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与《GB 16321-19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酸菌饮料》相比,在针对乳酸菌饮料中脲酶检测方面有几处显著变化。首先,《GB/T 5009.186-2003》专门针对脲酶的定性检测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而《GB 16321-1996》更多地关注于乳酸菌饮料的一般质量标准和微生物指标,并未对脲酶的具体检测方法做出明确规定。

在《GB/T 5009.186-2003》中,引入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来提高检测准确性,比如规定了使用酚红指示剂法作为主要检测手段,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气的脲酶活性。此外,还明确了试剂配制、仪器设备准备、样品处理及结果判定等具体操作流程,使得整个实验过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08-11 颁布
  • 2004-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_第1页
GB/T 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_第2页
GB/T 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7.040C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186一2003部分代替GB16321—1996乳酸菌饮料中豚酶的定性测定Qualitativeanalysisofureaseinyoghurtbeverage2003-08-11发布200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5009.186—2003前本标准代替GB16321-1996《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中5.2.9豚酶试验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贵州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培珍、胡志垫、曾寿瀛、殷忠、朱金祥.

GB/T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豚酶的定性测定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酸菌饮料中豚酶的定性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乳酸菌饮料中豚酶的定性测定。2试剂2.10.1%酚红乙醇液2.200.06mol/L磷酸二氢钠:4.689NaH.PO,·2H.O溶于500mL水中2.30.06mol/L磷酸氢二钠:21.51gNaHPO,·2H.O溶于1000mL水中。2.410%尿素溶液3分析步骠将390mL0.06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610mL0.06mol/L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混合。取试管两支·各加入试样1mL,并各加人混合缓冲液1mL.向试样中加入10%尿素溶液2mL,向对照管加入蒸水2mL.摇勾后置于30C水浴中保温10min.样品管及对照管各加入酚红指示剂1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