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六大建筑流派_第1页
建筑美学六大建筑流派_第2页
建筑美学六大建筑流派_第3页
建筑美学六大建筑流派_第4页
建筑美学六大建筑流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大建筑流派

——代表建筑分析制作:巴洛克建筑

——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历史背景

著名的艺术史家温克尔曼首先将巴洛克用于德语文学,他从古典主义的规则出发、把那种“怪异”但感官效果强烈的艺术趣味称之为巴洛克,有贬义。沃尔伏林在他1888年出版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中,首次把巴洛克作为一个中性概念用于艺术史,用它来标示17世纪(延伸到18世纪)的艺术风格,从此它就成为一个时代一种风格的代名词,德国的巴洛克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即德国的巴洛克不是对文艺复兴的否定,而是对它的学习和继承。这是因为当时的德国建筑还处于萌生阶段,需要的是吸收营养来发育成长,而德国自己也没有一个成熟的人文主义建筑要否定。因此,德国的巴洛克是在接续自己人文主义传统的同时又被裹进席卷欧洲的巴洛克大潮中的,它既是人文主义的嗣子,又是巴洛克的“别体”。形式

形式上具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德国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风格

巴洛克风格是欧洲豪华、浮夸建筑艺术的创造阶段。建筑师们在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前辈处获取灵感的同时,也通过规划、柱形、图案、空间、光线、材料和幻觉装饰等手段创。造新颖效果。教堂皇家广场公共建筑物体现出从地方传统和艺术家想象中汲取的各种风格的概貌。结构

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是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代表作之一,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干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案,金碧辉煌。教堂外观比较平淡,正面有一对塔楼,装饰有柔和的曲线,富有亲切感。教堂平面为十字形,中部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影响

德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渐渐衰落,君主无为,失去了权威,耶稣教会乘虚掌握了实权,成为建筑的主要业主和潮流领导者,它强烈的倾向反宗教改革的夸张扬厉的巴洛克风格,它的天主教堂的非理性倾向,往往更甚于罗马本城的。这种倾向又随着西班牙侵略者传播到中南美洲。德国巴洛克建筑极富有想象力,创造了许多出奇入幻的新型式,开拓了建筑造型的领域,活跃了形象构思能力,开拓了室内空间布局的崭新观念,积累了大量独创的手法。因此,即使在古典主义建筑势力强大,拒斥巴洛克式建筑的新教国家、如法国、巴洛克式建筑的影响还是突破政治和宗教的屏障,渗透了过去。意义

德国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德国巴洛克艺术也随之世俗化了,内涵变得十分复杂,它因此便渗透到抵制过它的新教国家中去了,并且被新的文化渗透。因此巴洛克建筑具有前期较为浮躁、表面和后期奇特、新颖的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材料

木头(经常被镀金)、膏药或灰泥、大理石或虚假制成使有大理石花纹。特征炫耀财富。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充满了华丽的装饰,色彩鲜丽。追求新奇。建筑师们标新立异,前所未见的建筑形象和手法层出不穷。而创新的主要路径是,首先,赋予建筑实体和空间以动态,或者波折流转,或者骚乱冲突;其次,打破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他们互相渗透;再次,这是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的组合,取得反常的幻觉效果。趋向自然。在郊外兴建了许多别墅,园林艺术有所发展。在城市里造了一些开敞的广场。建筑也渐渐开敞,并在装饰中增加了自然题材。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力却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气氛。美学法则

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在建筑中,往往也可以借某一母题的重复或再现来增强整体的统一性。随着建筑工业化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手法已得到愈来愈广泛的运用。一般说来,重复或再现总是同对比和变化给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凡对称都必然包含着对比和重复这两种因素。中国古代建筑中常把对称的格局称为“排偶”,偶是成对的意思,也就是两两重复地出现。西方古典建筑中某些对称形式的建筑平面,表现出下述特点: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空间,力图变换形状或体量,借对比求变化;而沿中轴线横向排列的空间,则相应地重复出现。这样,从全局来看,既有对比和变化,又有重复和再现,从而把互相对立的因素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还可以造成一种韵律节奏感。如哥特式教堂中央部分就是由不断重复同一形式的尖拱拱肋结构屋顶所覆盖的空间,而获得优美的韵律感。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卢浮宫历史背景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当时只是菲利普•奥古斯特二世皇宫的城堡。在十字军东征时期,为了保卫北岸的巴黎地区,菲利普二世于1204年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纳河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档案和珍宝,同时也存放他的狗和战俘,当时就称为卢浮宫。查理五世时期,卢浮宫被作为皇宫,因而使它成为完全不同的一座建筑物了。在以后的350年中,随着王室贵族们越来越高的寻欢作乐的要求,他们不断增建了华丽的楼塔和别致的房间。然而在其后的整整150年间,卢浮宫却并无国王居住。3个世纪以前想到的宏伟的设计图留给了拿破仑三世来完成,当它竣工后,卢浮宫变成了皇家庆祝活动的场所,富丽堂皇是拿破仑三世修建任何东西的特点。这样,直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整个宏伟建筑群才告以完成,前后将近600年。形式

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联系,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建筑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法式建筑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风格

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概括而言,法式建筑线条鲜明,凹凸有致,尤其是外观造型独特,大量采用斜坡面,颜色稳重大气,呈现出一种华贵。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的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的联系,让人感到有很大的活动空间。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风格偏于庄重大方,整个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恢宏的气势,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屋顶多采用孟莎式,坡度有转折,上部平缓,下部陡直。法式建筑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结构

卢浮宫博物馆包括庭院在内占地19公顷,自东向西横卧在塞纳河的右岸,两侧的长度均为690米,整个建筑壮丽雄伟。用来展示珍品的数百个宽敞的大厅富丽堂皇,大厅的四壁及顶部都有这种情况到卢浮宫东立面全长约172m,高28m,上下照一个完整的柱式分作三部分:底层是基座,中段是两层高的巨柱式柱子,再上面是檐部和女儿墙。主体是由双柱形成的空柱廊,简洁洗练,层次丰富。中央和两端各有凸出部分,将里面分为五段。两端的凸出部分用壁柱装饰,而中央部分用椅柱,有山花,因而主轴线很明确。立面前有一道护壕保卫着,在大门前架着桥。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都以中央一段为主的立面构图,在卢浮宫东立面得到了第一个最明确、最和谐的成果。这种构图反映着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的社会秩序。结构

它同时也是对立统一法则在构图中的成功运用。有起有迄,有主有从,也就是各部分间有了对立,构图才能完整。否则,即使完全相同的单元,简单重复,也并不统一,因为它们可增可减,单调松散,不能成为有机的完整的个体。横向展开的立面,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就有了起讫、分别了占主导地位的和从属的部分。构图完整了、统一了。它的总体是单纯简洁的,法国传统的高坡屋顶被意大利式的平屋顶代替了,加强了几何性,从此成了惯例。但是,照古典主义严格的规则来说,双柱和巨柱式都是“非理性”的。古典主义的理论即使在它的极盛时期也不能无所不在地通知着一切建筑创作,卢浮宫设计者之一彼洛说道,应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改变比例的规则。影响

欧洲最早的建筑学院是在古典主义时期设立的,在这些学院里形成了欧洲建筑教育的传统,长时期里统治着欧洲各级的建筑学校,因此,古典主义的教条主义的影响就更加顽固。古典主义建筑确实创造了不少大型纪念性建筑物的壮丽形象,在这方面积累了经验,探讨了规律。17世纪往后,欧洲各国先后都有建造宫殿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高潮,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对它们的成就作出了贡献。意义

古典主义建筑毕竟主要在宫廷建筑中发展,因此,它的作品大多过于冷肃,傲气凌人,甚至夸张造作,乖谬情理。宫廷文化中“孤家寡人”的气息宠罩着它们。古典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世界主义和形而上学起过、甚至还起着消极的作用。一些人盲目地以为古典主义的种种观念和相应的手法是永恒的,是无所不适的。他们没有看到古典主义只是产生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是一种历史现象。古典主义建筑理论的进步意义主要是:相信存在着客观的、可以认识的美的规律,并对它的某些方面,特别是比例,作了深入探讨,促进了对建筑的形式美的研究;提出了真实性、逻辑性、易明性等一些理性原则,用简洁、和谐、合理等对抗当时声势很大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任意和堆砌。材料

砖石为建筑材料,防火性能较好,但建筑空间高大,门窗通风较好,木装修及家具较多,一旦起火,火势蔓延较快。特征

古典主义建筑,用巨柱式控制整个构图。巨柱式起源于古罗马,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比较经常地使用,到法国的古典主义建筑,它被突出地当作构图的主要手段,而且形成了一套程式。构图简洁,它们的几何性很强,轴线明确,主次有序,以致完整而统一。巨柱式减少了分划和重复,既能简化构图,又使构图能有变化,并且统一完整。巨柱式也有利于区分主次。美学法则

比例和尺度各组合要素之间以及某一组合要素与整体之间,无不保持着某种确定的数的制约关系。这种制约关系中的任何一处,如果越出和谐所允许的限度,就会导致整体比例失调。至于什么样的比例关系能产生和谐并给人以美感,则众说纷纭。模数比例,一种看法是,只有简单而合乎模数的比例关系才易于辨认,因而是和谐和美的。哥特式建筑

——米兰大教堂历史背景米兰大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主教堂始建于1386年,由米兰望族吉安·维斯孔蒂主持奠基。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1805年拿破仑曾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至1965年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铜门被安装,才算全部竣工。形式形式上注重建筑外观的细腻感,室内艺术的色彩感,米兰大教堂在装饰及设计方面,显得相当细腻,极富艺术色彩,整个教堂本身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品。它是一个教堂,一栋建筑,更是米兰的精神象征和标志。由于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认为哥特式教堂庞杂、混乱,太过野蛮,缺少古典的韵味。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杂糅在建筑中。所以这座大教堂的建设过程中充满了曲折,最后呈现的也是一个混合式。结构

米兰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整座教堂共有大理石雕像6000多座,3159座位于建筑外部,其中2245尊是外侧雕刻,雕像的主题多为圣经故事等宗教题材,各种雕像千姿百态。教堂外部还有96个怪兽形排水口,每个转角处的怪兽都各不相同。整个建筑外部分布着雕刻精美的窗花格,全长约半英里(1公里)。教堂正面被6个巨大方柱分隔出五扇铜门,完成于1896年至1965年,每座铜门上分有许多方格,每个方格内雕刻着教堂历史、神话与圣经故事。正面的方石柱上刻有几十幅大型浮雕和上百个人物像。结构

米兰大教堂的大厅有着显著的哥特式风格建筑的特点:中厅较长而宽度较窄,长约130米,宽约59米,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动势。中厅高度很高,顶部最高处距地面45米。宏伟的大厅被四排柱子分开,大厅圣坛周围支撑中央塔楼的四根柱子,每根高40米,直径达到10米,由大块花岗岩砌叠而成,外包大理石。12根较小圆柱,柱子加上柱头总高约26米,直径3.5米。这些柱子共同支撑着重达1.4万吨重的拱形屋顶,柱与柱之间有金属杆件拉结,形成5道走廊。两侧束柱柱头弱化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教堂的地下有砖砌的深度为4-8米的空间。这儿能看见是大教堂基础的圣特库拉教堂的遗址。此外,在正面深处入口开始是地下的宝物库,从正中间靠里右手的入口可以去往屋顶。影响

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大教堂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学问。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意义哥式教堂的宗教意义很鲜明地融入到建筑的艺术形式之中了,作为精神皈依的承载体,教堂能够挖掘更多的形式以向人们表现和诉说(如雕刻等),可以说是一部“活现的《圣经》”。在建筑与雕刻上,从不放弃任何一个细节,使一切建筑形体本身都充满了相应的宗教内涵和艺术表现。无论从形式上讲,还是从形式所体现的内容上讲,哥特式教堂建筑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在下工夫,那就是宗教情感和宗教精神,换句话说,精神与情感是哥特式教堂的表现本质。哥特式建筑关联着艺术与宗教,联结着审美情感与宗教情感。材料

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窗运用大量彩色玻璃,米兰大教堂整个外观极尽华美,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欧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有“大理石山”之称。特征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飞扶壁,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花窗玻璃,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特征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十字平面,这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扩大了祭坛的面积。门,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

束柱,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宏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哥特式建筑技术高超精致,又带有艺术性,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学法则

借某一母题的重复或再现来增强整体的统一性。随着建筑工业化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空间,力图变换形状或体量,借对比求变化;而沿中轴线横向排列的空间,则相应地重复出现。这样,从全局来看,既有对比和变化,又有重复和再现,从而把互相对立的因素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同一种形式的空间如果连续多次或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还可以造成一种韵律节奏感。如哥特式教堂中央部分就是由不断重复同一形式的尖拱拱肋结构屋顶所覆盖的空间,而获得优美的韵律感。古罗马建筑

——罗马大斗兽场历史背景

罗马大斗兽场由皇帝提图斯在公元72年下令修建于公元80年建成。角斗活动一直持续到403年,斗兽场直到公元八世纪还几乎完整无损。此后五百年在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战争中,它主要被用做堡垒。教皇西科斯图五世在劫后的遗迹里办起了一座纺织厂。克来莱门特十一世又把它改成了火药厂。最后他将这座斗兽场用来纪念殉难的基督徒,在它的一条拱廊里建立了一座附属教堂。由于管理这座教堂的教士遇刺身亡,1742年本尼狄特十四世让人给斗兽场安上大门,装上铁栅,直至今日。形式

斗兽场这种建筑形态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都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就在山坡上层层升起。但是到了古罗马时期,.人们开始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并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并且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风格

罗马大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它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结构

从外部看,这座罗马斗兽场由一系列3层的环形拱廊组成,最高的第4层是顶阁。这3层拱廊中的石柱根据经典的标准分别设计(由地面开始,多利安式样,爱奥尼亚式样和科林斯式样)。在第4层的房檐下面排列着240个中空的突出部分,它们是用来安插木棍以支撑遮阳帆布的,皇家舰队的水兵们负责把它撑起以帮助观众避暑,避雨和防寒,这样一来大斗兽场便成为一座1世纪的透明园顶竞技场。影响

古罗马建筑风格产生在亚平宁半岛上,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而发扬光大,是古希腊建筑风格的延续和发展,主要的成就是万神庙和巴西利卡类的建筑。古罗马的拱券技术也达到一定的高度,为石材建筑的大跨度提供了条件,同时对古希腊柱式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券柱式这在今后欧洲的建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意义

古罗马建筑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一些建筑物的新形制,如剧场,巴西利卡,基督教堂等,创造了组织庞大而且复杂的内部空间的手法,入浴室宫殿,产生了一些构图手法,如券柱式,叠柱式,大型纪念物的处理等,,它熟练的运用了古代的营造技巧,罗马建筑的成就是集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等地的大成就,西欧各国的建筑都以继承罗马的传统为规范。罗马的建筑设计现在仍然在适用,原因是罗马人在建筑技术方面非常注重实用,古罗马在建筑艺术史中显示出了既务实又注重美学品位的特征,在建筑技术和审美标准上为西方近代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

角斗场立面采用灰白色的灰华石、其次用砖或其它较软的石头。拱顶和上层的承重墙用的即是火山灰混凝土,骨料里面添有浮石,人们相信大约300吨的铁被用来制造将石头连接起来的抓钩,整个建筑结构合理,坚固壮观,其工程技术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特征

斗兽场围墙共分四层,前三层均有柱式装饰,依次为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也就是上周在古代雅典看到的三种柱式。科洛西姆斗兽场以宏伟、独特的造型闻名于世。斗兽场的看台用三层混凝土制的筒形拱上,每层80个拱,形成三圈不同高度的环形券廊,最上层则是50米高的实墙。看台逐层向后退,形成阶梯式坡度。每层的80个拱形成了80个开口,最上面两层则有80个窗洞,观众们入场时就按照自己座位的编号,首先找到自己应从哪个底层拱门入场,然后再沿着楼梯找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最后找到自己的位子。整个斗兽场最多可容纳9万人,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斗兽场表演区地底下隐藏着很多洞口和管道,这里可以储存道具和牲畜,以及角斗士,表演开始时再将他们吊起到地面上。斗兽场甚至可以利用输水道引水。美学法则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椭圆一些简单、肯定的几何形状具有抽象的一致性,是统一和完整的象征,因而引起人们的美感。韵律与节奏——连续的韵律每层连续的圆拱,运用这种韵律获得连续性和节奏感。折衷主义建筑

——巴黎歌剧院历史背景

巴黎歌剧院,又称为加尼叶歌剧院,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拥有2200个座位的歌剧院。巴黎歌剧院是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剧场,总面积11237平方米。歌剧院是由查尔斯·加尼叶于1861年设计的,其建筑将古希腊罗马式柱廊、巴洛克等几种建筑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规模宏大,精美细致,金碧辉煌,被誉为是一座绘画、大理石和金饰交相辉映的剧院,给人以极大的享受。是拿破仑三世典型的建筑之一。形式

它是折衷主义的代表作品,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风格

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结构

巴黎歌剧院长173米,宽125米,建筑总面积11237平方米。剧院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舞台,可同时容纳450名演员。剧院里有2200个座位。演出大厅的悬挂式分枝吊灯重约八吨。其富丽堂皇的休息大厅堪与凡尔赛宫大镜廊相媲美,里面装潢豪华,四壁和廊柱布满巴洛克式的雕塑、挂灯、绘画,有人说这儿豪华得像是一个首饰盒,装满了金银珠宝。它艺术氛围十分浓郁,是观众休息、社交的理想场所。该厅长54米,宽13米,高18米。影响与意义

巴黎歌剧院是折衷主义的代表建筑,建筑师将几种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种折衷主义的思想对建筑创作中的民族化与现代化问题的探索只是建筑创作问题中的一部分,然而,折衷主义的“洋为中用”“移植、嫁接”的思想确实为形式问题提供了一种较为独特的探索途径,也许能使我们从另一视角来审视形式的问题,创作出更好的设计作品。特征

巴黎歌剧院具有十分复杂的建筑结构,剧院有2531个门,7593把钥匙,6英里长的地下暗道。歌剧院的地下层,有一个容量极大的暗湖,湖深6米,每隔10年剧院就要把那里的水全部抽出,换上清洁的水。由法国著名的侦探、悬念小说家加斯通·勒鲁(1868-1927)写下的《歌剧魅影》(后又搬演成电影、音乐剧)正是发生在眼前这座金光灿灿的建筑里。

一进入歌剧院,马上就会被壮观的大楼梯吸引,大理石楼梯在金色灯光照射下更加闪亮,据说是被当时贵族仕女的衬裙擦得光亮,可以想见歌剧院当时的盛况。大楼梯上方天花板上则描绘着许多寓言故事。欣赏过大楼梯后,可从两侧进入歌剧院走廊,这些走廊提供听众在中场休息时社交谈话的场所,精美壮观程度不下大楼梯,加叶尼构想将大走廊设计成类似古典城堡走廊,在镜子与玻璃交错辉映下,更与歌剧欣赏相得益彰。美学法则韵律与节奏——连续的韵律

每层连续的门洞与窗洞,运用这种韵律获得连续性和节奏感。

色彩与质感的对比和微差色彩和对比的调和,质感的粗糙和纹理的变化创造了生动活泼的建筑形象。现代主义建筑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历史背景

该馆由“现代主义四大师”之一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设计,博览会结束时拆除。后为纪念这一作品所开创的历史,巴塞罗那德国馆于1986年原址重建。密斯·凡·德·罗在这个建筑物中完全体现了,他在1928年所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建筑处理原则。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形式

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突破了传统的砖石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