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_第1页
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_第2页
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传播若干“两难”问题的思考

知情权与报道度受众知情权是指受众享有通过新闻传媒了解其欲知、应知而未知事实的法定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已成为每个人活动的基础和动力,每个人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判断自身的处境做出各种选择,信息是决定每个人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离开了信息每个人必将落后于时代而无从发展。同时,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诸如自然环境、社会治安、政府决策等信息,直接影响甚至威胁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充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公民个人才能采取各种手段予以应对,趋利避害。正因如此,社会公众对知情权的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而作为大众传媒,随着社会的进步,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观念的不断创新,多能自觉地从“自说自话”到走向市场,从传者本位观向受众本位观转化,从而针对新闻报道中存在的内容不够及时、不够丰富等情况,着力突破原有的框框和模式,拓展新闻内容的疆界,不断丰富和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以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新闻信息需求,维护受众的知情权。随着新闻信息的海量提供,也引起了信息是否“过度”的讨论。其主要涉及知情权与隐私权、知情权与新闻报道的不良示范作用等方面的讨论,尤其是今年以来,系列校园暴力案和深圳富士康的连续跳楼事件的报道,使这些讨论更加炽热化。这给传媒带来了巨大的困惑:不报,难以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报道了,又可能越权或产生负效应。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笔者认为,要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无可厚非,也是新闻媒体应该着力追求的。但在报道过程中,要非常谨慎地把握好报道度,即重点把握好新闻报道的角度、广度和深度。角度就是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其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目的性。要把握好角度,就是要在新闻报道特别是报道暴力案件时,其出发点应是着力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因此在报道时重在基本的新闻事实,以发挥大众传媒的监测环境功能和警示作用,而不是在报道中刻意描写暴力行为,细致刻画血腥场面,具体描述犯罪过程。新闻报道是有边界的,其决定了新闻的广度。要把握好新闻的广度,就是对与边界还有很大距离的新闻事件报道要进行不断地拓展,而对已处于临界线的新闻事件报道只能点到为止,否则就会越界,从而造成越权、侵权。从深度上说,有的新闻可以不断挖掘,连续报道,而有的新闻,只能浅尝辄止。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深度,就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科学分析,根据不同的新闻事件采取不同的策略,达到深浅有度。现场感与整体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给受众以现场感无疑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采用了现场报道或连线现场的方式。特别是有了音频传播的条件下,报道中的现场真真切切,语音清清楚楚,既增加了新闻的感染力,也使新闻真实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样的尴尬:在海量信息传播、有着越来越多的“可疑”新闻的情况下,新闻如果全是由记者叙述的,会让受众怀疑其真实性;而如果以现场感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又往往会破坏新闻的整体性。如在电视新闻特别是国际新闻报道中,常有现场连线,画面上出现的“老外”讲话,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或因没有字幕,或因字幕不清晰,或因受众视力不好致使听新闻者看不成、听不懂新闻,从而使受众所接受的新闻是不连贯的,是支离破碎的。表现在纸质传媒中,则是一些方言、外文、网络语言等夹杂其中,让受众难以顺畅地阅读,新闻的整体性受到了破坏。就这一“两难”问题,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业界同仁,都有着不同的观点。如新闻中的外文、网络语言运用,语言学家多从捍卫母语的纯洁度来讨论,年轻网友们多从交流的便捷性角度来说明。而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笔者的想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作为一家媒体,要确保每一则新闻都是真实的,确保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而在受众中建立良好的信誉。这样的信誉,能使受众感受到,该媒体的报道,无论是有现场感的新闻,还是记者纯叙述的新闻,都是真实的。这就为媒体的传播方式选择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强化现场感的情况下,要保证新闻的整体性。其整体性的保证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实现新闻的无障碍传播。这里所说的受众接受能力,就是作为大众传媒,其所传播的符号应该是为广大受众所能识别的。其中在电视新闻中,面对中文公众传播的新闻,其所涉及的外语应该有中文字幕,且其字幕要照顾到大多数受众所能方便识别。其最佳方式是,既有现场的“老外”在说话,又有中文语音翻译加字幕,使在听或边听边看的受众都能方便地接收新闻。就纸质媒体的新闻传播来说,要就文中出现的非常见外语单词、网络语言等加以注释(其实,有关部门对此早有规定,只是不少媒体在不少时候没执行到位)。多样化与有效性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社会公众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对新闻报道的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改变新闻形式单一化、模式化倾向,寻求让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生动活泼、富于创造性,实现有效传播,成为不少媒体赢得受众的主要招数之一。但在目前的新闻传播过程中,追求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与传播的有效性往往是一对矛盾。如常见央视新闻频道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所播报的新闻是“纯新闻”,自从“引进”了特约评论员后,就是常在一则新闻的播报中或播报后,由特约评论员对该新闻进行评论。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据说该台的收视率也因此而提高了不少。但令笔者疑惑的是,特约评论员的评论内容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评论民工荒的是他,评论世界杯的也是他,评论国美股权之争是他,评犹太人定居点的也是他……反正,给人的感觉是无论古今中外,无论是军事、政治、经济、体育,事事都能评,样样都能论。笔者并不怀疑他知识渊博、思想深刻,但时间一久,“新面孔成了老面孔”,评论一多,“言多必失”。笔者认为,其形成的不良后果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人也许能就各方面的新闻事件都说上一两句,甚至专业、深刻的评论,但毕竟一个人要“全专业”是不太可能的,这就难免在非专业领域说外行话、似是而非的话,这就让新闻引导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二是这一举措是为了使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但久而为之,必将造成新闻表现形式新的单调化、模式化。就纸质传媒来说,新闻评论是“老品种”,其时强时弱。如有的报纸的评论文章,署名只是笼统地署着“本报特约评论员”或“本报评论员”,评论作品也大都由同一作者主笔;有的虽然是不同的作者署名,也由不同的人“操刀”,但见到的多是老面孔,就那么几个作者轮番上阵而已。笔者认为,要体现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实现新闻引导的有效性,除了品种的丰富之外,还要有“丰富”的主持或主笔。毕竟,也只有不同的领域由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论,才能增强新闻评论的权威性,从而增强新闻评论的有效性。否则,就中看不中用,久而久之也不“中看”了。人民日报常常对一些重要话题发表署名“任仲平”的评论,其创作机制之一就是“七八条枪”:有社领导,有部主任,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