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0世纪前期各节_第1页
第九章-20世纪前期各节_第2页
第九章-20世纪前期各节_第3页
第九章-20世纪前期各节_第4页
第九章-20世纪前期各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20世纪前期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第二节高尔基第五节肖洛霍夫第六节罗曼·罗兰第八节肖伯纳第十节劳伦斯第十三节托马斯·曼第十四节德莱塞第二节高尔基高尔基正在给列宁读书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高尔基是20世纪世界文学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马克西姆·高尔基是他的笔名,意为“最大限度的痛苦”。

小的时候,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色各样的普通的粗人,全像蜂蜜似的把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他们尽自己的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丰富了我的心灵,这种蜂窝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高尔基他幼年丧父,童年在开染坊的外祖父家度过。后来,外祖父破产,年仅10岁的高尔基开始流落“人间”,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饱尝人间的苦难,了解底层生活。虽然高尔基只上过两年小学,但他勤奋自学,在1884年16岁时来到喀山,打算上大学,未能如愿,底层社会成了他真正的大学。

他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民粹派知识分子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参加秘密集会。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高尔基跋山涉水,两次漫游俄罗斯,四处流浪。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积累了素材。1892年,高尔基在《高加索日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走上文学道路。1895年,经过著名作家柯罗连科介绍,高尔基到《萨马拉报》工作,开始了专业创作生涯。

参加1905年革命,同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起义失败后,高尔基受党的委派,出国宣传革命、募集资金。1906年,高尔基在美国完成了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揭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篇章。

1913年底,高尔基接受列宁的建议,回到俄国。发表了自传体三部曲等作品。

1918年,与列宁不和,侨居国外。1928年初,在斯大林授意下,苏联全国掀起了一个欢迎高尔基回国的运动。不过,高尔基和斯大林的蜜月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高尔基的正直和倔强而中断。

1934年,高尔基主持了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当选为作协主席。1936年6月18日逝世。高尔基的创作道路早期创作(1892—1907)中期创作(1908—1924)晚期创作(1925—1936)早期创作(1892—1907)包括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作品。浪漫主义作品有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2)和《鹰之歌》(1895)、《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海燕》(1901)。现实主义代表作为短篇小说《切尔卡什》(1892)等,剧本《底层》(1902)和长篇小说《母亲》(1906—1907)。

《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

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面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呻吟着,——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愚笨的企鹅,畏缩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峭崖底下……

只有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翻起白沫的大海上面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空中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啸着,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崖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一边大笑,它一边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风在狂吼……雷在轰响……

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中期创作(1908—1924)这一时期高尔基在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尔基在这一时期共完成了六大系列作品,即“奥库罗夫三部曲”、自传体三部曲、《罗斯记游》、《俄罗斯童话》、《日记片断》和《1922至1924年短篇小说集》。晚期创作(1925—1936)高尔基的晚期创作主要是两部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

自传体三部曲包括三部中篇小说:《童年》(1913)、《在人间》(1916)和《我的大学》(1923)是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自传体三部曲。自传主人公名叫阿辽沙。《母亲》这部小说第一次生动地描写了工人阶级反对地主、资产阶级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歌颂了无产阶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奠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型创作方法。小说共分两部。第一部重点写帕维尔·符拉索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和革命实践中逐步成长的过程。第二部通过母亲彼拉盖雅·尼洛夫娜的精神觉醒,描写人民群众在革命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力量。

贯穿小说始终的形象是母亲尼洛夫娜。小说着重描写了这位备受精神欺压、软弱柔顺的普通劳动妇女,如何在时代的感召和先进分子的影响下逐步觉醒、投入社会斗争的过程。母亲在车站散发传单《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小说艺术地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末期至1917年这个历史阶段俄国社会的变迁,副标题为“40年间”。

高尔基选取一个灵魂空虚颓唐的市侩知识分子作中心人物,多方面地表现他的思维模式、人生态度、情感方式、价值观念,可以说,这部作品是萨姆金的心灵变迁史。高尔基真实地描绘了这个市侩知识分子从回避革命到投机革命、从反对革命到被革命抛弃的生活轨迹,从而揭露了这一类知识分子“精神自由”、“超脱党派”的虚伪性。

“萨姆金习气”

高尔基出色地描绘了这样一种个人主义者、市侩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自私渺小又目空一切,缺乏信仰又怀疑一切,孤芳自赏又才疏学浅,自视清高又灵魂空虚。他的性格“复杂”,色调斑驳,精神痛苦,无力自拔,混迹于社会,随波逐流,是个投机取巧的变色龙式的人物。第五节肖洛霍夫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肖洛霍夫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一位具有独特地位的作家。第一个获得东西方普遍公认的苏联作家——194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他承前启后的艺术成就把苏联文学推向了世界。1965年,由于“他在描写俄国人民生活各个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正直的品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生平和创作于1905年5月生于顿河流域的维约申斯克镇克鲁日林村。

肖洛霍夫读过小学、中学,1918年内战爆发,他辍学回家。

自1919--1920年,他生活在白色哥萨克政权的辖区内,目睹哥萨克的恐怖流血的反革命叛乱。1920年起,苏维埃在顿河建立政权,15岁的肖洛霍夫当过扫盲教师,又参加粮食征购工作以及剿匪斗争,他当机枪手。1922年他来到莫斯科,当过装卸工人、泥水匠、会计、办事员、记者,不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他都刻苦自学。所有这些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肖洛霍夫从童年起就受到顿河人民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熏陶。他喜欢顿河的景色,熟悉哥萨克的入营当兵和行军,熟悉他们按照自然日历安排的春耕秋收、割草捕鱼的日常生活。肖洛霍夫一生都在顿河度过,他一直生活和工作在他书中描写的人物中间。肖洛霍夫于1923年正式开始创作,第二年加入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拉普”,从此成为专业作家。从1924年到1926年,相继发表了20多部中短篇小说。汇集为《顿河故事》。1925年肖洛霍夫开始创作他一生的力作《静静的顿河》,历时15年,直到1940年才最后完成。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肖洛霍夫作为战地记者走上前线。1984年在维约申斯克镇病逝。《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短篇小说以卫国战争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苏维埃人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强烈控诉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苏联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静静的顿河》开篇的哥萨克古歌我们光荣的土地不用犁铧耕耘……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光荣的土地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装点着守寡的青年妇人,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哎呀,静静的顿河,你是我们的父亲!哎呀,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浑?啊呀,我的水,怎么能不浑!寒泉从我的河底向外奔流,白色的鱼儿在我的中流乱滚。《静静的顿河》第一卷,金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静静的顿河》《静静的顿河》共四部八卷,以顿河岸边鞑靼村几家哥萨克的经历为经线,表现了20世纪初俄国社会动荡变革的历程。这里主要写了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一家和他的邻居司捷潘·阿斯塔霍夫等几个哥萨克家庭。葛利高里的追求一、爱情与婚姻阿克西妮亚娜塔莉亚二、作为哥萨克的名誉红军白军《静静的顿河》节选一在朝阳灿烂的光辉中,他埋葬了自己的阿克西妮亚。已经把她放进坟坑里了,他又把她的两只没有血色的。黝黑的胳膊十字交叉地摆在胸前,用头巾盖住她的脸,免得泥土落进她的半睁半闭、一动不动地望着天空、已经开始暗淡无光的眼睛。他向她道了别,坚信,他们的离别是不会很长久的……他使劲用手把小坟坑上的湿润的黄土拍平,低下头,轻轻地摇晃着,在坟旁边跪了很久。现在他再也用不着忙了。一切都完了。太阳在热风阵阵的晨雾中升到沟崖上空。阳光照在葛利高里没戴帽子的头上,照得他那浓密的白发银光闪闪,滑过他那苍白的、呆板。可怕的脸。仿佛是从噩梦中惊醒,他抬起头,看见头顶上黑沉沉的天空和一轮闪着黑色光芒的太阳。《静静的顿河》节选二第二天早上,他来到鞑靼村时面的顿河岸边,久久地看着自己的家园,高兴。激动得脸色变得煞白一然后从肩上摘下步枪和军用背包,从背包里掏出针线包,一团乱麻、一个装枪油的小瓶儿,不知道为什么还数了数子弹一共是十二梭子,还有二十六颗散的。在一处陡崖边,岸边的冰已经融化,碧绿透明的河水激荡着,冲刷着岸边的薄冰碴儿,葛利高里把步枪和手枪都扔到水里,然后又把子弹撒了进去,仔细地在军大衣襟上擦了擦手。在村子下游一点儿的地方,他踏着融雪天气蛀蚀过的三月的蓝色河冰,穿过顿河,大步向自己的家园走去。老远他就看见米沙特卡正在下到码头去的坡道上,他竭力压制着自己,不急忙奔向米沙特卡。米沙特卡正在把挂在石头上的冰琉璃打下来,往坡下扔,注意地看着浅蓝色的冰柱儿滚下斜坡。葛利高里爬上斜坡,——他气喘吁吁、沙哑地唤了一声儿子:“米申卡!……好儿子!

米沙特卡吃惊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垂下了眼睛、他认出这个大连鬓胡子、看来可怕的人是他的父亲……葛利高里在密林中夜里想起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嘟哝的那些亲热、温柔的话语,现在全都从他的脑子里飞光了。他跪下去,亲着儿子冰凉的粉红色的小手儿,用压低的声音,只说出一句话:“好儿子……好儿子……”然后,葛利高里抱起儿子,用干涩的、像燃烧的烈火似的目光看着儿子的脸,问:“你们在家里可好啊?……姑姑,波柳什卡——都很好吗?”术沙特卡仍旧不看父亲,小声回答说:“杜妮亚姑姑很好,波柳什卡去年秋天死啦……得白喉死的……米哈伊尔叔叔当兵去啦……”好啦,葛利高里在多少不眠之夜幻想的那点儿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站在自家的大门口,手里抱着儿子……这就是他生活中剩下的一切,这就是暂时还使他和大地,和整个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相联系的一切。“人的魅力”葛利高里在动荡的年代真诚地追求哥萨克道路而同时陷入不正确的选择的悲剧。美学追求从“人”的角度来审视革命,而不是从革命的角度来批评“人”。肖洛霍夫的现实主义与人道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写白军对红军的斗争,而不是写红军对白军的斗争。”艺术成就一、双线交织的史诗性作品。二、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极富个性,尤以葛利高里的典型形象最为出色。三、景色的描绘、哥萨克风土人情的描述,方言口语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地域色彩。第八节罗曼·罗兰(1866-1944)生平与创作出生于法国中部克拉姆西小镇的一个中产者家庭。1895年,获得艺术博士学位。之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课程。罗兰早期的文学活动以戏剧创作为主,20世纪初,陆续撰写了几部名人传记。从1904到1912年,罗兰创作出长达10卷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1913年,获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一战时,著名的反战主义者,被迫侨居瑞士15年。二战中,反法西斯运动的杰出活动家。1935年,访苏,会见高尔基。1944年12月30日,罗曼·罗兰久病不愈,与世长辞。托尔斯泰的来信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剧本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群狼》、《丹东》、《七月十四日》——革命戏剧《圣路易》、《艾尔特》、《理智的胜利》——信仰悲剧名人传记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在伟大人物身上寻找精神力量,罗兰撰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贝多芬传》使罗兰一举成名。

1915年诺贝尔奖颁奖词“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主义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之心和对真理的热爱。”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傅雷翻译家傅雷《约翰·克利斯朵夫》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共有4部,分为10卷,作品主要描写了艺术家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生。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个音乐世家中。在祖父的影响下,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成年后,他虽然爱情失意,却振作精神,埋头音乐创作。晚年的克利斯朵夫成为欧洲的知名人物,临终之际,他对上帝自语:“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思想内容1、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益增长和激化的社会矛盾。2、反对战争、争取和平。3、小说描写了资产阶级的文化和精神的堕落。克利斯朵夫形象分析克利斯朵夫极有音乐天赋,是个攀登世界高峰的英雄人物。克利斯朵夫同时又是一个“具有伟大的心的普通人”。作品展示了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整个人生历程,表现了他对腐朽势力和黑暗社会进行强烈反抗的英雄主义精神。克利斯朵夫成为20世纪西方社会一个充满奋斗精神和追求精神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思想意义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他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作品借他的遭遇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呼声,全景勾勒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艺术特色1、“音乐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以高度音乐化的手法谱写出了一部反抗黑暗、个人奋斗的英雄交响曲。全书处处回荡着音乐的旋律,序曲、主旋律、变奏与协奏、长调短调、尾声等应有尽有,罗兰自己称这部作品为“音乐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节选浩荡的绿波继续奔流,好像一整片的思想,没有波浪,没有皱痕,只闪出绿油油的光彩。克利斯朵夫简直看不见那片水了;他闭上眼睛想听个清楚。连续不断的澎湃的水声包围着他,使他头晕眼花。他受着这永久的梦境吸引。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的往前冲刺。而多少音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像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清脆的琵琶,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笛…………音乐在那里回旋打转,舞曲的美妙的节奏疯狂似的来回摆动;一切都卷入它们所向无敌的旋涡中去了……自由的心灵神游太空,有如为空气陶醉的飞燕,尖声呼叫着翱翔天际……欢乐啊!欢乐啊!什么都没有了!……哦,那才是无穷的幸福!2、长河小说:在艺术上,罗曼·罗兰往往在一部小说中,通过一两个人的一生经历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罗兰认为,生活就像一条长河那样,连续不断地流动,小说也应反映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地发展的状态。这种“长河小说”,气势雄浑,具有史诗的规模。同时,发展脉胳清楚,一气呵成,从结构上来说显得更为完整。返回肖伯纳(BernardShaw

1856—1950)肖伯纳是英国最有代表性的批判现实主义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向旧世界进行战斗的“勇敢的战士”。192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平与创作诞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20岁时来到伦敦,同年发表第一部小说,从1892年36岁开始发表剧本,以后专门从事戏剧创作,至1950年去世,一生写了51个剧本。

肖伯纳的戏剧观戏剧是一种强大有力的宣传工具。“思想的工厂,良心的提示着,社会行为的说明人,驱逐绝望和沉闷的武器,歌颂人类上进的庙堂”,它的重要性“只有中古的教会可比”。思想上:人道主义改良思想。

创作上:欣赏易卜生。主张戏剧是“思想工厂”,舞台是“宣传讲台”。

风格上:不如易卜生深沉,象闹剧,狄更斯式的夸张。

1892年他完成第一个剧本《鳏夫的房产》,揭露中产阶级的虚伪和金钱的丑恶与万能。接着写成的剧本《华伦夫人的职业》(1893)主题相同。

《皮格马利翁》通过一位语言学家在短期内把伦敦东区一名卖花女,培训成言辞优雅的“贵夫人”的传奇故事,形象地指明,上流社会的种种高贵与尊严,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造成的,从而挖苦了盲目的势利眼。

电影《窈窕淑女》海报《巴巴拉少校》(1905)思想内容:除了揭示垄断资产阶级的面目和金钱的本质,和表现上流社会青年一代的局限,还展示了以安德谢夫为代表的世俗势力和以巴巴拉为代表的精神力量的较量,结果是前者轻而易举战胜了后者。安德谢夫是无所不在的金钱势力的化身。库辛斯和巴巴拉称呼他“魔王”,一方面公开以“无耻”作为自己座右铭,另一方面自觉地意识到金钱的巨大魔力,堂而皇之地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他告诉库辛斯:“有两样东西对拯救世界必不可少……即金钱与军火。”他认为,穷困即是罪恶,唯有金钱能驱除它们;而武器在改造世界方面,则比议会要有效得多。他并且确信巴巴拉必将向他皈依,信奉他的福音书,即“金钱与军火的福音书”。巴巴拉从事的宗教慈善事业,库辛斯翻译传播古希腊文明,反而都是失去了理智。《伤心之家》(1916—1917)是刻意用契诃夫《樱桃园》营造氛围的笔法写成的,剧本有个副标题:“俄国风格的英国主题狂想曲”。剧作通过女青年艾黎·邓的视角,描写88岁的老船长肖特非和他一家房客。肖特非已经半疯,酷似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住在他家里的是些空想家、撒谎者、无用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亲属,他们放荡不羁而又心灰意冷,满腹牢骚而又消极遁世。整个住宅就像一条即将触礁、沉没、破裂的船,失去了方向也没有什么依靠,象征着走向末路的英国与西方文明社会。全剧最后有一场不知从何而来的轰炸,所有住户都宁肯炸死也不愿进防空洞,但他们偏偏都活了下来,反倒炸死了躲进地窖的不相干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艾黎和另一个女房客赞叹轰炸像贝多芬的交响乐一般“辉煌”,欢呼“明天晚上再来一次”。生活的荒谬性质和人们的反常心态,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伤心之家》被认为是萧伯纳最优秀的剧作之一。思想内容肖伯纳共写了51个剧本。从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了以下几方面的思想内容:第一,批判讽刺了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第二,描写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第三,思考了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人性问题。艺术特征1、以“机智”为中心特色的幽默风格。2、有意识地扩大语言技巧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作用,相对压缩或简化动作与情节。3、在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引入、结合了梦幻、象征、神话等非写实手法。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

(1885—1930)20世纪初叶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10部长篇、40余篇中短篇小说、近千首诗和4部剧本。

劳伦斯从两性关系的视角、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再现了人物的命运,从而展示了20和30年代英国的社会风貌。劳伦斯的作品既有现实主义特色,又有现代主义特色。劳伦斯的艺术观劳伦斯认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首要罪恶是它压抑和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性和性爱。因此他厌恶现代工业文明,崇尚原始的、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他认为现代人的人性涅槃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一种与自然的彻底融合。他企求以两性关系在感情与肉体上的双重融合来恢复人的天性,恢复原始的、自然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进而达到使被工业化摧残了生机的英国和人类社会获得再生。劳伦斯相信文学创作应当是男女合作的艺术,他把调整人类的两性关系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主旨。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与评判,实际上包含了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认识与评判。两性关系是他创作的核心内容。劳伦斯的创作具有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心理探索的多重含义。生平1885年出生于英国中部诺丁翰郡的小镇伊斯特伍德。父亲是井下的采煤工人,母亲出生于破落的中产阶级家庭,当过小学老师。恋母情结,在《儿子与情人》中得到了反映。第一个恋人杰茜,这段恋情后来也反映在《儿子与情人》中,杰茜是密里安的原型。1901年左右,父亲受工伤,劳伦斯中学毕业马上从事工作,先在一家医疗器械厂当工人,后因肺病辞职,转到家乡伊斯特伍德当了几年小学教师。这段当小学教师的经历被写进《虹》中。1906年,劳伦斯以优异成绩考入诺丁翰大学师范系,同时开始文学创作,写作第一部长篇《白孔雀》。1910年,母亲去世,劳伦斯受到重大打击,同时开始创作《儿子与情人》(当时取名《保罗·莫瑞尔》)。1912年,劳伦斯去自己大学时代的法语老师威克利家拜访,与弗丽达一见钟情,在弗丽达身上,母爱与情人之爱集于一身。一个月后,二人私奔欧洲大陆。1914年二人回到伦敦,弗丽达办完离婚手续,二人正式结婚。刚渡完蜜月,一战爆发,困居伦敦。因为劳伦斯的反战情绪,加上弗丽达是德国人,他们无端被怀疑为德国间谍,不许离开英国,被赶到康沃尔地区监视起来,后来又被康沃尔警方怀疑,再次被驱逐。战争结束后,劳伦斯夫妇重获自由,在1919年离开英国,开始了11年的飘泊生活,足迹遍及锡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和美国,希望发现地球上那些尚未被文明发展玷污的地方。1930年,劳伦斯肺病恶化,在法国逝世。创作1、早期,《白孔雀》(1911)、《逾矩的罪人》(1912)、《儿子与情人》(1913)三部长篇小说。《白孔雀》(1911)是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2、中期,《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0)、《迷失的少女》(1920)三部长篇小说。《虹》是劳伦斯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3、后期,4部长篇小说,《亚伦之杖》(1922)、《袋鼠》(1923)、《羽蛇》(1926)和《恰特里夫人的情人》(1928)。《儿子与情人》(1913)是劳伦斯的成名作,小说比较集中地表现了青年时期劳伦斯同父母亲及第一个恋人杰茜之间的感情经历,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小说为人们揭示了一种畸形的家庭关系:丈夫不是妻子的情人,父子间互为情敌,而母与子则互为情人。作者通过保罗一家人的生活企图说明现代文明社会中一个恶性循环的事实:男人毁了女人,女人又毁了儿子们,儿子们重又毁了自己的女人。在这个恶性循环事实的背后,隐含了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的矛盾冲突。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集中探究了人性的变异与心灵的扭曲,以此来批判工业文明对人的自然天性的摧残,在心理探索的过程中,表现了社会批判、文化批判的思想。《虹》(1915)题解:劳伦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在《虹》中把三代人的追求与探索的经历融为一个整体,并呈一螺旋式递进的关系,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这种追求也就成为一种象征:他们一直在寻找那五彩缤纷、若隐若现的人间彩虹。长篇小说《虹》,以劳伦斯的家乡诺丁汉郡一带的矿区和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布兰温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的故事。《虹》(1915)第一代汤姆·布兰温与波兰贵族后裔莉迪娅结合,他们的婚后生活从对抗走向了和谐。第二代安娜·布兰温与威尔在蜜月后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冲突,以后,威尔在木刻雕塑工艺中寻找寄托,安娜则在生儿育女中求得了精神的解脱。他们在互不了解中度过了一生。第三代厄秀拉·布兰温在反叛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几经挫折,最后找到了希望的彩虹。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的经历,反映了19世纪后期现代工业文明侵入农村后英国农民的境况,而作为一部探索人的精神与心灵历史的作品,《虹》着重通过三代人在建立和谐性关系上的努力探索,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要求挣脱旧传统的束缚,找到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恋爱中的女人》(1920)是《虹》的姐妹篇。这部小说虽然与《虹》的内容有联系,但它依然是一部独立的作品,所表现的主题也与《虹》有很大差异。小说描写了杰罗尔德与古娟、厄秀拉与伯金两对情侣感情纠葛的故事。杰罗尔德所代表的是将人类引向死亡的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因此这个形象也总是和死亡主题紧密相联,他最后冻死于雪山之上便是这种死亡主题的象征性表述。古娟和杰罗尔德属于同一类人物,他们各自企图占有对方而产生的尖锐冲突对双方都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因而这种冲突中隐含了死亡意识。伯金和厄秀拉正好处于他们俩的反面,他们在性爱之外进一步寻找精神与灵魂的契合,在保留自己个性的同时又尊重对方的个性,使两个独立的人、“两个单人”之间保持“像星星一样的平衡”。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从对立的冲突走向平衡统一的故事说明,理想的两性关系应该是灵与肉和谐、男女双方的人格既独立又完整,建立这种和谐的两性关系和人际关系,是人类从现代文明中挣脱出来从而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恰特里夫人的情人》(1928)最后一部长篇。这是一部探讨现代西方人的生存与前途,具有严肃而深刻的思想,它深化了作者以前小说中探讨的人与文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主题。

小说中的矿业主克里福特崇尚理性、精神和自我控制,信奉“工业先于个人”的原则,他是一个典型的文明人,与自然相对立。这一形象象征着濒临死亡的文明。猎场看护人麦勒斯厌恶现代文明,崇尚自然,过着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生活,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然人,与文明相对立。这一形象象征着自然和自然中的生命。康妮是处于文明与自然之间的人。克里福特和麦勒斯围绕着争夺康妮而展开的冲突,隐喻了自然与文明、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冲突;康妮离开格拉比庄园和克里福特,投入小树林和看护人麦勒斯的怀抱,隐喻了文明人转化为自然人,自然战胜文明,生命战胜死亡的过程,而促成这一过程得以完成的是性爱。

托马斯·曼(ThomasMann,

1875—1955)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生平和创作一生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托马斯·曼出生于德国北部城市卢卑克,父亲是经营谷物的富商,兼任负责税收的参议;母亲出生于巴西,是葡萄牙人的后裔。

1893年,慕尼黑保险公司见习生。1894年,杂志编辑。第一个中篇《堕落》发表,受到好评。1895年,辞去工作,专攻文学,旁听大学课程。1898年,第一部中篇小说集《矮个先生弗里德曼》。1901年,长篇《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魔山》1924《魔山》是托马斯·曼继《布登勃洛克一家》之后的又一部大作。这是一部德国传统的“教育小说”,写大学毕业生汉斯·卡斯托普在一所疗养院住了7年,疗养院病人心态各异,有相信理性的乐观的人道主义者,狂热鼓吹禁欲主义的耶稣会教士,享乐主义者以及热衷于精神分析的医生,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卡斯托普。最后,卡斯托普领悟到“人为了善和爱就不应该让死亡统治自己”。他终于摆脱了等候死亡的思想,离开疗养院,企图有所作为。然而,却又被送上了战场。对战争的态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托马斯·曼却一度对战争持肯定的态度。然而,随着德国在大战中失败,托马斯·曼对战争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22年,他发表著名的《论德意志共和国》的演说。明确表示他的民主主义反战思想。30年代是托马斯·曼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他的创作从前期转向后期的过渡时期。当时,纳粹在国内进行大肆宣传,托马斯·曼预感到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呼吁德国人民警惕,以免德国再次陷入战争的深渊。《马里奥和魔术师》1930年发表著名的反法西斯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这是一部针对当时日益猖獗的法西斯势力而写的政治小说。小说中的魔术师齐波拉当众用催眠术使一个老实的咖啡馆侍者马里奥入眠,还命令他做出各种荒唐的举动。马里奥醒来后,发现自己被齐波拉戏弄了,便举枪打死了齐波拉。作者在小说中把纳粹比作魔术师,他们的那套宣传是欺骗公众的催眠术,但催眠术一旦失效,公众醒来之后是会处罚这些纳粹分子的。《马里奥和魔术师》虽说是政治小说,却毫无说教意味,只有故事和形象在说话,又不失其深刻的政治内涵。反法西斯主义斗士1933年托马斯·曼被迫流亡,迁居瑞士。从此,托马斯·曼便成了国际反法西斯主义名流。1935年,为表彰他的反纳粹立场,美国哈佛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对此,德国纳粹政府随即剥夺他的德国国籍,但当时仍与德国对抗的捷克马上给予他捷克国籍。作为报复,德国波恩大学又取消他的名誉博士学位。为此,托马斯·曼写了一封致波恩大学文学院院长的公开信,强烈谴责纳粹政权肆意践踏德国文化,同时还揭露纳粹政府准备全面发动战争的阴谋。《约瑟和他的兄弟们》长篇巨著《约瑟和他的兄弟们》4部曲,即《雅各的故事》、《约瑟的青年时代》、《约瑟在埃及》和《赡养者约瑟》。他采用《旧约·创世纪》中关于约瑟的故事,写约瑟被他的兄弟们扔进井里,后来又被卖给埃及人作奴隶;又因拒绝一个埃及女人的诱惑受诬告而入狱,等等。经过种种磨难,约瑟终于成为贤人,当上了埃及的大臣,但他不思报复,反而成了他的兄弟们以及以色列部族的拯救者。显然,这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倡导的是基督教赎罪思想,但其中也表现了作者因受祖国的迫害而发自内心的感慨:他并不记恨德国的“兄弟们”,而是想最终拯救他们。《浮士德博士》大战结束后,托马斯·曼于1947年出版他后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这是又一部“艺术家小说”,写艺术家的悲剧。小说的主人公、作曲家莱弗金,因不满于艺术界墨守陈规的风气,立志创新,便与魔鬼订约,以放弃爱心为条件,换取魔鬼提供给他的艺术灵感,而且在25年后将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订约后,莱弗金果然取得成功,写出了许多“新颖作品”,但是他的爱心并未彻底泯灭,每当他表现出爱的感情时,他所爱的人便受到魔鬼的惩罚。为此,他渐渐感到懊悔,最后向朋友们坦白了自己与魔鬼订约的秘密,并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追求新颖,而应该以爱和真正的人类情感为本。但是,他的觉悟已为时晚矣,他的灵魂已归魔鬼所有,他变成了痴呆。小说的主题是对现代艺术的批判性反思,即:艺术要“创新”,但“创新”每每要背离人类最古老的感情——爱,因此现代艺术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要“新”还是要“爱”?“新”是艺术的生命,但离开“爱”的“新”无益于人;“爱”是生活的准则,但坚守这一准则又无“新”可言,也就没有真正的艺术。这是托马斯·曼作品恒常表现的矛盾,即艺术与生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可以说,他一生都在苦苦地思考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