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F 1006-1994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是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一级标准物质是指具有最高计量学品质的标准物质,其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被确定得足够准确,能够满足最精密测量需求,并且通常用于校准其他标准物质或作为工作标准来传递量值。
根据这项标准,一级标准物质的制备需要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材料均匀性良好、稳定性高。同时,对于每一批次的一级标准物质,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都必须经过详尽而精确的化学分析或物理测试以确定其特性值及相应的不确定度范围。这些过程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获得所需纯度级别的原料;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样品在储存与运输期间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以及利用多种独立的方法和技术对样品进行交叉验证等步骤。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4-07-20 颁布
- 1994-12-01 实施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006—1994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TechnicalNormofPrimaryReferenceMaterial
1994-07-20发布1994-12-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JJF1006—1994
ৣॣ
ॣॣॣॣॣॣॣॣॣॣॣॣॣৣॣ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JJF1006—1994ॣ
ॣॣ
ৣॣॣॣॣॣॣॣॣॣॣॣॣ
代ॣ替JJG1006—1986ॣ
TechnicalNormofPrimaryReferenceMaterialॣৣ
本技术规范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年月日批准并自年
19940720,1994
月日起施行
1201。
起草单位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
本规范技术条文由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JJF1006—1994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
韩永志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
余逵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
刘清贤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
参加起草人
:
陈保华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
JJF1006—1994
目录
一标准物质的制备
……………………(1)
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
……………(1)
三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检验
……………(2)
四标准物质的定值
……………………(3)
五标准值的确定及总不确定度的估计
………………(5)
六定值结果的表示
……………………(5)
七标准物质的包装与贮存
……………(5)
八标准物质证书
………………………(5)
附录随机数表
1………………………(6)
附录格拉布斯检验临界值表
2………(8)
附录狄克逊检验临界值表
3…………(9)
附录科克伦检验临界值表
4…………(10)
附录标准物质标签格式
5……………(11)
附录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格式
6《》……………(12)
附录标准物质证书封面格式
7………(13)
附录标准物质有关的名词
8…………(14)
附录标准物质申报的技术材料
9……………………(16)
附录标准物质的重复制备
10…………(17)
Ⅰ
JJF1006—1994
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
本规范①适于化学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及工程技术特性一级标准物质的研制二级
、(
标准物质的研制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
一标准物质的制备
候选物
1
候选物的选择应满足适用性代表性以及容易复制的原则
1.1、,。
候选物的基体应和使用的要求相一致或尽可能接近
1.2。
候选物的均匀性稳定性以及待定特性量的量值范围应适合该标准物质的用途
1.3、。
系列化标准物质特性量的量值分布梯度应能满足使用要求以较少品种覆盖预期
1.4,
的范围
。
候选物应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在有效期间使用的需要
1.5,。
制备
2
根据候选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程序工艺并防止污染及待定特性量的量
2.1,、,
值变化
。
对待定特性量不易均匀的候选物在制备过程中除采取必要的均匀措施外还应
2.2,,
进行均匀性初检
。
候选物的待定特性量有不易稳定趋向时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研究影响稳定性的
2.3,
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其稳定性如辐照灭菌添加稳定剂等选择合适的贮存
,,、,
环境
。
当候选物制备量大为便于保存可采取分级分装最小包装单元应以适当方式编
2.4,。
号并注明制备日期
。
最小包装单元中标准物质的实际质量或体积与标称的质量或体积应符合规定的
2.5
要求
。
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验
不论制备过程中是否经过均匀性初检凡成批制备并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的标准物
3,
质必须进行均性检验对于分级分装的标准物质凡由大包装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时
。,,
都需要进行均匀性检验
。
抽取单元数
4
抽取单元数目对样品总体要有足够的代表性抽取单元数取决于总体样品的单元数
。
和对样品的均匀程度的了解当总体样品的单元数较多时抽取单元数也应相应增多
。,。
当已知总体样品均匀性良好时抽取单元数可适当减少抽取单元数以及每个样品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上学期班主任班级评比活动计划
- 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设计-全面剖析
- 磁盘驱动器的智能压缩管理-全面剖析
- 高二年级组下学期教师培训计划
- 2025~2025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计划
- 药品流通质量管理方案及措施
- 内源性感染在免疫缺陷患者中的特异性研究-全面剖析
- 儿童遗传基因编辑-全面剖析
- 智能路由算法在消息推送服务中的应用研究-全面剖析
- 视力检测设备更新与管理措施
- 项目实施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方案
- 身体知道答案(珍藏版)
- 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结题报告
- GB/T 22795-2008混凝土用膨胀型锚栓型式与尺寸
- GB/T 19851.15-2007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5部分:足球门
- GB/T 10095.1-200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执行核查表
- 汽车吊检测保养记录
- 市政工程安全台账表
- 航天模型的设计、制作与比赛课件
- 高考倒计时60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