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物理教学评价_第1页
第08章 物理教学评价_第2页
第08章 物理教学评价_第3页
第08章 物理教学评价_第4页
第08章 物理教学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物理教学评价内容提要评价的基本概念

1常用的评价方法

2物理测验的编制

3物理课堂教学评价

4第一节

有关评价的几个基本概念一、评价1、物理教学评价: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学生学习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数量和质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的判断。2、评价的分类(1)按评价用途分:选拔性、水平性、形成性、诊断性评价等。①选拔性评价—为了选拔人才而进行的评价例如:高考注意:避免把选拔性评价泛化到教学中!②水平性评价—为了判断被评价者的水平而进行的评价。例如:高中会考(学业水平测试)③形成性评价—为了监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展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单元测验、课堂提问等作用:对学生—反馈知识漏洞,强化正确做法对教师—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④诊断性评价—为了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而进行的评价。(2)按评价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等。①相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对象或以全体对象的平均水平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进行比较、排序的一种评价方法。(跟别人比)优点:适用性强、应用面广缺点:相对评价的结果并不表示被评价者的实际水平,有时会导致客观标准的迷失,还容易引起被评价者之间的激烈竞争。②绝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按照评价目的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将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跟标准比)③个体内差异评价—将被评价者的现在和过去相比较,或将其若干侧面相比较的一种评价方法。(跟自己比)(3)按评价内容分:①学业评价—对学生修习的学校课业的评价②综合素质评价3、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物理教学评价体系(1)在评价的目的上,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2)在评价的内容上,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关心结果,还要关注过程;(3)在评价的方法上,根据评价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除纸笔测验外,还应努力研究、开发成长记录,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4)在评价的主体上,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自评、互评等)。二、测量与测验1、测验:获取评价所需信息的方式。

测量:依据特定的规则对测验或其他评价方式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量化的方法和过程2、教学测量的特点(1)教学测量是间接测量,测量工具有不可消除的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效度)(2)测量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偶然因素,因而有不可避免的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信度)3、教学评价做不到完全定量化。三、几个基本的教育统计量1、分数分布表或分数分布图(1)分数分布表(表12-1)(2)分数分布图(图12-1):正态、偏态、双峰分布等。特点:简明、形象、直观2、平均数:是用来描述被测团体水平的集中量数。公式:3、差异量数(1)全距:一组数据中最大数与最小数之差,符号为R。(2)平均差①离均差:每个变量与平均数的差。公式:②平均差:各变量离均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公式:(3)标准差:将各个离均差的平方取平均值,再开方。公式:若用原始分数表示,则上式变为:

标准分数: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符号为Z。公式:即:标准分数=离均差/标准差例:B组20,30,40,60,70,80,

平均差AD=20;

标准差S=22;标准分数:-1.36,-0.91,-0.45,0.45,0.91,1.364、相关(1)相关:两列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叫做相关

正相关:如果一列变量变动时,另一列变量也发生变动,而且变动的方向相同,则这两列变量是正相关。

负相关:如果一列变量变动时,另一列变量也发生变动,而且变动的方向相反,则这两列变量是负相关。

两次测验负相关则说明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极差,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而测验不可信,即信度极低。(2)相关系数r的计算公式:若用原始分数表示,则上式变为:

计算相关系数时,N的数值一般应在30以上才有意义。r介于±1之间。四、物理测验的评价指标1、信度:测验(测量)的可靠性指标。它反映测验的稳定程度,具体说是指两次测验的关联程度。(1)计算方法:讲一次测验的试题等值分成两半,相当于两次测验的两份试卷。首先,计算相关系数r;其次,斯皮尔曼和布朗于1901年发现的经验公式计算信度。信度在0.8以上基本合格,一般要求0.9以上(2)影响信度的因素主要有:①评分的随意性;②题量(教育测量学称之为测量的长度)。增大题量可以提高信度。例题:2、效度:测验(测量)的准确性指标。

列出双向细目表分析(1)试卷内容覆盖面;(2)各级行为目标所占分数比例是否恰当?(3)题目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要求?3、难度(1)客观题:某题答对人数的比例—满分率。

或H=1-P(2)主观题:某题平均得分与满分的比值—得分率。或H=1-P(3)难度(H值)

0.1-0.3易;0.3-0.7中;0.7-0.9难4、区分度:每个试题将考生水平(能力)区分开来的程度。(1)客观题:(2)主观题:(3)区分度等级(4)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第二节

常用的评价方法一、观察法1、常被用于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的客观表现。2、例如:学生的“实验操作兴趣水平”新课程标准中的“表现性评价”二、问卷法1、问卷法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探查内情,因此问者和被问者之间应建立信任,一般不宜记名。2、问卷法与观察法相结合,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效度与信度)。3、优点:可以同时对很多学生进行,在较短时间内可以获得大量资料和数据。4、关键: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的好坏、适用程度决定目的能否实现。三、成长记录法1、“档案袋法”2、新课程提倡成长记录法,重视形成性评价3、建立学生成长记录的意义:(1)引导师生关注学习过程;(2)评价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四、测验法1、测验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测量手段,测量的工具是试卷。2、测验的分类(按照参照的标准不同)(1)目标参照测验: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为参照物,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即检查学生是否达标和达标的程度,故又称“达标测验”或“资格测验”。水平性评价,例如:学业水平测试、体育达标特点:①分数分布曲线

②易、中、难题比例以7:2:1为宜(1)常模参照测验:以学生群体的分数分布(平均分数)作为参照标准,检查学生们实际上达到的程度,用于学生间的相互比较,检查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选拔性评价,例如:物理竞赛、中考、高考①“常模”:一次测验的平均水平,即学生实际达到的程度。“目标”: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即教学目的、要求。②特点:分数分布曲线易、中、难题比例以3:5:2为宜五、日常即时性评价1、包括:课堂提问与反馈、口头的表扬与批评、期待或不耐烦的表情、写在作业本或测验卷上的评语等。2、特点:广泛性、即时性、对学生影响巨大3、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1)与教学融为一体,发挥其教学功能;(2)评价标准要符合物理教育的目标;(3)日常评价应以激励、导向为主;(4)评价的语言应丰富恰当。第三节

物理测验的编制

编制物理测验的六个基本步骤:

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确定试题形式;选编题目;集合成试卷;将测验科学化、标准化。一、确定测验目的1、教学前:了解前概念(摸底测验),简单。教学中:检查、诊断、反馈,简单。教学后:2、“目标参照测验”OR“常模参照测验”二、制定编题计划1、测验的两个维度:知识内容维度、认知水平维度2、编制测验双向细目表的步骤(1)列出要考查的知识内容;(2)列出层次清晰、具体可测的教学目标例:物理必修1模块考试双向细目表(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三、确定试题的形式1、客观型试题:物理测验常用填空题和选择题(1)填空题:再生式客观试题要求:题意明确,空白不宜太多,答案尽量简单唯一。(2)选择题:再认式客观试题要求:内容方面,备选答案有似真性、逻辑性文字叙述方面,避免暗示。2、主观型试题:计算题、作图题、实验设计题

优缺点:P272四、选编题目1、根据制定的编题计划2、选编题目的数量最好超过所需题量的2-3倍,以供筛选。3、试用或试做,认真分析,估计每题难度。五、集合成测验试卷1、编排试题的顺序要合理,一般应该由易到难减小学生精神压力,提高测验可靠性。(信度)2、测验试卷应有正题、副题、补考题等。

难度应相当,目标参照测验需要补考题。六、将测验科学化、标准化测验科学化、标准化的要求1、内容上,对受试者施测相同或等价的题目;2、施测时,测验条件、物理环境相同,时间统一3、评分上,尽量客观,编写标准答案并注明评分标准。最后,编写考试说明书,将试题交付使用。第四节

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一、课堂教学评价概述1、课堂教学评价:是以课堂教学为对象的价值判断。即通过观察课堂上师生的活动,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2、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维度(1)课程维度①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宗旨——促进学生的发展

正确、全面、具体、明确、恰当②教学内容:前提——科学性与思想性

重点突出、逻辑清楚、选材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深度和广度适当。(2)教师维度①教学方法:选择合理、有针对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符合物理学科特点;使全体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充分发展②教学技能:创设学习氛围;调动积极性;教学活动安排合理;充分有效地使用传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强实验能力;语言准确、精炼、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逻辑性、感染力;板书板画合理规范。(3)学生维度①学习过程: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入性,积极参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表达。②学习效果: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个目标层面的发展二、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方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