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实验指导书一、 实验目的了解CO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增加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CO2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在准平衡状态下,气体的绝对压力P、比容v和绝对温度T之间存在某种确定关系,即状态方程:F(p,v,T)=0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具有最简单的形式:pv=RT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比较复杂,目前尚不能将各种气体的状态方程用一个统一的形式表示出来,虽然已经有了许多在某种条件下能较好反映P、v、T之间关系的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因此,具体测定某种气体的P、v、T关系,并将实测结果表示在坐标图上形成状态图,乃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研究气体工质热力性质的方法。在平面的状态图上只能表达两个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故具体测定时有必要保持某一个状态参数为定值,本实验就是在保持绝对温度T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三、 实验内容测定CO2的p-v-t关系。在p-v坐标系中绘出低于临界温度(t=20°C)、临界温度(t=31.1°C)和高于临界温度(t=35C)的三条等温曲线,并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计算值相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原因。观测临界状态临界状态附近气液两相模糊的现象。气液整体相变现象。测定CO2的pc、vc、tc等临界参数,并将实验所得的vc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德瓦尔方程的理论值相比教,简述其差异原因。 °四、 实验设备整个实验装置由压力台、恒温器和实验台本体及其防护罩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一所示)。试验台本体如图二所示。其中1—高压容器;2—玻璃杯;3—压力机;4一水银;5一密封填料;6一填料压盖;7一恒温水套;8一承压汞容器;9—CO2空间;10—温度计。、对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当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态参数P、v、T之间有:F(p,v,T)=0或T=f(p,v) (1)本实验就是根据式(1),采用定温方法来测定CO2的p-v-T关系,从而找出CO2的p-v-T关系。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由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先装了co2气体的承压玻璃管,co2被压缩,其压力和容器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器供给的水套里的水温来调节。实验工质二氧化碳的压力,由装在压力台上的压力表读出(如要提高精度,可由加在活塞转盘上的平衡砝码读出,并考虑水银柱高度的修正)。温度由插在恒温水套中的温度计读出。比容首先由承压玻璃管内二氧化碳柱的高度来测量,而后再根据承压玻璃管内径均匀、截面不变等条件来换算得出。图一试验台系统图 图二试验台本体
五、实验步骤按图一装好实验设备,并开启实验本体上的日光灯。恒温器准备及温度调节:把水注入恒温器内,注至离盖30〜50mm。检查并接通电路,开动电动泵,使水循环对流。在温度控制器AL808E的控制面板上通过上下键设定好实验用的温度。此时控制面板上视水温情况,开、关加热器,当水温未达到要调定的温度时,恒温器指示灯是亮的,当指示灯时亮时灭闪动时,说明温度已达到所需要恒温。观察玻璃水套上的温度计,若其读数与恒温器上的温度计及电接点温度计标定的温度一致时(或基本一致),则可(近似)认为承压玻璃管内的CO2的温度处于所标定的温度。当所需要改变实验温度时,重复(2)〜(4)即可。加压前的准备:因为压力台的油缸容量比容器容量小,需要多次从油杯里抽油,再向主容器充油,才能在压力表显示压力读数。压力台抽油、充油的操作过程非常重要,若操作失误,不但加不上压力,还会损坏试验设备。所以,务必认真掌握,其步骤如下:关压力表及其进入本体油路的两个阀门,开启压力台上油杯的进油阀。摇退压力台上的活塞螺杆,直至螺杆全部退出。这时,压力台油缸中抽满了油。先关闭油杯阀门,然后开启压力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两个阀门。摇进活塞螺杆,使本体充油。如此交复,直至压力表上有压力读数为止。特别应注意以下情况,如螺杆已推进到极限位置,而压力尚未达到所需值,必须再一次抽油加压,此时要严格按以下程序操作,先关油路控制阀;再开油杯进油阀,使压力表压力降至0;关压力表控阀,倒退螺杆抽油至极限位置;然后关油杯进油阀,开压力表控制阀,推进螺杆逐渐加压直到刚才所建立的油压时才能开油路控制阀(在此以前油路控制阀决不能开!),进一步加压。再次检查油杯阀门是否关好,压力表及本体油路阀门是否开启。若均已调定后,即可进行实验。作好实验的原始记录:设备数据记录:仪器、仪表名称、型号、规格、量程、精度。常规数据记录:室温、大气压、实验环境情况等。测定承压玻璃管内CO2质量不便测量,而玻璃管内径或截面积(A)又不易测准,因而实验中采用间接办法来确定CO2的比容,认为CO2的比容V与其高度是一种线性关系。具体方法如下:已知CO2液体在20°C,9.8MPa时的比容V(20°C,9.8Mpa)=0.00117M3・kg。实际测定实验台在20C,9.8Mpa时的CO2液柱高度Ah0(m)。(注意玻璃管水套上刻度的标记方法)c)W(20C,9.8Mpa)=竺oa=0.00117m3/kgm=K(kg/m2)=K(kg/m2)00.00117其中:K——即为玻璃管内CO2的质面比常数。所以,任意温度、压力下CO2的比容为:“A“Ah Ahm/A K(m3/kg)式中,△h=h-h0h——任意温度、压力下水银柱高度。h0——承压玻璃管内径顶端刻度。测定低于临界温度t=20°C时的定温线。将恒温器调定在t=20C,并保持恒温。压力从4.41Mpa开始,当玻璃管内水银柱升起来后,应足够缓慢地摇进活塞螺杆,以保证定温条件。否则,将来不及平衡,使读数不准。按照适当的压力间隔取h值,直至压力p=9.8MPa。注意加压后CO2的变化,特别是注意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液化、汽化等现象。要将测得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一并填入表1。测定临界参数,并观察临界现象。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测出临界等温线,并在该曲线的拐点处找出临界压力pc和临界比容vc,并将数据填入表1。 ° °观察临界现象。临界温度指气体能通过加压压缩成液态的最高温度,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无论加多大的压力也不能使气体液化。理论上CO2的临界温度是31.1C,故实验时温度在此附近时,通过不断地加压能看到某一压力(理论上是7.52MPa,实验误差等影响可能是在其附近)看到水银柱上面出现少许白雾(液化)随后加压白雾消失,无论再怎么加压也不会出现液化现象。当实验温度低于31.1C时,一直加压会出现少许液体,这是气液共存现象。当温度高于31.1C时,无论怎么加压也不会出现液化现象,当然如果此时忽然卸压会出现少许液化,这是因为突然降压,绝热降温造成的。测定高于临界温度t=35C时的定温线。将数据填入原始记录表1。六、 注意事项除t=20C时,须加压到绝对压力10MPa(表压9.9MPa)夕卜,其余各等温线均在5~9MP间测出h值,表压不得超过10MPa,温度不应超过60Co一般压力间隔可取0.2〜0.5MPa,接近饱和状态和临界状态时压力间隔适当取小些。加压过程应足够缓慢以实现准平衡过程,卸压时应逐渐旋转压力泵手柄,决不可直接打开油杯阀卸压!实验完毕将仪器设备擦净。将原始记录交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遇到疑难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询问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违章处理。七、 实验结果处理和分析按表1的数据,如图三在p-v坐标系中画出三条等温线。将实验测得的等温线与图三所示的标准等温线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及原因。CO2等温实验原始记录 表1t=20Ct=31.1C(临界)t=35C(Mpa)△hv=Ah/K现象(Mpa)△hv=Ah/K现象(Mpa)△h¥=△h/K现象4.将实验测定的临界比容vc与理论计算值一并填入表2,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误差的原因。 °临界比容叮m3/Kg] 表2标准值实验值0.00216图三标准曲线实验二中温辐射时的物体黑度的测试指导书一、 实验目的用比较法,定性地测量中温辐射时物体黑度£。二、 原理概述由n个物体组成的辐射换热系统中,利用净辐射法可求物体i的纯换热量QnetjQ=Q-Q=a£IJXdA-£EAnet,iabs,ie,iiajj,ijibi式中:Qneti—i面的净辐射换热量;Qabsi—i面从其他表面的吸热量;Q::—-i面本身的辐射热量;£i——i面的黑度;xj,i—j面对i面的角系数;J.—-j面有效的辐射力;Ebi—i面的黑体辐射力;ai—-i面的吸收率;Ai—i面的面积。根据本实验的设备情况,可以认为:1、 热源1、传导圆筒2为黑体。2、 热源、传导圆筒2、待测物体(受体)3表面上的温度均匀(图1)。图1辐射换热简图1—热源2—传导圆筒3一待测物体因此,公式(1)可写成:Qnet,3如3(Eb1气儿寸%人⑵乂?)一£‘气A因为A1=A3;a3=£3;X32=X12又根据角系数的互换性A2X23=A3X32,则待测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净辐射换热量为: , , , ,q3=Qnet,3/A3=£3(Eb,1X1,3+Eb,2X1,2)-£3Eb,3=£3(Eb,1X1,3+电2七一乩) (2)由于受体3与环境主要以自然对流方式换热,则:
q3=h(t3—以 (3)式中:h——待测物体表面传热系数;t3——待测物体(受体)温度;tf——环境温度由(2)、(3)式得:h(t—t)(4)£3二气iXI,+"之乂1,2一(4)当热源1当热源1和传导圆筒2的表面温度一致时,Eb1=Eb2而且热源1、传导圆筒2和待测物体3组成封闭系统,则:x1,3+x1,2=i由此,(4)'式可写成:h(t—h(t—t)Eb"E:h(t—t)a(T]4—T:)(5)式中。称为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其值为5.67X10-8w/m2k4。b对不同待测物体(受体)a、b的黑度£为:h(T—T)h(T—T)aa(T41a—T43a);b设h=ah,b则:Ea二T_3a一—T cT4—LbT43bEb T3b当为黑体时,E二」—£—Tfb^1T fT],(6)T.4—T41a 3a式可写成:1b—T二aT3b—TfT4—1aT34a三、实验装置h(T—T)
a(T4—T4)1b 3b(6)(7)实验装置简图如图2所示:图2实验装置简图9、导轨支架10、热源及中间体电压表3、数显温度计4、接线柱5、导轨6、热源7、传导体89、导轨支架10、热源及中间体电压表11、接线柱12、调压旋钮13、测温接线柱(红为+)14、电源开关热源腔体具有一个测温电偶,传导腔体有二个热电偶,受体有一个热电偶,它们都可过琴键转换开关来切换。四、实验方法和步骤本实验仪器用比较法定性地测定物体的黑度,具体方法是通过对三组加热器电压的调整(热源一组,传导体二组),使热源和传导体的测量点恒定在同一温度上,然后分别将“待测”(受体为待测物体,具有原来的表面状态)和“黑体”(受体仍为待测物体,但表面薰黑)两种状态的受体在恒温条件下,测出受到辐射后的温度,就可按公式计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具体步骤如下:1、 热源腔体和受体腔体(使用具有原来表面状态的物体作为受体)靠紧传导体。2、 接通电源,调整热源、传导左、传导右的调温旋钮,使热源温度在50°C至150°C范围内某一温度,受热约40分钟左右,通过测温仪表测试热源、传导体的温度,并根据测得的温度微调相应的电压旋钮,使三点温度尽量一致。3、 系统进入恒温后(各测温点基本接近,且在五分钟内各点温度波动小于3C),开始测试受体温度,当受体温度五分钟内的变化小于3°C时,记下一组数据。“待测”受体实验结束。4、取下受体,换为黑体,然后重复以上实验,测得第二组数据。将两组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得出待测物体的黑度8受。五、注意事项 乂1、 热源及传导的温度不可超过160C。2、 每次做原始状态实验时,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教版PEP必修3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生态农业化肥补贴项目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物流园区配套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派遣金融分析师劳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鲜牛奶直供社区配送服务合同3篇
- 2024鞋类库存管理及清仓销售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车牌照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4篇
- 2025版苗木种植与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合同3篇
- 2025年度车辆抵押借款合同模板(专业二手车交易平台)
- 202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复习题及答案
- 完整版100以内加减法混合运算4000道100
- 2024年产权管理部年终工作总结例文(3篇)
- 《血管性血友病》课件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日语助词「に」和「を」的全部用法课件
- 机场地勤劳动合同三篇
- 2024年山东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问题(3)》参考课件
- 订婚协议书手写模板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