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第一章科学研究第一节科学研究概述第二节科研基本步骤第三节科研入门准备第四节科研方法二、理工科研一般步骤图1-2理工科研一般步骤图确立科研课题获取科技资料提出假设设计建立创新体系理论技术检验下一个图1-3课题研究基本程序框图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进行的,各相互联系的阶段体现了科研的逻辑过程。科研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三、课题研究基本程序下一个
问题立题积累抽象再验证修正验证假设筛选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第三节科研入门准备一、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是一种艰苦的知识探索性劳动,没有专业知识、不掌握科研技能就无从做起。学习,“学”者,泛指对知识及理论的汲取,并不断积累,逐步建立起知识的结构及大厦:“习”者,泛指经常复习与练习,温故而知新,实践得真谛。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从事科研工作的第一要件,必须在平时打好基础。临阵磨枪不仅被动,而且很难取得惊人的科研成就。专业知识学习初学者应做到四个方面1.对本专业的经典文献要精读细研2.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3.要把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4.批判性阅读,独立性思考,切记因循守旧
二、初学者科研策略
1.要能够完成采取的策略应是“有限目标,能够完成”
2.思路要清晰清楚研究的课题是什么?难点在哪里?该问题的现有的研究水平已经达到的程度。
3.方法要简单方法简单,提高效率。4.不要怕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因为有了失败我们才有了成功的基石。
三、专业技能培训1.初学者应请教本行中有经验者。2.参加专业培训聆听高水平报告或讲座。3.学习研究报告、科研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1)学会上网搜索文献(2)学会制作报告文件(3)学会常用处理软件四、尝试研究问题科研的目的是探索未知领域,解决未知领域的问题。尝试研究问题,注意的六个方面有:1.首先确定研究课题的题目2.明确该领域已做过那些研究3.整理资料,弄清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4.将课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从实验入手5.精心设计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的实验6.对已取得的实验结果进行理论解释
第四节科研方法
一、科研方法概念“方法”意指沿着某一道路或路径,达到某目标的的做事过程或方式。科研方法:指科研应遵循的,有效的科学研究方式,规则和程序。科研方法与科学方法不同:科研方法注重科研中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方法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二、科研方法层次
1.一般方法:一般方法是特殊方法的归纳与综合,它以哲学方法为指导,对各门学科的研究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是连接哲学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2.哲学方法:哲学方法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研究方法体系的最高境地。
3.特殊方法:特殊方法是适用于某个领域,某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研究方法。三、科研方法作用1.正确的科研方法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其贡献从公式公理出发用演绎法把几何学知识贯穿起来。创建演绎系统和公理化方法;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创立分析和归纳法)2.错误的科研方法会导致荒谬的结论甚至伪科学,有时会严重阻碍科学研究发现的进程
(牛顿研究问题形而上学,在机械唯物论和宗教影响下陷入唯心主义,后半生一事无成。)
3.科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
科研的的成败。在科学史上相
应的事例不胜枚举(伽利略用实验的方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实验和单摆经过一个短弧要比经过一个长弧所用的时间短一些。)第二章典型科研方法第一节经验方法第二节逻辑方法第三节现代方法第四节数理方法一、实验——P16实验的作用1.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任务和目的,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进行和发展的过程,在特定条件下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2.实验的作用: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加速或延缓对象变化。3.实验的特点:主动变革性,控制性,因果性4.实验的类型:标准不同,分类的方式不同5.实验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准确性和排他性,有简单性和可行性有可再现性和鲁棒性,注意结果和反常性6.实验的缺陷:假象(现象并非是真实的),误差,极限(手段和范围有限),限制(仪器,环境,方法等因素的限制.)第一节经验方法
第二节逻辑方法一、分析与综合1.分析(1)分析的概念:将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别从而揭示属性和本质的方法。(2)分析的特点:深入内部了解细节和关系;将整体暂时分割成各个部分,鼓励研究事物部分属性,提高效率。(3)分析的途径:实验分析,思维分析。(4)分析的策略:一般矛盾中分出主次矛盾,重点分析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分主次方面,重点分析主要方面。2.综合(1)综合的概念: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种要素的认识进行概况总结,整体上揭示事物性质和本质规律的科学方法。(2)综合的特点:从整体上,从探究对象内部各组成要素间的关联去研究和把握事物,变局部为整体,变简单为复杂的方法。侧重整体规律的研究。(3)综合的作用:科技创新上导致重要发现或发明创造;物理发现角度大综合促进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新体系的建立。3.二者的关系:(1)对立统一(2)相互依存:科学分析是科学综合的基础,科学综合是科学分析完成后的发展。(3)相互转化二、归纳与演绎1.归纳(1)归纳的概念:通过个别的经验事实和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公式,原理和结论的一种科研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2)归纳的类型: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3)科学归纳法:根据某一事物中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间的因果研究从而推出该类事物中所有的对象均具有的这种属性的一般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4)归纳的局限:结论带有或然性。2.演绎(1)演绎的概念:同归纳法相反,从已知公理,原理,定理,法则,概念出发,推出新结论的方法。(2)演绎的条件:前提真实,逻辑关系必须正确。(3)演绎的结构:大前提(已知原理),小前提(研究的特殊场合,是特殊判断),结论(的出的新知识,新结论)(4)演绎的局限:忽视考察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差异性,孤立演绎难以全面地反映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客观世界。3.两者关系(1)对立统一(2)互为基础:归纳为演绎提供大前提,并检验和丰富演绎,演绎为归纳提供补充和逻辑操作。(3)相互转化三、抽象与具体1.抽象(1)抽象的概念:研究者在思维过程中将那些对研究对象影响不大的非本质因素剔除,抽出固有的本质特征,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规律认识的科研方法。对本质和规律的概括或抽取的逻辑方法。(2)抽象的原则:实践第一,材料充分,逻辑思辨。(3)抽象的程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感性到理性,理性的抽象到思维的抽象规定(4)抽象的作用:直接导致科学概念的产生,助于深刻理解科研对象的性质和本质特征,助于推动科学理论的建立和技术的发明与创造。2.具体(1)具体的概念:思维过程中将诸多特征因素或规定进行综合,使之达多样性统一的研究方法。(2)具体的形态:感性具体,理性具体(思维具体)(3)具体的特点:多样性,统一性(4)具体的局限:必须将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中的抽象规定阶段。3.二者关系(1)对立统一(2)相互依存:抽象是具体的基础,具体是抽象的综合。(3)相互转化
一、控制方法施控系统(主体)被控系统(客体)
联系信息流图2-4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反馈1.控制的概念:自然形成的和人工研制的“有组织的调控系统”。目的对系统内外部的信息对运行状态有效调控,保持稳定状态。2.控制系统结构:施控系统,被控系统,信息通道第三节现代方法
3.控制方法特点(1)功能模拟:机器模拟或再现人及生物的部分功能(2)人机结合:人与机器结合起来4.反馈控制机理P28图2-5机器人炒菜二、系统方法1.系统的概念: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若
干部分(或要素)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
有确切功能的有机整体。2.系统方法特点:整体性(整体功能优于部分要素),
协调性(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有机联系),最优化(多种方案中的最佳效果和达此目的的最佳途径),模型化(模型研究掌握其基本的规律和功能)3.系统方法步骤:P29图2-64.系统方法作用:高效管理,科学决策,指导意义。
图2-7信息正反馈示意图图2-8信息负反馈示意图
4.信息方法的作用:功能抽象,科学预测,结构探析输入信息-ε输出信息放大系统(K倍)反馈装置反馈信息输入信息ε输出信息反馈装置放大系统(K倍)反馈信息+三、信息方法1.信息的概念(1)狭义信息:消息通信系统所传输,检测,识别,处理的内容。(2)广义信息:人们感官所能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3)维纳观点:系统状态的组织程度或有序程度的表示。(4)其他观点:是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中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是伴随宇宙中的一切过程所必然发生的2.信息的特点:普遍性,存储性,传输性,扩充性,压缩性,转化性,扩散性,分享性。3.信息反馈方式:正反馈,负反馈
第四节数理方法一、数学1.数学方法的概念:将研究对象进行提炼,构建出数学模型,使科学概念符号化,公理化,通过数学符号进行逻辑运算和推导,从而定量揭示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的方法型2.数学方法的特点:抽象性,精确性,随机性,严密的逻辑性,辩证性3.数学方法的作用:提供形式化语言提供定量分析和理论计算方法公理化方法还可创立科学理论体系4.数学模型的含义: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从中抽取变量形成一套揭示研究对象变量的性质及其规律的算法和关系式,算法和关系式形成系统称数学模型5.数学模型的类别: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突变型等6.数学模型的建立:p33图2——97.科研中的数学方法
二、模拟1.模拟的概念:设计并制作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实验研究,间接对远行的性质进行研究,探索规律,2.模拟的特点:以相似理论为基础,使用已经构建的模型,模拟的结果3.模拟的种类:物理模拟,数学模拟,智能模拟4.模拟的作用:提高工程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培训复杂技术操作人员安全有效;适用于危险环境或极端条件下的对象对生理病理宏观微观对象研究有效5.模拟的不足:不能代替真实实验三、假说
1.科学假说:没有深刻认识规律前以一定的经验材料和科学事实为基础,已掌握的科学知识或经验为依据对未知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及运动变化规律作出某种程度的猜测和推断的研究方法
2.假说的特点:科学性,对新的现象和规律具有预见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特征性
3.假说的形成:1提出基本假设2初步形成假设3假设的筛选4建立较完整的体系
4.假说的作用:1通向真理必由之路2减少科研工作的盲目性,增加自觉性3各种假设的争鸣推动科技发展4自然科技术的发展形成是科学假设5错误假设在科技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
5.假说的验证:直接验证法,间接验证法,逐步逼近法排除法反证法等盖亚假说,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超级有机体”四、理想化1.理想化方法:根据科学抽象原则,有意识的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弱化次要原因,剔除无关原因,将实际研究对象加以合理的推论和外延,在思维中构建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规律性探索的方法(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物理学中刚体的应用)2.理想模型:用抽象方法构建高度抽象的理想化研究客体。3.理想实验:用逻辑推理方法,发挥想象力,在思维中将实验条件研究对象极度简化和纯化,抽象或塑造出的一种理想化过程的“假想实验”。4.理想方法的作用:在极端条件下探索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建立科学理论系.第三章科研创新第一节创新概述第二节问题与创新第三节想象与创新第四节继承与创新第一节创新概述
一、创新的含义
“创新”的基本含义是引入新东西、新概念、或制造变化。这里的关键概念是“新”。具体来说有三种含义:
1、作为一个普通词“创新”的“新”可以包括三种意义的“新”。(1)时间意义上的新:近期(2)地理意义上的新:第一次看到(3)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新:独创性,新颖性
2、作为一个经济学专业词:指知识产权上的新
3、作为一个管理专业词:亦指知识产权上的新
二、创新的特征
1、创造性创新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不是模仿、再造,而是面向未来、创造未来。
2、高价值性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社会本性,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3、风险性创新的风险性是指创新者由于对客观环境(因素)的认识不足或无法适应,或对创新过程难以有效的控制,而造成创新活动失败的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即是创新的风险性。
4、动态性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创新效益的实现也就是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之中。
5、快速性成功创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快速创新。网络技术革命与Internet用户的爆炸性增长叩响了新经济的大门,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三、创新分类
创新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专业词。为了深刻理解创新、促进创新和对创新进行管理,有必要的对创新进行分类。
1、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2、实验性创新和经验性创新
3、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4、创新的基本原理(1)风险---收益原理创新具有风险---机会的共生性、风险---收益的对称性。技术创新的高收益一般伴随着高风险,而低风险只能带来低收益。(2)周期---成本原理对创新项目,起始时间晚,开发周期成本越低,创新时间超前不确定性加大,需解决的相关问题增多,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的难度与工作量加大,技术促销费用增加。
四、创新的程序及实现条件1、创新的程序(1)寻找机会(2)提出构想(3)实施创新(4)总结反馈2、实施创新的基本条件(1)创新精神(2)创新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3)良好的资源条件第二节问题与创新
一、问题的作用创新始于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问题,“为什么”促进人们对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或缘由进行探索;“怎么样”引起对过程机理的思考。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始于他在苹果树下的思考“为什么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飞到天上去?”二、问题的基本类型
1、呈现型问题:问题给定,答案思路现成。按图索骥照章办事,即获结果
2、发现型问题:问题已有答案,问题由学习者提出或发现,是已有现象的重复和演示。
3、创造型问题:人们从未提出,最具科学创新价值事物本质上的突破三、问题的构成
1、构成问题的条件:数据(统计数据,物理数据),关系(已知间已知与未知间,数量关系,位置关系),问题的状态(问题涉及的范围,解决中的某一表达形式等)
2、问题的解决方法和依据3、问题的结论
四、如何提问
生疑提问是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只有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作出判断和行动,才能较好的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如何从问题中得到启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才是根本。1、培养好奇心,寻找原因2、寻找规律,力求简单3、琐事中蕴涵着创新4、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5、提不出问题怎么办6、解放思想,挑战权威第三节想象与创新
一、想象的作用
想象是创新的生命之源,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狄德罗指出:“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自然就不是一个有机智的人、有理性的生物,也就不成其为人。”想象在创新活动中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想象能帮助人们创造性的提出问题
2、想象可以帮助人们跨越时空限制、自由思考
3、想象可以孕育新概念,构建新理论
4、想象具有强烈的理想化的创造力量二、想象的形式
1、再现性想象:间接形象再造成内视的直观形象
2、创造性想象;将语言形象、实物形象和原有意象的有关形象信息加以创造性的重构,形成超现实、超时空的崭新意识形象即新的意象。
三、想象需要理性思维
想象越超脱、越大胆往往越新颖别致,越富有创造价值,但包含的謬误又往往很多,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有想象力而没有鉴别力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想象越和理性结合越高贵”。为什么理性思维会为创新活动提供持久的动力呢?
1、理性思维中普遍联系的思想是创造性想象的理论基础
2、理性思维的发展观是保证创造性想象的不竭动力
3、理性思维的对立统一观是创造性想象绽放火花第四节继承与创新一、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创新
1、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生活的含义
2、思维模式与新的实践和经验的关系
3、创新的路径(1)知识的积累和智慧的开发(2)敏锐的观察力(3)训练(4)科学的方法二、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1、思维定势的种类:(1)内部定势(2)外部定势2、思维定势的必要性:(1)节省精力(2)提高效率3、创新须要突破思维定势(1)突破思维定势是主体生存的需要(2)突破思维定势是人类进步的需要(3)突破思维定势是科学发展的需要(4)突破思维定势是新事物诞生的需要第四章科研创新思维第一节系统辩证思维第二节创造性思维第三节前瞻性思维第一节系统辩证思维一、系统思维1、系统思维的定义和原则(1)系统思维的定义系统思维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与元素、系统与环境、元素与元素、结构与功能的诸多关联中揭示客观对象的系统性质及其演化规律,从而实现多方位、多层次且最有效、最优化的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2)系统思维的原则:整体性原则,把客观对象看做是由各个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组成的有组织的整体,即从对象整体与元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合作与相互竞争中揭示出系统的整体性质。2、系统思维的内容(1)全局性思维(2)结构功能性思维(3)协同性思维3、单极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必然性(1)单极思维的含义:着重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考察该点该方面的演化机制及发展规律(2)单极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必然性。二、辩证思维1、辩证思维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必然性(1)辩证思维的含义:以变化发展的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思考分析问题要善于权衡利弊得失防止和克服片面性(2)辩证思维的必然性2、辩证思维的特征(1)视野开阔的独立性思维(2)不懈探索的创新性思维(3)多向度考察的严密性思维(4)可行可控的实践性思维3、辩证思维的实践意义举例:P63
思维方式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泡泡糖第二节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凡是对于事物有新的认识、新的判断或者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途径,均属于思维的创造性产物,这种思维问题的方式方法,就叫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创造性思维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思维的内容和由来通常把它区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按思维过程的形式特点区分为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
1、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的含义:概念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抽象为基本方法,语言,符号为基本工具的思维模式。(2)逻辑思维的特点:保留属于对象的内容,保留清晰的映像。(3)逻辑思维在人类创新实践中的意义:基本活动形式之一,没有逻辑思维感性认识不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没有创新。
2、形象思维(1)形象思维的含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2)形象思维的内容及优缺点:内容1.把握形象特征来识别对象2.把握形象联系识别对象表层3把握形象的景貌神情描述对象4.把握形象的构图控制人们对对象的操作(3)形象思维的特征
1)具体性、直观性、生动性2)概括性、创造性3)形象思维的普遍性4)形象思维贯穿于解决问题活动的始终3、灵感思维(1)灵感思维的含义及特点含义:突发性,非自觉性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特征:1)突发性2)独创性
3)非自觉性(2)灵感思维的形式1)自发灵感思维2)诱发灵感思维3)触发灵感思维4)逼发灵感思维4、发散式思维(1)含义:也叫扩散式思维指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开去,通过知识和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新,更多可能的答案或解决的办法。(2)发散式思维的形式:1列举事物的缺点—横向思维法2展望事物的发展—纵向思维法3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逆向思维法(司马光砸缸)4歪打正着—侧向思维法(圆珠笔举例)。(3)封闭式思维方向发散式思维的转变。(4)发散式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最重要和起主导作用5、收敛式思维(1)收敛式思维的含义:也叫聚合思维,它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思维方式。(2)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的关系:只发散过程无收敛过程,不能统一,不能形成集中的思维力量,会使思维失去控制而陷入无序状态变成混乱性思维;发散思维没有收敛思维作补充,容易发散无边,乱想变成幻想空想;只有聚合没有发散,不能形成多方面敏捷而灵活的思维。(3)收敛式思维形式:1同一现象的发生必有同一原因——求同思维法2求异思维法3同中求异——同异并用思维法第三节前瞻性思维
一、前瞻性思维的含义所谓前瞻性思维就是超前思维和超前认识,就是对未来要有预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远见卓识”,包括计划、预见、决策、行动等内容。
二、如何确立前瞻性思维
1、要确立前瞻性思维方式就必须解放思维
2、坚持前瞻性思维
三、前瞻性思维的实现途径
1、前瞻是为了决策,决策是为了行动,而行动必须有计划
2、科学的决策与计划只有付诸实施才能收到成效,这就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通过实验和实干去实现计划
四、超前思维
1、超前思维的含义
超前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之一,是人们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在综合现实世界提供的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于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未来途径及其实现的基本过程的预测、推断和构想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思维形式,指导人们调整当前的认识和行为,并积极的开拓未来。
2、超前思维的可能性及原因3、超前思维的重大意义
(1)人类社会已经取得五光十色的科研成果和巨大文明是超前思维的伟大丰碑。(2)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超前思维越来越重要。(3)超前思维,预测准确,把握商机在21世纪激烈的经济角逐中显得日益重要4.超前思维对当代人的要求:1站在知识的最前沿2超越自己,着眼未来。
五、决策思维1、决策决策,顾名思义就是决定对策,是个人或群体领导者为实现某种确定的目标,对所准备的一些策划方案的选择或综合,简言之就是"拍板定案"。
2、决策思维的特点:决策的综合性(面面俱到),创新的动态性(环境急速变动),思维的多样性(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向度观察思考)。
3、决策思维对决策者的要求:1决策者要知识广博,2决策者要善于观察事物,3决策者要敏于判断,4决策者要巧于整合
4、决策思维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只有一个方案时不能决策2善于妥协3迂回前进,逐步渗透
20世纪60年代,台湾地区的一些纺织厂商从日本进口了许多人造化纤原料,加工成衬衣,结果大受欢迎,收利颇丰,随着竞争加剧,利润大幅下滑,发现新市场,学生服装市场,占领市场。台湾锦隆纺织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1班级第一名免费送百格裙2优秀学生发优惠券。第五章科研理论创新第一节理论创新概述第二节理论创新的原则、特征和作用第三节理论创新的动力第一节理论创新概述
一、理论创新的含义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系统知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经济学、法律以及一些自然科学理论。理论创新是在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和新发展,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邻域大胆探索,进行理论创造理论发展的过程。
二、理论创新实质
理论创新实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理论创和发展的有力杠杆,它要求人们必须彻底破除一切思想障碍,不仅要改革旧的经济体制,而且要更新旧的观念。
三、理论创新的关键
理论创新是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的挑战,要勇于和善于探索。
四、理论创新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1、理论创新是随着人类实践范围和社会生活天地的开拓而不断变化延伸的活动。
2、任何创新都有其必不可免的时代局限性
3、知识的移值、交叉、重组、转化和创新的可能空间是无限的。
4、理论创新是由人所操纵支配的活动,人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生物,创造是人的最高本性。
五、理论创新的意义
1、理论创新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2、理论创新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3、理论创新是时代变革的需要第二节理论创新的原则、特征和作用一、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社会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源泉,没有社会实践就没有理论。也不会有理论的创新
2、科学性原则:材料上来自客观事实,客观依据。形式上具有逻辑上的自洽性和概念术语上的明晰准确;内容是关于事物客观规律的反映,经得住实验和实践的验证
3、先进性原则:高人一步,先人一着
4、实践性原则:素材来源是社会实践的结果和表现,目的是应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系统性原则:理论给事物以归类,给现象以秩序知道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6、开放性原则:只有坚持开放性原则,才有新问题新观点的提出。才有探讨才有争鸣才有批评和对原有认识的修正,突破和超越,出现新理论创新。二、理论创新的特征
1、继承性P85马克思主义
2、斗争性P85市场经济举例
3、时代性
4、加速性三、理论创新的作用
1、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2、理论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指导作用
3、理论创新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4、理论创新增强了人类的认知能力第三节理论创新的动力一、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1、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着理论创新的内容范围和方向
2、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理论创新成果的最终手段
4、社会实践的竞争促使理论不断创新
二、理论指导并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理论指导社会实践,为社会实践活动指明方向
2、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理论创新是现实的需要
为了不断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理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人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想突破超越现存的生存方式,因而决定了人的思想认识活动(思维活动)也不会满足于现实所给定的条件,现实在不断的发展,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尽善尽美境地和最终完满的认识只可能在幻想中存在。第六章科技论文基础知识第一节科技论文概述第二节科技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科技论文概述
一、科技论文的概念科技论文:是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较为详实的定义是: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工作成果的论说文,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来分析表达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内容上:是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纪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
二、科技论文的特点创新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理论性:有自己的理论系统,应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科学性:内容科学,形式科学,过程科学(实事求是对待问题)规范性:要求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致,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三、科技论文的分类按所属学科和专业类别分类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分类按写作目的和发挥作用分类图6-1科技论文的简单分类
第二节科技论文的结构
一、科技论文结构的概念
科技论文的结构是指其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结合方式。
论文的结构安排,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和支配下,把个论证部分严谨周密的结合起来,分清主次轻重,做到层次分明,详略疏密有致。
二、科技论文结构的要求
紧扣主题:结构安排首先有利于论文紧扣主题。主题是科技论
文的灵魂与统率,结构是主题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完整统一:主题用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论文只有具有完整
的结构才能表达这个完整的思想。
合乎逻辑:科技论文主要通过提出观点,说明真理和给出方法
等来揭示真理,要求结构必须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
客观规律,符合人的思维规律。
三、科技论文的结构及组成
科技论文的结构是有各个组成部分紧密关联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从开头,中间到结尾均要达到首尾连贯,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楚。一般有相同或近似的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离职申请书
- 初中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 小学音乐教案
- 【语文课件】小小养殖场课件
- 《备选方案选择分析》课件
- 初二家长会课件
- 【语文课件】小蜜蜂课件
-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 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 2024年危险化学品氧化工艺安全作业证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免疫规划接种程序
- 供应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预测报告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一)
- 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型环保材料水煤浆添加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煤矿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 和易充智能充电系统(PPT课件)
- 30MW光伏项目送出系统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1
- (核电站)反应堆棚和水补给系统(REA)
- 昔日中国数学物理奥赛选手今何在
- 酒店弱电工程预算清单2ok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