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从业人员与媒介素养_第1页
媒介从业人员与媒介素养_第2页
媒介从业人员与媒介素养_第3页
媒介从业人员与媒介素养_第4页
媒介从业人员与媒介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媒介从业人员与媒介素养摘要: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提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很晚,于20世纪末才刚刚开场。随着媒介全球化和我国媒介市场化过程的加剧,传播媒介的运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严重滞后,公民尤其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日益成为突出问题。鉴于媒介从业人员在媒介传播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加强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和群众传播活动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关键词:媒介媒介素养媒介从业人员素养教育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使用和解构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才能。媒介素养此一概念最初由英国学者早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英国学者最早提出媒介素养旨在通过倡导开展对公众尤其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强化并进步他们抗拒群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流行文化的“低程度满足〞的意识和才能,鼓励学生认清并抵抗群众媒介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经过几十年的开展,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媒介素养教育已在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由最初的教诲青少年如何躲避群众媒体文化的消极影响逐渐开展成为一种旨在进步媒介受众批判地认知吸纳媒介信息才能的终身教育。媒介教育虽在全球范围逐渐兴起并蓬勃开展起来,但是它的称谓和意涵有所不同。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一般称为ediaLiteray〔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一种用来接触、分析、评价群众媒介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的才能。欧洲大局部国家如英国、法国、芬兰等国那么称之为ediaEduatin〔媒介教育或媒介素养教育〕。媒体素养教育关注着媒介的本质特性、媒介的根本运作原理和程式以及群众传播媒介如何通过传递信息从而起到让媒介受众得以愉说享受的成效。而在中国香港特区和台湾等地那么交互使用ediaEduatin和ediaLiteray,或称媒体识读教育。在此,有必要厘清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素养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媒介素养教育代表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而媒介素养那么是这一过程的终极目的和结果。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介受众具有驾驭媒介信息的素质,破除对传播媒介由过去的被动承受和绝对信任,上升到今天对现代传媒的主动选择和相对质疑,从而成为具有安康的媒介批评才能的现代化“媒介公民〞。当然,媒介素养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才能,而是通过后来的不懈努力习得的。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必要性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比拟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于1997年发表的第一篇系统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题为?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论文,才正式拉开了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的帷幕。我国国内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才能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开展所用的才能。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立性地享用群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安康的媒介批评才能,使其可以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开展〞[1]。建国后56年以来,随着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的不断开展,我国新闻传播素质教育也获得长足开展,媒介全球化和我国媒介市场化过程的加剧,媒介的运行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国外及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延不断扩大,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不够深化系统和严重滞后的问题已日渐凸显。因此,如何进步人们在群众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批判意识,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加强群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对国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刻不容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开展,信息流动的国际化趋势使我国的媒介环境变得日益丰富和多变,媒介呈现多元化。除了电视、报纸、播送和互联网等主要媒体,还包括音像制品、图书杂志、电影、BBS、QQ和新近蜂起的短信等媒介技术几乎无所不能地全天候提供全方位的群众媒介信息,毫无限制地满足媒介受众的视听感官需要。媒体已经成为继学校之后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或“看不见的学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绘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2]。作为文化的使者和信息的纽带,媒介全球化对于我国国民素质的宏大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社会阶段。因此,受众在接触海量的媒介信息时,就必然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是被动承受,还是主动选择?详细说就是群众传播媒介能否到达预期的传播效果,直接关乎群众传播活动能否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传播环境,从而推动社会的良性开展、社会的安定团结、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的普遍进步。传播效果是整个传播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而传播程度和传播效果的好坏也是衡量整个传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而传播活动又是通过群众传播媒介施行的。群众媒介在整个传播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担当着信息“把关人〞〔gatekeeper〕的重要角色,而这些充当“把关人〞的就是操控整个传播活动的职业传播者,或说媒介从业人员。面对与日俱增的媒介信息,人们仍多以原有的方式和有限的知识处理、建构信息,于是,信息总量的剧增和解构才能停滞甚至缺失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信息疲劳〞,亦或“审美疲劳〞,那么这些泛滥和过剩的信息人们又称之为“信息迷雾〞。这就要求作为“守门人〞的媒介从业人员要成为优秀的导盲犬,一定要充分认识并着力强化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找准自己的坐标,明确自己的方向,引领受众穿越“信息迷雾〞并朝着良性的轨道安康开展。从传受角度来看,传者是指媒介从业人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为新闻传播者和工程技术员、工程师和媒介管理者,二为从事新闻事业和主持传播工作的职业人员,主要包括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和纸质媒介、播送、影视及网络传播等媒介在岗人员,尤其是那些从事最根本的采编、制作和播出如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和新闻主播等一线工作的从业人员。受者是指社会公众,亦即媒介受众或说非媒介从业人员,受众是个群体概念。传者和受者是认知互动的关系,而在现今的网络信息时代里,已经没有绝对的传者和受者,也就是说两者的界限也日渐模糊,每一个媒体传播者可以发布传递媒介信息,同时也是媒介信息的接收者;而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在承受媒介信息的同时也可即时或延时发表评论,提出见解,此时,受者也成了传者,因此从广义上讲,现代社会的每个个体成员都是媒介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传者素养和受者素养。但是,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和传播实际,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系统中,群众媒体是党的喉舌,社会的公器,其特殊的“精神产品〞不仅为全社会效劳,更是思想言论的重要阵地,具有强大的社会话语权利和言论调控、导向功能。因此,媒体负载和提供的信息就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双重属性。群众传媒在为受众重新构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没有节制地传输着公众社会普遍通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形式,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尽其所能地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一来,通过传播媒介传呈出的看法、观点和意见就很有可能成为人们关注和评论的中心。而正是媒介从业人员日常的采编工作构成了群众媒体的主体活动,从而形成了整个传播活动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由此不难看出,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程度成为直接影响群众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2022年10月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的为期四天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国家播送电影电视总局副总编辑黄勇表示,“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对传播者和受众两方面的教育。他认为,传播人才和媒介从业人员的素养最终会影响受众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取向,因此,加强传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重要〞[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如“伐木伐根,治水治源〞,媒介从业人员就是“根〞,就是“源〞。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媒介从业人员的认知程度和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媒介教育开展的道路,因此,提升媒介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加强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一〕重新审识媒介信息的特质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人们对周围世界认识和理解程度的上下依赖获取信息的多少。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大局部信息都来自群众传播媒介,不管你是否愿意承受,受众都会被扑面而来的各种媒介信息所包围浸染。因此,必须深化理解媒介的特质和媒介信息传递的规律。作为沟通交际的桥梁和中介,一般意义上的媒介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复原性、扩张性。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应从两个层面上来认识:一方面,作为传受双方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和信息载体,媒介具有物理属性;另一方面,作为从事采集、制作和传播信息为己任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等这样的一种社会组织,媒介具有社会属性。在其社会组织层面,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媒介为社会某一阶级或组织机构所操纵和控制,就代表一定的阶级利益,因此,媒介信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代表着一定的价值观。加拿大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的改变才是人类真正的讯息,新媒介的出现必然改变着人类社会及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麦克卢汉又提出了他隐而不显的媒介概念——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体任何一局部的延伸,不管是手、脚或皮肤的延伸都会影响到整个心理与社会。〞[4]〔二〕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理念根据西方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已有的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建构还包含以下核心理念:1.媒介重现建构现实现代人长期置身于媒介充满的信息时代,潜移默化中一贯被动地承受来自影视、网络递呈的海量信息,而很少主动理性地去验证媒介事件的真伪和媒介信息的可信度,因此,常常把媒介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然而,所有经过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与现实情形有很大区别,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很大程度上是第二现实,是“象征性的现实〞,是“虚拟的现实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媒介塑造了我们对周围现实和整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试图帮助受众解读隐藏在光怪陆离的媒介信息背后的世界,从而更加接近真实地认识现实原貌。2.媒介信息具有差异性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有两层信息。一是表层信息,一是深层信息[5]。每个人对媒介信息运作规律和机理的认识程度不一。知识构造完备,认知程度高的受众可以穿透表层信息,解构思辨信息背后所蕴含的的深层意涵,从而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媒介信息做到正确而有效的取舍;而知识构造不完备,认知程度低的受众就只能承受表层信息。因此,媒介素养中的才能构造影响媒介传播信息的效果。媒介受众因其个性差异,如种族、性别、年龄、生活风俗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所表达出的认识程度的差异而呈现出解构、思辨、加工和传递信息才能的差异性。媒介受众对信息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有的为了直接获取信息〔infratin〕,有的是寻求指导或建议(instrutinradvie),有的是为了得到放松和愉悦〔entertainent〕。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构才能处理、检测和考虑相对有限的媒介信息,然而,自从人类跨入信息时代短短几十年,信息量以几何级数爆涨,但是人类处理信息的才能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和进步。这就意味着,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介信息,就必须有选择地识读,有选择地理解,有选择的记忆,有选择地传输;无疑对信息时代的媒介受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而所有的选择活动大局部都取决于媒介信息本身,因此,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直接关系着受众能否成为具有安康、批判意识的媒介媒介使用者。3.媒介内容具有商品属性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任何技术进步和开展都不能脱离经济背景而单独进展,当然,媒介技术更不能除外。媒介技术的特性决定了媒介信息的形态和性质。因此,所有媒介内容的建构都受经济程度的制约,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媒介内容的最终决定主要取决于经济基矗经济的开展,决定媒介技术的革新和开展,因为媒介具有物理和社会双重属性,所以媒介技术的推动和开展直接影响着受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念,即媒介受众的媒介素养。而公众媒介素养的的进步必然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显而易见,作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源头〞,进步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是媒介人员自身开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开展的迫切需要。〔三〕全面进步自身思想文化和职业道德素质基于以上阐述,媒介从业人员除了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特质和媒介素养教育一些根本理念的再度审视,还应加强对受众的深化理解和研究,包括对受众的地位、受众的需求、受众的心理、受众的认知构造等方面的深化把握。媒介受众是一个特定的群体概念,它既有一般社会群体的共性,又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的特殊性。通过分析媒介受众的共性和特殊性,就能设身处地站在受众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他们真实状态,受众不再是以往的单纯的被动承受者,他们对信息的解读都是有选择的,受众更需要深度的解释性报道和信息,希望他们自己多成为报道和信息中的主体和主角,甚至希望群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效劳,给予他们本身更多的人文主义关心。而被言论称之“把关人〞的媒介工作者,亟须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加强自身的认知程度、选择才能、价值取向、传播技巧和职业道德等一系列的素养。?新闻记者?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评驯出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在2022年的“编者按〞中指出: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深深地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相容。本来“评驯只是游戏之作,通过“评驯使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翻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