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1.gif)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2.gif)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3.gif)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4.gif)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b91e582c1cf01f0de202ad9f07d5166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卡尔·马克思1845年春写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1888年,恩格斯把将其作为新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第一次公诸于世。
LudwigAndreasFeuerbach
1804~1872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写作背景费尔巴哈是德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最初研究神学,后来赞赏黑格尔的哲学,属于黑格尔左派。
费尔巴哈的主要经历1828年,费尔巴哈在爱尔兰根大学当讲师。1830年他匿名发表了《论死与不朽的思想》,批判了灵魂不灭说,宣布无神论,触犯了基督教教义,遭到德国封建统洽者的迫害。1836年被撵出了大学讲坛,迁居布鲁克堡村,“在大自然的殿堂中”,度过了35年。1839年发表《黑格尔哲学批判》,和黑格尔学派决裂,转变成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者。此后又相继撰写了一系列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著作,如《基督教的本质》(1841年)、《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2年)、《未来哲学原理》(1843年)、《宗教的本质》(1845年),等等,为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马克思的思想曾经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曾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转变,一方面是由于马克思直接接触了社会生活,并参加了实际的政治斗争,使他对黑格尔哲学发生了怀疑。另一方面,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从哲学世界观上说,则是受了费尔巴哈的启发。但是,马克思一开始就批判地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他认为,费尔巴哈的缺陷在于很少注意人的社会生活,只注重人的自然方面。因此,历史始终在费尔巴哈的视野之外。和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由于参加了当时的社会斗争,他所关心、思索的是现实社会所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在1845年春天旅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所写的一份研究提纲。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这篇文章。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翻检了马克思遗稿,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一研究提纲,1888年恩格斯出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单行本,《提纲》作为附录第一次公开发表。3、关于《提纲》二、中心思想《提纲》全面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标准和目标,阐明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基础作用。《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提纲》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的一致的基础就是革命的实践,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就是改造世界。三、内容讲解《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1l条,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第1、第2条中,马克思从总的方面提出了新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第二部分:“提纲”的第三条至第九条,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观点。第三部分:“提纲”的最后两条,总括地提出了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和哲学的历史使命与根本任务。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在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第1条)(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对象、现实、感性:指客观事物。对象:与纳入人的实践中的客观事物,强调与主体相对;现实:客观存在着、包含着必然性的东西;感性:被人的感官所直接感受到的、现实的、具体的客观事物;2)只是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视角上完全站在客体(如自然物)的角度,完全否认、排斥、忽略主体的因素或主体的影响。只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直观”即运用人的感官直接获得认识,反对人的主观因素对认识结果进行任何加工。人就像一面镜子或一部照相机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3)认识过程离不开人的因素。美的东西需要美的眼睛去发现。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毫无意义。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局限于实际需要的感觉,也只具有有限的意义。看到了某种实际需要,看不到其中更多真、善、美的东西。历史本身是自然史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部分。(2)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客观事物“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人的感性活动亦即实践:是人的现实的、可以为感官感受到的、具体的活动;新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与人的主观性密切相联系的存在物,它被人的本质力量整合成一个整体,即人的实践活动。人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方面的因素)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主体方面的因素能否在认识过程中、在实践中具有基础地位或优先地位呢?应当说:马克思主张人的主体方面的因素具有基础作用或优先地位。没有人,不能够认识外在事物。这与哲学通行教材中物质第一性的观点有一定冲突。马克思认为:人具有二重性,人是对象性存在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能动性,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人具有天赋、才能、需要、欲望、需要、计划、设计、激情等多方面的本质力量;人的受动性,是受动的、受限制的自然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不依赖于自身并存在于自身之外;这些对象是实现、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不可缺少的东西。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以自身之外的他人或他物为对象。(3)唯心主义的缺点在于“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方面,它“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例如,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陆象山的“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等;积极方面看到了人的能动性方面,但是,忽视了人的受动性,不理解人的感性活动。(4)人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5)实践不是利己主义的人的活动,而是一种以实现人类解放、人类自由、人类利益为根本目标,并具有革命性、批判性特征的人的现实活动。人是类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个体的活动在人类的层面能够得到更加清晰的理解。2、认识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第2条)(1)费尔巴哈的真理观1)在真理问题上,费尔巴哈承认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承认客观真理。他在批判康德时指出:本质和现象并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王国.2)在用什么来检验、证明认识、思维的真理性上,费尔巴哈却陷入了棍乱。有时,他把感性直观作为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有时,他又把众人对事物的意见一致,作为真理的标准。他说:这种“一致是真理之第一象征,而这却只是因为类是真理之最终尺度。”(2)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不仅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且具有普遍性。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实践把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沟通此岸与彼岸之间的联系。实践检验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3、批判旧唯物主义在人同环境、教育的关系上的形而上学观点(第3条)(1)法国唯物主义深入到人与环境关系中探讨历史。1)人与自然环境。孟德斯鸠,“自然环境决定论”;2)人与社会环境。如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而社会环境取决于人的理性,并最终归于少数天才的作用。爱尔维修认为人的道德的最高准则是公共福利,道德取决于政治制度的良好状态,这取决于法律的完善、人类理性的进步。霍尔巴赫认为人是不善不恶的,追求着幸福,最大的恶人在良善的父母和贤明政府的影响下,可以变成善人。(2)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原始性的自然。在社会环境的改造上,主张通过教育、批判宗教来完成。
无论过去和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理性的火炬去照明宗教的黑暗本质,以便使人终于不再成为那种为宗教蒙昧努力用来压迫人类的、仇视人类的力量的俘虏和玩物。——费尔巴哈(3)马克思在提纲的这一条中,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这些观点护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指出:“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手教育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改变着环境,同时,也使自己受到教育,改造着人本身,改造着人自身的本质。环境创造人,人又积极创造着环境。(4)
马克思理解的环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关系,即前一代人传给后一代人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4、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明宗教的产生和消亡的途径(第4条)(1)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这是费尔巴哈的功绩。
上帝的一切特性只是从人那里得来的。——《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63页。
(2)但是,“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
“自从在世俗家庭本身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卡尔·马克思5、实践在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1)费尔巴哈重视感性权威。认为以人为基础和主体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孤立的思维不能与存在统一。他的感性认识,只是用人的自然器官象镜子那样,消极地反映自然。他认为感觉是对单一的个别的事物的感知,理性思维是对“众多的事物的感知”,理性本质上没有给我们提供任何感官没有的东西。(2)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没有把感性与社会实践、变革现实的活动联系起来。“人的眼睛和原始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马克思)“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3)对理性认识的看法也是片面的。没有看到理性思维对感性思维的“质”的变化。6、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6条)(1)费尔巴哈对人和人的本质的理解,只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而忽视了现实的社会关系。1)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不仅为我们“建立平凡的肠胃工厂”,还建立了“头脑庙堂”。2)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类的共同性。他说:“某物或某人的存在同时也就是某物或某人的本质”,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或活动,构成了他的本质。(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现实性”,指“真正意义上”,相对于“可能性”。2)人的本质并不否认人是自然存在物。“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与其他自然的关系。”3)社会关系,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人与人的关系。阶级性是其重要体现。7、批判费尔巴哈的“爱”的崇拜(第7条)(1)费尔巴哈关于“爱”的哲学。1)感情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天然的联系。人是同类的,人的感情是相同的。只有在感情的联系中,才能实现人的“类”的本性。“如果人的本质就是人所认为的至高本质,那么,在实践上,最高的和首要的基则,也必须是人对人的爱。”这种“爱”的原始基础,是两性之间的爱。2)应建立起对“爱”的信仰,用宗教感情来对待“爱”,用“爱”的宗教来代替上帝的宗教。3)爱是解决一切矛盾和困难的良方。(2)马克思认为“宗教感情”首先是社会的产物。“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8、费尔巴哈不理解费尔巴哈不理解意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第8条)(1)费尔巴哈把宗教的产生归结为人的宗教意识,归结为人的主观原因,而不能从客观上去说明它.(2)马克思认为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密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说明。”9、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不能认识社会的本质(第9条)(1)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把社会看成是抽象的、神秘的伦理观念的实现,企图用感性的人的本质的需要来代替它。“社会就是人与人的统一,人的本质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能实现。”(2)马克思认为个人是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个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的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10、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不同的社会根源(第10条)(1)旧唯物主义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
(2)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解放。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是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
11、哲学家应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第11条)(1)旧哲学只是以不同方式解释世界;(2)新哲学所关心的是变革现存世界;
追求人类自由的哲学与世界相矛盾的时候,哲学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成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或者是行动的哲学,从而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恢复世界的和谐。四、小结1、实践包含的含义:(1)实践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2)实践包含物质生产活动,但是不限于此。它指人的自由自觉地改造或创造人自身和人的世界的一切活动。(3)这种实践活动有多种规定性,如自由、创造性、感性、批判性、革命性等等。(4)理论中的对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解决与统一,例如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2、关于实践的基本哲学思想(1)实践哲学把对象、现实、感性,即现存中的一切都当作是“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从主体方面来理解。(2)实践哲学的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下册《不等式的性质》课件与练习
- 2025年电子金融相关设备合作协议书
- 电子文档访问权限管理策略
- 2025年机房温控节能项目建议书
- 通信信息保密协议
- 2025年玩具加工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电商仓库运作流程
- 5-1-4-Bipiperidin-1-yl-2-2-4-dimethylphenylsulfonamido-benzoic-acid-di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工业用橡胶制品:胶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工作进度管理计划书
- 云南省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螺旋藻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建筑施工图设计》课件-建筑施工图平面图
- 贵州省铜仁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
- DB43-T 2939-2024 酱腌菜咸胚中亚硝酸盐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度及流程
- 护士延续注册体检表
- MOOC 中外铁路文化之旅-华东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电力系统自动化运维综合实》课件-通信设备接地线接头制作
- 国际标准《风险管理指南》(ISO31000)的中文版
- 2023年4月自考00808商法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