政边界或已有的管理区界【答案】BCD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说法正确的有()。A.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应按照“分区控制,源头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突出饮用水安全的原则确定B.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应根据Ⅰ、Ⅱ、Ⅲ类建设项目各自的特点以及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在评价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增加或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C.改、扩建项目还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以新带老”的对策和措施D.给出各项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效果,列表明确各项具体措施的投资估算,并分析其技术可行性【答案】BC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线性工程重点针对()判定评价等级A.泵站B.阀室C.加油站D.维修场所【答案】ABCD2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现状点污染源调查应包括的内容有()。A.排放口的位置、排放形式及排放方向B.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C.废、污水的处理状况及效果D.取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答案】ABCD29、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下列分析内容中,属于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有()。A.规划开发强度分析B.规划协调性分析C.规划不确定性分析D.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答案】AD3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的()。A.产生者B.受害者C.经营者D.管理者【答案】ACD3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应依据()而定。A.工程投资额B.评价工作等级C.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D.工程与环境特性【答案】BCD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B.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平板玻璃、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或以使用高污染燃料为主的多源项目,评价等级提高一级。C.对等级公路、铁路项目,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D.对新建包含1km及以上隧道工程的城市道路项目,按项目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答案】BD33、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结合(),应以拟建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位、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为重点。A.当地环境功能B.环保要求确定C.当地大气环境D.环境最高许可浓度值【答案】AB34、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A.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多年平均流量B.污水排放量C.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平水期平均流量D.河流规模【答案】BD35、关于污染物(项目)控制限值,说法正确的是()。A.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焚烧炉排气中任何一种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允许限值B.危险废物焚烧厂排放废水时,其水中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C.焚烧残余物按危险废物进行安全处置D.危险废物焚烧厂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答案】ABC36、下列属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点源调查内容的是()。A.点源的排放情况B.排放的有关数据C.用排水状况D.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废、污水处理状况【答案】ABCD37、声环境影响评价按声源种类可划分为()环境影响评价。A.固定声源B.移动声源C.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桃树造林规划方案范本
- 矿山安全监测与火灾防控考核试卷
- 弹簧在汽车油门踏板的反馈和控制性能考核试卷
- 莞城区水库清淤施工方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行业竞争策略试题及答案
- 旧房地基维修施工方案
- 水下作业的深海地质研究新技术考核试卷
- 考生必知的知识点证券从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投资组合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检测技师真题及答案
- 2025年04月包头医学院公开招聘28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美的电器审计案例》课件
- 2025-2030中国冰鞋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4年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新疆交投集团所属子公司招5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综艺节目赞助合同书
- 三级精神病医院基本标准(2023版)
- 高尔夫球场浇灌施工方案
- 出纳员工考核试题及答案
- 节假日期间医疗安全
-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