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H/T 10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茶叶生产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从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的全过程,确保茶叶品质与安全。该标准适用于各类茶叶的种植、采摘及初级加工活动。

在茶园建设方面,标准规定了适宜的土壤条件、环境要求以及茶树品种选择原则,强调应选择无污染、生态良好的地区进行茶园开发,并采取合理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其肥力水平。同时,对灌溉系统的设计与使用也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保证茶树生长所需水分供应充足而不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茶树栽培管理,《GH/T 1076-2011》详细描述了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提倡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的形成。此外,还特别关注于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因过度开垦或不当管理而破坏当地自然景观。

关于茶叶采收部分,本标准明确了不同种类茶叶的最佳采摘时期及其标准,指导茶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采摘策略,力求达到产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同时也对鲜叶处理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如何正确运输、贮藏新鲜采摘下来的茶叶原料,防止其受到机械损伤或者微生物污染。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12-16 颁布
  • 2012-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H/T 1076-2011茶叶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GH/T 1076-2011茶叶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GH/T 1076-2011茶叶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H/T 1076-2011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714010

X55..

备案号35080—20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行业标准

GH/T10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Technologicalregulationsforteaproduction

2011-12-16发布2012-03-01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

GH/T107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339)。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省

:、、

茶叶集团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国建陆德彪王金贤邹新武

:、、、。

GH/T1076—2011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基地规划和建设茶树种植土壤管理施肥和灌溉有害生物防

,,、,

治茶树修剪鲜叶采摘贮存和运输投入品管理人员记录等

,,、,,,。

本标准适用于茶叶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285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8321()

茶树种苗

GB11767

微生物肥料

NY/T227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茶叶基地teafarm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茶园组成的种植茶树采收茶鲜叶的农业生产单元

,,、。

32

.

污水淤泥sewagesludge

从各种类型的水中分离出来的累积的固体沉淀物潮湿或与液体成分混合在一起是自然或人工处

,,

理过程的产物

33

.

可追溯性traceability

通过记录证明来追溯产品的历史使用和所在位置的能力即材料和成分的来源产品的加工历史

、(、、

产品交货后的销售和安排等

)。

4基地规划和建设

41环境

.

茶叶基地应选择在空气土壤灌溉水等自然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

、、,,

生产区域

42道路

.

茶叶基地的道路应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合理设置并形成包括主道支道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