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3蒙元都城_第1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3蒙元都城_第2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3蒙元都城_第3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3蒙元都城_第4页
宋元考古-冯恩学讲义 23蒙元都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四章元代考古第一节蒙元都城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大蒙古国),尊号为“成吉思汗”,追尊元太祖。1229年成吉思汗传位给窝阔台,追尊元太宗。成吉思的第3子。1218年灭西辽。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统一中国北部。1246年窝阔台长子贵由继位。1246年招降吐蕃。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追尊元宪宗。窝阔台传位给蒙哥(蒙哥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拖雷的长子,因为拖雷继承成吉思汗的军队最多,势力最强)。派其弟忽必烈进军川滇。蒙哥汗攻打四川合州时受伤而死。1253忽必烈灭大理。1259年蒙哥汗攻打四川合州时受伤而死。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府(上都)即大汗位,建年号中统。1271年忽必烈废除“蒙古”号,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定国号“大元”,追谥成吉思汗为元太祖、窝阔台为元太宗、贵由为元定宗、蒙哥为元宪宗。1267年在金中都的基础上修建新的都城,1272年迁都,即元大都。1276年,攻陷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消灭南宋的最后抵抗力量,统一全国。之后,元军曾进攻过周边一些地区,如安南、占城、爪哇和日本等,其中以试图入侵日本的战争最为著名,元朝于1274年和1281年两次入侵日本。1368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攻入大都,元亡。《辞海》对元朝解释是分2种:从成吉思汗算起,15帝,163年。从忽必烈定国号算起,11帝,98年。《现代汉语词典》的元代纪年表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严格来说:1206—1270属于蒙古国时期1271—1351属于元朝时期蒙元时期是蒙古时期和元朝的总称。蒙元时期有4个都城:第1个都城是哈尔和林(哈拉和林),后来修建上都、大都和中都。(一)外蒙古的哈拉和林哈拉和林,蒙古语“黑色石头”。位于杭爱山麓,鄂尔浑河上游的东岸。1368年,大都被明军攻克后,元朝皇帝迁往哈拉和林,北元政权以之为首都。1370年明军攻克哈拉和林,大火烧了整整25个日日夜夜,哈拉和林基本被毁灭。后重建但是蒙古诸部分崩离析,和林也逐渐没落。1235年,蒙古国的第二代大汗——成吉思汗的三儿子窝阔台,在这里建造了宏伟壮观的哈拉和林城堡,这是蒙古族在漠北发祥之地修建的早期都城。城作不规则的长方形,南北约2500米,东西约1300米。周围有土墙,四面设城门。在城西南部发现宫殿址,宫殿围墙呈不规则方形,长255米,宽220~255米,内有5个台基。中央台基高约2米,上有大型殿址,面积为55米×45米,有人根据花岗石柱础的位置,推定殿内共有75根木柱。地面铺设绿琉璃方砖。在殿南面发现用花岗岩石板砌成的门址。周围4个台基的建筑都面向中央大殿,类似唐宋宫殿的布局。一般认为这群宫殿建筑系1235年窝阔台所建之万安宫。宫址下的地层中发现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佛教彩绘壁画遗迹。城中央为商业和手工业区,建筑遗存集中在东西、南北两条大道附近,发现炼铁炉和陶窑等手工作坊,出土大量铁农具(犁、铧、镰)、武器及生铁锅等。城址内出土的大量北宋钱币、钧窑和磁州窑瓷器,以及汉式铜镜、砖瓦等。后来,蒙哥汗又在皇宫大殿的宝座旁建造了一棵大银树,毁于战争。现在地面有建筑构件,钧窑瓷片和陶制的“刹刹”(佛像)。有一个个硕大的基石排列在那里,仿佛是一个个凝固的标点,记录着一段辉煌历史的终结;龟跌仍在那里忠诚地守望着。现在还保留着明清时期修筑的喇嘛教佛寺——额尔德尼昭庙,属于藏汉结合的形式。(图片3张,《中国文物报》2003年7月4日额尔德尼昭是蒙古国著名古寺庙,位于首都乌兰巴托西部的哈拉和林,距市区400公里。由外喀尔喀土谢图汗阿巴岱汗(公元1534~1586年)建造于1586年,他皈依喇嘛教后,曾亲自前往朝见三世达赖喇嘛,从此喇嘛教在蒙古国流行起来。这座寺庙,是蒙古第一座喇嘛庙。(二)元上都1、位置与调查历史上都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五一牧场的滦河支流闪电河北岸,当地称“兆奈曼苏默”,蒙语108庙之意。公元1251年,蒙哥汗在漠北即位后,命其弟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即由漠北南下,驻帐于桓州与抚州之间的金莲川,“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建立了蒙元历史上著名的“金莲川幕府”。1255年(元宪宗五年),蒙哥汗又将属桓州管辖的金莲川之地赐封给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河北“选地建城郭,三年建成”,初名开平府。1260年4月,忽必烈在此继汗位,开平遂成为临时都城。1263年(中统四年)“升开平府为上都”,亦称上京和滦京,元上都正式成为元朝都城。1264年(中统五年),改燕京为中都,1267年(至元四年),北京的大都建成,至此,以大都为正都,上都为夏都,两都制正式确立。自忽必烈始,元朝的历代皇帝都实行两都巡幸制,每年农历四月至九月,元朝皇帝都在元上都避暑和处理政务。上都城是忽必烈在藩府时开始建筑的城,在忽必烈即帝位后,上都成为皇帝避署游幸的陪都,“上都创于先帝而修于累朝”。解放前日本人曾进行过发掘和勘查。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文物工作队的张郁调查和勘测了元上都遗址,写成《元上都故城》一文。蒙古文物工作队编:《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第九编,181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1973年秋,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贾洲杰、周清澍、周良霄、李逸友等一行,赴元上都遗址进行了调查和测绘。贾洲杰:《元上都调查报告》,《文物》1977年5期。1993年6~7月,199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测绘局航测遥感大队的配合下,在对元上都进行重点调查和小型试掘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测绘,此后几年,持续对元上都四关等30余处建筑基址进行了调查测绘和少量的试掘。1998年6~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元上都南关明德门道路两侧的两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2、元上都的平面布局元上都城垣的建筑分为内外三重,中央为宫城;围绕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西、北两面者为外城。以元上都宫城正北中央大殿和宫城南门至皇城南门为南北中轴线,测得元上都城南北方向与真子午线平行,为0度。仓址——调查发现的几处仓储遗址,分别位于东、西两关和北关。(1)外城外城是在皇城外围扩建而成,围绕于皇城之西、北两面,整体形状成曲尺形。东墙接皇城东墙北端向北延伸,长815米,南墙接皇城南墙西端向西修筑,长820米,北墙和西墙均长2220米。这样,元上都全城外观基本呈正方形,除东墙长2225米外,其余三墙皆长2220米。外城城墙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约20厘米,夯实程度不如皇城。城墙底基宽10米,顶宽2米,残高约为3~6米。墙体无马面、角楼等军事性附属设施。围绕外城四周有护城河。外城共有四门。北墙两门,南墙一门,外筑长方形瓮城,形状同于皇城之南北瓮城,一般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瓮城门为南、北向直开;西墙中部一门,外筑马蹄形瓮城,南北宽60米,东西长55米,瓮城门折向南开(形状与皇城东西门瓮城相同)。经对外城北墙西侧城门址的解剖得知,门道宽10.8米,门道两端的夯土墙上贴一排由圆木一破为二的桦木板,厚约3—4厘米,此应为修筑墙体时的护板。瓮城的城门均用石块封堵。皇城南侧西门外通向西墙的大街用河卵石铺垫。外城的西南部有纵横交错的街道和整齐的院落遗址。在与南门相对处及其东侧,为两条南北向的大街。建筑遗址一般分布在靠近街道的地方。这些院落均是房屋临街,院落在后,应是当时上都城内的商业区。皇城南侧西门外与卵石路之间,有一处较大的院落,内有石砌的方形台基和分布前后的房舍,横跨在路之南北(测绘54号)。在西南部分布有较多的洼地和水坑。(2)皇城皇城位于外城之东南部,围绕于宫城四周,近方形,四墙长度不等。东墙长1410米,西墙长1415米,南墙长1400米,北墙长1395米。城墙中间为黄土分层夯筑,夯层厚约12~14厘米,夯筑坚硬,内外两侧均用自然石块包砌,石墙约厚0.5~0.6米,外侧石块略平整,用白灰坐浆,个别地段留有勾缝痕迹。墙基宽12米,向上渐斜收,一般底部1~2米处坡度较缓,其上则较陡直。现存高度多在6~7米,顶宽约5米。石砌墙体底部挖有基槽并建有斜坡状墙基,墙基较墙体向外伸出约15~20厘米,其中东墙墙基深30~40厘米,南墙墙基深约70厘米。元代诗人有“往来饮马滦河秋,滦河斜抱石城流”、“山拥石城月上迟,大安阁前清暑时”的诗句咏叹元上都。“石城”即元上都以自然石块包砌的皇城。可见高大宏伟的石砌皇城才是元上都的象征。皇城四角筑有高大的台墩,其上建有角楼。经解剖清理皇城东南角楼台墩,可知角楼台墩呈圆台形,由下至上渐做收分,底径约27.5米,顶径13.5米。在皇城四墙外侧,筑有梯形马面,每面墙6个,共24个。马面为中间以黄土夯筑,外侧三面包砌自然石块。马面整体呈正梯形,底宽上窄,三面向上斜向收分。底宽12米,凸出墙体约5.4米,残高约5.8米。皇城城垣有六门。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门外筑长方形瓮城,瓮城门亦南北开;东西墙对称各开二门,门外筑马蹄形瓮城,瓮城门分别折向南开,瓮城门道均用石块作过封堵。从清理的皇城南门来看:门道总长24米,单门洞,青砖券顶。瓮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63米,南北长51米,墙体亦是内为夯土,外用自然石块包砌。墙体底宽12米,残高7米,顶宽5.2米。瓮城门应当是木质的过梁式结构。在皇城西墙和北墙之北门西侧,发现有明显的河沟遗迹,河沟距城墙约25米,宽约10米,在两座西城门前绕行而过,可能具有护城河和排水沟之双重功用。开平城,最早的平面设计仅有宫城和皇城两重,皇城筑有高大坚固的角楼、马面和瓮城门,应当是全城防御的重点区域。皇城的街道宽窄不等,主次分明,且结合地形,基本做到相互对称。城内以正对南门的一条宽25米的南街为中心,左右各有一条15米宽的大街,南北贯穿全城。宫城南面的一条东西向宽25米的大街直通皇城南面的东西二门。除正对城门的主要街道外,皇城北部宫城外两侧的小街道也是纵横交错,相互对称分布。从文献中可知,当时设在皇城内的官署和庙宇等建筑较多。现在从地表观察,在东西两侧临街巷内可以看到20余处较大的高台之上的官署和庭院遗址。大型的寺庙遗址,如乾元寺、大龙光华严寺、孔庙和道观等宗教性建筑则基本分布在城内四隅。皇城的东部和东南、西南两角地势低洼,留有大片的水坑。(3)宫城宫城为元上都的主要建筑,位于皇城中部偏北处,略呈长方形,与皇城呈回字型结构。墙体中间以黄土分层夯筑,内外均用34×19×7厘米的青砖横竖错缝包砌,以白灰坐浆,灰缝厚1.5厘米。砖墙底部垫有厚40厘米的石条或片岩做基础,在砖面与夯土墙之间约1~1.2米的空隙内,用规格不等的残碎砖块、小的片石和泥土逐层平铺填筑。墙基宽10米,残高约5米,顶宽近5米东墙长605米,西墙长605.5米,北墙长542.5米,南墙长542米。宫城设有三门,分别位于宫城东、西、南三墙之中部,门外不设瓮城。元代咏上都诗作有“东华西华南御天,三门相望凤池连”的诗句,明确指出相望之三门的名字。在环绕宫城有河沟,具有城内排水和护城河的双重功能。宫城内的街道主要为三门相对的丁字大街。宫城内宫殿和院落基址星罗棋布,南北中轴线两侧,随形就势,分布有并不对称的大型建筑基址约40余处。在宫城正中三街相对之处,是大安阁3、元上都城内主要建筑(1)大安阁、穆清阁和水晶殿等为主体的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宫城之内,可以视为上都的大内;是一组包括棕毛殿及一些附设帐幕在内的以宫帐建筑为特色的建筑群,分布在外苑城,应在西内。大安阁最重要:忽必烈、元成宗、武宗、天顺帝、文宗、顺帝即位时的“忽里台”典礼是在此召开的。元灭南宋后,南宋幼主被送到上都,“世祖御大安阁受朝降”。虞集《跋大安阁图》记载:“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2)穆清阁又称穆清殿。宫城北墙正中位置有一“阙式”建筑,夯土台基与城墙连为一体,外包青砖。中间大殿呈凸字形,两端为向前突出的对称的工字形建筑,此建筑形体高大,东西长约130米,两端宽约60米,为宫城内最大建筑——穆清阁。《析津志辑佚》载:“至正年间,今上新盖穆清阁与大安相对,阁之两陲俱有殿,特出层霄,冠于前古。下亦三面别有殿,北有山子殿,上位每于中秋于此阁燕赏乐,如环佩隐隐然在九霄之上,着意听之,杳不可得,是为天下第一胜景。盖其地势抱皇城,缔构非凡故耳。然入八月,则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矣”。(3)水晶殿。元人萧洵记大都宫城“有水晶二圆殿,起于水中,通用玻璃饰,日光四彩,宛若水宫”。(4)香殿。载“大安阁后香殿内有时分……”,是专为天子敬香拜佛的地方,故称香殿。4.城外羊群庙祭祀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羊群庙乡奎树沟村北0.5公里的山湾缓坡地带(当地称石人湾)。1922年发掘部分遗迹。遗址分布在一列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脚下,地势背西向东,开阔平整。发掘了4座祭祀址,从南向北依次排列,最小间距350米,最大间距900米。每处祭址由汉白玉石雕像、祭台、石围墙组成。祭台——为夯筑方形,最大的1号祭台边长8.75米,残高1.25米,系用夯土外边用砖墙砌筑。2号祭台边长7~7.5米,残高2.17米,以石块和土夯筑而成,外包砖框。2号址的祭台和雕像的四角还发现了较大的基石,可能原有亭式的建筑以护祭台和石像。雕像——祭台前正中有一个汉白玉石雕象,头部皆被破坏,都是坐于交椅上,左手放于腿上,右手握杯于胸,残高1.3~1.55米。1号和3号址的石像的衣服有龙纹,其中1号像是五爪龙。2号像衣服上是缠枝花。故可知身份为皇王宗室。在雕像两侧都有墙基发现。石围墙——南北两面作平行直线,东西呈弧形。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30米,墙宽1.5米,残高0.7米以下。性质——羊群庙祭祀址可能是元朝皇室祭祀祖先的遗址。蒙古人有秘葬之俗,元朝帝王死后归葬于发祥祖地肯特山一带,在上都一带又设祭祀址进行遥祭。(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曾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为配合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元上都重要遗迹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考古发掘工作,至2011年4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4支考古队,对明德门、御天门、大安阁和穆清阁等4处遗址的发掘工作基本完成,为元上都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和数据资料。(三)元大都城大都位于今北京市。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十一年建成宫城,至元十三年建成大城。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大城市。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时,大都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寺庙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同年,发布了令旧城(金中都故城)居民迁入新都的诏书。一、主要考古研究成就元大都考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主要以文献记录和现存遗迹进行平面复原,64~74年又进行试掘和勘察,并对平面布局作了新的复原。发掘了一些建筑遗迹,如和义门瓮城城楼、太平庄北的一段城墙,后英房胡同的大型住宅、水涵洞、排水沟、库房建筑等,对了解元代建筑有重要意义。经勘查,大都城南北长约7600,东西宽约6700米。城墙夯土筑成。纵贯宫城中央的南北大路是元大都的中轴线,宽82米。经证实元大都中轴线与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重合。元大都东北部钻探结果表明:元代的街道仍然被明清的北京城大量沿用。二、布局特点1、平面为长方形,外城、内城、宫城三城相套——沿用了北宋开封城的布局特点。2、在南北向的主干大街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排列着东西向胡同,形成整齐的街网布局。对胡同的勘察结果:大街宽35米(街主路宽25米,两侧有排水沟,沟外小路宽2.5米),胡同宽7—9米。元代的街道仍然被明清北京城大量沿用。如从光熙门大街至北顺城街之间,排列东西向胡同22条。这与今天北京城从朝阳门到东直门之间排列22条东西向胡同是相同的。表明唐的里坊制度彻底消失了。3、太庙居左,社稷居右,符合周礼“左祖右社”的规定。4、各类建筑有一定的等级差异。宫城为第一等,兴圣宫、隆福宫、太子宫为第二等,是宫城的二分之一,太庙、社稷、中书省、大都路总管府、寺庙等是第三等,约占宫城的四分之一。5、宫苑用水系统和漕运系统分开。前者路线是金水河——太液池——通惠河,后者是高梁河——海子(积水潭)——通惠河。前者沿岸发展为风景区,后者沿岸发展为商业区。6、宫城内主要建筑是前殿后阁布局:前朝是大明殿,后寝是延春阁。明代皇宫向前移动,所以,元宫城东西墙与明故宫东西墙位置重合,南门在明清故宫的太和殿下,大明殿在乾清宫等后三殿下(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延春阁在景山下。三、和义门瓮城门址1969年在拆除西直门箭楼时发现了压在明代箭楼之内的和义门瓮城门址,门洞内有至正十八年的题记(1358年),而文献也记载元顺帝在1359年下诏修建大都瓮城,可见实际修建已经在1358年就开始了。门楼已被拆除,仅存墩台和门洞,门洞长9.92米,宽4.62米,主体结构仍然沿用了宋代的过梁式城门。(四)元中都1、元中都的修建历史元中都是选在上都与大都之间的军事要地。张北的中都是元代在1307年大德十一年修建的,中都在野狐岭之北。野狐岭是燕山与阴山的分界,形成一个平坦的从草原通达北京的谷口。至大4年停止修建。元成宗死,由在蒙古高原能征善战的海山即位,即元武宗。海山即位下诏修建中都,海山死后停止修建。1211年秋,成吉思汗率大军攻金。当时,金朝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千家奴)与参知政事完颜承裕(胡沙)将兵屯驻抚州,筑乌沙堡。蒙古军先锋哲别攻克乌沙堡,取乌月营。接着,蒙古军又攻克抚州。独吉思忠退守宣平(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独吉思忠失于边备,被金廷解职,改由完颜承裕主军事。金将定薛以30万大军守野狐岭,蒙古军与定薛军激战,金军大败,“其人马蹂踏死者,不可胜计”。蒙古军连夜追击,金军“死者蔽野塞川”,“金人精锐尽没于此”。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写道:“这是一次很大的仗,很出名,直到如今,成吉思汗野狐岭之战还为蒙古人所知,并引以为荣”。1214年夏,金宣宗迁都汴京,漠南地区全部被蒙古占领。自成吉思汗南下攻金、金主迁都于汴京之后,抚州路就成为从中原前往草原的必由之路,抚州道成为通往漠北的驿站正道。太祖十五年(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