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一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4分)1、中国古代的奴隶制五刑是指____。A、笞、杖、徒、流、死B、墨、劓、剕、宫、大辟C、脯、醢、炮烙、抽肋、凿颠D、鞭、居作、徒、赎、死【答案】B【要点】中国古代奴隶制五刑体系【解析】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重要刑罚的总称,其中,既有奴隶制五刑,也有封建制五刑。奴隶制五刑源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定型于西周,涉及墨、劓、剕、宫、大辟五种,是以死刑和残骸肢体完整性和功能的肉刑为主体的,充足体现了奴隶制刑罚的残酷性和野蛮性。选项A中的笞、杖、徒、流、死系封建制五刑,其确立于隋《开皇律》。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2、西周时期关于婚姻成立的严禁性要件是____。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C、同性不婚D、履行“六礼”程序【答案】C【要点】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解析】依据《周礼》的规定,西周时期婚姻的成立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婚姻成立的前提条件;二是男女双方必须达成法定婚龄,即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三是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则,即男女双方必须是异姓为婚;四是必须履行“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是程序性要件。该题所提供的四个选项均属于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法定要件,但A、B、D三项属于积极要件,只有C向属于悲观要件,即严禁性要件。该考点曾于2023年多选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3、春秋战国时期,最先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是____。A、晋国B、郑国C、楚国D、秦国【答案】B【要点】中国古代成文法的公布【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兴起,他们为了限制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维护自身的利益,纷纷开展了变法改革运动。成文法的公布,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根据《左传》的记载,公元前536年,郑国在当时的执政子产的主持下,率先“铸刑书于鼎,认为国之常法。”这是中国古代最早公布的成文法。继郑国之后,晋国、楚国等也相继公布了成文法,如晋国的“铸刑鼎”,楚国的“被庐之法”。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22023判断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四节。4、在西周时期,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所使用的较短的契券称为_____。A、傅B、别C、质D、剂【答案】D【要点】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制度【解析】西周时期,民事关系已经比较活跃,在实践中,通常以契约券书作为交易关系的凭证。“质”和“剂”就是使用于买卖关系中的两种不同的契约券书类型。其中,“大市以质,小市以剂”。质和剂是两种长短不同的契约券书,人口畜牲之类的大宗交易谓之“大市”,使用长券即质;而兵器、珍异之类的小宗交易谓之“小市”,使用短券剂即可。至于傅、别,则是西周时期用于债务关系的契约券书。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2023年判断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5、商代惩办官吏犯罪的专门法律是_____。A、《汤刑》B、《官刑》C、“民居之法D、车服之令【答案】B【要点】商代法律的重要内容、治官之法【解析】商代有职务犯罪的规定,并制订过“官刑”予以制裁,其重要是关于“三风十愆”的规定:其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是谓巫风;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是谓淫风;而乱风是指侮圣言、逆忠直、远耋老、比顽童。“三风十愆”共计三种犯罪是个罪名,涉及了当时重要的职官犯罪,这些犯罪被看作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商代对于触犯“三风十愆”者给与重惩,这也开了中国古代严法治吏的先河,足见国家对官吏犯罪的重视。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二节。6、西周时期,婚姻关系成立的刑事要件是_____。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同姓不婚C、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D、六礼【答案】D【要点】西周婚姻关系成立的要件【解析】依据《周礼》的规定,西周时期婚姻的成立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婚姻成立的前提条件;二是男女双方必须达成法定婚龄,即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三是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则,即男女双方必须是异姓为婚;四是必须履行“六礼”程序。“六礼”涉及:纳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赠受礼品,并求婚);问名(男方请媒人询问女子姓名及生辰);纳吉(将女子姓名及生辰进行占卜,卜得吉兆之后即订婚);纳征(又称纳币,男方正式送聘礼给女方);请期(男方与女方商定婚期);亲迎(男子奉父母之命去女方家迎娶女子)。西周以后,各朝代基本沿用“六礼”作为婚姻成立的礼仪形式要件。该考点曾于2023年多选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7、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_____。A、敬天保民B、听命于神C、明德慎罚D、德主刑辅【答案】B【要点】商代法制的特点、神权法思想【解析】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从夏代起就已经形成,但需要指出的是,夏代宣扬“受命于天”、“奉天伐罪”,所崇尚的“天”与“天命”还仅仅处在朴素的自然神阶段。到了商代,则将“天”及“天命”人格化为形象的“帝”或“上帝”,并与祖先一起奉为神灵祭祀崇敬。因此,商代已由简朴的自然神崇敬发展为与祖先神崇敬相结合,由单纯的“天罚”进入到与借助占卜巫术“神判”相结合。古人曾评论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商王作为自然神在人间的代表和祖先神在当世的代表,经常借助占卜典礼充当交通人神的工具,以领受天命与神意。殷墟出土的十余万片甲骨卜辞,就是商王向天帝神灵请示报告天象季候、年成丰歉、战争胜负及司法裁判、定罪量刑等内容的国家档案,也是“殷人尊神”的实践记录。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二节。8、周穆王时期,为了挽回“王道衰微”的局势,所制定的法典是_____。A、九刑B、汤刑C、吕刑D、法经【答案】C【要点】西周的立法状况、吕刑【解析】西周中叶,“王道衰微”,“诸侯有不睦者”。为了缓和社会危机,穆王命司寇吕侯“作修刑辟”,主持制定《吕刑》。吕侯后被封为甫侯,故《吕刑》又名《甫刑》。《吕刑》早已失传,现存《尚书·吕刑》系后世补作,但保存有西周《吕刑》的许多内容,具有珍贵的资料价值。它涉及三章二十二项,涉及刑事方面的实体法与程序法内容,通篇体现了“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第一章重要叙述制定《吕刑》的起因和通过,追溯刑罚制度的形成历史,阐明德刑并用的指导思想。第二章系统规定了以五刑与赎刑制度为核心的刑罚体系及合用制度,并规定了一些司法诉讼程序和审判原则。第三章再次强调德刑关系及对司法官员的办案规定。《吕刑》作为一部刑事法律文献,是研究中国初期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的重要材料。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9、西周时期司法审判中,用来鉴别口供真伪的方法称为_____。A、五听B、五过之疵C、勘验D、法医鉴定【答案】A【要点】西周的司法审判制度、五听【解析】西周时期的司法审判中十分重视证据的运用,对于当事人的口供,司法机关一般使用“五听”之类的审讯方式以鉴别其真伪,即“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五听”具体是指:一是“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二是“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三是“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四是“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五是“目听”,“观其眸子视,不直则眊然”。这种察言观色的审讯方式,是古人运用犯罪心理分析的一种经验总结,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特别是与夏商时期的“天罚”、“神判”相比,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完全依赖主观上的自由心证,则难免出现冤假错案。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10、根据《左传·昭公六年》的记载:“夏有乱政,而作_____;商有乱政,而作_____。”A、汤刑;禹刑B、禹刑;九刑C、禹刑;汤刑D、汤刑;吕刑【答案】C【要点】夏商时期的基本法律【解析】关于夏商时期的刑,《左传》昭公六年有“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的记载。“禹刑”、“汤刑”作为“乱政”即社会矛盾趋于激化的产物,分别是后世对夏商二代刑事法律规范的统称。它们既不是成书于一时的成文法,也并非夏禹、商汤等人所制订,而是夏商时期逐步形成和不断扩充的,其内容基本以习惯法为主。后人之所以将它们以禹、汤等命名,但是是出于对本部族政权的开创者所表达的一种尊奉和崇敬,同时也是“夏刑”、“商刑”等的一种代称。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一、二节。11、西周时期,为严格法官责任,特别规定了_____。A、五听B、五过之疵C、法官回避D、受财枉法【答案】B【要点】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法官责任【解析】西周有法官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严禁司法人员徇私枉法。如《尚书·吕刑》即有“五过之疵”的规定,规定“其罪惟均,其审克之”。“五过之疵”指司法人员应当杜绝的徇私枉法、出入人罪的五种弊端:一是“惟官”,即司法人员与涉案囚犯有同僚关系;二是“惟反”,即敲诈囚犯令其翻供或隐瞒实情;三是“惟内”,即司法人员与涉案囚犯有亲属关系;四是“惟货”,即索贿受贿贪赃枉法;五是“惟来”,即与案犯勾结互相往来。这五种行为依法与涉案罪犯同等处罚。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12、春秋战国时期,成文法的公布曾引起了剧烈的争论,其中,郑国子产公布成文法,遭到了_____的反对;晋国公布成文法,遭到了_____的反对。A、邓析;孔子B、叔向;孔子C、孔子;叔向D、邓析;叔向【答案】B【要点】春秋战国时期成文法的公布【解析】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在新旧势力之间引发了剧烈的争论。一方面,郑国的“铸刑书”遭到晋国旧贵族叔向的强烈反对。叔向指出,西周之所以不公布法律,是“惧民之有争心”,紧张百姓了解法律内容后不好统治。如今将刑书内容铸于刑鼎,“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这就破坏了“礼治”传统和贵族集团对法律的专擅垄断。不久,晋国的“铸刑鼎”也遭到鲁国旧贵族孔子的责难。他认为,“贵贱不愆”是各级贵族统治者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立国之本。如今抛弃这一原则,“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认为国?”铸造刑鼎公布成文法,就会动摇贵族统治者的权威地位,破坏原有的宗法等级秩序。参照《精讲》第一章第四节。13、最先规定“乱政”罪和“疑众”罪的朝代是_____。A、夏朝B、商朝C、西周D、汉朝【答案】B【要点】商朝的重要罪名【解析】商代继续沿用不孝、违命等罪名。在此基础上,商代又出现一些新罪名。如《礼记·王制》记载,商代有“乱政”、“疑众”罪的规定:“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其中“乱政”罪涉及三种政治性犯罪:一是任意曲解或破坏法律政令,二是扰乱名分或变乱法度,三是以旁门左道干扰统治秩序。“疑众”罪涉及五种蛊惑人心、制造混乱的违法犯罪:一是制作违禁乐舞、奇装异服、奇技淫巧,二是虚伪狡诈、巧言辩解,三是引用或宣扬违法理论,四是纵容非法言行、文过饰非,五是假托鬼怪、悖礼逆制。但是,《礼记·王制》是汉初文帝命博士诸生兼采六经古制编定的,上述内容与商周制度不一定完全相符。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二节。14、“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文出自_____。A、《周礼》B、《礼记》C、《尚书》D、《吕刑》【答案】B【要点】西周时期的刑罚合用原则【解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西周奉行的法律合用原则,其出自《礼记·典礼》。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的作用在于调整宗法等级秩序,不同身份等级的人也就合用不同的礼。特别是各级贵族所享有的特权性礼,自然不合用于普通平民或庶人。庶人虽然不能违法僭用自己所不得合用的特权性礼,却必须严格遵守强制性规范的礼。所谓“刑不上大夫”,是指刑罚的制定目的不是针对大夫以上的各级贵族,而是为了防范和制裁普通平民或庶人。同时,由于不同身份等级的人实行同罪异罚原则,大夫以上的贵族即使违法犯罪,一般也可以享有司法特权。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二、多向选择(每题2分,共8分)1、西周时期的民事案件称为_____,刑事案件称为_____。A、诉B、讼C、狱D、争【答案】B,C【要点】西周时期的诉讼制度【解析】西周时期,人们在观念上已经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特性,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进行区分。凡民事案件,一般称为“讼”,刑事案件则称为“狱”。郑玄解释说:“讼,谓以财货相告者。”“狱,谓相告以罪名者。”《吕氏春秋》的解释更为简洁:“争财曰讼”,“争罪曰狱”《周礼》中记载:“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然后致于朝,然后听之。”这里“两造”是指诉讼双方当事人,“剂”则是指记述诉讼请求的诉状。“束矢”是指一百支箭,“钧金”是指青铜三十斤,两者分别是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2、西周时期,将故意犯罪成为_____;将惯犯称为_____。A、眚B、非眚C、惟终D、非终【答案】A、C【要点】西周时期的刑罚合用原则【解析】《尚书·康诰》把犯罪明确区分为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实行故意或惯犯从重、过失或偶犯从轻的处罚原则:“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非眚”与“惟终”分别是故意犯罪与惯犯,即使小罪也要严惩;“惟眚”与“非终”分别是过失与偶犯,即使大罪也可宽宥减刑。它把犯罪的主客观方面结合起来,对不同情节的犯罪行为区别对待,符合刑罚合用制度的基本规定。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3、西周时期,比较普遍的契约形式是_____。A、质剂B、傅别C、白契D、红契【答案】AB【要点】西周时期的民事法律、契约【解析】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民事经济关系,西周已出现傅别、质剂等契约形式。傅别是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契约。《周礼·天官·小宰》载:“听称责以傅别。”质剂是调整商品交易关系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载:“听卖买以质剂。”凡人口、牲畜之类大宗交易谓之“大市”,使用“长券”即质;器具、珍异之类小宗交易称为“小市”,使用“短券”即剂。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2023年判断题、22023判断题中出现。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4、下列关于“三国三典”的叙述对的的有_____。A、“三国三典”是西周初年提出的治国理论B、“三国三典”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合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法C、“三国三典”内容是“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D、“三国三典”最早见于《尚书》【答案】AC【要点】西周统治者的法律思想【解析】“三国三典”是西周初年统治者在总结前代统治经验及用刑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刑事政策。其具体化就是“刑罚世轻世重”,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该政策强调应当根据社会现状来决定刑罚的宽严限度。在政权刚刚建立之时,用刑应当偏于轻缓,以稳定人心;当国家政局稳定期,用刑则应当平和、适中,不偏轻也不偏重;当国家政局动荡、混乱不安时,则应当用严刑峻法来弹压暴动,以恢复社会秩序的安定。“三国三典”的理论最早见于《周礼》,是长期政治统治和用刑经验的结晶,对后代统治者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三、简答题试述“刑始于兵”,“礼源于祭祀”。【要点】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特殊途径【解析】我国古代奴隶制法律由礼和刑两部分组成,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和祭祀,导致了我国古代法律的产生,这一点也是我国古代法律产生的特殊途径。1、所谓“刑始于兵”,是指中国古代的法律最早起源于军事领域。东汉的应劭最先提出“兵狱同制”,,元代的脱脱将之归纳为“刑始于兵”。其具体表现为:(1)、刑罚产生于战争,军事掠夺与弹压使得暴力成为需要,于是产生了刑罚。(2)、军官与法官等同,我国古代的司法官多称为士、师、大理、司寇、廷尉,这些原本是军职,说明司法官最初都是由军官兼任的。(3)、军法源于军纪。“师出以律”,必须用法律手段保证军队的纪律,才有也许在战争中取胜。2、“礼源于祭祀”,是指构成奴隶制法的礼,起源于古代人们的祭祀活动。礼本为盛放玉的容器,用来指代祭祀的仪节,后来,其内容及合用范围不断扩大,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被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尊卑上下的等级秩序。“礼源于祭祀”,也使得我国奴隶制法律呈现出较强的宗教色彩,其涉及范围广泛,是法律、宗教、哲学、道德、伦理等的综合体。四、分析题试分析“三国三典”。【要点】西周的刑事政策【解析】“三国三典”是西周初年统治者在总结前代统治经验及用刑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刑事政策。其具体化就是“刑罚世轻世重”,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该政策强调应当根据社会现状来决定刑罚的宽严限度。在政权刚刚建立之时,用刑应当偏于轻缓,以稳定人心;当国家政局稳定期,用刑则应当平和、适中,不偏轻也不偏重;当国家政局动荡、混乱不安时,则应当用严刑峻法来弹压暴动,以恢复社会秩序的安定。“三国三典”的理论长期政治统治和用刑经验的结晶,对后代统治者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唐律就是中典治国的典范,而明太祖则奉行“刑乱国用重典”的方针,以严刑峻法来弹压人民及保证吏治的廉洁。试题二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4分)1、西周初期制定的不公开的刑书成为_____。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答案】C【要点】西周的刑事法律【解析】《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左传·昭公六年》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西周的《九刑》事实上指西周成文刑书共分9篇。《左传·文公十八年》在记述周公《誓命》内容时说:“在《九刑》不忘”。孔颖达作疏说:“谓之《九刑》,必其诸法有九”,只因“《九刑》之书今亡,不知九者何谓。”又据《逸周书·尝麦解》记载:周成王四年,曾下令大正(司寇),主持修改刑书。当时,太史保管刑书仍为九篇。《禹刑》系夏代之刑事法律的总称,《汤刑》系商代刑事法律的总称,《吕刑》则系西周中期穆王时期制定。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中出现。参与《精讲》第一章第三节。2、最早确立较为系统的赎刑制度的是_____。A、夏B、商C、西周D、汉【答案】C【要点】中国古代的赎刑、吕刑【解析】西周中期,穆王命司寇吕侯制定《吕刑》,系统规定了赎刑制度。现存《尚书·吕刑》有“五刑之疑有赦”的规定,就是指对合用五刑有疑义的案件应予赦宥,改以赎刑折抵。根据其规定:“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劓辟疑赦,其罚惟倍,阅实其罪。剕辟疑赦,其罚倍差,阅实其罪。宫辟疑赦,其罚六百锾,阅实其罪。大辟疑赦,其罚千锾,阅实其罪。”锾是铜的货币单位,一锾为六两。上述五种刑罚的赎免,分别缴纳一百、二百、五百、六百、一千锾铜。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3、一下关于商代继承制度的叙述,对的的是_____。A、始终贯彻兄终弟及的继承原则B、始终实行嫡长子继承的原则C、经历了由兄终弟及到嫡长子继承原则的转变D、实行诸子均分财产的原则【答案】C【要点】商代的继承制度【解析】商代继承关系是由当时所有制产生,并由所有制决定的。同时又与从氏族社会血缘关系脱胎而来的宗法制密切关联。纵观商朝统治过程,其继承制度经历了从“兄终弟及”到嫡长子继承。所谓“弟及为主,子继为辅”。亦即兄死弟继,无弟子继,弟死兄子继。正如《史记·殷本纪》所载:“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即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是未尝有嫡庶之别也”。兄终弟及有助于年富力强者掌权,比兄子有更多的统治经验。但叔伯兄弟争王位往往出现火饼。正如《史记·殷本纪》载:“自仲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相争代立,比九世之乱,于是诸侯莫朝”。这样,使商朝统治的嫡长子继承制最终确立,替代了兄终弟及制。商从第十一代王武丁起,始立太子制。政治权力与物质财产的嫡长子继承制,因有助于统治的延续,故成为历代相沿的定制。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二节。4.西周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是()。A.大司寇B.士C.廷尉D.大理【答案】A【要点】西周中央审判机关大司寇【解析】西周时期,自周天子以下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司法机构。中央常设最高司法官为大司寇。大司寇之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司寇之下又设“士师”、“司刑”、“司刺”等协助司寇解决刑事案件。西周在地方政权,分别设立“乡士”、“遂士”两级司法机构。西周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立不同的官职解决刑事、民事案件,是西周司法组织的重大发展,深深影响封建后世。该考点曾于2023年判断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5、春秋时期郑国公布成文法之后,又一个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是()。A.楚国B.晋国C.齐国D.鲁国【答案】B【要点】晋国铸刑鼎【解析】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和旧礼制的破坏,率先“铸刑书于鼎,认为国之常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公元前52023,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中国法律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体系趋于崩溃,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参照《精讲》第一章第四节。6.赎刑作为制度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答案】C【要点】赎刑制度化【解析】商周时已经出现墨、劓、宫、大辟等奴隶制五刑,此外尚有赎刑,但这时远未制度化,周穆王命吕侯进行法律改革时,才对赎刑制度加以完善,形成制度化。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7.西周时,定罪量刑要考虑犯罪的主观要件,将过失称为()
。A.非终B.眚C.非眚D.唯终
【答案】B【要点】西周刑罚原则【解析】西周时期,对于犯罪已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在一些西周的史籍中,.“眚”是指过失,“非眚”则指故意;“唯终”是指惯犯,“非终”则指偶犯。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8.西周穆王时期,命吕侯重修刑书,史称()。A.《吕刑》B.《九刑》C.《汤刑》ﻩD.《禹刑》【答案】A.【要点】西周吕刑【解析】周穆王为革新政治,命令当时吕国的诸侯兼周王朝的司寇的吕候作“吕刑”。后因吕国改称甫,所以“吕刑”又称“甫刑”。“吕刑”是西周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其内容已不可考,但《尚书•吕刑》篇中记载了本次穆王命吕侯进行法律改革的情况。《吕刑》继承并贯彻周初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根据了形势援法定罪量刑原则。《吕刑》所反映的周朝法制,是奴隶制法制的成熟形态,是在总结商和周前期法制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的重大发展。自汉以来的历代刑法志多首引《吕刑》,以示祖述渊源之意,可见《吕刑》之影响之深远。“九刑”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周朝初年制定的刑书,二是指西周的刑罚,即墨、劓、腓、宫、大辟五刑加上赎、鞭、扑、流等刑罚,合称“九刑”。而后人多把《禹刑》作为夏朝法律的总称或代称,《汤刑》作为商朝法律的总称或代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9.春秋末期,撰写“竹刑”的是()。A.子产B.赵鞅ﻩC.邓析 D.范宣子【答案】C.【要点】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解析】继子产铸刑书之后,郑国大夫邓析于公元前52023自行修订郑国的法律,书于竹简之上,称为“竹刑”。邓析的“竹刑”最初属私人著作,但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后来邓析由于政治纷争被执政者杀害,但他的竹刑仍在郑国流传并为执政者所接受,从而成为官方的法律。而在此之前,子产和赵鞅分别在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体系在走向崩溃,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步形成。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四节。10.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诸种学说中,较为流行的是()A.黄帝说B.尧舜说C.夏代说 D.商代说【答案】C【要点】中国法律的起源【解析】国家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世界其他各民族同样,中国国家与法的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般认为,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国家和法的最终形成,其重要依据有:第一,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制帝王。夏启以暴力手段夺取了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从而最终导致原始氏族制度的解体。第二,夏已开始按地区划分统治区域。夏启夺取政权以后,把所征服的地区划为“九州”,设“九牧”为九州的地方长官,开始形成新的国家行政区划。第三,夏朝还形成了国家机构和公共权力系统,涉及军队、职官、监狱以及贡赋制度。第四,夏朝还形成了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夏朝统治者对原始社会的“礼”和其他习惯加以改造,使之上升为国家形态的习惯法,同时还颁布法令,弹压各种违抗“王命”的行为和其他社会犯罪。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一节。11.西周时期规定,刑事诉讼必交诉讼费()A.束矢B.肺石C.路鼓ﻩD.钧金【答案】D【要点】西周司法制度【解析】西周时期对刑事、民事诉讼已有所区分,《周礼·秋官·大司寇》有“以两剂禁民狱”、“以两造禁民讼”的记载,据郑玄称:“讼,谓以财货相告者”;“狱,谓相告以罪名者”。“狱”与“讼”不同,由于性质不同,所以解决的方式也有差别。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西周时期对于刑事、民事案件的起诉、受理、审理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当事人还应当交诉讼费,刑事诉讼交的诉讼费称为“钧金”,民事诉讼交的称为“束矢”。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1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答案】C【要点】奴隶制五刑【解析】关于奴隶制五刑的起源,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古籍中重要有三种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奴隶制五刑最早起源于当时的一个先进部落苗民。华夏族在征服苗民之后,沿袭其刑罚刖、劓、黥等肉刑,并加以损益,形成了墨、劓、刖、宫、大辟等五种刑罚,并使之成为重要的常用刑罚体系。墨刑,又称黥刑,是在罪人或额头上刺字,再涂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墨刑是奴隶制五刑最轻的肉刑,夏朝以后,墨刑成为常用的肉刑之一,直至汉文帝时开始废除,但宋以后时有复活。劓刑,即割去受刑人的鼻子,较墨刑为重。刖刑,指砍去手刑人足的重刑,夏商时代,此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刑罚之一。宫刑,又称“淫刑”,源于苗民的刑罚,是破坏受刑人生殖器官的刑罚,宫刑是五刑中除死刑最为残酷和严厉的刑罚,汉代之后作为代死之刑,时废时用,直到北齐天统五年才法律上最终结束了宫刑的历史。大辟,是死刑的总称,其执行方法重要是斩首,所以又称杀罪。夏商周三代,死刑尚不规范,方法多样,手段残酷。特别是在夏商暴政末期,还出现了醢、脯、炮烙、剖心等酷刑。总之,墨、劓、刖、宫、大辟等五刑作为中国奴隶制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刑罚种类,肇始于夏朝,发达于商周,影响及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二节。13.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A.保护私有财产B.保护公有财产C.保护工商业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答案】A【要点】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解析】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率先“铸刑书于鼎,认为国之常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公元前52023,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之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中国法律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体系在走向崩溃,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步形成。一方面,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对传统的法律观念、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秩序的一种否认,打破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古老信条,结束了法律的秘密状态,使法律制度逐步具有客观性,走向公开化,开创了古代法制建设的新纪元,是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将改革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固定下来,为各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再次,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动,为战国及其以后的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制贵族垄断法律,强烈规定将成文法公布于众,以保障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摆脱旧贵族的压迫和宗法等级的羁绊。参照《精讲》第一章第四节。14.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A.质剂B.傅别C.协议D.券书【答案】A【要点】买卖契约质剂【解析】为适应调整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需要,西周已有质、剂、傅别与书契等契约形式。质、剂是运用于商品交易关系的买卖契约,所谓“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凡是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须使用较长的契券,称“质”;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则使用较短的契券,称“剂”。傅别则合用于借贷关系。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2023年判断题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1.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A.质B.剂C.傅别D.债券【答案】AB【要点】买卖契约质剂【解析】为适应调整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需要,西周已有质、剂、傅别与书契等契约形式。质、剂是运用于商品交易关系的买卖契约,所谓“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凡是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须使用较长的契券,称“质”;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则使用较短的契券,称“剂”。傅别则合用于借贷关系。该考点曾于2023年单选题、2023年判断题、2023年判断题中出现。中出现。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2.西周的刑法原则重要有()。A.区分故意与过失B.区分惯犯与偶犯C.老幼犯罪减免D.自首减轻处罚【答案】ABC【要点】西周刑法原则【解析】西周在总结夏商运用刑罚的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刑罚合用原则,这些原则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刑法理论和法制建设,并且对后世的刑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原则重要有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老幼犯罪减免、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等原则。而自首减轻处罚原则是在西周之后的秦朝才出现的。参照《精讲》第一章第三节。3.下列关于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的说法对的的有()。A.《法经》的公布属于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的活动。B.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动冲击了奴隶主的的特权地位。C.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动是中国法制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D.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标志着奴隶制的饿法律体系在走向崩溃,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渐形成。【答案】BCD【要点】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解析】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率先“铸刑书于鼎,认为国之常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公元前52023,晋国赵鞅把前任执政范宣子所编刑书正式铸于鼎之上,公之于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活动。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中国法律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体系在走向崩溃,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步形成。一方面,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对传统的法律观念、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秩序的一种否认,打破了“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古老信条,结束了法律的秘密状态,使法律制度逐步具有客观性,走向公开化,开创了古代法制建设的新纪元,是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有助于新兴的地主阶级将改革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固定下来,为各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再次,春秋时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天津市级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新高一英语初升高衔接《书面表达》含答案解析
- 《S管理素养的推进》课件
- 套头衫市场洞察报告
- 唾腺激素制剂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玻璃纤维网市场洞察报告
- 正装衬衫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八下地理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成本核算实务》课件
- 光伏接入系统方案
- 天津2024年天津市津南医院招聘7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首届贵州评茶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一例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3级患者的个案护理7600字(论文)】
- 医疗卫生信息科新职工培训课件
- ISO15189培训测试卷及答案
- QCT457-2023救护车技术规范
- 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附高度近视防控专家共识
- 静脉输液课件完整版
- 2024风电场智慧运维技术方案
- MOOC 唐宋诗词与传统文化-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