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优秀政治课件: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1页
必修4优秀政治课件: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2页
必修4优秀政治课件: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3页
必修4优秀政治课件: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4页
必修4优秀政治课件: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高一级组

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请你评一评:孰是孰非?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活动一卖瓜了!不甜不要钱!尝一尝!真甜!买两个!真甜,我也要两个!我也要两个!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问题:(1)第一个购买者是怎样确认西瓜是甜的?说明什么哲学道理?(2)围观者并没有尝西瓜,他们是怎样确认西瓜是甜的呢?(3)尝了甜与听说甜有何区别?(4)有了“听说甜”是否就此否认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为什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哪些名言体现了这个哲学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实践决定认识注意:

认识的来源与认识途径不能完全等同(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是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认识从哪里来?不能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认识的产生问题(源)知识的传播问题(流)--实践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启示: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判断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可以获取间接经验)(可以获取直接经验)启示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③实践出真知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首要的基本的观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④C课堂演练活动二

材料一:1812年12月,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对俄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法军所带的食物经过长期远征,剩下来的也已变质,许多士兵吃了变质食物,立即患病,严重地损伤了法军的战斗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人开始了对食品贮存的研究。法国马赛的食品制造专家尼可拉·阿培尔最先用“加热杀菌”的方法即用高温把食物煮熟,杀死细菌。不久,他又解决了杀菌后的密封技术,即用铁罐瓶子,把食品放入后,再把瓶口密封。从此,罐头食品开始流行起来。材料二:没有显微镜就没有细胞学说;没有粒子加速器,就不会建立核物理学。材料三:《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在网络、电视上风行。它通过美食制作过程中的辛苦劳作,由此尊敬和礼赞淳朴坚守的美德。问题:(1)食品防腐技术为什么会出现?(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道理?(3)材料三又说明了什么道理?

(4)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因此食品防腐技术会出现。2.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遇到新问题产生新要求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发展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锻炼提高人的认识能力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C课堂演练

从前,河北沧州城南,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有一年运河发大水,寺庙的山门经不住洪水的冲刷,倒塌了。一对石头雕刻的大狮子也跟着滚到河里去了。过了十几年,寺庙的和尚想重修山门,找了许多人,要把那一对石狮子打捞上来。可是,河水浑浊、湍急,终日奔流不息,隔了这么长时间,到哪里去找呢?多数热心的村民都认为应该在下游打捞,寺庙里的老先生认为从哪里掉下去的就应该从哪里打捞,老河工则说应该到上游去打捞。活动三用权威人士老者的观点检验用多数村民的观点检验

用石狮子自身检验用实践来检验

上述观点哪些正确?哪些错误?为什么?名言评析:----事实胜于雄辩。----说了不算,做出来再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骑驴看账本----走着瞧----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真金不怕火炼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课堂演练材料一:一位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博士,毅然来到偏远的尼勒克草原。他从银行贷款买了奶牛,用他学到的试管冻精、胚胎移植等技术进行试验,第二年,奶牛就产下了良种牛犊。而他却把这项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材料二:《庄子》中有个“屠龙术”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本领,把千金的家产耗净,花了三年时间,学成归来。但是,天下没有地方可以找到龙,因而,也就没有地方施展他的本领。问题: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哲学道理?活动四:材料一说明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材料二说明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是毫无意义的。小结:两则材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屠龙术寓言养牛共同致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认识实践获得指导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社会一旦有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名言连连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那认识对实践有无作用呢?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原理内容:(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发展我们的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原理内容:(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注重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方法论方法论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来源2、动力3、唯一标准4、目的、归宿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4.据医学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的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一位医生给一位频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多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血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么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课堂演练答:(1)英国医生输羊血救了青年从而发现输入羊血可以救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输羊血的成功发现输羊血可救人到输人血再到发现血型系统,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的死亡,输人血的成功再到又一次惊人的死亡,到最终靠科学研究打开输血救人的大门,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为了救人而反复探索输血的方法和途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课堂演练20世纪20年代,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抗生青霉素。抗生素问世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是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导致血液疾病和产生耐药性等弊端。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