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_第1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_第2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_第3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_第4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区域经济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农耕经济重心概念解析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山东经济区2、山西经济区

3、江南经济区4、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

四大经济区概况区域特点原因地位地域范围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传统的农业区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口稠密宋以前全国的经济重心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地。关中、河西、巴蜀。开发起步晚的农业区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经济实力有限龙门—碣石以北的塞内、塞外地区。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黄河流域长期处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②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较为普遍。③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它们分别描述的是哪个经济区?关中平原成都平原塞外草原楚越之地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多样性、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战国到东汉,中国古代经济分布的特点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三次南迁高潮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匈奴鲜卑鲜卑羌氐羯(1)第一次高潮①时间:两晋时期②原因: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③影响: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中原人口纷纷向南方迁徙。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2)第二次高潮①时间:唐朝中期②原因:安史之乱③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3)第三次高潮①时间:两宋之际②原因:靖康之乱③影响: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本,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大量的人口南迁对江南的影响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三、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连续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中原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④江南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三、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出现了建康(今南京)这样人口百万的大城市。

南北经济趋向平衡(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2)中唐以后的全面开发

中唐以后,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成都),商业繁荣,经济地位已凌驾于长安、洛阳之上,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唐朝后期,国家财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财赋。中唐大臣权德舆说:“军国大计,仰于江淮。”杜牧则称:“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三、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清明上河图》中汴河船运的景象(1)孙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初步开发(2)中唐以后的全面开发

(3)宋代以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到北宋时期,南方户口以更快的速度继续上升,户口分布南重北轻的格局从此成为定局。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三、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三、古代经济重心南移4、影响①带动了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浙:“财赋之地,人文渊薮”)②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突出,凸显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农耕经济重要特点。③使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南方。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南方——114北方——48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广西江西湖广广东北直山东山西河南陕西272611922212517135112课后小结: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时间:两晋之际唐安史之乱后两宋之际共同原因:战乱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