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师设备知识系列培训
——暖通空调引言:暖通空调专业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应运而生的,它包括了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动力设计。又由于空调能耗大约占建筑能耗的50%~60%,因而,在建筑能耗占整个能源消耗的比例不断增加的现状下,尤其是当前世界“能源危机”日益紧迫的关头,空调建筑节能特别是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节能已成为节能领域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本次讲座主要讲述采暖、通风、空调的一些基本概念及与建筑专业相关的设计要点,以及空调系统节能的一些措施一、空调系统的组成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一般降温性空调、恒温恒湿空调和净化空调)舒适度指标:PMV——预期评价均值-0.5~+0.5PPD——预期不满意率<10%PMV指标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空调系统的作用排除室内的余热余湿,从而维持室内所要求的温湿度二、空调系统的原理见空调系统原理图空调冷源、空调热源、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热感觉热暖微暖适中微凉凉冷PMV值+3+2+10-1-231、冷源:空调工程中常用的冷热水机组的机型有:1)活塞式冷水机组2)螺杆式冷水机组3)离心式冷水机组4)蒸汽型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冷水机组5)直燃型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冷(热)水机组6)风冷热泵型冷(热)水机组(VRV系统)7)地源热泵、水源热泵机组8)水环热泵机组9)冰蓄冷系统2、热源1)锅炉2)直燃型溴化锂双效吸收式冷(热)水机组3)热泵3、锅炉房布置的一般原则:1)、锅炉房一般应是独立的建筑,它和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2)、当锅炉房单独设置有困难时,在符合下述要求的条件下可和民用建筑相连或设置在民用建筑物内,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在人员密集的房间(如浴室、教室、餐厅、影剧院、候车室、托儿所、医疗机构病房)内或其上面、下面、主要疏散出口的两侧设置锅炉房。3)、设在其他建筑内的锅炉房,应选用燃油或燃气燃料4)、选用燃油做燃料时,不宜选用重油或渣油5)、地下、半地下、地下室和半地下室锅炉房,严禁选用液化石油气或相对密度大于或等于0.75的气体燃料。6)、锅炉房的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7)、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8)、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房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9)、锅炉房的外墙、楼地面或屋面,应有相应的防爆措施,并应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泄压方向不得朝向人员聚集的场所、房间和人行通道,泄压处也不得与这些地方相邻。地下锅炉房采用竖井泄爆方式时,竖井的净横断面积,应满足泄压面积的要求。10)、当泄压面积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采用在锅炉房的内墙和顶部敷设金属爆炸减压板作补充11)、燃油、燃气锅炉房锅炉间与相邻的辅助间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隔墙上开设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朝锅炉操作面方向开设的玻璃大观察窗,应采用具有抗爆能力的固定窗。4、空调水系统:空调冷冻水系统、空调热水系统和空调冷却水系统5、空调风系统分类: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位置分A、集中系统(单风管系统、双风管系统、变风量系统)B、半集中系统(风机盘管系统)C、分散系统(VRV、窗式空调、分体空调)2)按负担室内负荷所用的介质分A、全空气系统(一次回风、二次回风系统)B、全水系统(风机盘管)C、空气-水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D、制冷剂系统(VRV、窗式机、分体机)3)按集中系统处理的空气来源分A、封闭系统B、直流系统C、混合系统6、选择空调系统应该遵循的原则:1)、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房间,以及房间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噪声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工艺性空调区,宜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2)、当各房间热湿负荷变化情况相似,采用集中控制,各房间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范围时,可集中设置共用的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3)、空调房间较多、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且建筑层高较低的建筑物,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入室内。三、通风系统就通风范围而言,通风方式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按照动力的不同,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1、机械送风系统室外进风口位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点2)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3)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m,当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低于1m4)降温用的进风口,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5)避免进、排风短路,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间距不宜小于10m2、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1)位于房间上部区域的排风口,用于排除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时(含氢气时除外),吸气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4m2)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1m3)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排风口,其下缘至地板的间距不大于0.3m3、事故排风的排风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2)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的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0m,当水平距离不足10m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3)当排风中含有可燃气体时,事故通风系统排风口应距可能发火源20m以外4)排风口不得朝向室外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4、建筑物外排风口布置原则:1)在一般情况下通风排气主管至少应高出屋面0.5m2)通风排气中的有害物必需经大气扩散稀释时,排风口应位于建筑物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以上3)要求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通风排气,其排风口上不应设风帽。四、防排烟系统1、防排烟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2、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1)防烟分区的概念:防烟分区是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板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梁等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不燃烧体来划分的防烟、蓄烟空间。2)挡烟垂壁的布置方式:挡烟垂壁可采用固定或活动式的,活动挡烟垂壁应由感烟控测器控制,或与排烟口联动,或受消防控制中心控制,但同时应能就地手动控制。活动挡烟垂壁落下时,其下端距离地面的高度应大于1.8m3)防烟分区划分原则: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设置;对有特殊用途的场所,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避难层间等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一般不跨越楼层,某些情况下,如一层的面积过小,允许包括一个以上的楼层,但以不超过三层为宜;对于高层民用建筑和其他建筑,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人民防空地下建筑的人防队员及人员隐蔽所的使用面积不应大于400㎡;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其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3、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1)高层建筑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B、一类建筑和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长度超过60m的外走道C、建筑面积超过100㎡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D、避难层E、中庭F、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或单个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房间2)面积超过2000㎡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3)人防工程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B、避难走道的前室C、面积超过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房间、大厅和丙、丁类生产车间D、总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E、电影放映间、舞台等F、丙、丁、戊类物品库宜采用密闭防烟措施4)厂房、库房、单层或多层建筑中需要设置防排烟的部位: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B、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室内净高度大于12m的丁类厂房C、占地面积大于1000㎡的丙类仓库D、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房间;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E、中庭F、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G、总建筑面积大于200㎡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H、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I、地上商店的营业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J、地下商店K、布置在建筑的除首层、二层、三层外的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游艺厅、不包括洗浴部分的桑拿室、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场所5)通行机动车的一、二、三、四类隧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通行机动车的四类隧道可采取自然排烟方式4、自然排烟设计条件1)、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在防排烟系统中,对于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以外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中庭和房间允许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但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应满足下列条件:A、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合用前室不小于3㎡B、靠外墙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小于2㎡C、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D、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E、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F、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采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应满足下列条件:A、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B、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C、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D、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3)、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自然排烟口的总面积大于本防烟分区面积的2%,宜采用自然排烟;自然排烟口底部距室内地平不应小于2m,并应常开或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开启。4)、可开启的天窗,应尽量设置在上方,并有能便于迅速开启的装置5)、为了减少室外风压对自然排烟的影响,排烟口部位尽可能设置挡风措施6)、内走道的排烟窗,应尽量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尽量使排烟窗不同朝向7)、不设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外,前室内应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5、建筑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1)机械加压送风防烟部位的确定: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该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A、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B、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C、高层建筑的封闭避难层D、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能采用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措施时,其裙房以内部分如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2)人防工程需要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B、避难走道的前室3)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基本要求A、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B、送风口不宜设置在北门挡住的部位,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C、送风井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1h的隔墙与相邻部位分隔,当墙上必须设置检修门时,高层建筑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单层及多层建筑应采用乙级防火门D、超过32层或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和送风量应分段设计E、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机械加压送风道,其风量应按两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F、剪刀楼梯间应分别设置前室。当塔式住宅由于设置前室困难时,剪刀楼梯间的两个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G、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和排烟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6、排烟口布置1)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2)排烟口应尽量设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3)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4)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5)为防止顶部排烟口处的烟气外溢,可在靠近排烟口的来烟气流的另一侧装设防烟幕墙,起到排烟口蓄烟和防止向别处扩散的作用6)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7)排烟口或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8)同一防烟分区内设置数个排烟口时,要求做到所有排烟口能同时开启,排烟量应等于各排烟口排烟量的总和9)排烟口平时关闭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的装置7、排烟风道1)排烟风道不应穿越防火分区。竖直穿越各层的竖风道应用耐火材料制成,并宜设在管道井内或采用混凝土风道。2)排烟风道因火灾时排出烟气温度较高,除应采用金属板、混凝土等非金属非燃烧材料制作外,还应安装牢固,排烟时温度升高不变形、不脱落,并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3)混凝土砌块等非金属材料排烟道,其灰缝必须饱满,防止漏烟。通过闷顶的部分,必须勾缝或抹水泥砂浆。4)排烟风道外表面与木质等可燃构件的距离不应小于15cm,或在排烟道外表面包有厚度不小于10cm的保温材料进行隔热5)排烟道穿过挡烟墙时,风道与挡烟隔墙之间的空隙,应用水泥砂浆等非燃材料严密填塞6)排烟风道与排烟风机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非燃的软性连接7)需隔热的金属排烟道,必须采用非燃保温材料,如矿棉、玻璃棉、岩棉、硅酸铝等材料8)烟气排出口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条件考虑确定,必须避开有燃烧危险的部位或对其他建筑物造成火灾威胁。不能妨碍人员避难、逃生和灭火活动的进行,更不能让排出的烟气被加压送风或补风管道风或空调设备吸入。此外,烟气排出口应防止雨水、虫鸟等侵入,并要求在排烟时坚固而不脱落。9)排烟道、排风道、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10)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为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11)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相通的孔洞,其空隙处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12)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防火阀的动作温度70℃.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垂直排风管,应采取防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公共建筑的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垂直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防止回流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种:1、加高各层垂直排风管的长度,使各层的排风管道穿过两层楼板,在第三层内接入总排风管道。2、将浴室、厕所、卫生间内的排风竖管分成大小两个管道,大管为总管,直通屋面;而每间浴室、厕所的排风小管,分别在本层上部接入总排风管3、将支管顺气流方向插入排风竖管内,且使支管到支管出口的高度不小于600mm4、在排风支管上设置密闭性较强的止回阀五、汽车库通风设计1、设计原则地下汽车库应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排风量应按稀释废弃量计算,如无计算资料时,可参考换气次数估算。一般来说,排风量不少于6次/h,送风量不少于5次/h。但大多数情况下,进风首先考虑自然补偿(严寒地区除外)。对于大型车库及地下二、三层车库应考虑机械送风。为了节约能源,夜间使用备用电源时,地下汽车库的排风量,允许降低为3次/h。2、排风口与风机选型地下车库的排风口应设于场地的下风口,且不应朝向临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排风口底边离地坪高度应大于2.5m,并应做消声处理。3、地下车库的防火排烟面积超过2000㎡的地下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机械排烟系统可与排风系统合用。地下汽车库的风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成,一般宜采用镀锌钢板。风道穿越防火分区隔墙处,应设防火阀,并在管道周围空隙用非燃烧材料填实。4、地下车库采暖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地下汽车库应设集中采暖系统,有机械送风的车库,可设热风采暖。严寒地区的地下车库应在坡道的出入口处设热风幕。寒冷地区的地下车库也可不设采暖系统,不设采暖的地下车库里,必须选用干式的消防喷洒系统。六、空调、通风系统的消声隔振1、机房的降噪和隔声机房内噪声通常在80dB(A)以上,除了采用隔振措施减少对外传播噪声外,还必须采取其他措施降低机房内噪声和隔断向外传播的途径。1)吸声降噪机房内的噪声经各界面多次反射形成混响声,使得室内人员所感受到的声压级远比设备本身的噪声大得多,理论上可大20dB.为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在室内采取吸声措施,降低噪声。吸声的方法是在机房的墙、顶棚贴吸声材料。如果对墙面和顶棚做局部吸声处理,则因混响增加的噪声约为5~7dB,即比不做吸声处理的机房降低13~15dB;如果在墙和顶棚作较强的吸声处理,则因混响增加的噪声小于3dB,即比不做吸声处理的机房降低17dB以上。更强的吸声处理,需在顶棚处增挂若干块吸声板。对于毗邻房间需安静的机房,则不论机房大小、设备多少,都应做较强的吸声处理,这对系统消声和机房的隔声都是有利的。对于远离空调房间的机房,若机房容积很大,室内可不做较强的吸声处理,甚至不做处理,但这时应设有隔声很好的控制室和休息室。墙、顶棚所用的吸声材料应根据噪声源的频谱来选择。风机房的噪声以低频为主,因此宜选用低频吸声性能强的材料,如石膏穿孔板、珍珠岩吸声板等。制冷机房、水泵房等的噪声频谱较宽,应选用以中、高频吸声性能好的材料,如超细玻璃棉毡、玻璃棉板、矿渣棉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等。2)机房隔声机房的墙体、楼板应具有隔声作用。它的隔声效果与墙或楼板的面密度有关,面密度愈大,隔声效果愈好。但增加厚度来提高隔声量不是好办法,一般说厚度增加一倍,也就能增加5dB左右的隔声量。增加隔声量的好办法是在墙体、楼板中增加空气层,即两层墙体或楼板。在空气层内配置吸声材料,隔声效果更好。对于楼板,通常可以在楼板下用弹性吊钩吊挂轻质板,必要时再在空气层内配置吸声材料。机房门隔声效果与门身的隔声能力和门缝的严密程度有关。通常采用内夹吸声材料(矿棉毡、玻璃棉毡等)的复合门。门缝采用企口挤压式的密封措施。最有效的隔声是采用双道门,并在门洞内贴吸声材料;或设门斗,内外门错开,门斗内贴吸声材料。房间的窗户是隔声最薄弱的环节。3mm厚的单层玻璃窗平均隔声量为24dB;双层3mm厚玻璃的单层窗的平均隔声量为27dB。如果采用双层窗,并且在窗四周做吸声处理,则平均隔声量可提高到42dB。另外,窗缝是否严密也影响隔声效果。一般说单层窗加密封条后,单层窗的隔声量可提高约5dB左右,双层窗都加密封条后可提高约11dB左右。六、空调系统中常用节能技术和措施1、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2、新风量及新风比的确定1)人员数量及设计新风量的确定2)CO2浓度控制3)全空气系统的新风比设计计算3、空调系统分区1)按照房间功能和房间朝向分区2)高大空间的分区空调A、分层空调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形成上下两个参数存在相对明显区别的空气层,其中底部的空气参数满足设计的要求。当空间较高时,一般的做法是:在空间上部一定高度的位置设置水平射流,同时上部排风,依靠水平射流层阻挡空气的上下串通B、分区空调技术:高大空间的分区空调技术包括:地板送风技术、底层送风技术和置换通风技术。这一技术的主要使用范围是:空间高度相对较低、无法采用前述的分层空调技术来进行明确空间参数控制的空间。因此,它对空调的分区并不会特别明显,在空间沿高度的变化过程中,参数存在一个渐进式的变化,更适合于民用建筑中高大空间的舒适性空调之中。3)内、外分区:一般距外围护结构4~6m范围内的面积为外区,其余面积为内区4、变风量空调技术:变风量空调系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按需供应”每个房间或末端的空调冷量或热量,防止各区域参数的失控5、焓值控制技术:原理是在空调的过渡季充分利用较低参数的室外新风,以减少全年冷源设备的运行时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为此必须要以下两个基本条件来保证:1)、空调系统必须适合于新风量的变化2)、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6、热回收:热回收包括空气热回收和冷却水的热回收。空气热回收设备从构造形式上主要有板翅式、转轮式、和热管式回收设备,从热回收性质上可以分为全热回收和显热回收两种。他们的共同原理是:利用建筑物或其他系统的排风与新风进行的热交换,在夏季回收空调冷量、冬季回收空调热量。7、冷却塔供冷技术:对于一些在冬季也需要提供空调冷水的建筑,可以考虑利用冷却塔直接提供空调冷水,这样可以减少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取得好的节能效果。七、采暖系统1、散热器采暖1)采暖系统分类:采暖系统分热水和蒸汽两个系统,热水采暖系统按照系统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按供、回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按系统管道敷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垂直式和水平式;按热媒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地温水采暖系统和高温水采暖系统。2)采暖管道的辐射,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热水管、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和凝结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立管与散热器连接的支管,坡度不得小于0.01;对于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坡度不得小于0.005。当受条件限制时,热水管道可无坡敷设,但管中的水流速度不得小于0.25m/s3)穿过建筑物基础、变形缝的采暖管道,以及埋设在建筑结构里的立管,应采取预防由于建筑物下沉而损坏管道的措施。4)当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并在管道穿过处采取固定措施使管道可向墙的两侧伸缩。2、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对建筑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单独设置采暖系统,宜设置热计量装置。当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装置采用热量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2)、户用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安装在供水管上,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3)、系统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的要求4)、户内采暖系统宜采用单管水平跨越式、双管水平并联式、上供下回式等形式5)、户内采暖系统管道的布置,条件许可时宜暗埋布置。但是暗埋管道不应有接头,且暗埋的管道宜外加塑料套管6)、系统的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于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在楼梯间设置管道井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建筑设计时单独考虑管道井的位置尺寸,另一种是占用靠近楼梯间的户内的一块面积砌筑出管道井。设计时单独考虑管道井对平面布置更加合理,用户平面格局更有利于使用。管道井的数量:对于一个楼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程的三个分期及护理
- 呼吸困难症状护理
- 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查房
- 2025年单位工作方案
- 2025年春节创意活动策划方案
- 利润损失保险-突破传统的财产险课件
- 12钢结构制作质量控制QC发布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4-2025学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新入院患者的入院护理评估
- 教科版2025届高考历史试题实战演练仿真卷含解析
- GB/T 44115.3-2025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内容表达第3部分:音频
- 《商务沟通与谈判》全套教学课件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校长在清明祭扫活动上讲话缅怀先烈不是一种简单的仪式而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神传承
- 储能行业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地理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海上浮架用抗老化高密度聚乙烯(HDPE)踏板》
- 2025年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论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制度:现状、问题与优化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