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章继续围绕“修改”面板中的常用编辑命令展开学习,包括圆角、倒角、打断、合并和分解等,使用这些命令可以对图形有效地编辑和修改,从而实现复杂制图的目标要求。另外,在完成图形绘制后,还可以通过“特性”选项板来修改其局部细节。学习目标掌握圆角和倒角命令的操作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命令修改图形。了解“打断”“合并”“分解”命令的使用场合,并掌握其操作方法。能够合理地使用“快捷特性”浮动面板、“特性”选项板和“特性匹配”命令调整对象的属性。5.1对象的圆角和倒角5.2打断、合并和分解对象5.3修改对象属性为了提高绘图速度,图形上的圆角和斜角可使用“圆角”和“倒角”命令来绘制。下面,就来学习“圆角”和“倒角”命令的具体操作方法。5.1.1圆角利用“圆角”命令(“FILLET”)可以在两个对象间绘制一段具有指定半径的圆弧,且该圆弧与两个对象保持相切。可以进行圆角处理的对象有直线、样条曲线、多边形、圆和圆弧等,且当直线相互平行时也可以进行圆角处理。要执行“圆角”命令,可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圆角”按钮,或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F”并按【Enter】键,此时命令行会显示如图5-1所示信息。图5-1提示信息该命令行提示中,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多段线(P):选择该选项后,系统将在选定的多段线的各个拐角处创建圆角。半径(R):指定生成圆弧的半径尺寸。如果将圆角半径设置为0,可使两个不相交的对象延伸至相交,但不创建圆角。修剪(T):利用该选项,可以设置是否在创建圆角时修剪对象。多个(M):利用该选项,可以连续对多组对象进行尺寸相同的圆角处理。例如,要对图5-2(a)所示的图形进行修圆角,圆角半径为3,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5-2修圆角(a)修圆角前
(b)修圆角后ABDC步骤1打开本书配套素材中的“素材与实例”>“ch05”>“修圆角.dwg”文件,如图5-2(a)所示,然后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圆角”按钮。步骤2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R”并按【Enter】键,输入圆角的半径值“3”并按【Enter】键;输入“T”后按【Enter】键,再次输入“T”并按【Enter】键,以采用修剪方式。步骤3输入“M”并按【Enter】键,进入连续修圆角模式;单击图5-2(a)所示的直线AB,以指定修圆角的第一个对象,接着单击直线BC,以指定第二个对象,此时系统将自动在这两条直线间生成一个半径为3的圆角。步骤4此时,若需要修改圆角的半径值或修剪方式,可根据命令行提示进行设置,否则,依次单击直线BC和CD、CD和AD、AB和AD进行圆角处理,结果如图5-2(b)所示。在选择进行圆角处理的对象时,如果拾取点的位置不同,其圆角效果也会不同,如图5-3所示。提示图5-3拾取点位置对圆角效果的影响使用“倒角”命令(“CHAMFER”)可以在两条不平行的线段间绘制斜角,即通过延伸或修剪,使它们相交或将它们用斜线连接,如图5-4所示。5.1.2倒角初始对象零倒角距离非零倒角距离图5-4倒角示例要执行“CHAMFER”命令,可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圆角”按钮后的三角符号,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倒角”命令,或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CHA”并按【Enter】键确认。执行“CHAMFER”命令后,命令行将显示如图5-5所示信息。图5-5提示信息提示中显示了当前设置的倒角距离,此时可以直接选择要倒角的直线,也可设置倒角选项,部分选项的功能如下。多段线(P):选择该选项后,可在所选多段线的各拐角处添加倒角。距离(D):指定第一个和第二个倒角距离,即倒角至选定边端点的距离。角度(A):确定第一个选定边的倒角长度和角度。修剪(T):设置是否将选定的边修剪或延伸到倒角斜线的端点。方式(E):可在“距离”和“角度”两个选项之间选择一种倒角方式。多个(M):选择该项后,可依次对多组图形进行倒角,而不必重新启动命令。在AutoCAD中,系统提供了以下两种创建倒角的方式。通过指定两个倒角距离创建倒角:执行“倒角”命令后,可根据命令行提示选择“距离(D)”选项,然后依次指定两条边的倒角距离(即倒角对象与斜线的交点到两个倒角对象的延长线交点的距离,如图5-6(a)所示)进行倒角。(a)两个倒角距离图5-6倒角的两种创建方式通过指定第一条边的倒角距离和角度创建倒角:执行“倒角”命令后,可在命令行提示下选择“角度(A)”选项,然后依次指定第一条边的倒角距离和角度即可。其中,角度值是指第一个倒角对象与斜线之间的夹角,如图5-6(b)所示。(a)两个倒角距离图5-6倒角的两种创建方式例如,要对图5-7(a)所示图形的外轮廓修倒角,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图5-7对图形的外轮廓进行修倒角(b)修倒角后(a)修倒角前DCBA步骤1打开本书配套素材中的“素材与实例”>“ch05”>“修倒角.dwg”文件,然后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圆角”按钮后的三角符号,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倒角”命令。步骤2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D”并按【Enter】键,然后输入第一个倒角距离值“4”并按【Enter】键,再输入第二个倒角距离值“3”并按【Enter】键,最后输入“M”,按【Enter】键后进入连续倒角模式。步骤3在绘图区单击图5-7(a)所示直线AD的右端,然后再单击直线CD的上端,此时第一个倒角已完成。继续单击直线AD的左端和直线AB的上端绘制第二个倒角。步骤4在命令行输入“A”并按【Enter】键,然后输入第一个倒角长度值“5”,按【Enter】键后输入第一条直线的倒角角度值“30”,最后按【Enter】键确认。步骤5在绘图区单击直线BC的右端,然后再单击直线CD的下端,此时第三个倒角已完成。采用同样的方法在直线BC和AB之间绘制第四个倒角,最后按【Enter】键结束操作,结果如图5-7(b)所示。使用“倒角”命令只能对两条不平行的直线进行倒角处理。此外,执行“倒角”或“圆角”命令后,按住【Shift】键选取两条直线,可以直接生成零距离倒角或零半径圆角。知识库案例1——为图形添加圆角和倒角下面,将通过编辑图5-8(a)所示图形(效果见图5-8(b)),来学习“圆角”和“倒角”命令的具体操作方法。(a)(b)图5-8为图形添加圆角和倒角绘图步骤步骤1打开本书配套素材中的“素材与实例”>“ch05”>“为图形添加圆角和倒角.dwg”文件,如图5-8(a)所示,然后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圆角”按钮。步骤2采用系统默认的修剪模式,然后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R”并按【Enter】键,接着输入圆角半径值“3”并按【Enter】键,输入“M”,按【Enter】键进入连续修圆角模式,最后依次单击图5-9所示的直线AB和BC,直线DE和EF,结果如图5-10所示。ACBOPHNMEDFG图5-9要修圆角和倒角的线段图5-10修圆角的效果步骤3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圆角”按钮后的三角符号,在弹出的按钮列表中选择“倒角”命令,然后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T”并按【Enter】键,接着输入“T”,按【Enter】键采用修剪模式。步骤4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D”并按【Enter】键,接着输入值“2”,按【Enter】键以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再次按【Enter】键以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值“2”,最后输入“M”,按【Enter】键进入连续倒角模式。步骤5依次单击图5-9所示的直线AB和AH,直线BC和CO,DE和DM,EF和FG,FG和GN,AH和HP,结果如图5-11所示。步骤6在命令行中输入“T”并按【Enter】键,接着输入“N”,按【Enter】键采用不修剪模式;输入“D”并按【Enter】键,按【Enter】键以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2”,再次按【Enter】键以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2”;依次单击图5-9所示的直线OP和OC,MN和DM,MN和GN,OP和HP,最后按【Enter】键结束命令,结果如图5-12所示。图5-11修倒角(1)图5-12修倒角(2)图5-14修剪图形图5-13绘制直线步骤7将“轮廓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执行“直线”命令,依次绘制图5-13所示的直线1和直线2。步骤8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修剪”按钮,选取图5-13所示的直线1和直线2,按【Enter】键以指定修剪边界,然后在要修剪掉的竖直直线的两端单击,以修剪掉多余部分,最后按【Enter】键结束命令,结果如图5-14所示。步骤9将“剖面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在“默认”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图案填充”按钮,然后在“图案”面板中选择“ANSI31”选项,接着在要填充的区域内单击,在“填充图案比例”编辑框中输入值“0.9”并按【Enter】键,最后按【Enter】键结束命令,结果如图5-15所示。图5-15图案填充5.1对象的圆角和倒角5.2打断、合并和分解对象5.3修改对象属性利用“打断于点”和“打断”命令,可以在一点或两点之间断开选定的对象,使其变成两个对象。5.2.1打断对象1.打断于点展开“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单击“打断于点”按钮
后,选择要打断的对象并指定打断点,可将选定的对象在指定位置断开。断开后的图形与断开前的图形在外观上没有区别,但可以将其选中后,通过夹点来辨认,如图5-16所示。图5-16利用打断点命令打断图形2.打断使用“打断”命令(“BREAK”)可以将对象指定的两点间的部分删掉,或将一个对象打断成两个而不创建间隔。要打断图形,可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打断”按钮,或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BR”并按【Enter】键,执行“BREAK”命令。例如,使用“BREAK”命令打断图5-17(a)所示的弧线AB,具体操作过程如表5-1所示。素材:素材与实例\ch05\打断.dwg(a)打断前(b)打断后图5-17打断对象命令行中显示的命令提示信息进行的操作说明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打断”按钮
执行“BREAK”命令选择图5-17(a)所示点A,B所在的圆确定打断对象输入“F”并按【Enter】键重新指定打断点启动“交点”捕捉功能,捕捉并单击点A确定打断的起点捕捉并单击点B确定打断的终点,结果如图5-17(b)所示表5-1打断对象使用“BREAK”命令时应注意以下两点。如果要删除对象的一端,可在选择被打断的对象后,将第二个打断点指定在要删除端的端点。在“指定第二个打断点”命令提示下,若输入@,表示第二个打断点与第一个打断点重合,此时“打断”命令与“打断于点”命令作用相同。5.2.2合并对象使用“合并”命令可以将多个同类对象(包括打断后的对象)合并成一个对象。在AutoCAD中,可以合并的对象有:直线、多段线、圆弧、椭圆弧和样条曲线等。要合并对象,可展开“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然后单击“合并”按钮,或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J”并按【Enter】键,执行“JOIN”命令。1.合并直线使用“JOIN”命令合并的直线可以是相互交叠的、带缺口的或端点相连的,但必须在同一方向线上。例如,使用“JOIN”命令合并图5-18(a)所示的两条直线段,具体操作过程如下。ADCB(a)合并前(b)合并后图5-18合并直线步骤1展开“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然后单击“合并”按钮。步骤2选取图5-18(a)所示的直线AB作为被合并对象(源对象),再选择直线CD作为合并对象,按【Enter】键结束命令,结果如图5-18(b)所示。2.合并圆弧使用“JOIN”命令可以合并具有相同圆心和半径的多条连续或不连续的弧线段。合并两条或多条圆弧时,将从源对象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合并圆弧。例如,要合并如图5-19(a)所示的两条不连续的圆弧,可在执行“JOIN”命令后,依次选取图5-19(a)所示的圆弧A和B作为被合并对象和合并对象,按【Enter】键,结果如图5-19(b)所示。图5-19合并圆弧此外,使用“合并”命令可以将圆弧转换为圆或将椭圆弧转换为椭圆。例如,要将图5-20(a)所示的圆弧转换为圆,可在执行“JOIN”命令后,选择圆弧并按【Enter】键,接着在“JOIN选择圆弧,以合并到源或进行[闭合(L)]:”提示下输入“L”并按【Enter】键,或直接选择“闭合(L)”选项,结果如图5-20(b)所示。知识库图5-20闭合圆弧(a)转换前(b)转换后3.合并其他对象合并样条曲线时,各样条曲线必须在同一平面且首尾相邻,如图5-21所示。使用“合并”命令可以将多段线与其他对象合并(合并前多段线与其他对象必须是相连的),合并后整个对象将变成一条单一的多段线。图5-21合并首尾相连的样条曲线5.2.3分解对象利用“分解”命令(“EXPLODE”)可以将一个具有闭合特性的图形或复合对象打散,使其成为多个独立的对象。例如,要分解图5-22(a)所示的正六边形,可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分解”按钮,或在命令行中输入“X”并按【Enter】键,执行“EXPLODE”命令,然后选取要分解的正六边形并按【Enter】键,完成分解操作,结果如图5-22(b)所示。图5-22分解正六边形使用“EXPLODE”命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使用“EXPLODE”命令可以分解多段线、矩形、多边形、剖面线、平行线、尺寸标注线、图块、三维曲面和三维实体。具有宽度值的多段线分解后,其宽度值变为0。带有属性的图块分解后,其属性值将被还原为属性定义的标记。5.1对象的圆角和倒角5.2打断、合并和分解对象5.3修改对象属性如前所述,AutoCAD中的所有图形对象都是在某一图层上绘制的,因此,图形使用的是其所在图层的属性,如颜色、线型和线宽等。那么,能否单独修改对象的某个属性,使其不随图层属性的变化而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来修改对象的特性。5.3.1利用“特性”选项板利用“特性”选项板可以修改图形对象的图层,以及颜色、线型、线宽、线型比例等属性。要修改图形对象的某一属性,可选中图形对象后在“视图”选项卡的“选项板”面板中单击“特性”按钮,或直接在命令行中输入“PR”命令,打开“特性”选项板,然后在要修改的属性右侧的列表框中进行修改即可。若当前已选中一个对象,则在“特性”选项板中将显示该对象的详细特性;若已选中多个对象,则在“特性”选项板中将显示它们的共同特性。例如,在只选中圆和同时选中圆与直线时,“特性”选项板显示的内容是不同的,如图5-24所示。仅选中圆同时选中圆和直线图5-24“特性”选项板所显示的内容5.3.2利用“特性匹配”命令“特性匹配”命令用于将源对象的颜色、图层、线型、线型比例、线宽、透明度等属性一次性复制给目标对象。要执行该命令,可在“默认”选项卡的“特性”面板中单击“特性匹配”按钮,然后依次选取匹配的源对象和要修改属性的图形对象。例如,要将图5-25(a)中左侧圆的中心线的颜色、线型和线型比例匹配给其右侧圆的中心线AB和CD,结果如图5-25(b)所示,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BCAD(a)特性匹配前(b)特性匹配后图5-25使用“特性匹配”命令修改中心线的属性图5-26“特性设置”对话框步骤1打开本书配套素材中的“素材与实例”>“ch05”>“特性匹配.dwg”文件,如图5-25(a)所示。步骤2在“默认”选项卡的“特性”面板中单击“特性匹配”按钮,然后单击选取图5-25(a)中左侧圆的任意一条中心线,以指定匹配的源对象。步骤3根据命令行提示输入“S”并按【Enter】键,打开“特性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基本特性”设置区中仅选中需要匹配的属性,如图5-26所示。步骤4单击“特性设置”对话框中的按钮,然后选择图5-25(a)中的直线AB和CD,按【Enter】键结束命令,结果如图5-25(b)所示。使用“特性匹配”命令可以将所选对象上的所有属性(包括在“特性”选项板中修改的属性)匹配给其他对象。
默认情况下,“特性设置”对话框中“基本特性”设置区中的各复选框都处于选中状态。如果不需要重新设置属性,则可直接进行匹配操作。提示案例2——调整基座平面图通过修改图形对象的属性将图5-27所示的基座平面图形改成图5-28所示的半剖视图。结果:素材与实例\ch05\调整基座平面图ok.dwg图5-27平面图形图5-28基座剖视图效果要将图5-27所示的平面图形修改为图5-28所示的半剖视图,首先需要修剪图中多余的图线,接着更改部分图线的线型及线型比例,最后为图形添加相应的剖面线。绘图步骤步骤1打开本书配套素材中的“素材与实例”>“ch05”>“调整基座平面图.dwg”文件,即可打开图5-27所示的基座平面图。绘图思路步骤2在“默认”选项卡的“修改”面板中单击“修剪”按钮,选取图5-29(a)所示的竖直中心线为修剪边界,然后在要修剪掉的两条水平直线上单击,按【Enter】键结束命令,其修剪结果如图5-29(b)所示。(a)修剪前(b)修剪后图5-29修剪图形步骤3在“默认”选项卡的“特性”面板中单击“特性匹配”按钮,然后在绘图区的任意一条轮廓线(粗实线)上单击,以选择匹配源对象,接着依次单击图5-30(a)所示的5条虚线,最后按【Enter】键结束命令,结果如图5-30(b)所示。(a)匹配前
(b)匹配后
图5-30特性匹配步骤4将“剖面线”图层设置为当前图层。在“默认”选项卡的“绘图”面板中单击“图案填充”按钮,然后在“图案”面板中选择“ANSI31”选项,接着在要填充的区域内单击,在“填充图案比例”编辑框中输入值“0.7”并按【Enter】键,最后按【Esc】键结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城市公共安全服务承包合同
- 蛇皮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眼镜挂绳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04版铲车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及临时施工权
- 2024年度物流服务与仓储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度智能物流机器人研发与制造合同
- 合同欠债结清承诺书4
- 2024年度旅游服务合同服务项目与价格
- 2024年度建筑工程BIM模型制作与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物业管理合同:住宅小区的管理与服务
- 电气职业生涯专访范文
-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18 小站(1) 课件
- 2005版劳动合同范本
- 中国医美行业2024年度洞悉报告-德勤x艾尔建-202406
- 2024年风景园林专业中级职称《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考试题库(含答案)
- DL-T2337-2021电力监控系统设备及软件网络安全技术要求
- 畜牧养殖生物安全防控指南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HG/T 6238-2023 硫酸镍钴锰 (正式版)
- 中医护理方案考核标准
- 2022版新课标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