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电子教案《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本书《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由《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一书改编而来。《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2011年11月荣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12年12月修订出版第2版,2013年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016年出版,本书适合作为高校教材。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第8章RFID电磁反向散射方式
的射频前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射频滤波器的设计8.2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8.3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8.4射频振荡器的设计8.5混频器的设计8.6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微波RFID射频前端的基本构成8.1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微波RFID射频前端的基本构成8.1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1微波RFID射频前端的基本构成读写器射频前端接收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读写器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双工器进入接收通道;然后通过滤波器进入放大器,这时信号的频率还为射频频率;最后射频信号在混频器中与本振信号混频,生成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的频率为射频频率与本振信号频率的差值,混频后中频信号的频率比射频信号的频率大幅度降低。读写器射频前端的发射过程与接收过程相反。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射频滤波器的设计8.2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2.1滤波器的类型
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四种基本类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理想低通滤波器允许低频信号无损耗地通过,当信号频率超过截止频率后,信号的衰减为无穷大;
理想高通滤波器允许高频信号无损耗地通过,当信号频率低于截止频率后,信号的衰减为无穷大;
理想带通滤波器允许某一频带内的信号无损耗地通过滤波器,频带外的信号衰减为无穷大;
理想带阻滤波器让某一频带内的信号衰减为无穷大,频带外的信号无损耗地通过滤波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2.2低通滤波器原型
低通滤波器原型是设计滤波器的基础,集总元件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以及分布参数滤波器,可以根据低通滤波器原型变换而来。
插入损耗作为考察滤波器的指标,用来讨论低通滤波器原型的设计方法。插入损耗定义为(8.1)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1.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原型
如果滤波器在通带内的插入损耗随频率的变化是最平坦的,这种滤波器称为巴特沃斯滤波器,也称为最平坦滤波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1)滤波器的阶数
滤波器的阶数N值越大,阻带内衰减随着频率增大的越快。设计低通滤波器时,对阻带内的衰减有数值上的要求,由此可以计算出N值。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滤波器的结构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原型
如果滤波器在通带内有等波纹的响应,这种滤波器称为切比雪夫滤波器,也称为等波纹滤波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3.椭圆函数低通滤波器原型
椭圆函数滤波器在通带和阻带内都有等波纹响应。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4.线性相位低通滤波器原型
在有些应用中,线性的相位响应比陡峭的阻带振幅衰减响应更为关键。由于线性的相位响应与陡峭的阻带振幅衰减响应相冲突,所以线性相位滤波器在阻带内振幅衰减较平缓。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2.3滤波器的变换及集总参数滤波器
对低通滤波器原型进行反归一化设计,可以变换到任意源阻抗和任意频率的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1.滤波器的变换
滤波器的变换包括阻抗变换和频率变换2个过程,以满足实际的源阻抗和工作频率。
(1)阻抗变换
(2)
频率变换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低通滤波器原型变换为低通滤波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例8.1设计一个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为200MHz,阻抗为
,在300MHz处插入损耗至少要有
衰减。
解计算可以得到查表可知,5阶滤波器可以满足要求。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使用图8.5(a)所示的电路,实际滤波器的元件值为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源电阻和负载电阻为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电路为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3.低通滤波器原型变换为高通滤波器4.低通滤波器原型变换为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图8.13从低通滤波器原型到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变换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2.4分布参数滤波器的设计
当频率不高时,集总元件滤波器工作良好。但当频率高于500Mz时,滤波器通常由分布参数元件构成。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1.微带短截线低通滤波器
(1)理查德(Richards)变换
(2)科洛达(Kuroda)规则
(3)微带短截线低通滤波器设计举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例8.2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4GHz,通带内波纹为3dB,滤波器采用3阶,系统阻抗为50Ω。设计一个微带短截线低通滤波器。
解
集总参数低通原型电路如图8.15所示。图8.15集总参数低通原型电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利用理查德变换,将集总元件变换成短截线,如图8.16所示。图8.16集总元件变换成短截线的低通电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对应的微带短截线滤波电路如图8.17所示。图8.17微带短截线低通滤波电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
(1)短传输线段的近似等效电路
(2)阶梯阻抗低通滤波器设计举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3.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1)平行耦合微带线的奇偶模
(2)平行耦合微带线的滤波特性
(3)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设计举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8.3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3.1放大器的稳定性1.放大器稳定的定义
稳定性是指放大器抑制环境的变化(如信号频率、温度、源和负载等变化时),维持正常工作特性的能力。因此,放大器稳定意味着反射系数的模小于1。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放大器稳定性判别的图解法3.放大器绝对稳定判别的解析法
放大器绝对稳定要求(8.31)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3.2放大器的功率增益1.转换功率增益(8.32)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等增益圆图8.24单向晶体管等增益圆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3.3放大器输入输出驻波比
放大器输入、输出电压驻波比为(8.33)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3.4放大器的噪声1.噪声系数(8.34)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级联网络的噪声系数
多级的级连的高增益放大器,仅第一级对总噪声有较大影响。(8.38)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8.4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4.1A类放大器的设计
A类放大器也称为甲类放大器,工作于这种状态的放大器,晶体管在整个信号的周期内均导通。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是特别需要考虑的,放大器的效率定义为射频输出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A类放大器的效率最高为50%。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1.大信号下晶体管的特性参数
(1)1dB增益压缩点
当输入功率较低时,输出与输入功率成线性关系;当输入功率超过一定的量值之后,输出与输入功率为非线性关系,晶体管的增益开始下降。
晶体管的输入功率达到饱和状态时,其增益开始下降,或者称为压缩。当晶体管的功率增益从其小信号线性功率增益下降1dB时,对应的点称为1dB增益压缩点。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动态范围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4.2交调失真
在非线性放大器的输入端加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的正弦信号时,在输出端将产生附加的频率分量。这些新的频率分量是非线性系统失真的产物,称为谐波失真或交调失真。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三阶交调
和
由于距
和
太近而落在了放大器的频带内,不易滤除,可以导致信号失真。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1.三阶截止点
三阶交调的输出功率按输入功率的3次方增长,线性产物
和
的输出功率按输入功率的1次方增长。
三阶交调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变化的斜率为3,线性产物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变化的斜率为1,当输入功率增大时,三阶交调输出功率比线性产物输出功率增长得快。两条曲线的假想交叉点称为三阶截止点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2.无寄生动态范围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射频振荡器的设计8.5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5.1振荡器的基本模型
振荡器是一个非线性电路,它将直流(DC)功率转换为交流(AC)波形。振荡器的核心是一个能够在特定频率上实现正反馈的环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4.2射频低频段振荡器
射频低频段振荡电路有许多可能的形式,它们采用双极结型晶体管(BJT)或场效应晶体管(FET),可以是共发射极/源极、共基极/栅极或共集电极/漏极结构,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反馈网络。各种形式的反馈网络形成了考毕兹(Colpitts)、哈特莱(Hartley)等振荡电路。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考毕兹电路振荡的必要条件为(8.52)考毕兹电路振荡的频率为(8.53)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为了提高频率稳定性,常将石英晶体用于振荡电路中。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具有极高的品质因数(可以高达100000)、良好的频率稳定性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等,因而晶体控制振荡器得到广泛采用。但遗憾的是,石英晶体谐振器属于机械系统,其谐振频率一般不能超过大约250MHz。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a)晶体的等效电路(b)晶体谐振器的输入电抗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
在晶体的工作点,晶体可以代替哈特莱或考毕兹振荡器中的电感,典型的晶体振荡器电路如图8.32所示,它称为皮尔斯(Pierce)振荡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教程8.5.3微波振荡器
当工作频率接近1GHz时,电压和电流的波动特性将不能被忽略,需要采用传输线理论来描述电路的特性,因此需要讨论基于反射系数和S参量的微波振荡器。点击此处结束放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六年级英语下册 Review Module Unit 2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001
- 2025合同模板销售事务处理制度A范本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3 How Much Are They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001
- 3 植物长在哪里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 15分享真快乐(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001
- 养老护工合同范本
- Unit2 Morals and virtues Reading for writing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1 观潮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Unit 2 How much cheese did you buy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路面挖补施工方案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全部完整PP课件
- 茶文化与茶健康教学课件
- 降水预报思路和方法
- 虚位移原理PPT
- QE工程师简历
- 辅音和辅音字母组合发音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