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衔接讲义专题06鉴赏诗歌的形象(有答案解析)_第1页
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衔接讲义专题06鉴赏诗歌的形象(有答案解析)_第2页
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衔接讲义专题06鉴赏诗歌的形象(有答案解析)_第3页
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衔接讲义专题06鉴赏诗歌的形象(有答案解析)_第4页
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衔接讲义专题06鉴赏诗歌的形象(有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假阅读】诗歌鉴赏专题06鉴赏诗歌的形象【方法技巧】1、诗歌的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景物形象也就是意象,即诗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一系列的意象即可构成一定的画面,营造出特定的意境。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扁得生前身后名”。【典型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忆秦娥•娄山关①毛泽东西风烈②,长空③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④,喇叭声咽⑤。雄关漫道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注】①这首词作于1935年2月底中央红军重新攻占娄山关之后。娄山关:在遵义市之北,是从贵州入四川的要道。②烈:猛烈,强劲。③长空:辽阔的天空。④碎:碎杂,碎乱。⑤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⑥漫道:徒然说,枉然说。【问题】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答案】意象:西风,长空、雁,霜、晨月、马蹄声、喇叭声、雄关、苍山、残阳。气氛:凄冷,紧张,激烈,悲壮。【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意象、意境的能力。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答题步骤一般三步。①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有手法的写出手法。全词上阕写景,选取西风,长空、雁,霜、晨月、马蹄声、喇叭声这些意象,以烈、碎、咽来突出特征。句意为: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下阕选取雄关、苍山、残阳。以真如铁、如海、如血来突出特征。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真如铁”三字,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如海”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i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据此分点作答即可。例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参考答案】(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专项练习】一、诗歌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任选一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进行赏析。二、古诗阅读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注释】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的氛围。(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在这幽深的竹林里,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照映。【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被称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主题思想】全诗描绘出一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1)“独坐幽篁里”的“幽”,“深林人不知”中的“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2)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3)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画,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请你将五,六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梅沈钦圻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1)这首诗首联中的“”字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颔联中“”和“能开”两个词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性格和精神。(2)尾联诗人称自己为“野客”,称梅为“世外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答案】【小题1】杨花、子规、明月(两个即可)表达了离别伤感的愁绪。【小题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拟人化,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二: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三: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明月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怀念和同情。【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象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诗歌的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识,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因此,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理解诗歌内容,诗人通过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赏析诗句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再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从修辞、描写等角度来赏析。从修辞角度来看,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从表现手法来看,这两句诗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任选其中一个角度赏析即可。二、【答案】(1)清幽恬静(2)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解析】【分析】⑴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意象的理解,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本就充满着清幽的情愫,同时再结合诗句“素舸漫流间”等所描绘的景象,即可得出“清幽恬静”。⑵本题为对比赏析,在分析的同时应首先对原诗句进行分析理解,“唯应共月还”一句形象描绘了诗人形单影只只有月亮作陪的场景,而“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同样也是表现作者只有月亮相伴的场景。同时应该看到的是,两位诗人虽然孤身一人,但并不因此寂寥落寞,从两首诗的全诗中都不难得出共同情感:超然物外、安闲自得。故答案为:⑴清幽恬静⑵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意象所寄寓的感情的理解能力。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诗歌的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识,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因此,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⑵此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赏析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先分别分析两篇文章,再比较其异同,在比较中分清相同点与不同点,再结合理解诗词的内容,选取合理角度,围绕其所用表现手法与蕴含的作者情感或人生哲理来进行赏析,言之有物即可。答题步骤为:①准确指出赏析的角度(修辞、重点词语、手法等):②结合词句阐释有什么表达效果;③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三、【答案】(1)“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2)独坐、弹琴和长啸。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3)宁静、淡泊的心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关键字词体会诗歌意境的能力。解答时,要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字词体会诗歌意境。通过分析可知,这首诗中的“幽”和“深”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把握诗歌内容,根据诗中“弹琴复长啸”可知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独坐、弹琴和长啸这些事,体现了诗人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3)本题考查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根据诗歌内容可知:前两句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后两句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知己朋友来写,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故答案为:(1)“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2)独坐、弹琴和长啸。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3)宁静、淡泊的心情。【点评】在做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题目时,一定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还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分析。四、【答案】(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庄稼。“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写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府饮闲聊着耕作桑麻。(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故答案为:(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2)本题考杳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五、【答案】(1)忽放;独立(2)诗人称自己为“野客”,称梅为“世外人”,表明自己无意功名,与梅意气相投的情感。【解析】(1)“忽放”写出了作者对冰雪过后梅花突然绽放的惊讶和喜悦之情•.“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写的是傍晚时梅花独自立在天地之间,说它的开放能开辟出一片春天。这里“独立”是拟人的修辞,赋予了梅花以人的品格,写出了梅花如人一样傲然独立,高大伟岸,形象传神。(2)“野客”指的是诗人自己,“如逢世外人”意思是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