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中心事物不同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周围事物不同环境的范围不同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等。
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受人类活动不同程度影响的自然环境。
2、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天然环境
人工环境
受人类影响较轻微,仍保留着天然生态特点的环境
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大漠盐湖、极地苔原等
人类在天然环境基础上,经长期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须由人类介入才能维持的环境
城市建筑、工矿设施、农田水利、畜群牧场等
因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因过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环境环境人类社会通过生产活动获取各种物质和能量通过生产和消费排放废弃物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影响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人地关系模式图ABCD人类是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阅读教材第4页探索“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探索”(公元前)老子说:......(16世纪)培根认为:......(19世纪)恩格斯警告说:.............这则材料能说明什么?人类与环境关系存在阶段性。二、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人类文明的演进采猎文明农业和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郊,距市中心约50千米。50万年以来相继是“北京人”(50万~30万年前)、“新洞人”(10多万年前)、“山顶洞人”(3万~1万年前)和现代人(1万年以来)的家园。科学家利用洞穴堆积物中人与动物的化石以及植物的孢子、花粉,模拟出了当时人类与环境的状况。在50万年前,这里有着适合猿人生活的环境;西北边低山丘陵茫茫林海,东南边平原上森林、草原、湖沼相间,清澈丰沛的河水自北而南从这里出山进入平原。猿人们栖息在一个能容上百人休憩的宽大溶洞(“猿人洞”)里,过着渔猎采集、茹毛饮血的生活。多年以后,可能是林火为他们提供了火种。以后,他们又学会了人工取火,学会了用骨针缝制皮衣,还可能在山顶洞外建造人工居所。旧石器时代的祖先们生活虽然艰苦,却为后人留下了青山绿水依旧的环境。
第一阶段:畏惧、崇拜自然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_____,科学技术______,人类无法摆脱自然的控制和威胁,对自然具有_______和盲目_______的心理,人类还是把自己看作自然的奴隶,人与环境是一种_____的关系。低下落后畏惧崇拜依赖几十万年过去了,到了近一万午前,这里的人类离开了祖先世代居住的山洞,移居到平原上生活,四五千年前开始了农业生产。可以推想,周口店地形、土壤条件优越,应是最早进行农业开发的地区之一。三千年前西周燕国人在周口店东南约10千米处建起了都城,金、元、明代也相继在北京建都,大规模建筑用材取自西山山地,历代的砍伐使当地林木荡然无存,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泛滥频繁。
20世纪60年代在周口店的北部建起了石油化工厂,高高的烟囱上浓烟滚滚、火炬熊熊,河流成了化工厂的排污沟。70年代以来,以小水泥厂和小煤窑为代表的乡镇工业进一步污染了本区环境,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人们不禁要问,以破坏生态造成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能延续多久?第二阶段:无视、试图主宰自然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_____;工业文明提升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在战胜自然的同时,开始把自己当成世界的_____,_____自然的存在。人类与环境对抗开始出现减弱主宰无视第三阶段:开始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和斗争中逐渐认识到,只有保持同环境的__________,才能生存和发展。开始理智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确立_____自然、与自然________的思想。观念转变的标志——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确定世界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平衡和协调尊重和谐相处思考:你是如何理解人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
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影响环境,反过来环境也会制约人类发展,作用力越大则反作用的制约力越大。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遵循自然环境,顺应自然环境,使二者真正达到协调。悲观派::
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而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20世纪70年代.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国际上出现了“悲观派”与“乐观派”的大论战。乐观派:则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忽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
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河湖淤积,河床边浅,排水和蓄水能力下降,洪涝灾害加剧。史载南宋时期“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
1.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
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上题所述的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怎样的?
中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平原地区退耕还林、兴修水利、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3.从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它涉及人类在处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什么是正当、合理的行为,以及人类对于自然应当承担怎样的义务等道德问题。
传统伦理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和约束;环境伦理观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维护,还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维护。三、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1、概念2、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的区别阿尔贝托·史怀泽“敬畏生命”马丁·海德格尔“拯救地球”奥多尔·利奥波德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奠基人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逐步形成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个人关爱人类着眼当前思虑未来必须做到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顺应自然规律自然界既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又给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环境,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关心个人必须首先服从于关爱全人类的大局环境问题还涉及到人与人、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利益与关系的调整,存在着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以及价值观的冲突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未来价值予以更多的考虑,并从后代人的立场上对我们当前的环境行为做出道德判断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一样,人类统一具有繁衍和照顾后代的本能,不同于其他生物在于人类还意识到对后代承担的道德义务与责任本节知识结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阶段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一、畏惧、崇拜自然二、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三、寻求与自然协调发展1、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人类受环境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C.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2、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B.人类在自然基础上改造的人工环境C.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3、下列的社会发展阶段与人地关系搭配错误的是A.第一阶段---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B.第三阶段---人类无视自然、试图主宰自然C.第一阶段---人类萌发了“天人合一”的思想D.第三阶段---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4、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的是A.高山草甸B.极地苔原C.因过渡放牧造成的荒漠流沙D.大漠盐湖5、下列不符合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课件】学与问课件
- 【语文】2025届高三写作指导:链接课文的作文真题之选择性必修上册
- 医院安全课件
- 《HR系统培训》课件
- 生物制药用生物反应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玻璃球瓶容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气动关门器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智能客服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牙用光洁剂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课件
- 临床医学职业生涯规划
- 幼儿园课程故事开展培训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劝学》《师说》
- 匠心筑梦成就出彩人生-大学生就业指导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 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生涯报告
- 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 污水处理厂EPC项目建设方案
- 酒店经理管理酒店运营
- AI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