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法律规范解释逻辑(下)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概念间的关系第三节明确概念的方法一、概念及其表达式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三、概念的种类
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及其表达式西红柿(tomato),原产南美洲。16世纪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欧洲,18世纪始做食品食用。明朝传入中国。Q:西红柿属于蔬菜还是水果?美国司法史上的西红柿案(1895年)美国司法史上的西红柿案1895年,美国商人从西印度群岛运来一批西红柿。按照美国当时的法律,输入水果是免交进口税的,而进口蔬菜则必须交10%的关税。纽约港的关税官认定西红柿是蔬菜。理由是:它要进厨房,经过烹制,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商人则认为是水果,据理力争:西红柿有丰富的果汁,这是一般蔬菜所不具备的;它又可以生食,同一般的蔬菜也不一样;形状与色泽也读应当属于水果范畴。双方为此争执不下,最后只好把它作为被告,送进美国高等法院,接受审判。经过审理,法院一致判决:“正像黄瓜、大豆和豌豆一样,西红柿是一种蔓生的果实。人们通常的谈论中总是把它和种植在菜园中的马铃薯、胡萝卜等一样作为饭菜用;无论是生吃还是熟食,它总是同饭后才食用的水果不一样”。—参见《中国食品》1984(6)返回蔬菜水果1.概念的含义概念(concept),就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来指称对象的思维形式。对象(object):各种有形物和无形物,即各种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属性(attribute):对象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和关系一般属性(commonattribute):一对象与他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非本质属性”特有属性(distinctiveattribute):一对象区别于他对象的根本特征,“本质属性”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例1:“黑、白、红、蓝”是“笔”的一般属性“用来书写或画画的工具”是“笔”的特有属性例2:身高、体重、血液循环、心跳、呼吸是“人”的一般属性“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是“人”的本质属性返回2.概念的表达式:语词与词项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区别:概念和语词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1)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实词表达概念,虚词不表达概念,但连词(或,如果……那么,并且,而且,只有……才,等)例外;(2)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语形不同语义相同——去世、逝世、丧命、完蛋……(3)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用来表达多个不同的概念:语形相同语义不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3.法律概念3.1法律概念与法学概念法律概念(legalconcept):法律规范中出现的、用以指称那些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事件或行为的概念,亦称“法律专门术语”。法学概念(conceptsofthescienceoflaw):法学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法学专门术语。法律的概念(theconceptoflaw):“法律是什么”的问题。3.2法律概念的特征(1)法律概念是客观性与规定性的统一例如:“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27条(2)法律概念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例如:情节恶劣、重大误解、数额巨大、善良风俗……(1)尽量避免概念使用中产生的误解(2)严格司法用语如:甲还欠款5000元,特此证明还欠或已还欠款
甲乙双方都认同房屋价值5万元,归甲方使用。乙方有使用权。
3.3司法工作中法律概念的使用要准确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connotation):“所谓”,是指所反映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法学上通称为“构成要件”概念的外延(extension):“所指”,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那些对象;法学上通称为“适用范围”
质的规定性:“是什么”量的规定性:“哪些是”例如:“法律”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经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其外延是“一切成文法和不成文法”。1.概念的内涵及其类型
1.1概念的内涵及其表达式概念的“所谓”,是指所反映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根本特征
概念内涵的表达式:A=T+B
A:任一概念T:“A”的特有属性,即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组)B:“A”的共有属性,即A隶属于的那类对象(A的属概念)商业秘密(A)=指不为公众所知悉(T1)、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T2),具有实用性(T3)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B)。(参见1997年《刑法》219条第3款)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A),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T1)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T2),过失(T3)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T4)事故(B)。(《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1.2概念内涵的分类1.2.1以概念内涵的确立方式为标准:(1)认识性内涵通过对象间的比较而确立的内涵,它是人们认识的成果,其构成性质是对象本身客观地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性质。
(2)规定性内涵
人们根据实践需要,通过人为规定方式加以确立的内涵。其构成性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认识性内涵笔(A)=用来书写或画画的(T)+工具(B)。水果(A)=可食用的(T1)多汁液的(T2)植物的(T3)+果实或种子(B)。鸟(A)=具有角质的喙、无牙齿(T1)、体外被覆羽毛(T2)、前肢为两翼(T3)、能飞翔(T4)的脊椎动物(B)。规定性内涵商业秘密(A)=指不为公众所知悉(T1)、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T2),具有实用性(T3)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B)。(参见1997年《刑法》219条第3款)
贪污罪(A)=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T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T2),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T3)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T4)+行为(B)。(参见1997年《刑法》第382条)1.2.2以概念表达式的逻辑结构为标准(1)合取式内涵:并且型(交集型)内涵T=T1∧T2∧…∧TnA=(T1∧T2∧…∧Tn)+B例如:前述商业秘密、鸟的内涵(2)析取式内涵:或者型(并集型)内涵T=T1∨T2∨…∨TnA=(T1∨T2∨…∨Tn)+B例如:前述笔、贪污罪的内涵2.概念的外延与归类活动2.1概念的外延概念的“所指”,指具有概念内涵方面构成性质的那些对象,也即概念指称的具体对象,——概念的适用范围
例如:“笔”的外延就是各种各样的笔,如粉笔、圆珠笔、钢笔、毛笔、画笔……2.2归类活动与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
2.2.1归类与司法归类(1)归类(subsumption):确定某个或某类具体对象属于或不属于某个概念外延的思维活动。归类的关键在于某个或某类具体对象是否具有该概念的内涵。例如:将“电笔”排除在“笔”的外延之外,将“眉笔”归属于“笔”的外延之中(2)司法归类(judicialsubsumption):归类活动在司法中的运用。将确认的案件事实归属于某一特定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实则确定某一事件或行为是否属于某个法律概念的外延范围。在法学方法论中通称为“归摄”或“涵摄”。例如:西红柿是蔬菜还是水果?对“某甲的行为致某乙死亡”进行司法归类:它可能属于意外事故(如车祸),可能属于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伤害罪)这些法律概念的外延,也可能属于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执法人员行刑)的外延。2.2.2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
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是指客观对象中存在难以界定的是否属于某个概念外延的两可情形的对象。
归类活动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司法实践中的所谓疑难案件,“疑”在它是处于法律概念外延边缘的案件,“难”于对其进行准确的司法归类。
例如:“甲拾得遗忘物,数额较大,拒不返还”,可能归属于“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92条),也可能归属于“侵占罪”(《刑法》第270条第2款)ab
模糊、难于界定的对象
如:秃头、肤色较黑、司法中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酌情处理三、概念的种类根据外延对象的多少:普遍/单独/空概念根据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正/负概念根据指称对象是否为集合体:集合/非集合概念根据指称对象是否为独立存在的实体:实体/属性概念1.根据概念外延数量的多少
(1)普遍概念(universalconcept):就是其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乃至无穷多个对象的概念。普遍概念的外延对象可能是可数的,也可能是不可数的。普通名词表达普遍概念。例如:河流、学生、法律、学校、美丽、人……(2)单独概念(singleconcept):外延唯一
(3)空概念(emptyconcept):外延为零
单独概念单独概念就是其外延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定对象的概念,专名和摹状词表达单独概念。(1)专名:即专有名称,如: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毛泽东、五四运动……(2)摹状词:描述特定对象的短语,如:《工具论》的作者、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这本书……空概念空概念,也称虚概念(falseconcept),指现实世界中外延无所指的概念,也即现实世界中外延没有任何对象的概念。例如:孙悟空、永动机、上帝、大于5小于2的正整数……2.根据概念内涵中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1)正概念(positiveconcept):也称肯定概念,是指具有某种性质的概念。(2)负概念(negativeconcept):也称否定概念,是指不具有某种性质的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总是成对出现,如:成年人——未成年人、有罪的——无罪的、合法收入——不合法收入★负概念由正概念加上否定词形成,负概念=(否定词+正概念)如:“男人”与“非男人”是一对正负概念,而“男人”与“女人”都是正概念★负概念外延的大小取决于其论域的大小,论域是正负概念共同针对的那个特定范围,即“议论的范围”,如“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论域是“车辆”,“男学生”与“非男学生”的论域是“学生(人)”3.根据外延对象是否为集合体
3.1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反映类的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不是集合体,而是各个个体或个体具有的某种性质人群书籍南海诸岛森林审判委员会……人书岛屿树木审判委员会委员……集合概念(collectiveconcept):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都是集合体3.2区分集合体与类集合体的属性,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不具有;各个个体具有的性质,也不必为它们聚合而成的群体所具有
集合体(collective):由许多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集合体与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类(class):具有相同属性对象的汇集,类与分子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集合概念不能用于组成这一整体的个体对象
类所具有的属性,分子必然具有非集合概念/普遍概念能适用于组成这个类的每一个分子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普遍概念陪审团是个集合概念,由数名陪审员组成,但某一个陪审员不具有陪审团的整体职能和权限;我们只能说某人是陪审团的一员,不能说他是陪审团。陪审员是个普遍概念,指称的是参与法庭案件审理的一类公民,每一位陪审员都享有这类人的共有的权利,我们可以说某人是陪审员。森林是个集合概念,由数棵树木组成,我们能砍倒树木,却不能砍倒森林。树木是一个普遍概念,可以指称各种树木,如白杨树、白桦树等,我们当然能砍倒一棵白杨树、一棵白桦树3.3概念的集合使用与非集合使用(1)任一概念,要么属于集合概念;要么属于非集合概念(2)在不同语境里,同一语词既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如: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集合概念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多数是本科生——非集合概念、普遍概念中国法律工作者为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集合概念中国法律工作者要带头遵纪守法——非集合概念、普遍概念例如:
①人民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③人民警察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④人民警察应当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3.3要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区别一个概念是从集合或从非集合意义上使用课堂练习指出下列划线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定胜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