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1.gif)
![《静女》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2.gif)
![《静女》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3.gif)
![《静女》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4.gif)
![《静女》提升训练 -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9feb3ea1787a8c6f53ea951aa5585be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女》提升训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基本巩固★
一、(2020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列对《静女》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以第一人称“我”写男青年与恋人约会的情景,给人以真实感。
B.诗歌第一章写青年之真诚,第二章写青年之欢喜,第三章写青年之痴情。
C.诗歌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的、纯朴的恋情。
D.第三章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突出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静女》一诗中男女青年的形象各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二、(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静女》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2.翻译诗句。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3.诗中写到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小伙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这反映了小伙子什么心理?
三、(2020崇明县民本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以上这首诗,体现了《诗经》中的哪一种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
C.无论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D.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3.以本诗为例,分析《诗经》重章叠句的写作特点。
四、(2020全国高一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列对《静女》一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歌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黄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两句刻画人物形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五、(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根据《静女》一诗答题。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是一首赋体诗,它运用“直陈其事”的手法,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感情回环往复,内容富于变化,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特色。
B.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C.“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这两句借物抒情,意涉双关,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的挚爱之情。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用借代的手法,以初生荑草白而柔嫩的特点,象征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2.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迁移延伸★
一、(2020江苏模拟)阅读《诗经蒹葭》,完成题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从内容的角度,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这首诗中男主人公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2020河北高一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題。
桃夭
桃桃之夭夭①,灼灼②其华。之子③于归④,宜⑤其室家⑥。
桃之夭夭,有蕡⑦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⑧。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子衿
青青子衿⑨,悠悠⑩我心。纵我不往,子宁⑾不嗣音⑿?
青青子佩⒀,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⒁,在城阙⒂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②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③之子:这位姑娘。④于归:姑娘出嫁。⑤宜:和顺、亲善。⑥室:谓夫妻所居。家:谓一门之内。⑦有蕡(fén):指桃实木大而多。⑧蓁(zhēn)蓁:叶子茂密的样子。⑨衿:衣领。⑩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⑾宁(nìng):岂,难道。⑿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⒀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⒁挑(ti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⒂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1.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都选自《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部诗歌总集,它的内容分为风、雅、颂,表现手法为赋、比兴后人将之合称为《诗经》六义。
B.《子衿》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恋人的服饰借代恋人,自述怀人,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C.《子衿》描写的是一个男子在等候他的恋人,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式,刻画了因恋人未到而调怅幽怨的心情。
D.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艺术形式.其作用是加深印象、深化主旨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2.《桃夭》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试简要概括其三章内容。
三、(2020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一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选自《诗经周南》)
注:①螽(zhōng)斯:常称为“蝈蝈”。②诜(shen)诜:同莘莘,众多貌。③振振:茂盛的样子。④薨薨:很多虫飞的声音。⑤绳绳(min):延绵不绝的样子。⑥揖揖:会,聚的样子。⑦蛰蛰:多,聚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
B.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颂祝,后两句描写。
C.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
D.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浑然一体。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三句“宜尔子孙”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祝新婚幸福的诗。
B.“宜”有“多”的含义,本诗共六组叠词,均有形容群聚众多之意。
C.诗中的作者为了引出自己的祝福,三次形象地描述了蠡斯的细节特征。
D.本诗通篇以虫作比,咏物也在咏人。寄兴于物,即物寓情。
3.重章叠唱是《诗经》的鲜明特色,请结合本诗简要赏析。
四、(2020江苏模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诗经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1.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1)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________。
(2)重复“县貆”“县特”“县鹑”,意在表现________。
(3)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意在表现________。
2.《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河水清且涟猗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这首诗每段的三、四句,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答案】1.(1)奴隶们劳动的辛苦(2)奴隶主的不劳而获(3)对奴隶主不劳而获的讽刺》2.C .C
【解析】1.这是一道分析诗歌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的题目,要求分析“伐檀”“伐辐”“伐轮”“县貆”“县特”“县鹑”“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的内容,注意从这些词语反应的对象的角度分析,前三个反应的是奴隶,中间三个反应的统治者,后三个反应的是作者对统治者的态度。
2.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考核“赋比兴”的手法,C项是“赋”,其余为“兴”。故选C。
3.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觉醒”不恰当,他们没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故选C。
五、(2020莆田第七中学高一月考)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定风波
辛弃疾
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导游资格-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
- 贫困生申请书认定
- 重开业申请书
- 企业内部系统使用权限规范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百师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100以内加减乘除趣味游戏册1000题(可打印)
- 电动车驱动系统技术专利研究
- 初中学生申请书
- 校园国旗护卫队申请书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5 Period1课件
- 围手术期中医护理
- 国测省测四年级劳动质量检测试卷
- 客车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人教版一年数学下册全册分层作业设计
- 幼儿羽毛球培训课件
- 人类学田野调查教学课件
- 辽宁省冷链物流行业报告
- 清洁氢能生产与输储技术创新
- 产品标准化大纲(课件)
-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