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645-198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作为混合材料使用的粒化电炉磷渣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规定。该标准适用于通过电炉法生产黄磷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经过水淬急冷处理后形成的颗粒状物质。这类物质因其化学成分特点,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作为活性混合材添加到水泥中,以改善水泥性能或降低成本。

标准中对粒化电炉磷渣的技术指标做了详细说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外观质量:要求呈灰黑色、颗粒状。
  • 物理性质:规定了比表面积(如≥300m²/kg)、密度等参数。
  • 化学组成:明确了SiO₂、Al₂O₃、Fe₂O₃等主要氧化物的含量范围,以及P₂O₅的最大允许值。
  • 活性指数:通过特定方法测定其与水泥熟料反应的能力,以确保能够有效参与水泥硬化过程。
  • 放射性:考虑到安全因素,还设定了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的具体限制值。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6645-2008
  • 1986-07-29 颁布
  • 1987-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6645-1986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_第1页
GB/T 6645-1986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6645-1986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UDC666.74.02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645-86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Granulatedelectric.furnacephosphorouslforSlag:usedCementproduction1986-07-29发布1987-07-01实施家标准局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66.74.022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GB6645—86Granulatedelectricfurnacephosphorousslagusedforrcementproduction本标准适用于用作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的粒化电炉磷渣。定义凡用电炉法制黄磷时,所得到的以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淳冷成粒,即为粒化电炉磷渣(以下简称磷渣)。技术要求量系数人值不得小于1.10,K值按式(1)2.1(式中化学成分均为重量百分数)计算:CaO+MgO+Alz03Sio.+P.0.2.2磷渣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不得大于3.5%。2.3磷道的松散容重不得大于1.30kg/l,块状磷渣的最大尺寸不得大于50mm,大于10mm的颗粒,以重量计不得超过5%。不得混有磷泥等任何外来夹杂物。2.4)。不应出现有元素磷氧化时产生的明显冒白烟现象、3试验方法3.1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按本标准附录A(补充件)进行。3.2五氧化二碱按GB1871一80《磷精矿和碘矿石中碑、铁、铝、钙、镁含量的分析方法》进行3.3松散容重(以下简称容重)按本标准附录B(补充件)进行。3.4大于10mm颗粒的含量用孔径为10mm的圆孔筛,测定2kg左右磷渣试样的筛余。大于10mm颗粒的重量百分数按式(2)计算:X100·……(2)式中:V--磷渣试样重城,kg蹄余重量,Kg;P-大于10mm颗粒的重量百分数。检验规则4.1取样方法每批磷渣,取20个以上不同部位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共20kg左石,,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取样。4.2检验项目按本标准2.1~2.3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