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质量评估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质量评估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质量评估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质量评估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质量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质量评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23·黄冈中学高一期末)《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C)A.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C.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大禹的儿子“启”取代禹的继承人“益”登上了天子的位置。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故C项符合题意。2.(2023·齐齐哈尔高一检测)古书记载:“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反映出商朝王权(A)A.与神权密切结合 B.完全听命于天C.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被神权所左右[解析]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是商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商王宣扬自己的血统是由天神赋予的,自己能通过“尊神”“事神”与上天沟通,从而神化和强化王权,以巩固统治。3.(2023·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山西曲沃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C)A.朝觐述职 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 D.交纳贡赋[解析]从材料中“率乃师……伐夙夷”,可知周王命令诸侯出征作战,A、B、D三项虽然是诸侯应尽的义务,但与材料不符,C项符合题意。4.(2023·梅州高一检测)“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封之于陈。”陈胡公属于西周时受封的(C)A.王族 B.功臣C.先代贵族 D.周边归顺贵族部落首领[解析]材料中“虞帝舜之后也”说明陈胡公是古代帝王的后代,因此选C项。5.(2023·厦门高一检测)《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C)A.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解析]天子是嫡长子,是天下大宗,诸侯是庶子,相对天子是小宗,故“诸侯不敢祖天子”;诸侯相对大夫而言是嫡长子,是大宗,大夫是庶子,相对诸侯是小宗,故C项正确。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分割政治权力,故A项错误;B项说法明显错误;西周时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6.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在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该观点意在强调分封制(B)A.维护了西周王朝的政治统治秩序B.有助于周文化在各地的传播C.使地方丧失了政治文化的独立性D.不利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解析]材料表明,分封制是各封国“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当时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复制”,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2023·齐齐哈尔高一期末)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予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现出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D)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解析]从材料中“免予战国”“人人自以为更生”可知,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使人民有了安定的社会生产环境。故答案选D项。8.(2023·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B)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解析]材料表明,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是天下的共主,而当时的各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观点错误,排除A项。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也不符合史实。D项观点错误。材料表明,秦汉以后的皇帝是天下的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即皇帝独揽大权,包括任免官吏的权力,故B项正确。9.(2023·广州高一检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中央集权”指的是(D)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C.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主要反映皇帝个人专制独裁和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A、B两项属于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具体措施,C项属于专制主义的含义,故选D项。10.(2023·绵阳高一诊断性检测)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A)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根据“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管理体系,可知该时期为秦朝;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接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③错误;这一国家管理体系与严密的户籍制度相联系,④错误。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11.(2023·郑州高一月考)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D)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解析]材料中“秦,虽死犹存”说明秦朝虽然灭亡,但秦朝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这种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2.(2023·汕头高一期末)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D)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C.防止诸侯割据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材料表明汉武帝注重加强对地方诸侯的管理,严格限制诸侯的活动,其意在防止诸侯割据,根本目的是削弱地方诸侯、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强化君主专制”意指皇帝独揽大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排除;B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的实质也是加强中央集权。13.(2023·辽宁东北育才学校高一检测)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C)A.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 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解析]抓住题干“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可知A项体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无关项;B项“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D项“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均不符合题干“其核心是围绕”要求,具有一定片面性。14.(2023·北京学业水平测试)《宋史》记载的“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令,以佐邦治”的机构是(D)A.三司 B.政事堂C.门下省 D.枢密院[解析]由材料中“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等信息,可以看出是掌管军事的,结合所学可以判断是枢密院。15.(2023·石家庄高一联考)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D)A.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 B.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C.宦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 D.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这是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下,君主为维护独裁专制而采取的手段,故选D项。A项是古代廷议制度的目的之一,排除;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只是原因之一,排除B项;C项是君主专制独裁的结果,排除。16.(2023·镇江高一联考)“先时国家始制九品,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差叙自公卿以下,至于郎吏,功德材行所任。茂同郡护羌校尉(官名)王琰,前数为郡守,不名为清白。而琰子嘉(即王琰之子王嘉)仕历诸县,亦复为通人(学识渊博通达的人)。嘉时还为散骑郎(官名),冯翊郡(地名)移嘉为中正。”该材料主要表明中正官(C)A.以严格的考试作为录用标准B.大多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产生C.从各郡现任官员中选拔兼任D.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解析]根据“各使诸郡选置中正”“嘉时还为散骑郎,冯翊郡移嘉为中正”,表明中正官在各郡长官中推选,而且由现任官兼任。A、D两项在材料中均不能体现;B项“在中央官员中选置”与“各使诸郡选置中正”相悖。故C项正确。17.(2023·成都高一期末)《后汉书·袁闳传》中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累征聘举召,皆不应。”针对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 B.当时士人厌倦官场C.袁闳因“孝”被屡次举召 D.察举制无法选拔出优秀人才[解析]由材料中信息“后汉”“征聘举召”等可知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材料表明的是袁闳屡次因“孝”而不应举召,并未体现C中说法;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答案为A项。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在此,作者意在强调该制度(C)A.扩大了官员来源 B.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解析]根据“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可判断该制度是科举制。A项观点本身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B项观点本身也正确,但不是作者强调的中心。D项观点对材料理解错误。“为中国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意即中央政府通过科举制牢牢掌握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19.(2023·云南学业水平测试)下列说法与朱元璋有关的是(A)A.废除了丞相制度 B.创立军机处以加强君权C.开创内阁制以辅助丞相 D.结束科举制以促进民主[解析]明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2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D)A.秦朝推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北宋文官任知州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解析]材料的中心含义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一大问题,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侧重于中央集权的加强。21.大明永乐帝在位期间,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最终形成。下列有关其形成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D)A.明太祖朱元璋正式设立内阁B.张居正是朱元璋的内阁首辅大臣C.明成祖朱棣时内阁属于虚职D.朱元璋时的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解析]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事务繁重,于是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明成祖朱棣时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决策,“内阁”由此出现。大明万历朝早期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成为实际上的宰相。A、B、C三项说法均错误。故D项正确。22.(2023·哈尔滨高一期末)“铁券”(右图),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B)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解析]“免死牌”是封建特权的重要体现,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是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不会危及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②③正确,④错误。铁券是君主权力随意性的表现,并非法律制度,与君主专制加强无关,①说法不正确。故B项正确。23.(2023·银川育才中学高一期末)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C)A.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D.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均不能解释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的原因,军机处的设立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才能解释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的原因。24.(2023·北京高一检测)关于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所享有的权力,正确的描述是(C)①明朝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可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②明朝内阁大学士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③清朝军机大臣负责承旨拟写,相当于皇帝的秘书④清朝军机大臣可参与军国大计等机要政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正式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确,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故①错误;明朝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故②正确;清朝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故③④正确,选项C符合题意。25.(2023·青岛高一检测)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政府班子以外设立非正式的机构,下列属于这类机构的是(B)①宋代设立枢密院②元代设立中书省③明成祖设立内阁④雍正帝设立军机处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④[解析]明成祖设立内阁和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是典型的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政府班子以外设立非正式的机构,而①②都不具备这个特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18分,共计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裴姓是伯益的后代,周代被封于非(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后代因此以非为氏。后来他们的后裔(六世孙)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称裴氏。——《裴氏世谱》材料二据《裴氏世谱》载,河东闻喜(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在封建社会时期,七品以上官员,达3000余人,官居宰相之人高达59人。第3位宰相,裴绾:裴氏家族第十七世,汉献帝时官居尚书令。第41位宰相,裴度:裴氏家族东眷第十八世,唐穆宗时官至中书令。第59位宰相,裴定:裴氏家族第四十一世,宋仁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材料三《裴氏家记》历代均有人撰修,父死子继,子死孙承,呕心沥血,锲而不舍,最终成书。虽名曰家族谱牒,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谱的范围。它的大部分内容都同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纪录。(1)据材料一,概述裴姓形成的原因。(4分)[解析]“周代被封于非乡”反映了其姓氏来源于分封制,“后裔(六世孙)徙封解邑,就去掉邑旁,以衣旁为裴”说明后人徙封解邑,进行文字改造。[答案]原因:分封制的封地;后人徙封解邑,进行文字改造。(4分)(2)指出材料二中三位宰相所在部门的主要职能。(6分)[解析]裴绾“汉献帝时官居尚书令”,属于汉朝内外朝制度中的内朝,是决策机构;裴度“唐穆宗时官至中书令”,属于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主要起草诏令;裴定“宋仁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宋朝的宰相,只管行政。[答案]裴绾所在部门:决策;裴度所在部门:起草诏令;裴定所在部门:只管行政。(6分)(3)据材料三,概括族谱的现实意义。(6分)[解析]族谱本身就有凝聚宗族的作用,由“它的大部分内容都同社会历史问题相联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纪录”还可以看出族谱传承文化和反映历史。[答案]现实意义:凝聚宗族;传承文化;反映历史。(6分)27.(2023·临沂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材料二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材料三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李庆西《最后的儒者》(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4分)[解析]“硬件”是指国家正式的权力机构,“软件”是指对国家权力机构的控制和监督,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答案]秦始皇: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分)汉武帝:让宫廷内侍机构参与军国大事(建立中朝制度)。(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6分)[解析]问题中“强大的反制衡”就是指加强皇权,据此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答案]说明:唐朝在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执行,分散、削弱相权;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6分)(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这么奇怪的现象。(6分)[解析]注意问题的限制条件“政治角度”。[答案]原因:极端君主专制,消弭了人们的反抗意识;皇权对士大夫的施虐和人格摧残;八股取士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6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战国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从此以后,中国的皇帝不得不与庞大的文官集团共治天下,内廷与外朝的区分,颇同今日企业组织董事会与公司抗衡相似。——许绰云《历史大脉络》材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中国传统政治,既主选贤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